(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医院CT核磁科 河北邢台 0540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出血性脑梗死的影像学表现和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42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患者均进行CT和MRI检查,确诊后患者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脱水降颅内压等对症治疗。结果: 经过影像学检查发现病灶位置在大脑中动脉主干区患者21例,病灶位置在大脑后动脉供血区患者8例,病灶位置在大脑前动脉供血区患者5例。患者根据病灶形态不同可分为血肿型和非血肿型,42例患者中血肿型5例(11.9%),非血肿型37例(88.1%)。有2例患者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其余4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在发病后4周内出血病灶完全吸收。结论:脑梗死和高血压均是出血性脑梗死的诱发因素,根据CT或MRI检查结果对大面积脑梗死和脑栓塞患者进行及时、合理的调整抗凝和溶栓治疗可有效预防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生。
【关键词】出血性脑梗死;影像学;CT;MRI;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7-0020-02
出血性脑梗死是脑梗死的特殊类型,当患者发生急性脑梗死后脑梗死区发生再灌注时引起的继发性出血病症。临床表现为脑梗死的持续症状加重,治疗难度相对较大,且临床病死率较高[1]。对于出血性脑梗死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患者的康复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在临床上多采用影像学手段如CT、MRI等检查对出血性脑梗死进行诊断,提高影像学检查出血性脑梗死的认识对于患者的治疗有积极意义[2]。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42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CT和MRI检查,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现进行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42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其中男性24例,女性18例,患者年龄在46~78岁之间,平均年龄(60.6±4.3)岁。患者合并其他疾病情况:高血压病患者20例,冠心病患者11例,糖尿病患者12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6例。患者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患者13例,失语患者8例,头痛、眩晕患者9例,癫痫发作4例,偏瘫患者18例,四肢瘫痪患者4例,半身感觉障碍13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检查方法
42例患者均进行CT和MRI检查,CT检查采用16螺旋CT进行平层扫描,扫描基线为头颅OM线,厚度和层间距均调整为5mm,进行24层扫描,在患者发病后2天内进行首次扫描。MRI检查应用1.5T核磁共振机进行扫描,常用序列为T1WI、T2WI、FLAIR及DWI。
2.结果
经过影像学检查发现病灶位置在大脑中动脉主干供血区患者21例,病灶位置在大脑后动脉供血区患者8例,病灶位置在大脑前动脉供血区患者5例。CT检查结果显示:病灶区域可见扇形或大片状低密度影像,边界较为清晰,内部密度不均匀,在病灶区内部可见片状高密度影像,影像边缘不清,可见不同程度的占位。MRI检查结果显示:CT检查发现的梗死后急性期出血病灶在MRI检查中也可清楚显示,CT检查发现的较小病灶或正处于亚急性期的病灶,在MRI检查中可清晰看见病灶区内斑片异常信号影,在T1WI病灶显示为小片状高信号,且边缘较为模糊,在T2W1病灶亦呈高信号,且比T1W1信号下病灶范围更广、边界影像更为清晰。
根据患者病灶形态不同可分为血肿型和非血肿型,42例患者中血肿型5例(11.9%),非血肿型37例(88.1%)。患者脑梗死发病转化为出血性梗死的时间:7天内17例(40.5%),7~14天内25例(59.52%),可见在脑梗死发病7~14天内为出血性梗塞的高发时间段。
患者经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脱水降颅内压等对症治疗后,有2例患者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其余4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在发病后4周内出血病灶完全吸收。
3.讨论
出血性脑梗死是脑梗死发生后病灶区域重新血流再灌注发生的继发性出血,甚至导致梗死区发生大面积出血。随着我国对脑梗死早期溶栓治疗和抗凝治疗的广泛应用,人们对出血性脑梗死的认识得到逐步提高[3]。对于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临床上还不完全清楚,有学者认为与闭塞血管再造过程中栓子堵塞血管,导致血管发生缺血性麻痹、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引起血液渗出。当脑组织发生大面积的梗死时会导致周围组织水肿,栓子压迫周围血管发生血液滞留,会导致小血管发生再灌注,从而引起坏死的血管出现片状或斑点状渗血[4]。在病灶区发生梗死后可在周围建立侧支循环,但新建立的侧支循环血管壁还未发育成熟,经血流冲击后发生出血。在发生脑梗死的患者中有30%以上会发生出血性脑梗死,在发生脑梗死后进行对症的临床治疗,可降低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生率[5]。对于发生大面积脑梗死或脑血栓的患者应在症状未加重的1~2周内对病灶进行影像学复查,排除发生出血性脑梗死的可能。
综上所述,脑梗死和高血压均是出血性脑梗死的诱发因素,根据CT或MRI检查结果对大面积脑梗死和脑栓塞患者进行及时、合理的调整抗凝和溶栓治疗可有效预防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熊海涛,出血性脑梗塞31例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24(6):673-674.
[2]蒋晓玲,出血性脑梗塞临床与影像学分析[J].海南医学,2008,19(10):118-119.
[3]穆合塔尔.卡德尔,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表现与CT诊断[J].新疆医学,2011,12(41):2-5.
[4]徐世成,刘鸣,徐大雄,等,52例出血性脑梗死临床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1,8(4):182-183.
[5]崔喜民,喻骏,出血性脑梗死CT\MRI表现与临床分析[J].武警医学院学报,2011,20(8):634-635.
作者简介:李星亮(1965-),男,河北邢台人,邢台市第三医院CT核磁科,副主任医师,从事心脑血管疾病影像诊断研究.
论文作者:李星亮(通讯作者),杨笑一,张玉强,郭宇,王昕光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4
标签:患者论文; 血性论文; 病灶论文; 脑梗死论文; 发生论文; 影像论文; 血肿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