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术前彩超在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早期颈转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5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甲状腺癌早期颈转移患者50例,采用回顾性分析,将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与术前彩超检查结果进行比对,所有患者均接受改良型颈清扫术,50例患者中22例双侧发病,28例单侧发病。结果:经术前彩超诊断,28例单侧诊断结果为22例转移,4例无转移诊断;44例开展中央区手术清扫术,存在30例转移,4例无转移。结论:术前彩超在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早期颈转移中应用具备较高的临床价值,可确定淋巴转移位置,提高淋巴结转移正确率,为后续治疗提供有力依据,值得临床采用。
【关键词】术前彩超;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早期颈转移
临床常见且多发的腺癌疾病就是甲状腺癌,经研究甲状腺癌肿瘤生长速度较慢,且出现恶性肿瘤的几率较低,患者经早期有效的诊断可开展对症手术处理,提高预后效果。临床常采用影像学技术诊断患者疾病紧张情况,且该病早起具备颈淋巴结转移的特点,若通过影像学技术确诊肿瘤大小,位置,可便于后续患者手术方案及流程的制定,进而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病症,促进康复,改善预后。基于比,本次采用回顾性分析,观察术前彩超在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早期颈转移中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在2015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甲状腺癌早期颈转移患者50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改良型颈清扫术,50例患者中22例双侧发病,28例单侧发病,即存在72例淋巴结部部位肿大,44例行中央区手术清扫,28例开展侧颈手术清扫,患者最大年龄为73岁,最小年龄为 35岁,中位年龄为(58.2±2.5)岁;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
1.2 方法
采用本院彩色多普勒声像仪诊断甲状腺癌早期患者,将探头频率控制在7~12MHz,在患者颈部淋巴结位置放置探头,对患者颈部淋巴结位置上中下进行探查,观察患者淋巴结部位有无肿大病症,观察患者淋巴结融合,边界,形态,同时观察患者淋巴结内部是否存在回声,是否存在钙化及液化情况,观察并记录探查内容。
待患者淋巴结标本整块切除后,需标记其解剖标记部位,将标记取材送至病理科,由病理科医师制定手术标本,观察并记录患者颈淋巴结分布情况及数量。
1.3 评定指标
将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与术前彩超检查结果进行比对,淋巴转移诊断标准为:临床表征为沙粒样钙化,内部存在强回声,淋巴结周围边缘不清楚,淋巴结皮质周围初心啊血流信号,且较强;淋巴为圆形,若出现上述情况则可判断为淋巴结转移。
1.4 统计学分析
将本院收拾的甲状腺癌早期颈转移患者50例的临床指标数据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卡方检验,以%形式展开患者计数资料,t检验,以形式展开患者计量资料,两组患者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以P<0.05展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
经术前彩超诊断,28例单侧诊断结果为22例转移,4例无转移诊断;44例开展中央区手术清扫术,存在30例转移,4例无转移。
3 讨论
临床常见且多发的肿瘤疾病就是甲状腺癌,主要分为髓样癌,未分化癌,绿泡状癌,乳头状癌,其中多发的类型就是乳头状癌,大部分甲状腺癌均起源于机体滤泡上皮细胞,同时诱发因素与性别,种族,地区有关,经研究,男性发病率低于女性[1]。临床常此阿勇手术治疗甲状腺癌疾病,但治疗方法也受到患者肿瘤病理类型,年龄等因素影响。临床常采用血液检查,甲状腺穿刺活检,磁共振成像,核素扫描,B超等方式检查患者病情发展情况,其中血液检查可判断患者血清降钙素水平,适用于髓样癌患者中;甲状腺穿刺通过超声引导,检查患者穿刺组织,同时通过针吸细胞学检查判断患者流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磁共振及B超成像诊断技术便于检测患者甲状腺癌转移情况及侵犯范围;核素扫描可现观察患者甲状腺结节情况[2]。
经研究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若预后良好可降低患者死亡率,同时减少患者肿瘤远处转移的几率,但颈部淋巴结存在较为独特的特性,期可在早期出现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而提高患者术后疾病复发率,不利于预后[3]。可见,临床在治疗该疾病时不仅需判断颈部转移病灶情况,同时还需予以对症处理。传统判断方式为医师采用触诊检查患者淋巴结是否转移,未触碰到为阴性,反之为阳性,虽然该方式可判断患者淋巴结是否转移,但无法有效诊断出淋巴结分布位置,形状及大小情况,不利于后续治疗。随着我国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影像学诊断阶段也随之发展,临床常采用彩超确定分化型甲状腺癌早期颈转移情况[4]。基于比,本次采用回顾性分析,观察术前彩超在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早期颈转移中的临床效果。经过本次数据研究显示:经术前彩超诊断,28例单侧诊断结果为22例转移,4例无转移诊断;44例开展中央区手术清扫术,存在30例转移,4例无转移。可见,术前对患者开展超声检查,可有效判断出大部分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同时结合病理诊断结果对患者开展淋巴结清扫,进而最大限度的清扫出淋巴病灶,有效预防疾病复发及术后病灶转移,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避免多次手术对患者机体造成损伤[5]。
综上所述,术前彩超在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早期颈转移中应用具备较高的临床价值,可确定淋巴转移位置,提高淋巴结转移正确率,为后续治疗提供有力依据,值得临床采用。
参考文献:
[1] 牛艳青.术前彩超在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早期颈转移中的作用[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12):42-42,43.
[2] 皮艳敏.术前彩超在诊断甲状腺癌早期颈淋巴转移中的作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22):157-158.
[3] 孙虹.术前彩超在诊断甲状腺癌早期颈淋巴转移中的作用[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6(2):128-128.
[4] 袁彦芬.术前彩超在诊断甲状腺癌早期颈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24):166-166.
[5] 孙剑英.术前彩超诊断甲状腺癌早期颈淋巴转移的作用初探[J].中国伤残医学,2015(18):67-68,69.
论文作者:焦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患者论文; 淋巴结论文; 术前论文; 甲状腺癌论文; 彩超论文; 情况论文; 淋巴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第0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