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孙振[1](2021)在《基于红外热成像观察针刺天应穴治疗贝尔麻痹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课题以贝尔麻痹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红外热成像选定天应穴(面部健侧与患侧温差最大值点,共5个)并观察针刺天应穴与常规针刺选穴的临床疗效,通过H-B面神经功能量表评价面神经功能,以证实针刺天应穴的临床疗效,从而为临床治疗贝尔麻痹提供一种更快捷、有效的取穴及治疗方法。方法:随机抽取吉林省中医院针灸临床中心门诊的贝尔麻痹患者共计72例,并进行随机分配,治疗组首先采用红外热成像仪的边型区域测量法选定天应穴,后采取常规针刺配合针刺天应穴;对照组采取常规针刺。在治疗前、第8天、第15天、及疗程结束(第28天)使用H-B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评定临床疗效并用红外热成像仪观察两组患者的健患侧面部温度差异及确定下一疗程的天应穴,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与健患侧面部温差值。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96%,对照组为93.93%。两组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两组组内及组间比较,H-B面神经功能分级在治疗前与第8天均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P>0.05),在第15天及治疗后均表现出明显差异,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治疗前与第8天健患侧温差对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除此之外两组组间与组内比较,面部健患侧温差均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针刺天应穴配合常规针刺治疗贝尔麻痹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2.通过红外热成像进行体表温差取穴可以成为指导临床的取穴方法,该方法可显着改善面部健患侧温度差异,对治疗贝尔麻痹有显着疗效。3.在贝尔麻痹急性期中,健患侧面部温差减小不能对面神经功能的恢复起到评估作用。
杜茜茜[2](2021)在《恢复期以芒针透刺法为主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通过比较恢复期运用芒针透刺法和常规针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探索恢复期治疗本病的针刺优化方案,并对疗效评价系统中面神经功能评价系统与Sunnybrook面神经评定系统评分是否存在一致性进行探讨,为面神经功能评价系统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中的应用提供最新的临床证据。方法:本临床试验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研究设计,将符合纳入标准且签署知情同意书的64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受试者,完全随机分配到试验组(芒针透刺组)和对照组(常规针刺组),每组各32例,急性期(15天以内)两组均给予相同治疗:西药口服和相同的针刺治疗—予泼尼松、维生素B12口服,针刺以面部浅刺(0.3 cm左右)和远端取穴为主;恢复期(15-45天)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疗,局部取穴同上,取常规针刺深度,远端取穴加双侧足三里、三阴交,试验组以芒针透刺为主:阳白四透(阳白透头维,阳白透上星,阳白透攒竹,阳白透丝竹空),太阳透下关,地仓透耳门、地仓透颊车,另取健侧合谷,此外根据患者其他伴随症状配用相应穴位针刺。两组均隔天针刺1次,15天为1个疗程,本研究共包含3个疗程,对于3个疗程后未痊愈的患者根据患者的意愿选择是否继续治疗。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3个疗程后分别依面神经功能评分系统(分级标准、疗效标准和总体评分)、Sunnybrook(多伦多)面神经评价系统(Sunnybrook Facial Grading System,SFGS)对患者面神经损伤程度进行评分。本研究采用SPSS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主要结局指标:治疗前对两组面神经功能评分及损伤严重程度(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3个疗程后,两组面神经功能评分均较之前明显提高,且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透刺组恢复期各疗程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恢复期进行芒针透刺较常规针刺虽不能提高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总有效率,但可以明显提高愈显率,并能缩短达到愈显疗效的治疗时间。2次要结局指标: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SFGS总分均较之前有明显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3个疗程后两组较之前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芒针透刺组评分均值优于对照组,说明恢复期以芒针透刺为主的针刺治疗效果优于常规针刺。3对试验组和对照组面神经功能评分与SFGS各时间点评分均进行相关性评价,结果显示面神经功能评分与SFGS评分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且相较于SFGS评分,面神经功能评分包含的并发症范围更广,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结论:1恢复期进行芒针透刺与常规针刺均能改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面神经功能评分,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面神经功能的恢复。2芒针透刺组虽总有效率上与常规针刺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愈显率和各疗程愈显人数明显均优于常规针刺组,故临床上可作为针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恢复期治疗的优选方案。3面神经功能评分与SFGS评分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且其评价内容包含的并发症更广,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叶颖颖[3](2021)在《揿针围刺翳风穴早期介入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随机对照试验观察揿针围刺翳风穴早期介入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优效手段。方法:招募64例合格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人,对照组32人。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揿针围刺翳风穴。在治疗前后对House-brackmann分级量表、House-brackmann症状评分量表、面部残疾指数量表(FDI)、口眼(口呙)僻度指数进行评分和测量。于治疗后第7、14天对受试者House-brackmann症状评分量表、面部残疾指数(FDI)进行重复评估。治疗后对比两组疗效和治愈情况。数据收集完毕后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及分析。结果:本临床试验共纳入患者共64例,无中止脱落病例,共收集完成64例。1.基线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性别、发病患侧、年龄、病程天数、House-Brackeman分级量表、House-Brackemann评分量表、面部残疾指数(FDI)、面部口眼(口呙)僻度指数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House-Brackemann分级、口眼(口呙)僻度指数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前与本组治疗后第7天、14天、21天各时间点进行比较,House-Brackemann症状评分量表、面部残疾指数躯体功能量表(FDIP)、面部残疾指数社会功能量表(FDIS)均逐步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对比治疗后治疗组(揿针组)House-Brackemann分级、口眼(口呙)僻度指数评分优于对照组(针刺组)(P<0.05)。治疗后第7、14、21天揿针组的House-Brackemann症状评分量表、面部残疾指数躯体功能(FDIP)评分优于针刺组(P<0.05)。治疗后第14、21天,揿针组的面部残疾指数社会功能(FDIS)评分显着优于针刺组(P<0.05),治疗后第7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干预后的疗效比较,揿针组有效率为96.9%,针刺组有效率为9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周围性面瘫的治愈情况比较,揿针组较针刺组治愈时间明显缩短,治愈人数明显增多,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早期介入揿针围刺翳风穴联合常规针刺疗法与常规针刺疗法对周围性面瘫患者均有疗效,治疗后较治疗前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面神经支配区运动、感觉功能、生活躯体功能和面部容貌改变;2.揿针围刺翳风穴早期介入治疗能加快周围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恢复,明显缩短平均痊愈时间,提高治愈率,能辅助提高常规针刺疗法对于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操作简便,可以作为临床实践中在指南常规针刺疗法基础上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优效手段。
孟桂林[4](2021)在《滞针提拉法结合中药治疗气血不足型恢复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本次研究观察采用滞针提拉法结合中药汤剂治疗与常规的针刺疗法治疗气血不足型恢复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为面瘫的治疗提供更加安全、优效的治疗方案作为临床参考,更好的用于临床实践,提高面瘫的治愈率,减少面瘫后遗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来自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荆州市中医院针灸康复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60例患者,均符合气血不足型恢复期周围性面瘫的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对就诊的患者按照时间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编号,运用统计学软件将所得随机数字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普通针刺结合中药组)、治疗组(滞针提拉法加中药组),每组30例。两组针刺穴位及中药方剂为均相同,治疗组采取穴位透刺及滞针提拉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平补平泻法。两组的治疗周期一致,1周为1个疗程,一周治疗5次,连续治疗6个疗程,治疗频次均为每日一次。在治疗开始前以及治疗结束后进行House-brackman(H-B)评分、FDI量表评分(包括FDIP、PDIS)记录,运用统计学软件对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评估,分析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1.本次研究过程中,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均全部完成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对比,治疗开始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患病部位、House-brackman(H-B)评分、FDI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2.两组组间比较:(1)与治疗前对比,在6周治疗结束后,两组H-B面神经功能分级均有提高,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治疗前对比,两组FDIP评分均提高,FDIS评分均降低,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组内比较:两组在治疗结束后House-brackman(H-B)评分、FDI评分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治疗结束后,痊愈7例,治愈率为23.33%,愈显率为76.67%,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痊愈3例,治愈率为10%,愈显率为36.67%,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针刺加中药、滞针提拉法加中药均可以促进气血不足型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的面神经功能的恢复,减少后遗症的出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滞针提拉法针刺结合中药在治疗气血不足型恢复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结合中药,并且安全可靠,适合临床推广。
吴小玲[5](2021)在《针灸联合激素治疗早期重症面瘫的临床对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针灸联合激素治疗早期重症面瘫的临床意义,提供重症面瘫早期针灸治疗时的方案选择依据。方法:将60例早期重症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单纯针灸组(A组)、针灸联合激素组(B组)各30例,A组以单纯针灸治疗,前5日每日1次,5天后隔日1次;B组在单纯针灸组的基础上,加用激素治疗,连用5天后停用。以3个月为观察期,拟用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口僻中医症状积分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面神经功能痊愈病例的疗程、治疗次数和后遗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1)经实验脱落处理,最终完成57例,其中A组29例,B组28例。(2)H-B面神经功能疗效评价:A组痊愈15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3例;B组痊愈22例、显效4例、有效1例、无效1例。经等级秩和检验,得出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B面神经功能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在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方面,两组均为有效的临床方案,但针灸联合激素组的疗效更为显着。(3)口僻中医症状积分疗效评价:A组痊愈13例、显效6例、有效7例、无效3例;B组痊愈19例、显效6例、有效2例、无效1例。经等级秩和检验,两组间有显着差异(P<0.05),证明在改善中医症状方面,针灸联合激素组优于单纯针灸组。(4)痊愈病例疗程和治疗次数比较比较两组痊愈病例的疗程和治疗次数,经统计分析,两组痊愈患者的疗程和治疗次数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针灸联合激素组痊愈病例的治疗疗程较短,治疗次数较少。(5)两组后遗症发生率比较就两组患者3个月观察期结束后痊愈病例和遗留后遗症病例进行比较,经卡方检验,组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针灸联合激素组的痊愈率较对照组高,后遗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结论:在早期重症面瘫的临床治疗中,相对于单纯针灸治疗,针灸联合激素治疗方案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及改善口僻中医症状等作用显着,且能缩短痊愈疗程、减少治疗次数和降低后遗症发生率,有较大的临床意义。提示针灸治疗早期重症面瘫时,支持选择针灸结合激素治疗方案。
汪飞[6](2021)在《针刺结合颊黏膜点刺放血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面神经炎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疾病,经长期临床经验发现,颊黏膜点刺放血结合针刺治疗面神经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本次研究是以急性期面神经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临床常用的醋酸泼尼松片及甲钴胺胶囊作为药物对照,对比两者之间的治疗疗效,客观评价颊黏膜点刺放血结合针刺治疗面神经炎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存在的问题,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更多依据。方法:本研究纳入符合试验标准的面神经炎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颊黏膜点刺放血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醋酸泼尼松片及甲钴胺胶囊进行治疗,治疗组隔日治疗1次,治疗7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28天)。对照组治疗14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28天)。疗程结束后观察H-B面神经功能分级表及中医症状疗效标准表中评价等级及积分的变化。通过软件SPSS 25.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本试验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本研究,脱落0例,退出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位及病程比较,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H-B面神经功能分级表及中医症状疗效标准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且一般资料分布均衡,保证了本课题研究的科学性。⑴两组H-B面神经功能分级表比较: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面神经功能分级均较治疗前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两种方案治疗均可改善面神经功能;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面神经功能分级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针刺结合颊黏膜点刺放血治疗面神经炎好于对照药物组。⑵两组中医症状疗效积分比较: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后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两种方案均有效;组间比较治疗组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治疗组改善面部症状效果更好;治疗组治疗结束时与结束后1月进行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刺结合颊黏膜点刺放血组近期疗效较稳定。⑶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比较,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刺结合颊黏膜点刺放血疗效好于对照药物组。结论:治疗组(颊黏膜点刺放血结合针刺治疗)与对照组(口服醋酸泼尼松片与甲钴胺胶囊)在治疗面神经炎患者均有治疗作用,均能够促进面神经功能、面部肌肉功能的恢复,发现治疗组更具有优势且近期疗效稳定。颊黏膜点刺放血结合针刺治疗属于侵入性操作,但只要操作严格,在治疗面神经炎上还是安全有效的。
姚奔驰[7](2021)在《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研究进行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Pub Med、Springer、Elsevier SD、Web of science(SCI)、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有关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随机(RCT)和半随机对照试验(CCT)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起至2020年11月,没有纳入数据库的文献辅以手工检索。根据制定好的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然后确定本次研究纳入的文献。采用Cochrane Collaboration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 Man5.3和stata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22篇纳入文献Meta分析结果如下:1.穴位注射+针刺VS针刺22项试验,针刺结合穴位注射组与单独针刺组相比,异质性有统计学意义(P=0.006,I2=48.8%),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总体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21,95%CI(1.17,1.26)],即穴位注射结合针刺治疗临床疗效优于单独针刺治疗。森林图显示22项试验中有12项试验的横线与无效线相交,即12项试验无统计学意义,敏感性分析表明结果相对稳健。穴位注射+针刺VS针刺22项试验总有效率漏斗图图形不太对称,可认为22项试验存在一定发表偏倚,利用STATA软件进行egger和begg分析,结果也说明存在存在发表偏倚。2.回归分析及亚组分析:根据森林图结果显示,I2=48.8%虽然小于50%但是也属于中等异质性,为了使结果更稳健,需要寻找异质性来源。通过仔细分析文献,归纳了三类可能引起异质性的因素,发表年份(A)、病程(B)、穴位注射药物(C)对Meta回归结果进行Permute(蒙特卡罗法)运算校正(Permutations=5000),综上结果显示,病程(B)P=0.016,小于0.05,说明病程很可能是总有效率异质性来源,需要以病程分组,进行亚组分析。通过仔细阅读文献,将纳入的22篇文献按是不是急性期分为2组,但是有3篇文献未提及是否为急性期,因此多编1组,总共是3组。进行亚组分析,森林图结果显示,各组I2=0%但是结局未变。总的I2=48.8%,说明病程长短可能为异质性来源。证明结论稳健,穴位注射+针刺优于单独针刺组。3.愈显率分析:穴位注射+针刺VS针刺的15项试验提供了愈显率,针刺结合穴位注射组与单独针刺组相比,异质性有统计学意义(P=0.00,I2=69.2%),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总体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34,95%CI(1.08,1.67)],即穴位注射+针刺治疗临床疗效优于单独针刺治疗。森林图结果显示有11项试验无统计学意义。由于有异质性做敏感分析。结果显示,有两篇文献(王维杰、蔡礼松)剔除后异质性变低。穴位注射+针刺VS针刺15项试验总有效率漏斗图图形不太对称,可认为15项试验存在一定发表偏倚,同时利用STATA软件进行egger和begg分析,结果也说明存在存在发表偏倚。3.平均治愈时间:纳入的22篇文献中3篇描述了治疗后起效时间,治愈时间越短说明疗效越好。针刺结合穴位注射组与单独针刺组相比,异质性有统计学意义(P=0.002,I2=82.7%),采用随机效应模型,[WMD=-5.27,95%CI(-7.99,2.56)],P=0.003,3个文献合并有统计意义,但是异质性太高,原因可能是文献量少且样本量差距较大。结果不够稳健。结论:1.本研究纳入的22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穴位注射结合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治疗在总体有效率、愈显率、疗效起效时间改善优于单独针刺治疗。可初步认为穴位注射结合针刺治疗临床疗效优于单独针刺治疗,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2.本研究纳入的22篇文献在分配隐藏、盲法实施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可能与实验本身设计相关,但是不影响结论。
万群[8](2021)在《合谷刺法治疗恢复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气血亏虚型)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常规针刺与合谷刺法治疗恢复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气血亏虚型)的临床疗效,从而对本病治疗方法进行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佳的刺法。方法:1.分组:利用SPSS软件将符合恢复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气血亏虚型)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针刺组和合谷刺法组,每组30例。2.评估:根据Portmann简易评分标准和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分别对治疗前后患者症状进行评估及记录。3.治疗:3.1选穴:参考高树中主编的《针灸治疗学》中面瘫病的针灸处方:主穴: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翳风牵正太阳合谷(健侧)配穴:味觉减退配足三里;听觉过敏配阳陵泉;抬眉困难配攒竹;鼻唇沟变浅配迎香;人中沟歪斜配水沟;颏唇沟歪斜配承浆;流泪配太冲;气血亏虚型配足三里、气海。3.2常规针刺组: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施针部位,施针者双手及患者所选腧穴局部用酒精棉球常规消毒,根据腧穴所在皮肤的紧张度选择适当的进针手法,顺经脉循行方向进针,针刺深度采用穴位常规针刺深度。进针得气后,施以提插捻转补法,留针30min后拔针,为加强针感,在留针期间每10min施提插捻转补法1次。3.2合谷刺法组: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施针部位,施针者双手及患者所选腧穴局部用酒精棉球常规消毒,选其中颧髎、地仓、颊车穴行合谷刺法,针与皮肤呈15°角,根据腧穴所在皮肤的紧张度选择进针手法,针刺深度达到肌肉层,得气后施提插捻转补法,再将针提至皮下,分别于左右各呈45°角刺入,针刺深度达到肌肉层后,将针提至皮下,复刺入肌层。其他穴位操作同常规针刺组,留针30min后拔针,为加强针感,留针期间颧髎、地仓、颊车穴每10min采用合谷刺法行针1次,其他穴位施提插捻转补法。4.疗程: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周一至周六,每日治疗1次,周日休息,7天为1疗程,共针刺4个疗程。若患者已达痊愈标准,则提前结束治疗。5.统计方法:依据Portmann简易评分标准和H-B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的病情,并对数据进行整理,最后运用SPSS2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侧别和病程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2.Portmann简易评分表的比较:(1)治疗前两组患者评分经分析,差异无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两组患者评分经分析,合谷刺法组评分明显高于常规针刺组,差异有意义(P<0.05),表明合谷刺法在促进患者面部表情肌功能恢复方面的效果优于常规针刺。(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评分差值进行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表明合谷刺组患者面部表情肌改善情况优于常规针刺组。(4)两组患者治疗后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两组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常规针刺和合谷刺法均能改善恢复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气血亏虚型)患者的症状。3.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的比较:(1)治疗前两组患者H-B面神经功能分级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两组患者分级比较,合谷刺法组患者面神经分级高于常规针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合谷刺法对于改善患者面神经功能障碍程度优于常规针刺。(3)两组患者治疗后面神经分级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两组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常规针刺和合谷刺法均能改善恢复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气血亏虚型)患者的症状。4.临床疗效的比较:合谷刺法组总有效率为93.3%,常规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0.00%,经分析,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结果表明合谷刺法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结论:1.常规针刺与合谷刺法治疗恢复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气血亏虚型)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促进患者面部表情肌功能恢复。2.根据Portmann简易评分和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对患者表情肌的动静态功能和面神经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在常规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合谷刺法后,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常规针刺。
周丹妮[9](2021)在《针灸结合面肌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文中提出目的系统评价针灸结合面肌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Pub 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根据中英文检索词,检索各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20年11月以来针灸结合面肌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者独立运用软件或人工查重,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文献并资料提取,按照Cochrane 5.3.0版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要求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质量学评价,使用Rev Man5.4软件对收集的数据处理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经过筛选纳入15项随机对照研究,共计纳入1442名周围性面瘫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有效率:共纳入11项研究,样本总量为1040例,[OR=5.10,95%CI(3.13,8.32),P<0.000 01],说明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与单纯针灸治疗相比可提高临床有效率。(2)Portmann评分:共纳入7项研究,样本总量为643例,[MD=5.14,95%CI(3.65,6.63),P<0.000 01],说明在Portmann评分方面针灸结合康复训练相较于单纯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更有优势。(3)面神经潜伏期:共纳入4项研究,样本总量为428例,[MD=-0.80,95%CI(-1.04,-0.56),P<0.000 01],说明针灸结合康复训练相较于单纯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可更好地改善面神经潜伏期。(4)面神经波幅:共纳入4项研究,样本总量为428例,[MD=0.54,95%CI(0.31,0.77),P<0.000 01],说明针灸结合康复训练相较于单纯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可更好地改善面神经波幅。(5)H-B评分:共纳入2项研究,样本总量为271例,各研究间异质性提示P<0.000 01,I2=99%,[MD=-2.28,95%CI(-6.23,1.67),P<0.000 01],且1项研究的横线与合并后的菱形与无效线相交,说明在H-B评分方面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相较于单纯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无明显优势。因此需要更多的相关临床试验数据,进一步对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影响H-B评分的效果做出评价。(6)治疗时间:共纳入3项研究,样本总量为316例,[MD=-8.93,95%CI(-15.77,-2.10),P=0.01],说明在治疗时间方面针灸结合康复训练相较于单纯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更有优势。(7)患者满意度:共纳入2项研究,样本总量为130例,[OR=12.98,95%CI(1.62,103.68),P=0.02],说明在患者满意度方面针灸结合康复训练相较于单纯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更有优势。结论针灸联合面肌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有效性优于单纯针灸治疗,能改善面神经及表情肌的功能,提升患者的幸福感。由于本次研究纳入的文献数量较少,质量偏低,证据不够充分,应谨慎对待本次研究结果。
刘森森[10](2021)在《调背振阳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调背振阳针刺应用于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所能取得的临床疗效,为调背振阳针刺的临床应用提供指导,为治疗本病提供有效的、可参考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研究将主要选入60例符合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诊断标准与纳入标准的病患,作为本次研究的所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个不同治疗方式的组别,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施用普通针刺治疗,治疗组先施用调背振阳针刺后再予以普通针刺治疗。普通针刺皆留针20分钟,调背振阳针刺不留针。两组皆接受1疗程为期10次的诊治,除遇星期天不予诊疗外,余每天均需针刺治疗1次,总计接受2疗程。待全部患者的治疗完成后,对既定的H-B量表及杨氏量表予以分析比较,评价两组相异的治疗方法的应用所取得的最终临床疗效。结果:1.H-B分级比较:对两个组别治疗后的H-B分级给予组内分析比较发现,分级均有显着改善(P<0.01),差异具有非常显着性,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普通针刺和调背振阳针刺的应用皆能够显着的提升受损害的面神经功能,两者都有显着疗效;两组治疗后予以组间分析比较(P<0.05),差异具有显着性,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调背振阳针刺治疗在改善H-B分级方面优胜普通针刺治疗。2.杨氏分级比较:对两个组别治疗后的杨氏分级予以组内分析比较显示,分级均有显着改善(P<0.01),差异具有非常显着性,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普通针刺和调背振阳针刺的应用皆能够明显降低面神经麻痹程度,两者都有显着疗效;两组治疗后予以组间分析比较(P<0.05),差异具有显着性,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调背振阳针刺治疗在改善杨氏分级方面优胜普通针刺治疗。3.临床疗效比较:经对两个组别所取得的临床评价数据、总有效率等资料对比分析后显示(P<0.05),差异具有显着性,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应用调背振阳针刺所取得的临床疗效优胜普通针刺,应用调背振阳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优势可言。结论:1.普通针刺和调背振阳针刺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治疗均有疗效;2.调背振阳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应用安全可行;3.调背振阳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优胜普通针刺治疗,可作为治疗本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推广应用。
二、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红外热成像观察针刺天应穴治疗贝尔麻痹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治疗方案 |
3 临床观察指标 |
4 疗效评定标准 |
5 统计学处理方法 |
6 数据统计及结果分析 |
讨论 |
1.前期研究基础 |
2.针刺的取穴依据 |
3.天应穴的取穴依据 |
4.关于红外热成像 |
5.结果分析 |
结语 |
本文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图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2)恢复期以芒针透刺法为主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及分析 |
讨论 |
1 研究方案确立的依据 |
2 芒针透刺临床操作规范 |
3 疗效分析 |
4 芒针透刺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作用机制分析 |
5 疗效评价量表的选择 |
6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
1 西医治疗 |
2 中医治疗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揿针围刺翳风穴早期介入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符合以下5项纳入) |
1.4 排除标准(有任意1条项排除) |
1.5 剔除标准(详见附录D) |
1.6 脱落标准(详见附录E) |
1.7 中止实验标准(详见附录F) |
1.8 不良反应处理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 |
2.2 随机分组 |
2.3 治疗方法 |
2.4 观察指标 |
2.5 疗效评价标准 |
2.6 统计分析 |
2.7 质量控制 |
2.8 技术路线图 |
研究结果 |
1 两组基线情况对比 |
1.1 两组性别、患侧、发病年龄对比 |
1.2 两组治疗前H-B分级量表对比 |
1.3 两组治疗前H-B症状评分和FDI量表对比 |
1.4 两组治疗前面部口眼(口呙)僻度指数对比 |
2 疗效对比 |
2.1 治疗前和治疗后H-B分级量表对比 |
2.2 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14、21 天H-B症状评分量表对比 |
2.3 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14、21 天FDI对比 |
2.4 治疗前和治疗后面部口眼(口呙)僻度指数对比 |
3 疗效情况对比 |
4 痊愈情况对比 |
5 不良反应分析 |
讨论 |
1 理论探讨 |
1.1 祖国医学对周围性面瘫疾病认识 |
1.2 现代医学对周围性面瘫疾病认识 |
1.3 祖国医学古代对周围性面瘫治疗概况 |
1.4 祖国医学现代对周围性面瘫治疗概况 |
1.5 现代医学对周围性面瘫治疗概况 |
2 课题设计依据 |
2.1 介入时机选择依据 |
2.2 疗程选择依据 |
2.3 翳风穴选择依据 |
2.4 揿针和围刺法选择依据 |
2.5 观察指标选择依据 |
3 研究结果及分析 |
3.1 一般基线资料分析 |
3.2 组内比较分析 |
3.3 组间比较分析 |
3.4 疗效评价分析 |
3.5 治愈情况对比 |
3.6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翳风穴治疗周围性面瘫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滞针提拉法结合中药治疗气血不足型恢复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分期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脱落、剔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材料准备 |
2.3 治疗方案 |
2.4 研究期间注意事项 |
2.5 不良反应的应对措施 |
2.6 临床疗效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
2.7 统计学处理 |
3 研究结果 |
3.1 基线水平比较 |
3.2 两组疗效比较 |
3.3 总体疗效评价 |
4 安全性评价 |
5 结论 |
讨论 |
1 中医学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
1.1 病名的由来 |
1.2 病位 |
1.3 病因病机 |
1.4 临床表现 |
1.5 古代文献记载的中医治疗 |
1.6 现代中医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面瘫的认识 |
2.1 定义及临床表现 |
2.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2.3 现代医学治疗 |
3 治疗方案依据 |
3.1 面部选穴 |
3.2 远端选穴 |
3.3 手法依据 |
3.4 组方依据 |
4 结果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 |
附录二 面部残疾指数评分(FDI) |
附录三 样本量估计 |
文献综述 近5年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针灸联合激素治疗早期重症面瘫的临床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理论研究 |
1.中医对面瘫认识 |
1.1 中医病名 |
1.2 中医病因 |
1.3 中医病机 |
1.4 中医辨证分型 |
1.5 中医治疗 |
2.西医对面瘫的认识 |
2.1 概述 |
2.2 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 |
2.3 西医治疗研究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一般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终止标准 |
1.6 剔除和脱落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案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 |
2.4 数据处理 |
3.基线比较 |
3.1 一般项目 |
3.2 治疗前各观察指标比较 |
4.研究结果 |
4.1 治疗后的基本情况 |
4.2 两组治疗后H-B面神经功能分级情况 |
4.3 两组治疗前后H-B面神经功能评分情况 |
4.4 两组治疗前后口僻中医症状积分情况 |
4.5 临床疗效评价 |
5.安全性评价 |
第三部分 讨论 |
1.研究方案分析 |
2.针灸联合激素治疗早期重症面瘫的机制探讨 |
3.重症面瘫针灸方案结合早期激素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
4.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近年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概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6)针刺结合颊黏膜点刺放血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对象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与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案 |
2.1 治疗方法 |
2.2 临床观察指标及疗效判断标准 |
2.3 安全性评价 |
2.4 统计分析 |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分析 |
3 结果 |
3.1 一般临床资料 |
3.2 研究结果 |
3.3 安全性评价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中医对面神经炎的认识 |
1.1 病名 |
1.2 病位 |
1.3 病因病机 |
1.4 病机 |
1.5 中医治疗 |
1.6 小结 |
2 西医对面神经炎的认识 |
2.1 定义 |
2.2 发病机制 |
2.3 鉴别诊断 |
2.4 治疗策略及方法 |
2.5 结语 |
3 刺血疗法的作用机制 |
3.1 定义 |
3.2 中医作用机理 |
3.3 现代作用机制 |
3.4 小结 |
4 结果分析 |
4.1 一般资料分析 |
4.2 研究结果分析 |
4.3 结果 |
5 颊黏膜部位选择作用机制的分析 |
5.1 全息理论论治 |
5.2 阴阳平衡论治 |
5.3 经络异常论治 |
5.4 现代医学作用机制 |
6 针刺治疗的理论依据 |
6.1 选穴依据 |
6.2 针刺手法依据 |
7 关于H-B面神经功能分级表、中医症状疗效标准表的应用分析 |
8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放血疗法治疗面神经炎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校发表论文情况 |
(7)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8)合谷刺法治疗恢复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气血亏虚型)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引言 |
历史回顾 |
1 中医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概况 |
2 西医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概况 |
3 小结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选择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脱落与中止标准 |
1.6 剔除与脱落病例的处理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估算及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案 |
2.3 观察指标 |
2.4 安全性观察(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
2.5 质量控制 |
2.6 医学伦理原则 |
2.7 统计方法 |
3.研究结果及分析 |
3.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 |
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B面神经功能分级比较 |
3.4 两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比较 |
3.5 试验结果分析 |
4.讨论 |
4.1 中医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认识 |
4.2 西医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认识 |
4.3 对合谷刺法的认识 |
4.4 合谷刺法治疗恢复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机理探讨 |
4.5 结果探析 |
4.6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9)针灸结合面肌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资料与方法 |
1 纳入标准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设计 |
1.3 干预措施 |
1.4 结局指标 |
2 排除标准 |
3 文献检索策略 |
3.1 检索方法 |
3.2 检索策略 |
4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
4.1 文献筛选 |
4.2 资料提取 |
5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估 |
6 统计分析 |
第二部分 结果与结论 |
1 结果 |
1.1 文献筛选流程 |
1.2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 |
1.3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结果 |
1.4 Meta分析结果 |
1.4.1 有效率 |
1.4.2 Portmann评分 |
1.4.3 面神经潜伏期 |
1.4.4 面神经波幅 |
1.4.5 H-B评分 |
1.4.6 治疗时间 |
1.4.7 患者满意度 |
2 结论 |
2.1 理论性分析 |
2.2 有效性分析 |
2.3 针刺穴位分析 |
2.4 文献质量分析 |
2.5 安全性评价 |
2.6 局限性 |
2.7 展望 |
第三部分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综述 周围性面瘫中西医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2: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10)调背振阳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中医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
1.1 病名 |
1.2 病位 |
1.3 病因 |
1.4 病机 |
1.5 临床症状 |
1.6 证型分类 |
1.7 治疗 |
2.西医对周围性面瘫的认识 |
2.1 流行病学 |
2.2 病因与发病机制 |
2.3 病理 |
2.4 临床表现 |
2.5 临床分期 |
2.6 诊断与鉴别诊断 |
2.7 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选择 |
1.2 治疗方案 |
1.3 饮食及防护 |
1.4 针刺异常情况处理 |
1.5 疗效指标 |
1.6 疗效评价 |
1.7 安全性指标与评价标准 |
1.8 统计学方法 |
2.研究结果与分析 |
2.1 一般资料分析与比较 |
2.2 治疗前病情比较 |
2.3 治疗后病情比较 |
2.4 临床疗效比较 |
2.5 安全性评价 |
2.6 结果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选题的意义 |
2.本课题创新之处 |
3.本课题的可行性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基于督脉论治周围性面瘫临床应用概况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红外热成像观察针刺天应穴治疗贝尔麻痹的临床研究[D]. 孙振.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恢复期以芒针透刺法为主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杜茜茜.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揿针围刺翳风穴早期介入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观察[D]. 叶颖颖.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滞针提拉法结合中药治疗气血不足型恢复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D]. 孟桂林.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5]针灸联合激素治疗早期重症面瘫的临床对照研究[D]. 吴小玲.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6]针刺结合颊黏膜点刺放血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研究[D]. 汪飞.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7]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Meta分析[D]. 姚奔驰.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8]合谷刺法治疗恢复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气血亏虚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 万群.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针灸结合面肌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D]. 周丹妮.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10]调背振阳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D]. 刘森森.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标签:面神经论文; 面瘫的症状与治疗论文; 面瘫论文; 面瘫后遗症论文; 面瘫的原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