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健康、运动、阳光”为口号的阳光体育,是我国为了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所建立的政策,从而促进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到活动中去,能够更高效地使学生的身体与心理素质得到更良好的提升。而小学生则处于参加体育运动的成长初期,因此关于小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并可促使学生能够加强体育锻炼。
关键词:小学体育 学习兴趣 策略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在体育教学中想要提升学生学习兴趣需从多方面入手。但是,现期教学中因为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不具有针对性及趣味性,使学生慢慢失去了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实际教学中需结合现期教学模式及小学生自身特征,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身体及心理素质,完成最终教学目标。
一、转变传统观念,重视体育教学
当今社会,身体是一切的本钱,如果从小没有养成一个健康的体魄,那么在进行任何工作和生活的时候都会受到影响,因此我们必须从小开始,认真抓小学生体育教学,帮助小学生建立学习体育的兴趣。小学阶段我们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熟悉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让学生能够从中挑选出适合自己的体育活动,帮助学生适应将来紧张的生活。这样才能够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更好地适应生活的压力。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普遍认为学生学习体育就是为了放松,就是为了让学生玩的,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体育课程对于学生来讲不仅是放松的一种方式,更是小学阶段学生应该重点学习的一个科目,这样学生才能够在紧张之余有放松的时间,并且从中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一种放松的方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素质才能够稳步地提升。我们经常说,现在的孩子都是温室里的花朵,所以我们应该减少这些“小花”出现的几率,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建立起体育锻炼的兴趣,对学生的兴趣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每一个学生正确全面的认识体育活动。
二、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
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如果学生喜欢某位教师,便会喜欢这位教师所讲授的课程,会效仿教师的言行举止;否则会对该课程产生抵触心理,从而产生厌学行为。对于此种情况,教师必须提高自我认知,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扭转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课堂主体意识,与学生积极探讨交流。能够由传统课堂教学转换为学生共同探讨交流式教学,从高高讲台上走下去与学生进行探讨交流,提高个人修养的同时,加强专业素质,进行换位思考,赢得学生的喜欢与真心。所以,教师应当运用引人入胜的体育教学方法与生动形象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欲望。教师应当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体育运动兴趣的首要条件,轻松愉悦的课堂才会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学生能够轻松掌握需要教师传授的知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当运用和蔼的语言和平易近人的态度,为学生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包容与爱,从而全身心地投入体育学习中。体育理论知识讲解时,教师应当循循善诱,讲清体育动作要领,与学生学习体育动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鼓励学生多练几次,少批评多表扬,学生得到教师的肯定,便能够提高学习自信心,有助于养成终身体育习惯。
三、规范课堂教学,让体育课程成为学生的必选课程
传统的体育课堂上由于教师不重视体育动作和体育教学的知识传授,尽管学校规定有课间操的时间,但是由于体育老师自身态度不端正,或者班主任不配合,导致很多体育动作教师没有机会进行正确示范。同时,虽然很多学生对体育产生了兴趣,但是由于自身没有学习到正确的姿势,导致自己动作很不协调。因此,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应该规范课堂教学,让体育教师能够按照标准动作对每一个学生的动作进行教导和指导,确保班级的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动作要领,提高学生对于动作的理性认识水准。为了更好地进行规范的课堂教学,在教学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讲解完一个动作之后,马上进行亲自示范,并且找几个同学进行示范动作,总结学生哪一个动作不到位,从而及时进行纠正。
四、渗透情感教学,促使学生个性发展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重视情感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体育教学是一种情绪场景,学生容易受到其他同学和教师情绪的干扰,从而产生情绪体验,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机。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融入情感教学,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适时展开情感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课程教学内容因材施教,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拓展学生的体育个性。
总之,兴趣对培养以及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和水平意义重大,体育老师需要立足于小学生的现实体育学习情况,积极地采取创造性的教学策略以及手段,通过丰富教学内容来实现学生的稳定发展,充分地发挥体育教学的作用和价值。
参考文献
[1]阮安生 发挥小学体育的特色优势,激发小学生的运动热情[J].新课程,2014,(18)。
[2]徐张恒 论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趣味性因素[J].中国校外教育,2015,(02)。
[3]陈学丽 论小学体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J].学周刊,2016,(25)。
论文作者:刘会香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月总第28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9
标签:学生论文; 体育论文; 教师论文; 动作论文; 兴趣论文; 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1月总第28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