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酒泉供电公司)
摘要:移动互联网拥有实名身份与随身携带等特征,还对智能用电产业内外环境带来了影响,改变了用户行为与体验要求,促使了智能用电的实时化与个性化。所以,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移动互联网与智能用电涵义,然后探讨了移动互联网+智能用电模式发展机遇以及所面临的挑战,以此为广大研究该问题的人士提供借鉴。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智能用电;模式;发展
目前,在各个行业或领域中移动互联网被广泛运用,国内电力系统建设在持续地开展移动互联网应用推广。可是,实际情况是,受到各方面因素所影响,如安全和成本等的影响,电力系统之中互联网运用始终停滞不前,较少在现实中运用。近期,政府部门在倡导建设智能用电,电力系统中移动互联网智能用电研究被再次提出,移动互联网是新型的技术,能够达到电力系统智能化与自动化。因此,探索与分析移动互联网+智能用电模式发展是很有必要的,如此就可以为电力系统建设移动互联网技术与智能用电模式推广运用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移动互联网与智能用电介绍
通常而言,移动互联网并非为移动与互联网的简单相叠,也不单单涵盖了无线接入与互联网内容服务。移动互联网表示的是移动与互联网的结合,两者连接以后会出现很多新的产业形态。移动互联网承袭了移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互联网开放、共享及互动的优点,结合了两者的优点。其把互联网空间开拓到全球各个角度,不再限制于办公室与家庭的计算机,把互联网延伸到了计算机与各种移动终端,如手机与数字媒体播放装置、游戏终端等,进而实现了人类沟通与数字化生产的解放。和过去的互联网比较来说,移动互联网这一概着重突出了能够随时随地,同时能够在运动中进行互联网访问,且充分采用服务提供商所提供的业务。大家都知道,现如今还有着无线互联网概念,可是其突出使用无线方式,而非同轴电缆与光纤等有线方法,访问互联网且采用其业务。
智能用电就是建立智能电网的主要支柱与6大环节之一,是达到坚强智能电网各种功能的基本核物理载体,是构建智能电网的落脚点。依靠坚强电网与现代社会管理观念,借助高级量测与严格把控、有效通信与迅速储能等技术,促使市场快速响应、准确计量、及时收集数据、提供优质服务,建立电网和客户能量流与信息流以及业务流及时互动与沟通的新的供用电关系。简单而言,即经过智慧掌握与支配电力,促使其用电生活越发灵动,使人们变成用电生活主人,变成能源节省、低碳生活的参加者。
二、“移动互联网+智能用电”模式发展中的机遇
(一)便捷交互
以往用户咨询客户服务人员必须去营业厅,现如今很多用户通过手机安装第三方平台应用与社交软件,和客户服务人员咨询互动、查询相关信息、预约线下服务。移动应用让咨询互动变得更加加单便捷,将用户和客服一对一交流实现了;经过问题分组,用户可以寻找到产品问题处理对策;采用智能语音识别技术与在线云客服,提供全天候智能化在线咨询服务。智能用电公司可以借助移动应用提供交互服务。1.用户采用节能应用在任何时间与地点咨询互动,且还能够预约现场能效诊断。2.用户借助充换电应用可以咨询当前已发布的优惠政策与业务办理程序,咨询维修进度,得到经济的充换电路径方法,在任何时间与地点预约充换电。3.用户借助分布式能源应用有益于当前政策制度与咨询业务办理程序、进行预约维修等。
(二)发掘用户喜好,针对个性进行推荐
因为移动用户身份一般是稳定且唯一的,服务商能够把用户和手机进行绑定,当用户进行手机操作时,服务商就能够对其进行追踪与统计,及时掌握用户消费行为与动向。经过采集与分析用户信息,可以挖掘到用户的喜好,进而预估潜在需求。各大企业依然预判用户需求,同时推荐需要的产品,比如,亚马逊借助相关顾客兴趣进行输入,涵盖顾客购买的各种商品与商品浏览记录、喜欢的艺术家等属性,可以生成商品推荐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智能用电中:1.节能服务企业可随时追踪用户行为信息,以大数据分析了解用户喜好,准确建立产品服务,且进行个性化推荐。使用户不需要花费过多的时间学习相关知识就能够挑选最佳处理方案与能效产品等,提升用户黏性与体验。2.智能家居移动应用能够有效分析用户居家行为特征,全面掌握各时间段的作息习惯与温湿度偏好等,预估相似用户群体相似行为习惯,进而帮助用户创建良好的生活环境。按照用户习惯,推荐产品服务套餐。
(三)建立开放平台
当平台进行基本服务时还需开放接口,允许第三方开发方采用平台接口建立新应用,同时在平台中运营这一应用。平台和第三方开发商共享资源,充分满足用户各方面需求,提升用户对平台与应用的体验评价,达到互惠互利的目的。谷歌与百度等都向第三方开放。和国务院有关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条例表明,应当长期开放与共享,打造开放包容发展环境,把互联网当成生活与生产要素共享的平台,进而将资源配置优化,加速构成开放共享的经济社会运转模式。智能用电公司可经过加入平台,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开发人员可以借助已经存在的开放平台工作组件服务与累积知识迅速做好开发,且借助平台中的大量用户资源与消费数据;大型智能用电公司可以凭借丰富的用户资源、产品研制与运行的主要能力,建立开放平台。
三、“移动互联网+智能用电”模式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一)竞争者
移动互联网使得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此就要求智能用电企业具有创新和模仿方面的能力,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持续改进,从而夺得市场先机。因为利用互联网开放平台的力量,移动应用开发时间能够减少周期,竞争对手创新和模仿速度加快,所以产品服务更新快,并且竞争越趋激烈。假设移动应用不改进与更新,用户就会减少对其的使用,进而使用别的有创新的应用。持续优化更新内容,发现新的功能、制定出新的处理方案才可以维持长久的吸引力,得到用户的支持,所以移动应用应当进行优化更新,且敢于尝试,进而寻找到吸引力更强的内容。公司应当通过迅速研究开发速度充分满足该需求,以往意义上的先提出想法、立项、审批、持续修改的周期已经无法满足当前需求,只能够在持续开发中改进,探究且试验成功可能性较高的处理方案,按照经验即刻开展新的开发周期,如此方可占据市场先机。
(二)用户
借助移动终端可以定位与移动等特征,移动互联网产品服务促使用户得到了良好的消费体验,并且帮助其培养了互动性与个性化的消费习惯,提升了用户体验标准。同时伴随挑选费用与转移费用的减少,监督评价方式加强,假设企业无法满足用户需求,会被用户所抛弃,而那些可以满足用户体验的企业可以具备非常好的口碑,继而在市场中占据主要地位。1.用户需极简操作界面。多数用户使用时间比较分散,很多互联网服务使得用户注意力集中时间段,同时手机屏幕小,不适合进行长久阅读,所以,用户期待操作时间段,在手机上只需要简单几个步骤就能够进行业务办理。与此同时简化能够将用户使用速度提升,特别是在上网速度慢的区域,永不比较喜欢简洁的界面,通过流畅的速度得到数据。所以,需要移动应用经过视频与动画等阐明用电与能效状况,而将那些表现出较为复杂的东西放置于网站,如此就规定企业需具备比较先进的数据提取与挖掘等能力。2.人性化体贴。用户需要被满足与了解、及时处理与倾听,需产品服务由视听触觉上给予人性化的体贴。
结束语:
移动互联网加智能用电模式带来了很多发展机遇,如,用户需求培养与精准营销等,可是该模式的出现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使得市场竞争越趋激烈了。因而,需要以用户需求为重心,将极致体验作为导向,提供简洁的界面,发掘用户喜好,充分满足在线监测需要与交互需求,如此方可维持对用户的吸引。
参考文献:
[1]柳林溪,陈泰屹.在智能电网中进行用户异常用电行为辨识的研究[J].信息技术,2018,42(12):97-102+107.
[2]朱启明.关于智能用电互动服务平台的设计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8(21):301.
论文作者:何璐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8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6
标签:互联网论文; 用户论文; 智能论文; 平台论文; 互动论文; 模式论文; 需求论文; 《河南电力》2018年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