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于文杰

建筑工程中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于文杰

江苏长江机械化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46

摘要:通过对高性能混凝土的概述,对高性能混凝土有了大概的认知,继而分析其制备工艺,然后阐述了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具体应用策略,希望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

城市化的发展促进了许多其他项目的建设和发展。然而,原有的混凝土材料已不能适应现代的工程施工发展的需要,进而诞生了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也称为HPC。到目前为止,高性能混凝土的确切定义尚未完全形成。这是一种相对较新的高技术混凝土,利用常规材料和技术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力学合理性来配置的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比较高,且工作性能也比较高,而且它具有很高的稳定性。

一、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

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自适应的混凝土材料,根据项目的环境条件和耐久性,高性能混凝土具有以下特点:

①耐久性。高性能混凝土添加了高性能减水剂和矿物质超细粉。它降低了水的消耗量,同时降低了混凝土的内部空间。混凝土结构可靠安全工作时间在50~100年,这也是高性能混凝土应用的主要优点和目的。

②抗冻性。事实上,冻结和解冻的阻力是耐久性的重要指标。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被称为自适应性,这是高性能混凝土适应环境的能力。因此,抗冻融性是特别重要的。添加引气剂引入合理的密封性和渗透性,可以缓解压力,以此来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这就是高性能混凝土具有优良抗冻性的缘由。

③工作的性质。首先,高性能混凝土有良好坍落度的控制功能。由于粘度大,振动过程中的累积沉降缓慢。在同一时间下沉的振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均匀性。同时,由于高性能混凝土的水灰比小、含水量少、含超细矿物粉、水泥浆的粘度比较大,故高性能混凝土很少有离析的现象产生。

④高性能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混凝土电阻率的有效性是指在外部的物理或化学的体积变化率的能力。高性能混凝土硬化早期水化热低、变形小,能够减少端硬化。因此,高性能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好。

⑤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混凝土的强度包括抗压、抗拉、弯曲以及疲劳的强度。作为一种特殊的非均匀材料,它的强度来源于许多因素。不同强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通常表现在抗压强度的关系。高效减水剂可提高水泥的分散性,提高减水率,降低单位混凝土的耗水量。同时,水泥的矿物粉体能够填补空白、改善界面结构、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高性能混凝土的优势

在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国际社会在高性能混凝土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进行应用、开发,并且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不仅保证了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建设质量,同时还为这项技术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高性能混凝土在材料选择、配合比例以及力学设计工作,都是维护高性能混凝土施工建设质量的基本要素,同时高性能混凝土作为一种特殊性质的混凝土工程,其本身为了能够满足当前一些特殊工程建设的质量,必须通过高浇筑、普通拌和以及浇筑护养等方式达到混凝土稳定,如果在搅拌过程中,仅仅采用常规的方式,则不能达到高性能混凝土的要求和质量,因此必须采取高浇筑、捣实的手段,才能有效提升高性能混凝土长期使用寿命,同时保证公路桥梁建设质量。

三、高性能混凝土的制备工艺

高性能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在具体的制备中,流程上是较为相似的,所区别的要点就是配比的不同以及掺合料的不同。

首先,搅拌设备一定要优质,在高性能混凝土的搅拌设备中,一般采用的是逆流式或者是卧轴式,采用这两种搅拌机类型可以缩短对混凝土的搅拌时间。

其次,原材料的使用上也是有着一定的区别的。高性能混凝土对于原材料的使用量,其精确度较高,每一个原材料的用量都需要精确的计算,一些材料虽然在设备上有一定的用量控制,但是对于高性能混凝土来说,需要根据实际搅拌状况,进行用料的精确调整。一些掺合物以及添加剂,需要依据国家规定,严格控制用量。此外,搅拌时间也要严加控制,时间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水泥和水的配比也要在合理的范围内,并加以严格的控制,以此提升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

四、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分析

在实际的应用中,对于高性能混凝土而言,首先,需要对工程进行严格的测量,对工程施工工艺、施工设备进行分析,对于不同的工艺标准,按照一定的施工细节,进行严格的控制。对于工程施工中,需要的机械设备有:碾压机、浇筑模板、振捣机等。施工过程一般流程为:测量放样、推平、碾压,安装模板、浇筑、振捣、保养、拆模。尤为注意在浇筑中,对于地面需要洒水,并做好及时的清扫工作,这样主要是避免杂质出现,导致混凝土的强度降低。混凝土在浇筑中,使用混凝土车,对其进行运送,浇筑一般是分层浇筑,厚度、方向需要按照规定,对其进行浇筑摊铺,利用振捣机械将其振捣均匀并加以压实。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运送混凝土车需要尽快撤离施工场地,一般来说,混凝土单次浇筑长度在3m~5m之间。道路桥梁进行混凝土浇筑中,一般采用钢筋结构搭设并需要在钢筋拐角处,保留一定的收缩缝,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在以后的养护中,混凝土会出现收缩现象,保证养护的顺利进行。此外,在后期的养护中,由于是高性能混凝土容易产生裂缝,因此需要做好硬化强度的测定,对其养护中,需要铺设湿麻袋和干杂草,并对其进行定期的洒水。

五、工程实例

1、高性能混凝土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道路一般由路基和路面两部分构成,其中,路基的主要作用就是将路面上的重量加以支撑,路面的主要作用就是保证形成的平稳舒适。因此,在进行道路路基具体施工中,将高性能混凝土在其中加以应用,可以提升道路的耐磨性、抗滑性以及耐久性,由于混凝土自身反光性能较高,在夜间行车时对于视线起到积极的作用。例如,玉树地震后,在道路重建的过程中,就采用的是高性能混凝土,这样将其路面路基的强度就大大的提升,并且在后期的运行中,还有效的防止了沉降现象的出现以及裂缝等问题。此外,在道路施工中水泥等材料大大的缩减,也就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施工的经济效益。

2、高性能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在桥梁工程中采用高性能混凝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桥梁工程的施工一般难度往往较大,在河流山川中经常会有一座座桥梁穿梭而过,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些亮丽风景线的背后是桥梁施工人员智慧的结晶。桥梁工程中应用高性能混凝土,提升了桥梁的施工质量以及强度。例如,南盘江特大桥,施工中就是应用了高性能混凝土,同时将防裂缝技术有效的加以结合,这样,桥梁整体上就有着高强度以及耐久性等种种优势,这种优势使得桥梁能够抵抗较为恶劣的自然环境,提升了对外界的抵抗力,也就将桥梁的使用寿命大大的延长,进而提升了整个工程的经济效益。

六、结束语

总之,高性能混凝土它不同于普通的混凝土,它需要满足特定环境下的以耐久性为核心的许多特殊指标。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原材料的选择、配合比设计、计量、混合运输、振动、维护、温度测量和试验。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和改善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使其在建筑工程中得到进一步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杨鸿操.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6(14):89+91.

[2]毕俊岭.建筑工程中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6 (02):106-107.

[3]苏园园.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视界,2016(06): 151+184.

论文作者:于文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5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中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于文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