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偃师水泉石窟摩崖碑记释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水泉论文,偃师论文,碑记论文,摩崖论文,洛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洛阳水泉石窟位于偃师市南寇店乡水泉村,窟门南侧上方的摩崖碑刻含有洛阳一带造龛像记一通。温玉成①、张总②、刘景龙、赵会军③、贺玉萍④ 等先生都对此碑记进行过深入的研究,特别是贺玉萍先生提出,位于水泉石窟外南侧崖壁上方的摩崖碑记,是唯一记载北魏洛阳地区造像情况的碑记,内容丰富,堪称“洛阳造像记”。这些记载从侧面反映出北魏洛阳地区佛教造像种类繁多,佛教发展空前繁盛的史实,对我们全面了解佛教在中原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证据⑤。贺先生又认为此碑记的记载比《水经注》和《魏书》都要早,它不仅完整地记录了北魏洛阳地区石窟分布情况,也留下了有关当时洛阳至荆州南阳一带山川名称与位置的资料,为郦学研究、北魏地记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史料⑥。这些看法应该说是十分中肯和正确的。在此更应注意的是,碑记中有多处残泐漫漶,经贺先生校勘后增补了一些文字,其中有很多属于古代地名。笔者在仔细阅读碑记内容之后,在贺先生所录新文的基础上,结合古代地理文献记载,再对碑记中所载古代地名及与之相关的造像分布情况做一系统考察,不当之处,敬希批评指教。
一、大狂水与当阶城地望
按贺先生所录新文,水泉石窟摩崖碑记内容大致如下:
洛州阿育王寺造铜像三区各长三尺金度色并佛辇造石窟一区中置一万佛造一千五百龙华像一区」□州钵侯山西北大狂水南十三里造五千佛堂一区当皆城东北四里造一千五百龙华像一区」梁州项城东北三里造万佛三区浮图一区延酥堆上千佛天宫一区」新城山伊水西小水南等二里造千佛天宫一区小水北二在黑山中造五百华胜佛一区」郏州山西□头五里田侯谷中造一千五百龙华像陆浑川长城西小水北谷(应为“各”)一里造千佛天宫一区」造一千五百龙华像一区七里涧造一千五百龙华像一区造十六王子行像十六区五县内」合大小像三万八千一十六区佛经一千卷⑦。
经校勘后,贺先生确认了碑记中的地名有□州钵侯山、梁州项城、新城山伊水西、郏州山西□头等四处。原碑虽有漫漶残泐,但其中大狂水、小水、当阶城、陆浑川、长城西等地名却十分清晰,没有异议,而正确释读上述地名对于我们探知北魏洛阳地区石窟分布状况有重要价值。
碑记中提到大狂水一次:
大狂水南十三里造五千佛堂一区,当皆城东北四里造一千五百龙华像一区。
碑记中的大狂水、当阶(皆)城均见于《水经注》卷十五:“伊水又北,迳当阶城西,大狂水入焉。水东出阳城县之大山……狂水又西。迳纶氏县故城南……水北出倚薄之山,南迳黄城西,又南迳纶氏县故城东,而南流注于狂水。狂水又西,八风溪水注之。水北出八风山,南流,迳纶氏县故城西,西南流,入于狂水。狂水又西得三交水口……狂水又西迳缶高山北,西南与湮水合。水出东北湮谷,西南流迳武林亭东北,又屈迳其亭南,其水又西南迳湮阳亭东,盖籍水以名亭也。又东南流入于狂。狂水又西,迳湮阳城南,又西,迳当阶城南,而西流注于伊。”⑧ 据此可知大狂水源出阳城大山,向西流经纶县故城南、湮阳城南后,再向西流,迳当阶城后注入伊水。其间大狂水又接纳了自北而南流来的倚薄山水、八风溪水、三交水和湮水四条支流。大狂水的四条支流均在湮阳城以东,碑记中的当阶城则位于湮阳城以西,在大狂水入伊水不远之处。这为我们确定碑记中大狂水、当阶城的位置提供了重要坐标。
大狂水即今天的白洚(又作降)河,其河道犹存。《伊川县志》载,《水经注》称白洚河为大狂水。《孟子·滕文公(下)》载:“水逆行为洚。洚水者,洪水也。”该河源自登封县黄龙洞山,自东向西,从颍阳乡张门村入伊川境,经半坡、江左、白沙、水寨四乡,于水寨乡姬磨村西南入伊河,干流全长48公里⑨。碑记中说:“大狂水南十三里造五千佛堂一区。”白洚河河道流向虽多有曲折,但在今刘窑水库以东作东北——西南流向,此段河道只有东、西而无南、北概念,因此碑记中所说的造像必不会在此区域内。白洚河自刘窑水库以西至入伊河段,河道呈东西走向,故始有南、北概念。因此,上述造像应在此段河道以南十三里处。伊水以东,大狂水以南十三里的地理范围并非十分广大,约包括今伊川县白元乡与汝阳县北部的内埠乡一带。伊川县南酒后乡的吕寨村也离碑记中所说大狂水南十三里不远。此处的吕寨石窟位于东山半腰,为北魏时造,有三个洞穴,内凿数百尊大小不等的石像,十分精美,或许即是碑记所说之处,可暂备一说。
碑文中记有当阶城东北四里一千五百龙华像一区。按《水经注》所载,大狂水自东而西的最后一条支流为湮水。湮水之西、大狂水之北有湮阳城。湮阳城西、大狂水北有当阶城。这就为我们寻找碑记中的当阶城提供了可靠的坐标。湮水即今天的丁惠河,发源于江左乡狮子头山南。《山海经》载:“狂水西南与湮水合流,湮水源出于湮谷(狮子头山南)”。丁惠河系白洚河的第一大支流,流经三峰寺、尹湾、丁流至下磨村东注入白洚河。干流全长18.5公里⑩。湮阳故城遗址迄今犹存,在白沙乡下磨村东1里,北环焦枝铁路,西南临白洚河,面积约1平方公里,四周城墙、城壕残迹明显可见,“城”内堆满瓦砾、砖块、石头等。数十年来曾有屋顶“顶柱石”、玉石印章等文物出土,与《水经注》记载相吻合。湮阳城建于魏孝文帝太和十三年(489年),因南临湮水而得名。隋文帝开皇六年(586年),改湮阳县为武林县,十八年(598年)又改为纶氏县。随着县名的变化,县城亦经迁移,此地遂成废墟(11)。碑记中所载当阶城则应于今丁惠河及湮阳故城以西求之。
《水经注》卷十五载:“大狂水又西,迳湮阳城南;又西,迳当阶城南,而西流注于伊。”进一步说明当阶城应位于湮阳故城西,大狂水入伊水处的东北方向。今白洚河经白沙乡、水寨乡之后,在水寨乡姬磨村西南入于伊河。则伊水东岸、白洚河之北的宋村、姬磨村、水寨镇、乐志沟一带与文献所载当阶城的位置大体吻合。不仅如此,上述区域向东南沿白洚河与湮阳故城位于一条直线上,这与《水经注》的记载符合若契,应即是北魏当阶城所在的区域。如果以此区域为基点,向东北四里,那么碑记中所说的“一千五百龙华像”就应该位于今伊川县南申、刘沟、侯沟、杨沟、司马沟、吴岭一带。
二、小水与黑山地望
碑记中提到小水共三次:
□□□□□□小水南等二里造千佛天宫一区
小水北二在黑山中造五百华胜佛一区
陆浑川长城西小水北各一里造千佛天宫一区
这里的小水应是与碑记中的大狂水相比较而言的。《水经注》卷十五《伊水》记有小狂水,此小狂水在大狂水之北,流向与大狂水同,均为自东向西注入伊水,但流程较大狂水短,故有小狂水之称,碑记中的小水应即指此而言。《水经注》记小狂水说:“(小水)又来儒之水,出于半石之山,西南流,迳斌轮城北,西历艾涧,以其水西流,又谓之小狂水也。其水又西南迳大石岭南……来儒之水又西南迳赤眉城南,又西至高都城东,西入伊水,谓之曲水也。”(12) 小狂水又称曲水,应即今日的曲河。按《伊川县志》载:“曲河,又名小狂水,源自江左乡张窑村,由东到西流经冯沟、邢坡、许营至彭婆西北注入伊河。干流长20公里。”(13) 碑记中提出的小水南、北二里的造像应该在今曲河南北两岸二里的范围内寻找。其南应不过曲河以南伊川县南衙、申圪垯、曹沟、侯沟、苗沟、陈沟、小张沟、姚沟一线;其北应不过伊川县槐庄、阎沟、赵沟、柏树沟、梁沟、张沟、邵沟一线。此南、北两线之间应即是碑记中所提到的小水南北二里地区造像的分布区域。
碑记中又说:“小水北二在黑山中造五百华胜佛一区”,其中的黑山并不见于文献。贺玉萍先生据《水经注》中关于石墨山的记载认为,石墨山应即是黑山(14)。此说可能有不确之处,就宏观地理方位而言,石墨山在伊水之西的洛水流域,而碑记中明确写“黑山在小水北二里”,而小水自东向西注入伊水,故黑山不应在伊水之西的洛水流域寻找,而应在今天的曲河以北二里范围内寻找。自今龙门山向东南,伊川、偃师两县市交界的蚂蚁梁、潘沟、上徐马、水泉、高谷堆、大风门山一线正是伊水以东诸多支流的分水岭。此线以北,《水经注》中记有休水、合水两大河流,此两水向北注入伊洛河中。此线西南的大狂水、小狂水则向西注入伊水,而上述南、北两流域的分水岭就是《水经注》中所说的半石之山,以此而论,碑记中的黑山很可能就是《水经注》中半石山的一支,那么若再以今曲河为坐标,其北二里黑山中的五百华胜佛造像很可能在今曲水以北伊川县的槐庄、赵沟、柏树沟、梁沟、范老庄、张沟、孙窑一线南北区域内。而上述地区就应该是碑记中的黑山所在。
三、陆浑川与长城西地望
碑记中有“陆浑川长城西小水北各一里造千佛天宫一区”。这里的陆浑川、长城西均不见于《水经注》。《水经注》卷十五《伊水篇》记有“陆浑都”:“伊水又东北,渭水注之。水出陆浑西山,即陆浑都也。”那么,陆浑川究竟在何地?川是伊水流域一种较为常见的地貌形态,流域内有“九山、半陵、半分川”之称。特别是在伏牛山、外方山和熊耳山一带,山地、丘陵、山间谷地难以截然分开,丘陵下有沟,沟内有水,水边有地,且高低不平,多为梯田、沟平地、川台地。这些地形多分布于伊河流域的两侧,其海拔多在250~400米,从今天的范围来看,嵩县境内的田湖、阎庄、库区等乡的30多个自然村大多都有这种地貌分布,这些地区的山间谷地多用川字来命名,如焦涧川、赵村川、高都川等。因此,凡地名后加川的实际上都是对伊水流域山间沟平地或山间川台地的总称。以此而论,碑记中的陆浑川就应该是陆浑山间的川台地。在今嵩县北有陆浑山,又俗称陆浑岭。唐《元和郡县志》“伊阙县”条下说:“陆浑山,俗名方山,在县西五十五里。”(15)《元和志》中所说的县是指唐代伊阙县城而言的。唐代的伊阙县城,今称古城,旧址在今伊川县城南4公里。从此城向西五十五里,就到了今洛水以东的宜阳县南部。不过,《元和志》中的说法可能有所不确,《大清一统志·河南府》对此更正道:“按《水经注》陆浑山,在故县(16) 西九十里,应在今县西北界,与方山本二山也。《元和志》混而为一。”(17) 按照旧志所载,伊水流域的陆浑山有二座,但都在清嵩县境内。故《一统志》说:“陆浑山有二,俱在嵩县东北。一距县四十里,在伊水之西,春秋时陆浑戎居焉。秦因其地置陆浑县。一距县二十五里,晋魏隋唐所置陆浑县地也。今尚呼为陆浑岭。”(18)《一统志》中所说伊水之西距清嵩县县治东北四十里的陆浑山,是秦置陆浑县的辖境,似乎与魏晋隋唐以后的陆浑岭没有太大关系。而距县城二十五里的陆浑岭,其名称始于晋魏之际,其与水泉石窟开凿的时间大体相当。因此碑记中所说的陆浑川若与距清嵩县县城二十五里的陆浑岭有关的话,那么陆浑川就应该是陆浑山间的一处川台地。清代嵩县县治在今嵩县县城的城关老城,今为城关镇人民政府驻地。若以今嵩县老城城关镇为坐标向东北二十五里,大约正是今天嵩县田湖乡的辖境,此地位于九皋山、西岩山和陆浑岭之间,正有陆浑岭(山)的地名。若此推论不误,那么碑记中的陆浑川就应该位于今嵩县北田湖乡境的陆浑山中。今田湖镇(乡)东北铺沟村南有铺沟石窟,位于县城东北20公里,紧靠嵩洛公路,面对伊水。石窟刻凿在灰色粗沙岩小山包的崖壁上。东边5窟自上而下错落毗连,造像基本相似。正壁刻1佛2弟子2菩萨,并有火焰背光。阴线刻飞天和伎乐。东西两壁刻有弥勒小龛、千佛龛、涅槃变、维摩变及佛传故事等。窟顶均刻莲花藻井。其中2号窟最大,正中佛高1.5米,南壁佛高0.97米,北壁齐排列佛像8行,每行5尊,共40尊,呈方格形。每行之间有募化者和刻凿者姓名。西边一窟,俗称“六郎窟”,高5、宽6.6米,正面刻佛像1尊,高1.8米。主佛体形高大,占据石窟主要部位。外壁满雕千佛,皆两肩齐平,深目高鼻。这6窟佛像面部丰满而稍长,衣纹流畅而多褶,从雕像风格看,当为北魏时期受到龙门石窟影响而作(19)。铺沟石窟开凿的时间和方位与碑记中的陆浑川大体相当,其中或有碑记中所说的陆浑川北一里所造的千佛天宫一区。可暂备一说。
碑记中提到陆浑川长城西一里,所说长城可能是指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修建的长城,可视为探究古地理的一条新史料(20)。这条史料的价值在于明确记载了洛阳周边地区北魏以前存在长城防御的史实。中国古代长城作为防御敌人侵掠的军事工程,必定要修筑在边境地区,才能达到御敌于国门之外的目的。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它就会修建在国界线上,长城不等于国界(21)。就碑记中提到的长城西而言,它很可能位于北魏以前河伊洛平原南部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的缓冲地带,是农耕民族为防止游牧民族北上而修筑的军事防御工程。今伊河流域的嵩县,商代称有莘之野,又名空桑,春秋时秦、晋迁陆浑之戎于此,使之成为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错居之地,历史上的陆浑县也由此而来。《左传》僖公二十二年:“秦、晋迁陆浑之戎于伊川。”宣三年:“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亦谓之阴戎。昭九年:“晋梁丙、张趯率阴戎伐颍。”杜预曰:“阴戎,陆浑之戎也,以在晋阴地而名。”……昭十七年晋荀吴帅师灭陆浑。“以其贰于楚也。”汉置陆浑县。晋及后魏亦为陆浑县,又尝置防蛮都督于此。东魏分北陆浑县属新城郡,于南陆浑县置伊阳郡。后周时并入南陆浑县(22)。以上记载说明至少在北魏以前伊水流域南部地区仍然有陆浑之戎,或阴戎,等游牧民族的存在,故此地有防蛮都督的设置。既然有防蛮都督,那么修筑长城作为防御工程也在情理之中。由于伊水流域曾作为陆浑之戎的居地,所以此地至今仍留有许多与陆浑相关的地名。如《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八载:嵩县北三十里,有陆浑城。嵩县东北四十里有陆浑山,伊水经其下。嵩县北七十里有陆浑关(23)。在这里能与碑记中长城相印证的是陆浑关。古人为了控制山间的道路、川地和沟谷,往往有关隘的设置,关隘与长城总是相辅相成的。陆浑关就是为拱卫伊洛河下游的河洛平原而设置的,至少在西汉时期,此关即已闻名。《汉书·地理志》载:“陆浑县有关”,即指此而言。《唐书·地理志》载:“陆浑有汉故关”。至于陆浑关的具体位置,《清一统志》载:(陆浑关)在“嵩县北……《旧志》在嵩县北七十里”。《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八陆浑关条下载:“陆浑关,在县北七十里。旧志云:在伊阙县西南。更始二年赤眉贼西攻长安,分其众为二部,一自武关,一自陆浑关,两道西入,盖由陆浑西北趣函谷关道也。”(24) 这些文献都说明陆浑关至少在西汉时就应存在了,其地理位置在今嵩县北。再结合碑记中的陆浑川,那么石刻中的长城西很可能就在陆浑关的附近,即今嵩县北部、伊川县南部地区。如果此推论不误,那么碑记中长城西的位置也可以得到落实了。
注释:
① 温玉成《洛阳市偃师县水泉石窟调查》,《文物》1990年第3期。
② 张总《白佛山等十六王子像概述》,《敦煌研究》1983年第3期。
③ 刘景龙、赵会军《偃师水泉石窟》,文物出版社,2006年。
④ 贺玉萍《洛阳偃师水泉石窟摩崖碑记释读》,《文物》2009年第11期。
⑤ 贺玉萍《洛阳水泉石窟摩崖碑刻的新发现》,《光明日报》2009年3月31日第12版。
⑥ 同④,第74页。
⑦ 同④,第73页。
⑧ 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第376页,中华书局,2007年。
⑨ 《伊川县志》编撰委员会编《伊川县志》,第57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
⑩ 同⑨。
(11) 同⑨,第582页。
(12) 同⑧,第377页。
(13) 同⑨。
(14) 同④,第74页。
(15)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第134页,中华书局,2005年。
(16) 笔者注,指嵩县。
(17) (清)穆彰阿等撰《大清一统志》,第10116页,中华书局,1986年。
(18) 同(17),第10115~10116页,中华书局,1986年。
(19) 《嵩县志》编纂委员会《嵩县志》,第786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
(20) 同④,第74页。
(21) 景爱《中国长城史》,第29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22)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第2265页,中华书局,2006年。
(23) 同(22),第2265~2267页。
(24) 同(22),第226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