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工业技术学校,通辽市 028000)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教育、创业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的主阵地。德育课教学应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充分发挥德育课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德育课教学改革的几点经验交流,进一步探究中职德育课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能力提高的策略。
关键词:德育教育;教学改革;能力提高;育人实效
德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美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对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工作具有重要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德育的基础是要教学生学会做人,如自信自强、正直、勇敢、诚实守信、热爱劳动等应当成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基本性内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教育、创业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的主阵地。
德育课教学应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充分发挥德育课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我在德育课教学中结合学校的教育方针强化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做为德育课教师在教学中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针对国家对德育课的教育程度,开学初我们教德育的老师进行了探讨,确定了主讲的方向,除了讲授必要的理论知识外,还要强化学生的行为训练。内容分三个部分教学:第一部分是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教育,培养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学生无论在学校、家庭和公共场所,都应当遵守文明行为规则。文明行为的内容广泛,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看起来似乎是日常小事,但却是一个有教养的人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内涵的标志或表现。课堂上注重对学生礼仪训练,侧重于学生平时的礼仪教育,从最简单的小事做起,如向老师打招呼问好,如何接打电话,如何敲门,如何待人接物等礼仪,并结合学生实践操作进行指导,加强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第二部分是德育理论知识传授,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与职业的关系,进行说明和训练。将德育观点与人生发展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培育是德育的最高目标,同时也是德育的基础性工作。只有确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美好理想,学生才可能有健康、自觉的价值生活,才能有真正合乎道德的行为。我在对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以自己的思想、人品教育学生,影响学生。第三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讲解,让学生熟记24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并从内涵上进行分析理解,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并具体结合实际逐步落实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中。
二、教学方式的改革
1、课前背诵学校的誓词:“新的一天开始了,我将努力学习,不做有损他人的事,不说有碍团结的话,超越自我,实现梦想。”采取每次上课全体起立集体背诵的方法,通过背诵誓词,让学生感觉每一天自己的学习目标,增强学生的使命感,从做人做事上进行约束,达到育人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课前演讲:每次课安排两名学生进行演讲,演讲的内容以中职版的《时事报告》中精彩的故事为主或者选择学生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如我最感动的一件事,我最喜欢的一个人等等),从学生的演讲礼仪、演讲表达效果两方面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建立自信心,同时教师及时进行讲解,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
1、案例教学:结合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说明,如名人故事、历史故事、身边实际发生的事情等,让学生在学习德育知识中拓展知识面,提高明辨事非的能力。
2、讨论教学:课堂上经常让学生就某一话题展开讨论,让每一个人都发言,大家提出自己的观点,互相评论,提高认知能力,同时也在讨论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分组合作教学:每学期根据授课内容的不同,针对理论偏多而且学生好讨论的论题进行了分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进行交流、讨论,对同质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分析问题,有助于他们对知识建构起新的、更深层次的理解,而且还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取长补短,团结协作,进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4、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极大地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工具,让它充分发挥声、电、光、影、形、色等多元素的功能。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地参与此情境下的建构知识活动。每学期根据不同的讲授科目、不同的节日我从网上下载不同视频资料放给学生观看,而且让学生边看边进行讨论,教师不再是以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能力的培养者,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欣赏视频资料,从而达到育人的效果。
四、课外教学体验改革
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教育过程最优化”,即指教师有目的地选择组织教学过程的最佳方案,使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德育课教学的最优化,一方面要立足于课内,以课内为基础;另一方面,还应努力课外发展,使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起来,使小课堂连着大世界,才能使教学更上一层楼,达到德育课教学的真正目的。
1、课外作业体验
比如在讲授“保障制度”这一内容时,为了让学生认识社会保障制度,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为题目,布置课外预习作业,让学生充分利用亲友、传媒的帮助,用“读书”、“访谈”、“调研”等方法,从多角度了解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组织交流时収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社会实践活动体验
如组织学生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与自然、社会的直接接触中亲身进行观察、实验、收集信息等体验互动,从而获取经验和知识,培养实践能力。
以上是我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的改革经验,当然要提高中职德育课育人的实效,还需要在学生的体验中进行感悟、践行,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课堂尽情张扬生命色彩,使每个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使课堂充盈着生命的活力,从而提高德育课堂教学综合育人的实效。
参考文献
[1]中国职成教[2008]6号文件
[2]蔡清田《课程改革中素养与能力》教育研究月刊.
论文作者:许云杰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0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德育论文; 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课教学论文; 知识论文; 自己的论文; 课外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10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