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探微论文_肖珍

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探微论文_肖珍

阳春市水电建筑工程公司 529600

摘要:农田水利工程影响着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和我国粮食安全问题。随着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发展,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在逐渐拓展,建设任务的加重使得政府和专家逐渐重视起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问题。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有利于服务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相关制度及目标的改革,是实现现代农业建设和生态友好型农业建设的必然结果。基于此,结合现今高标准农田发展现状,探究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策略。

关键词:高标准;农田水利;水利工程

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对发展我国粮食产业有着重要的意义。高标准农田水利设施指的是在一般水利工程建设的基础上,除保证抗旱防涝功能外,建设高层次的农业工程的标准,实现简单操作、高效节约的农业生产任务,促进环境友好发展。

1 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的概念和现状

1.1 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的概念

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是以发展灌溉排水,调节地区水情,改善农田水分状况,防止干旱、涝、盐、碱灾害,以促进农业稳产高产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即能实现“旱能灌、涝能排,利于机械化作业、高效、节水、生态友好的”农田水利工程。

1.2 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现状

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尽管国家很早就重视,但是目前的建设现状依然不容乐观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建设水平不高、工程不配套、建设难度大等,在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不高,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建设规划不科学、建设后期的管理和维护工作不明确,这种现状不仅阻碍着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对于我国农业整体的发展和农村经济水平都有严重的影响。

2 高标准农田水利的建设中具体的问题

2.1 施工监督不到位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施工管理工作制度不健全,现场的建设管理工作没有落实到位,建设单位了提高完工,不按照国家相关法规制度进行施工。比如在施工的过程中,建设单位为了加快施工进度,节省建设开支,私自使用劣质建筑材料,减少监管次数,不严格按照设计体制进行施工,施工现场责任划分不明确等等,这问题严重阻碍了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

2.2 高标准农田建设人员素质不高

在农业的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施工单位的人员技术水平薄弱,没有过硬的施工科技手段。在整个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从管理人员的到施工现场人员都是缺乏科技知识,对创新意识薄弱。大都施工人员是农村的过剩劳动力,技术水平和思维能力与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要求不符,施工质量和要求有差距。

2.3 资金投入不合理,工程配套设施陈旧

在国家政府和基层单位,对农田水利工程投放的资金,不能完全流放到基层单位,在施工使用的设备老化,科学技术设备跟不上。比如,在建设过程中对于混凝土的配置,完全是采用目测或者经验,没有形成固定的配比,在搅拌时候使用铁锹等手工工具,和建筑物建设相比,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施工的配套设施落后。

2.4 建设规划和施工方案不科学,缺乏理论指导

高标准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设计方案和规划,对后期的使用有很大影响。在目前的建设手工中,没有统一设计规划,甚至出现了一个地区农田水利工程多种多样,对于后期的统一管理和维护不便,在施工中对于农田灌溉方式设计不合理,排涝渠道不科学。在没有科学理论技术设计规划和合理的施工情况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就不能达到高标准的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有效促进建设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的措施

3.1明确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发展的方向

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既是区域建设,同时也是全国农田水利建设,而为了更好推广实施高标准的水利工程项目,促进其更好更快的发展,必须对区域内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针对区域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进行问题总结,从区域建设的实际出发,积极借鉴其他区域建设农田水利的经验,结合自己区域实际情况,制定出建设的对策以及解决的方案,明确本区域发展的方向。

3.2制定统一规范标准

高标准水利工程建设是全国农业基础建筑的重要内容,为了促进其建设与发展,则需要建立行业规范,明确并规范建设的标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统一的规范标准建设,而国家水利部以及相关部门,在制定统一标准时,要剔除传统观念的限制,积极听取地方部门的意见,同时结合水利专家给出的意见,制定出统一的标准,但是由于各个区域发展的情况不同,所以在实施统一标准的过程中,也需要根据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大对经济发展落后区域的扶持力度,在实行统一的量化考核标准时,要给出具体的参考值,这需要根据区域的具体情况制定,实现有效的、合理的调节。

3.3建立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

要想正常、有效开展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需要建立健全科学的、合理的管理规章制度,促进高标准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在日常的建设当中,地区政府部门要根据本区的建设条件与农田特点,制定出适合本区域建设农田水利工程的规章制度,并有效落实,同时要做好人员的管理工作,转变重视机械的使用而轻人才管理的意识,提高人才的技术水平,积极发挥人才的能动性作用,实施奖励机制,调动人员的积极性,给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作出贡献的人员一定的奖励,使其主动做好农田水利建设工作。定期对规章制度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及时发现规章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好相应的调整,逐步提高建设农田水利的管理水平。

3.4政府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高标准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这就需要国家水利部门建立健全农田水利项目管理的科学机制,在建立的过程中,需要保证统一的、科学的规划,做好部门管理工作,保证其发挥各自的职能,保证资金来源,同时保证专项资金的利用,对于建设工作做得比较好的部门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励部门工作,提高部门工作的效率,除此之外政府部门还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进行专项资金拨款前,需要充分了解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做好资金统筹管理,区域政府可以利用建设政策,拓宽建设资金筹集的渠道,为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工程,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促进农业市场经济的发展。

3.5提高建设队伍的整体素质

建设高标准的农田水利工程,需要利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而做好人员与物资的管理是保证农田水利项目的重要手段,在建设农田水利项目中普遍存在的是人员素质低下的问题,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针对管理人员这一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一是转变自身的思想意识,转变机械设备可以完全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观念,将人员放在高标准农田水利项目工程建设的主体地位,在组建施工队伍时,需要保证施工人员具有较高的技能素质,同时还需要其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二是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做好项目施工的管理工作,包括施工材料的质量把控工作,从质量的源头加强管理;三是在日常的管理中,做好人员技术的培训,积极引入先进的技术,并使人员充分掌握设备操作与施工技能,在人员方面保证施工的质量,提高农田水利建设的效率,做好人员安全意识的教育工作,提高人员安全意识,保证施工建设的安全性,将施工安全责任进行具体的划分,并对施工人员实行奖励机制,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并按照相关的管理制度,对人员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处罚,优化施工队伍,提高农田水利建设队伍的整体素质。

结语

社会经济的进步需要农田水利的支持,基于当前社会全面发展的现状,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市场的需求。思考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问题,能够促进其工程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惠英.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研究[J].乡村科技,2017(36):95-96.

[2]李永杰.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要点探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08):113.

[3]聂秋月,黄琳煜,赵越,蔡峰.浦东新区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探索[J].中国水利,2014(07):38-40.

论文作者:肖珍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  ;  ;  ;  ;  ;  ;  ;  

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探微论文_肖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