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的研发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延伸补充,校本课程的研发赋予了学校、教师对课程的参与权。学校以开展新教育实验为契机,紧紧围绕“天下兴亡,我之责任”的办学精神,研发了一系列责任教育课程。
一、理清课程理念,确定课程主题
目前,关于课程的定义繁多,我国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个层级。学校以开齐、开足、开好国家和地方课程,开发、建设、规范校本课程,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课程体系为课程建设目标,围绕“天下兴亡,我之责任”的办学精神,将“责任”确定为课程研发的主题。
二、研发责任课程渗透责任教育
学校在“责任”主题下精心打造“责任教育课程”,构建了“学校课程、级部课程、班本课程”三级研发平台,逐渐形成了六大“责任”教育课程网络体系。
1.重于泰山的安全课程。
学校把地方课程中的安全教育课与学生的主题班会整合,研发了安全责任教育课程,主要包括安全教育、安全演练、安全督查和校外成长共同体四个板块。一是每学期对学生进行安全常识培训;二是每学期组织各级部至少两次安全逃生演练,计划周密;三是抓好安全督查,组建了教师、学生和家长志愿者服务队;四是寒暑假学校志愿者和班主任深入社区、村居宣传安全常识。
2.入情入理的德育课程。
学校研发了一系列入情入理的德育课程,积累了丰富的德育课程资源。教师方面:开展了“今天我这样做教师”的系列演讲活动、爱心一日捐活动、各种层面的读书沙龙活动……提出了“一切教学常规、管理常规的落实都是师德功能的体现”的新型师德观。学生方面:一是强化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落实“让标准成为习惯”,落实“过程督导,走动管理” 主要内容的系列德育教育活动;二是落实“铁的纪律”,突出爱的教育,积极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主题、感恩励志为主线、养成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系列德育教育活动。
3.书香四溢的读写课程。
建设书香校园是新教育的六大行动之一,为此语文组全体教师精心编辑了校本课程《阅读伴我每一天》。此课程在莱芜市“研发卓越课程”评比中荣获一等奖。同时通过晨诵午读、读书会、赛诗会、辩论会、经典诵读展示、暮省随笔等形式开发了书香四溢的精彩读写课程。部分教师的经典暮省课程《在路上》已结集出版,许多学生的暮省日记、诗歌、散文也编辑成册。
4.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学校以社团建设、阳光大课间、艺术节、运动会等为载体,强化学生特长培养。学校分美术类、音乐类、体育运动类、学科文化类共四大门类,组建了近40个社团,为不同特长的学生创设了优质发展途径。同时,围绕“责任”教育主题,逐步形成了莱芜梆子选唱、“鼓韵”、“哆来咪合唱团”、“绳舞飞扬”、“光影随行”等校本课程;各级部打造了展现级部风采的级部课程,如初一的“放飞梦想”初二级部的“唱响中国梦”、初三级部的“青春大舞台”。
5.个性张扬的班本课程。
学校结合完美教室缔造,围绕“责任”教育主题开发了富有特色的班本课程。各班在完善自己的班名、班徽、班歌、班诗、班级博客的基础上,研发了适合自己班级实际的班本课程,如德行教育课程、诗意课程、书法课程、太阳课程、数漾年华课程、剪纸课程等。完美教室叙事活动,为师生搭建了展现自我的平台。
6.卓有成效的家长课程。
学校建立了班级、级部、学校三级家长委员会体系,研发了“亲子共读共写,共同品评经典”、“家长进课堂,聆听窗外声音”、家长志愿护校活动等家长课程。学校每学年至少召开两次大型的家长会,定期组织联谊活动和培训活动。
三、构建理想课堂,塑造幸福人生
学校以启动新教育实验为契机,努力构建理想人本课堂,保证各级课程的有效实施。学校适时选派骨干教师到昌乐二中、杜郎口中学等外地名校学习取经,融合各地经验,提炼、升华了“236”理想人本课堂基本模式。
“2”即两个载体:学案和学科助理。“3”即课堂三个时段:每节课教师总讲授时间不超过15分钟,自主、合作、探究时间不少于20分钟,巩固训练时间不少于10分钟。“6”即六个教学环节:(1)精妙的情境导入;(2)有效的自主学习;(3)适时的合作探究;(4)恰当的反馈点拨;(5)扎实的巩固提高;(6)精练的总结提升。学校制订了相应的课堂评价标准,采取了“榜样引领,底线保障”的工作措施。首先通过学科组听评课活动,发现典型,树立课标,然后组织课标公开课系列活动。从2010年至今我们先后组织了数十次“构建理想课堂公开研讨课活动”。
四、抓好课程评价,促进课程实施
为了进一步促进责任教育课程的研发和实施,学校成立了责任课程研发领导小组,制订了课程评价标准和课程评价方案,采取学校、级部、学生、家长多层次、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注重课程过程管理,注重课程成果展示,注重课程资源积累,搭建卓越课程展示平台,课程评价结果与每位教师的年度考核挂钩,促进责任课程开发。
“责任教育课程”的实施把“责任”的种子扎根于每个师生的心中,不断地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改变教育的科研范式,让师生成为对自己、他人、家庭、社会、国家负责的人,享受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论文作者:薛仲玲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10月总第15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课程论文; 学校论文; 责任论文; 教师论文; 教育课程论文; 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教育学》2018年10月总第15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