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潜入2008年博物馆发行市场的私人出口--谁能撑到最后,谁是赢家_新华书店论文

新华社潜入2008年博物馆发行市场的私人出口--谁能撑到最后,谁是赢家_新华书店论文

新华抢进 民营退场 2008馆配市场变局——谁能撑到最后,谁就是赢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营论文,新华论文,谁能论文,变局论文,赢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未来的馆配市场格局扑朔迷离,新华系统高调反抢,民营公司则“闷头赚钱”,有人甚至搬来毛泽东的游击战理论说明民营馆配商的迂回战略。馆配市场究竟谁主沉浮?

总的来看,馆配市场增长平稳,比如珠三角地区的公共图书馆购书经费每年都有所增长,但突然井喷的现象不可能出现。馆配商只要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就不会轻易被打垮。而一些后期进入、突然冒起的书商,可能会快进快出。用许大华的话来说,就是“谁能撑到最后,谁就是赢家”。

业内专家称,未来馆配市场的竞争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综合实力,比如规模、品种、网络、资金等;二是技术服务,这是供应商的核心竞争力。今后雄踞图书馆市场的佼佼者,将是综合实力和有效服务相结合、二者都强的商家。国有和民营关键是看谁的观念能跟上图书馆的改革和发展,看谁的服务能落到实处。“现在利润越来越低,服务要求越来越高,打开了市场还得确保后期服务质量,人员成本也越来越高。”俞峻认为,2009年以后能生存下来的,一定是经济实力雄厚,能后期跟进的企业。

近两年,新华书店在图书馆市场的份额越来越多,其优势也日益明显。对此,四川新华文轩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分销连锁事业部总经理鄢振曦分析认为,新华书店的优势主要有五个方面:第一,拥有比较良好的供应商基础,新华书店与上游供应商形成了比较好的良性互动、紧密合作、互信、互谅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从根本上保证了馆配图书的货源组织。第二,新华书店具备品牌资源,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整个图书发行行业最具价值的品牌资源。第三,新华书店发展至今,已有高密度的门店网络、多元化业态分布、多渠道营销网络,营销网络服务体系比较成熟。第四,新华书店具有比较强大的货源组织和现货储备能力,可以为馆配客户提供比较充足的品种供应。第五,拥有比较发达的物流网络,经过多年打造,主渠道物流末端已经深入到市县这一级市场,具备了为馆配客户门对门配货能力。

有人认为自从反商业贿赂以来,民营中盘商在馆配领域就没有了竞争优势。而且在资金周转、图书到货率等方面明显不如新华书店,这导致了民营中盘商的节节败退。邹进则认为这三个不是主要问题,导致一些民营书商退出的主要原因很简单,就是利润。

首先,资金问题上,民营书店风险最大的方面是主要领导人的决策,如果抽逃注册资本,或是把流动资金挪作他用,那非常危险。馆配业务本身不存在资金问题,民营跟新华面临的问题基本一样,新华书店欠款多了,出版社一样不发货。他认为资金上的风险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周转风险,企业不能够及时回款,另一种是圈钱干别的去了。但恶意的圈钱不能干久,干一次就结束了。

其次,民营公司的到货率正在改善。以前民营书店没有卖场,速度会慢一些,新华书店都有卖场,现采的话能保证百分之百到货。但是现在大的民营馆配商大都建库。以人天书店为例,以前采用的是“无店铺、无仓储”模式,2006年该公司建立了仓储中心,有两万平米,库存图书品种已经超过20万个。安徽儒林为强化物流建设,2006年也在合肥和北京建设了南北两个物流中心。

邹进认为“民营书业最大的优势就是没有优势,因为只有靠自己,靠市场”。他打了个比方,“在新华书店谁最着急,是员工最着急,没有业务他们就要下岗了,而他们的经理可以调到另一个公司当经理,甚至到机关去当干部。民营书业谁最着急,是老板最着急,不仅要想生存,400多员工要发工资,交社保,我还要想发展,把大家带向一个更大的目标。员工反而没那么着急,他们都是市场上来的,也习惯了这种供需关系”。

但他也特别强调,有一个基本面的情况不能不承认,国营书店仍然是强势,占主要地位。“民营书店特别分散,是一盘散沙,新华书店很容易把他们整合掉。”邹进认为新华书店连锁对民营是非常大的冲击,民营馆配商的生存空间恰恰是在新华系统整合力较弱的地方。

“从整体上说,新华书店对我们这些大的民营商不构成威胁。我们之间谁做得好了,就多得一点;谁做得差,少得一点;做不好退出去,做得好再进来。我们跟新华书店竞争一点都不担心。”邹进充满自信地断言“民营仍将会占据半壁江山”。

专家认为今后馆配市场会逐步趋于理性,一是钱少了,机会主义者退场了,图书馆采选工作可以回到正常轨道上来了,但用户心理已经发生了变化,需要有一个调适的过程;二是用户也尝到苦头了,盲目采购,低价招标,使馆藏建设受到实质性的损害。漠视供货商的价格战,甚至参与、怂恿书商的价格战,鼓励低价中标,最后的受害者是首先是图书馆,其次是优秀供应商,得利的是一些个人和不规范的供应商。

一年前,江苏新华发行集团副总经理金国华曾提出图书馆市场拓展的区域化策略,因为服务距离的拉长将直接导致服务质量的下降,这就决定了在国内图书馆市场,短期内不会出现具有垄断地位的供应商,但是会有一批具备一定实力的供应商瓜分相当部分的市场份额。

目前来看,一些区域性的馆配商正在涌起,比如辽宁、安徽、上海、江苏等地的图书馆市场,利益链条的各方不是一味地恶性竞争,而是更倾向于分工合作的方式,把当地市场的份额尽量做足。

俞峻则认为,未来馆配商会走上特色化经营的发展方向。做专业化、特色化经营的馆配商能找到生存空间。“他们就做某几个门类的图书,比如医药类、法律类等,找到对应的院校很容易,据我所知的几家都运转良好。”俞峻说。

在竞争主体上,新华民营各占半壁江山,有进有退,在竞争形态上,区域化竟合,特色化经营也许会是未来两年馆配市场格局较为明显的走势。

标签:;  ;  ;  

新华社潜入2008年博物馆发行市场的私人出口--谁能撑到最后,谁是赢家_新华书店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