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股权结构的有效性与股份公司的股票市场机制_股票论文

论股权结构的有效性与股份公司的股票市场机制_股票论文

论股份公司股权结构与股票市场机制的有效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股权结构论文,股份公司论文,市场机制论文,有效性论文,股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ER教授的研究恰好证明了我在这里分析的正确性,即真正合理的股价也不完全是由反映企业收益的红利来决定的,而必然是含红利因素在内的投资证券、支配证券和投机证券以及其他预期因素的统一作用结果。);(3)目前股权结构所决定的产权关系不清晰及其衍生物(比如流通权的不同、送配)股权转让的差异同表决权、分红派息权相同的矛盾等)的影响,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二级市场的价格均必然具有较大随意性,大幅度波动也就难免;况且,非流通的国家股、法人股有控股性质,以及他们对股市供求关系的控制,使目前股份公司渐渐偏离了个人股东的广泛支持,至少使二级市场刚刚上市价相比于一级市场发行价呈单一方向变化,不管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均无法将股票作为投资证券、支配证券进行投资,而只好利用“国有化”和“法人化”的高股价来进行投机,进入股市的个人几乎变成纯粹的“投机者”,这种投机又促使了股价的进一步上升和大幅度波动,从而就有可能使之变为完全无视企业回报率的异常高价。

三是由于目前国家股代表的“虚置”以及由此导致的法人股东的实际控股和“内部人控制”,仅靠比例不大的公众流通股份的约束,难以建立起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这加剧着“信息的不完全性”,致使内部交易以及以法人面目出现的自然人利益倾向的交易比较普遍,而且使包含价格在内的市场机制功能极其低下,也会使交易更加不公正,公众交易成本加大,这无疑会助长股份制度、股票市场失去个人投资者支持的程度。

三、结论

我们的分析明显发现,目前中国股份制度和股票市场更多地类似于日本的情形,与欧美相差较大,而日本的现实已证明其股份制度与股市的巨大不合理性和非效率性,这意味着在我国股份制度与股市发展中作出一定改革也创新的必要性。但这并不表明我国就得转向日本情况的反面,恢复到18、19世纪那种股份完全个人化、分散化的状态,因为即使欧美的股份制度,也与当初完全由个人股东和家族资本家支配的情形有了巨大变化,然而谁也不能否认,中国的资本尚未完成分散化过程。所以,在看到发展阶段差异性的同时,必须重视对股份制度予以本土化的创新。在此原则下,应当充分认识到法人股的产权模糊性,需要对法人股权进行革新,在有效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同时,提升股市功能。作为相应的配套措施,必须给予所有股份相同的流通权,因为不能交易的产权将永远是不明晰的产权,因而也就永远难以通过市场交易实现财产配置效率的改进,当然,不明晰产权基础上的交易也永远是不公正的交易。

标签:;  ;  ;  ;  

论股权结构的有效性与股份公司的股票市场机制_股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