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体会论文_张明祥,赵姝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体会论文_张明祥,赵姝

张明祥 赵姝(云南省楚雄州中医院麻醉科 675000)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4-0178-01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人均寿命的延长,骨折疾病的治疗模式已从“骨折”为中心转为以“高龄患者”为中心。对老年患者术前评估,高度警惕衰老引起的常见疾病,将患者作为一个整体考虑,术前仔细评价其相关器官系统储备功能情况。

髋关节置换术具有创伤大、失血多,术中可能出现骨水泥不良反应的特点,老年患者大部分整体器官功能降低,特别是心肺代偿储备能力降低,多数又合并有其它脏器病变,增加了手术麻醉的危险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临床资料: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连续观察2012年11月至2013年10月,择期手术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60-80岁,其中股骨粗隆间骨折33例,股骨颈骨折17例,行全髋置换术36例,半髋置换术14例,硬膜外麻醉8例,硬外导管注入1%利多卡因和0.25%罗哌卡因合剂,腰硬联合20例,蛛网膜下腔注入0.5%罗哌卡因100—150mg,全麻15例,全麻诱导用舒芬太尼、丙泊酚、爱可松,术中维持用七氟醚、瑞芬太尼、丙泊酚、爱可松等,硬膜外复合全麻7例。术中输液是复方电解质、羟乙基淀粉。

讨论:由于脂肪或骨髓栓塞以及通气/血流失调均可造成肺上皮细胞损伤,因此发生肺水肿和低氧血症的可能性增加,围手术期有必要行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应正确评估呼吸循环功能,积极改善心肺功能,加强营养治疗,调整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提高机体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力。

髋关节置换术创伤大,失血多,去除截股骨头,扩大股骨髓腔和休整髋臼时出血速度快,而老年患者体液总量少,常有血容量不足,加上心血管储备能力下降,容易发生失血性低血压和休克,故术前应尽量纠正低血容量和电解质紊乱,术中应加强对血容量的监测与及时补充,力求血压平稳。肺栓塞是髋关节置换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发生率高大35%,严密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和动脉血气,及时发现术中低氧血症,对早期发现肺栓塞有利。髋关节置换术中可能出现骨水泥反应,对于采用骨水泥粘合假体时,由于单体入血可引起一过行外周血管扩张、低血压、心跳减慢等,应充分补充血容量,使用骨水泥前常规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20mg,术中准确把握混合后骨水泥温度,减少单体吸入,降低髓腔压力,并且加强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老年人肺泡弹性、肺顺应性降低、气体交换功能降低,使重要脏器的氧供接近临界状态,加之合并慢性肺部疾患使麻醉手术期更易发生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故麻醉维持浓度宜低每次药量宜少且术中持续低流量吸氧,连续监测吸氧饱和度,这样有利于及时发现呼吸功能的改变,提高麻醉手术的安全性。

选择正确穿刺点,术中镇痛完全。尽量控制阻滞平面,分次少量给药,防止平面过广,同时处理好麻醉及术中并发症,避免血压大幅度波动。辅以少量镇静、镇痛药以消除病人紧张情绪,常规吸氧。加强术中监测,如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电、体温、尿量等。应用骨水泥时,血压下降较多见,大部分血压下降在20mmHg以内,术中应给予重视,尤其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心肌供血不良的病人,更容易出现血容量不足,须及时输血补液,严密观察,确保病人安全。

参考文献

[1]米勒麻醉学。第6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2419.

论文作者:张明祥,赵姝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3年12月第3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15

标签:;  ;  ;  ;  ;  ;  ;  ;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体会论文_张明祥,赵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