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工程项目的施工也越来越频繁,尤其是道路以及桥梁基础设施的施工建设。道路桥梁建设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安全。本文就概述道路桥梁混凝土,分析施工前准备工作,探讨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技术,对于保障施工质量,确保道路桥梁工程高质量完成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进行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对整个道路桥梁工程项目中混凝土的使用有着最重要的环节。因此,加强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混凝土的使用状况及相关施工工艺,更是道路桥梁工程的关键。采用科学合理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有利于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
一、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概述
目前我国工程项目日益增多,道路桥梁基础设施的施工建设,已经严重到了人们日常的出行,为了保证人们出行的质量,采取相应的措施建设。而在整个道路以及桥梁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混凝土的应用。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工艺相对简单,具有超强抗压能力、经久耐用。因此,不管是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还是普通的道路桥梁工程项目,在选择相应的材料时混凝土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另外,道路以及桥梁的施工建设和普通的工程项目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们使用性能的特殊性,而这些工程项目还和人们的日常息息相关,更主要的是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直接影响一座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
二、道路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前准备工作
为了保证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质量,在施工前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具体的准备工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设计规范
由于当前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应用到的材料比较多,在材料选择过程中需要从实际情况入手,控制好水泥的强度,选择合适类型的水泥进行施工。根据道路桥梁相关施工规范的具体化要求,要选择强度比较高和色泽度均匀的碎石材料,对骨料粒径进行控制。在加骨料阶段需要及时清除骨料中的杂质,保证混凝土密实度。混凝土施工中需要掺入其他类型的矿物质,结合材料的级配情况,选择适当的减水剂,及时确定掺入量。
2、原料准备
目前常用的混凝土水泥原料为硅酸盐水泥,需要严格控制水泥的强度,选用同类型水泥进行施工;在骨料方面,根据国家公路施工相关技术标准分析,碎石料需要具备级配好、强度高、色泽均匀等特点,同时控制骨料粒径在0.5厘米到3厘米,将骨料的含泥量控制在1% 以下;同时在加骨料前需要将骨料中的杂质清除;在外加剂方面,需要根据水泥级配等,选用合适的减水剂,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确定减水剂的掺入量;为了保证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和易性,混凝土内部密实度,可以在混凝土中参入一定量的矿物掺和料。
3、配合比确定
在混凝土施工前,需要对混凝土原料进行检测,待检测合格后,需要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确定,相同标号的混凝土使用在不同位置,其配合比不尽相同。挖孔桩混凝土坍塌度相对于钻孔桩来说要小,必须保证所有混凝土配合比都满足工程施工设计要求。在混凝土配合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终凝时间、初凝时间、水灰比、塌落度等进行严格的控制,避免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泌水现象。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坍落度应该控制在8~10厘米之间,控制初凝时间一般为2~4个小时,混凝土中的含气量需要控制在1.7%以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模板分析
由于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对模板有一定的要求,在技术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必须从工程实际情况入手,对模板进行优化设计。不仅需要满足工程的要求,同时要适当提升模板的硬度,只有提升模板的硬度后,才能适应稳定性和密实性的设计标准。
三、道路桥梁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分析
基于道路桥梁施工机制的特殊性,在应用阶段必须从实际情况入手,对技术形式和应用指标进行分析,保证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对道路桥梁混凝土的具体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1、混凝土拌合
混凝土原料确定后,经过实验室取样配比后,对其进行优化设计,不能凭借经验对其进行分析。如果在设计阶段出现少配和漏配的情况,从实际情况入手,对配合比进行调整。由于混凝土的质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实践阶段需要做好基础测试工作,根据混凝土的性能,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在拌合的阶段,需要对最终配合比下的混凝土性能进行测试。同时,混凝土的拌合与温度、空气湿度等有一定的关系,需要根据气候环境等,控制水灰比、骨料用量等,适当的加入外加剂,对其进行制配。
2、混凝土浇筑
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对送料时间进行控制,为了完成混凝土初凝前的送料工作,采用逐车测量的形式对其进行处理。在后续浇筑前,必须确定分层高度,考虑到振捣器的具体作用,对分层厚度进行有效的对比和分析。在浇筑前要做好厚度的控制工作,经过前后两次混凝土匹配后,确定施工工艺。
3、混凝土的运输
混凝土在运输时,如果方式选择的不正确或者没有达到基本运输条件很可能造成道路桥梁工程项目整体结构受到损坏。那么如何对混凝土进行合理以及有效的运输是相关施工单位,在实际施工时应该思考的问题,使用吊斗是日常施工过程中运输混凝土的最好方式。通常情况之下,在进行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所选择的混凝土大都是半固体状态,混凝土中包含液体。在对其进行运输时要注意:第一,在符合混凝土运输规定的时间内对混凝土进行运输操作;第二,在运输过程中格外注意混凝土的状态,尽量避免其出现硬化现象;第三,注意倾倒时的角度。
4、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振捣形式很特殊,对于工程量不大,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人工振捣的形式完成,否则必须采用机械振捣。为了避免出现漏振或者过度振捣的情况,在施工期间必须对道路桥梁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分析,保证振捣到位。在选择插点部位,保证其均匀性,必要时进行二次振捣,进一步控制混凝土表层气泡。在后续振捣阶段,对工作人员有一定的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对已有的技术形式进行分析,及时对道路桥梁施工整体进行有效的分析。针对振捣深度特殊性,振捣过程要坚持“快插慢拔”的施工要求,在选择插点部位时,应以均匀为宜。
5、混凝土后期养护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漏浆等情况,要做好整体检查工作,施工单位在完成拆模之后,及时对其进行清理和修补,将混凝土表面进行抹平和压实之后,做好定浆处理工作,为了避免表面出现干缩裂缝及其他不良情况,需要做好二次抹压和复振工作。如果检查过程中存在表面裂缝的现象,可以采用环氧胶泥加以涂抹。通常 情况下,除了在裂缝表面涂抹上一层水泥进行修补后,要另外添加一层玻璃纤维进行维护,将其粘附到混凝土裂缝的表面。
结束语 总而言之,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建设中,相关施工单位应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工程整体质量。而在具体施工建设时,严格控制混凝土拌合、运输、浇筑、振捣等工序的质量;做好混凝土后期处理与养护工作,全面提高道路桥梁混凝土工程质量。这不仅是由混凝土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更重要的是它将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熊涛.对道路桥梁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5(04)
[2]李焱.道路桥梁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5(02)
[3]程婷.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质量控制[J].建筑工程,2015(11)
论文作者:蔡序梁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1
标签:混凝土论文; 桥梁论文; 道路论文; 骨料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过程中论文; 对其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