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建[1]2004年在《系列含联吡啶类配体铜(Ⅰ)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铜(I)配合物因其新奇多样的结构,丰富独特的光物理、光化学性质而引起了世界各国科学家们的普遍关注,成为近十年来配位化学领域中十分活跃的研究课题。近期,含双亚胺类配体的铜(I)配合物(双亚胺类配体是指菲咯啉和联吡啶以及它们的衍生物)成为该研究领域的焦点,因为该类配合物在可见光区有强的吸收,同时又能发射寿命较长的荧光,可应用于太阳能转换、发光器件、光解水等光电器件研究领域。David R. McMillin, Timothy B.Karpishin等科学家已对含菲咯啉类配体的铜(I)配合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详细的报道。然而,目前对含联吡啶类配体铜(I)配合物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因此,本文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含联吡啶类配体铜(I)配合物。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的测定,表征和分析了该系列配合物的结构,并依据它们的热重分析、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顺磁共振谱研究了它们的热稳定性、发光性质以及光致电子转移的光化学过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设计并合成了两个新型联吡啶类配体6-(4′-甲氧基苯基)-2-2′-联吡啶(MeO-CNN)(L1)和6-(4′-羟基苯基)-2,2′-联吡啶(HO-CNN)(L2),通过红外光谱、~1HNMR、MS等手段确证了它们的结构。根据分子设计和组装的理论和知识,选用MeO-CNN为端基配体,联二吡啶类配体[如4,4′-联吡啶(4,4′-bipy)、1,2-二吡啶基乙烯(bpete)、4,4′-偶氮联吡啶(4,4′-azopy)]为桥联配体,磷配体[如叁苯基磷(PPh_3)、叁环己基磷(PCy_3)]为辅配体,成功合成了一个单核铜(I)配合物[Cu(MeO-CNN)_2]BF_4(1)和五个双核铜(I)配合物[Cu_2(MeO-CNN)_2(PCy_3)_2(μ-4,4′-bipy)](BF_4)_2(2)、[Cu_2(MeO-CNN)_2(PCy_3)_2(μ-bpete)](BF_4)_2(3)、[Cu_2(MeO-CNN)_2(PPh_3)_2(μ-4,4′-bipy)](BF_4)_2(4)、[Cu_2(MeO-CNN)_2(PPh_3)_2(μ-bpete)](BF_4)_2(5)、[Cu_2(MeO-CNN)_2(PPh_3)_2(μ-4,4′-azopy)](BF_4)_2(6)。 2.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的测定,表征和分析了该系列含联吡啶类配体铜(I)配合物的结构。此类配合物中,铜(I)原子的构型均为畸变的四面体构型。配合物(1)是含有非等价配体的单核铜(I)配合物,这是由其中一个配体的苯环与另外一个配体的吡啶环之间所形成的π-π相互作用导致的。配合物(2)、(3)、(4)、(5)、(6)均是含有对称中心的双核铜(I)配合物,其中,配合物(4)通过分子与分云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4子之间(毗咤环与毗陡环之间)的卜二堆积作用形成了一维无限链状的超分子结构。 3.依据该系列含联毗陡类配体铜(I)配合物的热重分析、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顺磁共振谱,研究了它们的热稳定性、发光性质以及光致电子转移的光化学过程。首先,我们根据该体系配合物的热重分析,研究了他们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该体系配合物都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特别是单核铜(D配合物,其热稳定性更好。其次,通过对该体系配合物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研究,表明该体系配合物在可见光区有较强的吸收,此吸收源于金属到配体的电荷转移 (MLCT)。对它们的荧光性质的研究表明,所有双核铜(I)配合物在红光区都有良好的荧光发射,但单核铜(I)配合物不发光。根据单核铜(I)配合物(l)吸收光谱的溶剂效应,对其荧光碎灭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最后,在研究该系列含联毗陡类配体铜(I)配合物的顺磁共振谱时,我们发现此类配合物在光的照射下能够发生分子内和分子间的电子转移,并对其光致电子转移的光化学过程进行了初步探讨。
宋立强[2]2005年在《铜(Ⅰ)磷光金属有机材料的制备及其光物理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具有光致发光性质的Cu(Ⅰ)配合物的设计和合成一直是配位化学活跃的研究领域,Cu(Ⅰ)配合物因其新奇多样的结构,丰富独特的光物理、光化学性质引起了世界各国科学家们的普遍关注。但对含联吡啶、叁苯基膦类配体发光Cu(Ⅰ)配合物的研究相对还不多,因此,我们设计合成出一系列含联吡啶、叁苯基膦、双二苯基膦甲烷类配体的Cu(Ⅰ)配合物。通过X-Ray单晶衍射的测定,确定和分析了该系列配合物的结构,并依据它们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发射光谱、顺磁共振谱研究了它们的发光性质以及光致电子转移的光物理及光化学过程。主要结果如下: 1.合成出两种新的以4,4'-bipyridine为桥联配体的双核铜(Ⅰ)配合物:[Cu_2(μ-4,4'-bpy)(phen)_2(PPh_3)_2](BF_4)_2(1)和[Cu_2(μ-4,4'-bpy)(2,2'-bpy)_2(PPh_3)_2](BF4)_2(2)。晶体结构表明两配合物为以4,4'-bipyridine作桥的中心对称构型,中心铜原子为扭曲的四面体构型。配合物中铜与铜间距离为(1:11.228(?);2:11.216(?))。两配合物在350~600 nm有强烈的低能吸收可归属为MLCT跃迁。同时,两配合物在固态(λ_(max):617 nm(1)与624 nm(2))及玻璃态溶液中(λ_(max):562 nm(1)与580 nm(2))都有很好的光致发光性质,归属为MLCT发射。 2.合成出以dppm和phen为配体的双核环状配合物[Cu_2(phen)_2(dppm)_2](BF_4)_2(3),晶体结构表明配合物中心离子Cu(Ⅰ)通过dppm作桥形成的Cu_2P_4C_2八员环结构。两个铜原子间距为4.720(?)。配合物在室温固态时有强烈的发光性能(λ_(max)=525 nm),可归属为MLCT发射,而ESR谱表明,在光激发下,两种配合物都有高价Cu(Ⅱ)产生。 3.合成出一种以4,4'-bipy为桥联配体新的一维之字形的Cu(Ⅰ)配位聚合物[Cu(μ-4,4'-bipy)(BF_4)]_n(4),晶体结构表明配合物中中心Cu(Ⅰ)原子为扭曲四面体结构,通过两个乙腈分子中的N原子、两个不同桥联配体4,4'-bipy中的N原子达到四配位饱和。整个配合物分子通过4,4'-bipy为链形成一个一维之字形结构。
马建平[3]2013年在《以芴、8-羟基喹啉和联苯二酚类有机配体构建的MOFs的离子识别与分离、热致变色及催化氧化性质的研究》文中指出有关有机-无机配位聚合物的性质及其应用性的研究是近年来自组装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化学家们在配位聚合物的荧光、磁性、吸附分离、储氢及气体吸附、催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文在以上各类有关配位聚合物性质的研究基础上,开展了基于多齿配体与金属离子的组装化学,并相应开展了所合成的聚合物在离子识别及分离、热致变色、水热条件下的催化反应、催化氧化醇类低温氧化产物等方面性质的研究。本文合成了一系列含芴、8-羟基喹啉、2,2’-联苯二酚及氨基叁唑类半刚性有机配体,研究了它们的配位反应化学。I.利用含芴的有机配体与Cu(NO_3)_2组装合成了二维超分子组装体[CuL_2(H_2O)_0.5)](NO_3)_2·3.25(CH_2Cl_2)·(CH_3OH),并开展了其作为卤素离子和类卤素离子可视性探针的应用性研究,实现了其对相似几何构型阴离子的识别及有效分离。Ⅱ.研究了基于4-氨基-1,2,4-叁唑杂环的半刚性有机配体与过渡金属离子的自组装化学,其中与Cu(SO_3CF_3)_2反应得到了具有可逆热致变色性质的天蓝色Cu(Ⅱ)-MOF,该热致变色材料在80℃时变色,我们通过变温单晶衍射、变温粉末衍射以及变温固态紫外吸收对化合物的变色过程进行了追踪。该成果开拓了有机-无机复合材料新的应用领域。III.研究了2,2’-联苯二酚类有机配体与二价铜盐在水热条件下的反应化学,初步研究了二价铜被还原为一价铜的反应机理,得出了水在水热条件下被氧化成为双氧水的证据,为二价铜盐在水热条件下的还原反应提供的新的解释,通过羟基自由基捕捉得到了EPR特征信号证明了上述结果。IV.在研究叁维Cu(Ⅱ)-MOF催化氧化醇类的反应过程中,我们意外的发现Cu(Ⅱ)-MOF催化氧化醇类低温氧化产生的过氧化物放氧气的有趣现象,同时Cu(Ⅱ)-MOF由天蓝色变为暗绿色,经XPS证实二价铜被还原为一价铜,我们利用光解水系统测得了产生的氧气证实了上述反应过程。V.利用含1,2,4-叁唑杂环的双席夫碱配体与Cu(OAc)_2形成M_4L_4的四金属大环化合物,并研究了其对Ag+的可视性识别性质,通过紫外-可见光谱验证了这一过程,并初步推测了其变色机理。得到了M4L4大环与AgSbF_6的最终产物双金属“类卟啉”超分子。VI.利用5-(3-羧基苯基)烟酸与Zn(ClO_4)_2组装得到了一个叁维的金属有机框架,利用含8-羟基喹啉的叁齿有机配体与均苯叁甲酸协同配位和Co(ClO_4)_2、Cd(ClO-4)_2得到了两个叁维的金属有机框架,并研究了上述MOFs的气体吸附性质。综上所述,我们研究了MOFs在离子识别与应用、热致变色材料、吸附材料、催化氧化水以及金属离子探针等方面的应用,筛选出能够用于离子识别与分离以及能够随温度变化而变色Cu(Ⅱ)-MOF,为MOFs的应用性研究提供了新颖的思路。
张献明[4]2002年在《系列含氮氧配体的功能配(聚)合物的水热合成、结构、性质和机理研究》文中指出学校代码:学号:中 山 大 学博 士 学 位
尹军[5]2007年在《含光致变色结构的金属化合物与大环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近年来信息科学与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对计算机微处理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为了突破集成电路的物理极限和工艺极限,寻求在分子水平上设计和制作具有特定功能的超微型分子电子器件,如分子导线、分子开关、分子整流器和分子存储器等。因而有关分子电子器件的研究,成为交叉于化学和材料科学的国际前沿课题和热点领域。具有光致变色性质的信息存储材料是组成分子电子器件的基本材料之一。因此探索、发现和开发具有结构新颖、性质独特的光致变色化合物,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两种光致变色体系出发,分别研究了具有偶氮苯和二噻吩基乙烯结构单元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及大环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和光致变色性质,探索了它们作为分子器件应用前景的可能性。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第一章中描述了与光致变色相关的概念,综述了近十年来偶氮体系和二噻吩基乙烯体系中金属化合物及多光致变色单元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在这两个体系中引入C-M键以及在二噻吩基乙烯体系中合成光控形状可调的大环化合物的工作设想;2、第二章中以双炔取代的偶氮苯为母体结构,通过金属钌试剂的插入反应首次将C-Mσ键引入到偶氮苯结构中,合成了6个具有σ,σ-偶氮苯桥链的双金属化合物。通过NMR、X-ray以及元素分析等表征了它们的结构,重点讨论了化合物在光控条件下的电子离域性、光异构化性质及开关行为。光异构化结果表明金属化合物具有较好的光致变色性质;电化学结果证实偶氮苯桥链两端的金属之间存在相互作用;3、第叁章中以甲酰基取代的二噻吩基乙烯化合物为原料,通过Wittig反应和羟醛缩合反应将二茂铁引入到二噻吩基乙烯体系中,合成了6个具有二茂铁结构单元的二噻吩基乙烯化合物;以双炔取代的二噻吩基乙烯化合物为原料,分别合成了1个具有C-M键的双金化合物和2个双金属钌化合物。通过NMR、X-ray以及元素分析等表征了它们的结构,重点讨论了化合物在光控条件下的光致变色性质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在二噻吩基乙烯体系中引入二茂铁有利于提高开环体与闭环体的热稳定性,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金属与配体之间存在电子转移(MLCT);4、第四章中以氯取代的二噻吩基乙烯化合物为原料,将磷原子引入到二噻吩基乙烯体系中,合成了9个具有二噻吩基乙烯结构单元的双膦配体及其衍生物和2个双金化合物以及1个大环化合物。通过NMR、X-ray以及元素分析等表征了它们的结构,重点讨论了化合物在光控条件下的光致变色性质、响应速度和量子收率。结果表明在二噻吩基乙烯体系中引入磷原子有利于提高化合物的光响应速度和量子收率;5、第五章中以甲酰基取代的二噻吩基乙烯化合物为原料,合成了5个二噻吩基乙烯类席夫碱化合物。通过NMR、X-ray以及元素分析等表征了它们的结构,讨论了化合物在光控条件下的光致变色性质,重点讨论了八种不同的金属离子对化合物光致变色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汞离子能够使化合物的开关行为被锁定在开环状态或闭环状态而不受光的控制,而当加入EDTA后,化合物又能重新发生光致变色反应,同时还发现其它的大多数金属离子对化合物的光致变色性质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6、第六章中以氯取代的二噻吩基乙烯作为原料,合成了3个二噻吩基乙烯类大环化合物。通过NMR、X-ray以及质谱等表征了它们的结构,重点讨论了化合物的光致变色性能。结果表明由叁个二噻吩基乙烯结构单元组成的大环化合物具有非常高的开环量子收率、良好的热稳定性和优秀的抗疲劳性。
张海娜[6]2014年在《基于柔性硫醚羧酸配体金属—有机骨架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具有柔性的有机桥连配体因在合成更为新颖和复杂的拓扑结构方面占据优势,更重要的是,柔性基团的引入赋予了自组装反应体系更多的可调节性,因此设计含有柔性的有机桥连配体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引起科学家们的兴趣。为了探索该类MOFs材料的结构和性质,我们选择了两种柔性硫醚羧酸配体与过渡金属离子反应得到一系列MOFs。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合成柔性硫醚单酸配体,4-((1-苯基-1H-四唑-5-巯基)甲基)苯甲酸(Hptmba),并利用与过渡金属盐以及不同的含氮辅助配体反应得到七个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Ag(ptmba)]n(1),[Co(ptmba)(py)(H2O)]n(2),[Ni(ptmba)(py)(H2O)]n(3),[Co(ptmba)2(bipy)]n(4),{[Ni(ptmba)2(bipy)(H2O)2]·H2O}n(5),[Cu(ptmba)(OH)]n(6),[Cu(ptmba)2(H2O)]n(7)。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IR)、粉末衍射(PXRD)、热重(TGA)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表征了上述配体及配合物的结构。配合物1中一维双链通过多重的π-π堆积作用形成了三维超分子化合物,并展示了较强的绿色荧光发光性能。配合物2和3是异质同构,由金属离子和Hptmba配体在辅助吡啶配体的参与下形成了“分子椅”构象,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在稳定配合物的结构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配合物4和5则展示了由于金属离子的种类不同,ptmbaˉ配体通过柔性基团-CH2-的作用,使得配体采取不同的构象,形成了两种结构迥异的配合物。配合物6和7则是由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合成了两个结构不同的配合物。2.合成柔性硫醚二酸配体,2,5-二((4-羧基苯基)亚甲硫基)-1,3,4-噻二唑(H2tsmba),并利用与过渡金属盐以及不同的含氮辅助配体反应得到八个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Zn(tsmba)(phen)]·DMF}n(8),{[Cu(tsmba)(phen)(H2O)]·H2O}n(9),{[Zn(tsmba)(bpy)]·0.25DMF}n(10),{[Cu(tsmba)(bpy)(H2O)]·H2O}n(11),[Co3(μ3-OH)2(tsmba)2(bpa)]n(12),[Cu3(μ3-OH)2(tsmba)2(bpa)]n(13),[Co3(μ3-OH)2(tsmba)2(bpe)]n(14),[Cd(tsmba)(bpp)]n(15)。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IR)、粉末衍射(PXRD)、热重(TGA)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表征了上述配体及配合物的结构。配合物8和9结构类似,其tsmba2ˉ配体均采用反式伸展构象,形成了一维Zigzag链。配合物10和11由于金属离子的配位能力不同和tsmba2ˉ配体的柔性特点,从而形成了不同形状的配合物。配合物12、13和14的结构基本相同,均含有一维的金属链。配合物15是由两个均含有柔性基团的配体形成的具有双环结构的一维双核Cd链。对配合物8、10和15进行了发光性能的研究,并初步研究了配合物12、13和14的磁学性质,磁学数据表明配合物12具有同自旋弱铁磁性的单链磁体行为。综上所述,我们利用合成的柔性硫醚羧酸配体与过渡金属盐反应一共得到15个金属配合物,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发现部分合成的配合物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并且一些还具有发光/磁性性能。
夏正强[7]2013年在《双四唑—铜(Ⅰ/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绿色、高能、钝感含能材料的研制与应用是目前含能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本文从分子设计出发,以系列高能双四唑化合物为基础配体,通过引入强的螯合辅助配体共同与绿色、污染小的铜(Ⅱ)离子作用,在水热/溶剂热条件下制备了一系列含能配合物,并研究了其结构、热稳定性及荧光性质。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改进文献方法合成了六种双四唑配体5,5'-(1,2-苯)二(1氢-四唑)、5,5'-(1,3-苯)二(1氢-四唑)、5,5'-(1,4-苯)二(1氢-四唑)、5,5'-(1,2-乙基)二(1氢-四唑)、5,5'-亚甲基双四唑以及一水合5,5'-二(1氢-四唑)氨,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分析,1HNMR以及X-射线衍射表征。2、利用水热/溶剂热合成方法,以上述六个双四唑化合物为主配体、1,10-菲啰啉/2,2'-联吡啶为辅助配体,通过与Cu2+反应合成了15个双四唑-铜(Ⅰ/Ⅱ)配合物(氮含量:22%-40%),并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分析以及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双四唑类配体呈现出丰富多样的键合模式,不仅能够以桥连、螯合等多种形式参与配位,而且可作为给体、受体或者π共轭体系积极参与形成氢键、π-π堆积等超分子作用力。在上述配合物结构中,本文发现了有关上述配体的7种未见文献报道的双四唑配位模式,丰富了四唑的配位化学。3、借助TG-DTG技术研究了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所有配合物的框架均具备较好的热稳定性(>200℃),其中配合物[Cu4(BTB)2(phen)4]n (8)可在303℃之前稳定存在。另外,配合物主体框架的坍塌均异常迅速,也符合含能材料瞬间释放能量的特质。
孙建设[8]2007年在《联吡啶型Cu(I)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光物理性质》文中认为一直以来,Cu(Ⅰ)配合物因具有新颖独特的结构和极其丰富的物理、化学性质而成为生物无机化学家、金属有机化学家热衷研究的领域。合成具有特定功能和结构新颖的Cu(Ⅰ)配合物受到了世界上科学家的极大关注,Cu(Ⅰ)配合物的光物理、光化学行为构成了一个重要的分支。根据分子合成和组装理论,通过改变金属Cu(Ⅰ)的来源和改变有机端基、桥基等配体来控制配合物的结构,进而改进配合物的性质。通过性质研究,再进一步指导合成性能更加优良的功能配合物。1、本论文由Cu(Ⅰ)前体与2,2'-联吡啶(2,2'-bpy)、1,2-二-(4-吡啶基)-乙烯(bpe)、4,4'-联吡啶(4,4'-bpy)、1,10-菲咯啉(1,10-phen)、4,4'-二叔丁基-2,2'-联吡啶(4,4'-bt-2,2'-bpy)和叁环己基膦(PCy_3)反应,成功地合成了七种新型的Cu(Ⅰ)配合物:[Cu(4,4'-bt-2,2'-bpy)(PCy_3)_2](BF_4)(1)、[Cu_2(2,2'-bpy)_2(PCy_3)_2(μ-bpe)](BF_4)_2(2)、[Cu_2(2,2'-bpy)_2(PCy_3)_2(4,4'-bpy)](BF_4)_2(3)、[Cu_2(1,10-phen)_2(PCy_3)_2(μ-bpe)](BF_4)_2(4)、[Cu_2(PCy_3)_4(4,4'-bpy)](BF_4)_2(5)、[Cu_2(μ-Ⅰ)_2(PCy_3)_2(μ-bpe)]_n(6)、{[Cu_2(CH_3CN)_2(PCy_3)_2(4,4'-bpy)_2](BF_4)_2}_n(7)。对这些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表征确定了它们的结构。X-射线单晶衍射结构证实:配合物1是单核结构,Cu(Ⅰ)处于N_2P_2形成的畸变四面体构型之中。配合物2、3、4、5结构相似,均为双核配合物。其中配合物5中的Cu(Ⅰ)离子为叁配位,其余叁种配合物中的Cu(Ⅰ)离子均为四配位。6、7的结构相似,都是一维结构的配位聚合物。配合物6中,每个Cu(Ⅰ)配位了一个bpe、一个PCy_3和两个Ⅰ~-。两个Cu(Ⅰ)通过两个Ⅰ~-桥键相连;每个bpe又键合了两个Cu(Ⅰ),把各个结构单元连在一起,形成一维锯齿形聚合物。配合物7中,每个Cu(Ⅰ)配位了一个CH_3CN、一个PCy_3和两个4,4'-bpy,每个4,4'-bpy又键合了两个Cu(Ⅰ),把各个结构单元连在一起,形成一维锯齿形聚合物。2、初步探讨了它们的光物理性质,研究了它们的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它们在二氯甲烷和乙腈溶液中紫外吸收峰都处于230nm到370nm之间。它们在紫外光的照射下,有四种配合物发荧光。
文蒙[9]2016年在《Cu(Ⅰ)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其发光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Cu(Ⅰ)配合物因其灵活多变的结构类型以及丰富独特的光物理与光化学性质引起了各国科学家们的普遍关注,新型发光Cu(Ⅰ)配合物的设计和合成也一直是配位化学研究热点之一。本论文通过对含氮杂环配体和有机膦配体的调控合成了一系列新颖结构和发光性能的Cu(Ⅰ)配合物(包括几个蓝光Cu(Ⅰ)配合物),并系统研究了配合物的结构、发光性能以及稳定性。本论文所做工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基于1,3-双(二苯基膦)丙烷(dppp)配体的Cu(Ⅰ)配合物[Cu4I4(3-Acepy)2(dppp)2]·2CH2Cl2 化合物 P-1[Cu4I4(5-Brpm)2(dppp)2]· 2CH2C12 化合物 P-2 Cu4I4(dppp)2(4-Acepy)2 化合物 P-3 Cu4I4(dppp)2(4-Pic)2 化合物 P-4[Cu2I2(4-Pic)2(dppp)]n 化合物 P-5[Cu2I2(3-Clpy)2(dppp)]n 化合物 P-6[Cu2I2(3-Brpy)2(dppp)]n 化合物 P-7[Cu2I2(3-Pic)2(dppp)]n 化合物 P-8[Cu2I2(2,6-Dmpz)2(dppp)]n 化合物 P-9[Cu2I2(4-CNpy)2(dppp)]n 化合物 P-10[Cu2I2(bpp)(dppp)]n 化合物 P-11(二)基于1,2-双(二苯基膦)乙烷(dppe)配体的Cu(Ⅰ)配合物CuI4(dppe)3(4-bzpy)2 化合物 E-1[Cu2I2(dppe)(4-Pic)2]n 化合物 E-2[Cu2I2(dppe)(3-Brpy)2]n 化合物 E-3[Cu2I2(dppe)(3-Pic)2]n 化合物 E-4[Cu2I2(dppe)(3,5-Dmpy)2]n 化合物 E-5[Cu2I2(dppe)(3-Clpy)2]n 化合物 E-6[Cu2I2(dppe)(2,6-Dmpz)2·2CHC13]n 化合物 E-7[Cu6I6(dppe)6(pz)]·4CH2C12 化合物 E-8(叁)儿种蓝光Cu(Ⅰ)配合物[CuI(POP)(4-NMe2py)]· 1/2C2H5OC2H5 化合物 D-1 CuI(POP)(4-NH2py)化合物 D-2 CuCl(PPh3)2(4-NMe2py)化合物 D-3 CuI(PPh3)2(4-NH2py)化合物 D4通过乙醚扩散法和溶液挥发法合成了以上23个Cu(Ⅰ)配合物并用单晶结构解析确定了具体结构,并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描述与概括。对大多数化合物进行了 XRD粉末衍射、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紫外固体漫反射等表征测试。通过单晶结构可知,化合物的结构都是零维化合物和一维链状化合物。化合物P-1~P-4,E-1,E-8,D-1~D-4是零维化合物,其中化合物P-1~P-4,E-1为四核结构,化合物E-8为六核结构,化合物D-1~D-4为单核结构。化合物P-5~P-11,E-2~E-7是一维链状化合物,其中化合物P-11是bpp配体连接Cu2I2簇而成的一维链状结构,其他的化合物都是膦配体(dppp或dppe)连接Cu2I2簇而成的一维链状结构。对所有化合物的固体粉末进行了室温发光性能的研究,发现化合物E-6量子产率最大(82.5%)。对部分化合物的薄膜态进行了发光性能的分析。并对具有相似结构的化合物进行了循环伏安法来确定配体的给电子能力。对部分化合物进行了低温荧光性能的研究,通过分析初步判断化合物在室温下发出的是TADF。
庄锐锐[10]2010年在《含氮杂环配合物及金属离子液体的合成和电化学性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合成了68个新的含氮杂环苯并咪唑、叁唑和苯并叁唑衍生物配体及其金属配合物,125个不同烷基取代的咪唑、苯并咪唑和苯并叁唑氯盐离子液体以及相应的含金属离子液体,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X-射线晶体衍射表征结构。研究了这些化合物的电导率、热稳定性、电化学和电催化等性质。1.合成了58个新的1-烷基-苯并咪唑配体[C_nH_(2n+1)-bim](n=3、4、5、8和10;bim=苯并咪唑)及相应的金属配合物[M(C_nH_(2n+1)-bim)_2X_2](M=Co、Cu、Zn、Cd和Fe;X=Cl~-、Br~-、NO_3~-和SCN~-),得到了[Co(C_3H_7-bim)_2Br_2]、[Cu_4(C_4H_9-bim)4Cl6O]和[Zn(C_3H_7-bim)2Br2]等9个化合物的单晶并进行了结构分析。在20℃至90℃的范围内,测试了1-烷基-苯并咪唑配合物在不同有机溶剂乙醇、乙腈、丙酮、四氢呋喃和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电导率,考察了有机溶剂、烷基链和金属盐对电导率的影响。将部分苯并咪唑配合物作为修饰剂制作本体修饰化学碳糊电极,通过循环伏安法测试了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质,详细研究了它们对过氧化氢、亚硝酸根、溴酸根和叁氯乙酸的电催化还原作用,对催化机理做了推断,测得了线性范围、检测限以及灵敏度。2.合成了10个新的1-烷基-1,2,4-叁唑及其配合物[M(C_nH_(2n+1)-taz)_2X_2](n=4和10;M=Co和Cu;X=Cl-、Br-和SCN-;taz=1,2,4-叁唑)、1-戊基-1,2,3-苯并叁唑及其氯化锌配合物[Zn(C_5H_(11)-bta)_2Cl_2](bta=苯并叁唑)、甲基2-吡啶酮肟及其锰配合物{Mn[(2-py)CNOH]_2Cl_2}和{Mn[(2-py)CNOH]2(OAc)2} (py=吡啶)。得到了[Cu4(C_4H_9-taz)4Cl6O]、[Zn(C_5H_(11)-bta)_2Cl_2]和{Mn[(2-py)CNOH]_2Cl_2}等化合物的单晶并进行结构分析。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这些配合物修饰碳糊电极的电化学以及电催化性质。3.合成了一系列119个1-烷基-3-甲基咪唑氯盐离子液体[Cn-mim]Cl(Cn=碳原子数为3、4、8、12、14、16和18的烷基链,mim=3-甲基咪唑)及其相应的含金属离子液体[Cn-mim]MX_m(M=Fe、Co、Cu、Zn、Mn、Cd、La、Ce、Nd和Y,X=Cl~-、NO_3~-和SCN~-)。这部分得到的含金属离子液体熔点都低于100℃。测试了所合成离子液体的电导率,考察了有机溶剂、烷基阳离子以及阴离子中金属离子和酸根对电导率的影响。通过示差扫描热分析(DSC)和热重分析(TG/DTG)研究了含氯化钴和含氯化铜的1-十四烷基、1-十六烷基和1-十八烷基-3-甲基咪唑的热稳定性。将得到的含金属离子液体用于修饰碳糊电极,在电极中含金属离子液体充当了催化剂和导体粘合剂的双重作用。修饰电极对过氧化氢、亚硝酸根、溴酸根、碘酸根和叁氯乙酸表现优良的电催化还原作用,灵敏度高,检测限低,重现性好。而且修饰电极制作简便,稳定性好。4.合成了含金属1,3-二烷基苯并咪唑离子液体[(C_3H_7)2-bim]2[CdCl4]和[(C10H21)2-bim]2[Cd2Cl6]、1,3-二丁基苯并叁唑氯盐[(C_4H_9)2-bta]Cl(bta=苯并叁唑)及其含氯化镉离子液体[(C_4H_9)2-bta][(C_4H_9-bta)CdCl3]。对得到的这叁个含金属离子液体的晶体结构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热重分析考察了含氯化镉1,3-二癸基苯并咪唑和含氯化镉1,3-二丁基苯并叁唑的热稳定性。在DMF溶液中测试了叁个含氯化镉离子液体的电导率。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含氯化镉离子液体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和电催化性质。
参考文献:
[1]. 系列含联吡啶类配体铜(Ⅰ)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的研究[D]. 焦建. 云南师范大学. 2004
[2]. 铜(Ⅰ)磷光金属有机材料的制备及其光物理性质研究[D]. 宋立强. 云南师范大学. 2005
[3]. 以芴、8-羟基喹啉和联苯二酚类有机配体构建的MOFs的离子识别与分离、热致变色及催化氧化性质的研究[D]. 马建平. 山东师范大学. 2013
[4]. 系列含氮氧配体的功能配(聚)合物的水热合成、结构、性质和机理研究[D]. 张献明. 中山大学. 2002
[5]. 含光致变色结构的金属化合物与大环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 尹军. 华中师范大学. 2007
[6]. 基于柔性硫醚羧酸配体金属—有机骨架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D]. 张海娜. 聊城大学. 2014
[7]. 双四唑—铜(Ⅰ/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质[D]. 夏正强. 西北大学. 2013
[8]. 联吡啶型Cu(I)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光物理性质[D]. 孙建设. 云南师范大学. 2007
[9]. Cu(Ⅰ)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其发光性能的研究[D]. 文蒙. 福州大学. 2016
[10]. 含氮杂环配合物及金属离子液体的合成和电化学性质研究[D]. 庄锐锐. 青岛科技大学.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