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如何加强对较高层次学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较高论文,加强对论文,党校论文,思想政治工作论文,学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校较高层次学员是指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党员干部。他们绝大部分具有理论修养较好、政治素质较高、党性较强等共同特点,是党的事业的骨干。但在领导干部队伍中,也有少部分人思想政治素质不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有的干部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等大是大非问题上辨别力不强,有的干部理想、信念不够坚定,有的干部宗旨观念较为淡薄,这些思想问题需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去解决。进入党校学习的较高层次学员,大部分学习目的性明确,认真学习,尊重党校工作人员,遵守党校规章制度。但是,也有少数学员对理论学习不重视,甚至错误地认为进党校“第一是休息,第二是交朋友,第三才是学习”;有的不能正确处理学习和工作、党的事业与个人利益、理论学习与党性锻炼、集体与个人等各种关系。这些问题不解决或处理不好,必然影响他们学习和锻炼任务的完成。而这些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大量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因此,党校要完成培养高素质干部队伍的任务,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对较高层次学员也不例外。笔者认为,当前在改进党校较高层次学员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处理好服务与指导的关系
党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党校教学为中心,为教学工作服务。强化服务意识,增强服务本领,是做好党校较高层次学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也是解决思想政治工作与教学工作“两张皮”、“两股劲”的重要举措。但是,只讲服务而不讲指导,忘记了“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忽视思想政治工作对搞好教学工作的反作用,忽视学员在党校学习期间的多方面的思想表现,也不能起到思想政治工作的保证作用。从目前党校的实际情况看,结合不紧、服务不够的问题同时存在。党校部分思想政治工作者,思想深处仍然把领导干部学员与一般学员区别对待,把主要精力放在为学员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舒适的生活条件上,放在组织班级活跃学习气氛上,存在服务过头、指导不够的问题,导致实践中放松思想政治工作,甚至没有及时地发现学员的思想动态,没有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有的同志尽管也讲思想政治工作为教学工作服务,但观念方式陈旧,难以真正渗透进去。这两种做法,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都使学员在党校学习期间的思想问题无法地及时得到解决,都会造成思想政治工作与教学工作“两张皮”。
为了进一步处理好服务与指导的关系,党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根据各班次学制长短,制定结合实际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案,使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学习的各个环节;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理论教学、社会实践、党性锻炼全过程,必须针对学员的思想苗头对症下药。总之,必须在服务过程中搞好指导,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在指导过程中增强服务意识,为学员圆满完成在党校的学习锻炼任务而搞好服务。
二、处理好抓理论学习与抓经常性思想教育的关系
党校思想政治工作涉及面广、内容多,一定要结合学员的思想实际,把抓好正规理论学习和抓好经常性思想教育结合起来。理论学习主要是解决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问题,解决学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经常性的思想教育,主要是解决学员思想中的倾向性和苗头性的思想问题,解决学习过程中各个阶段学员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以及其他方面的思想问题。理论学习的学员对象具有整体性(全体学员),学习内容有统一性;经常性的思想教育的对象既有整体性、也有个别性,教育内容有一定的统一性也有不同的针对性。只抓理论学习,忽视经常性的思想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针对性,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会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而只抓经常性思想教育,不解决学员头脑中深层次的问题,同样会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目前党校在较高层次的学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只重视抓理论学习,而忽视抓经常性思想教育的倾向。党校部分思想政治工作者总认为领导干部水平高,有的学员自身就是搞思想政治工作的,具有解决自身思想问题的能力。实际上较高层次学员同样存在各种思想问题。党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在调查研究和了解学员思想实际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正规理论学习和经常性思想教育有机结合的途径。
在正规理论学习中,在提高领导干部思想理论水平的同时,应注意引导学员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并研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除此之外,还应要求学员选择相关课题撰写论文,这种方式往往可以收到实效。
除了抓好正规理论学习外,还要抓好经常性思想教育。与抓集中理论教育相比,经常性思想教育难度更大,对思想政治工作者指导水平要求更高。经常性思想教育,贵在常抓不懈,难在对症下药。党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经常下班下组了解情况,与学员打成一片,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要用心摸索经常性思想教育的规律,有预见性地抓好入学教育、遵守校纪教育、结业鉴定教育等各个学习阶段的教育。
三、处理好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作为实施教育的主体,起着主导的作用,而受教育者是客体,是教育的对象。教育者是受教育者思想觉悟的激发者和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促成者,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者施加教育的同时,受教育者必然要把教育者作为自己认识的对象。教育者的职责,就是密切联系客观实际和受教育者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启发和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觉悟,引导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教育者要尽力于自己的职责,自如地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思想教育,就要全面地提高自身素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党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对象——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的不断提高,对思想政治工作者本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适应这种新的要求,必须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本身的政治、业务素质。
首先要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党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自觉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要有踏踏实实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同时要积极追求人格上的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带头实践自己所宣传的道德标准,形成高尚、完善的人格;要具有科学的知识结构,不仅要通晓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还要熟悉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法学、领导科学等有关知识。党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多方面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加强工作的深度和力度,使对较高层次学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收到实效。
其次,党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改进教育方法,优化教育过程。对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必须从他们的实际出发,符合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领导干部绝大部分有一定自律能力,党性较强,自尊心也较强,常言道“响鼓不须重捶”,但轻捶也要恰到好处。近年来,党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实践中探索出很多好的工作方法,例如,平等对话,情感交流;关心学员,情理并施;严于律己,人格感化;制度规范和教育并重等方法。针对较高层次学员的思想、心理状况,对于党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有二点是非常重要的:一是坚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思想政治工作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实事求是,不瞒不骗,才能使人可信,心悦诚服,而假大空只能适得其反。二是坚持民主平等。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人,理解、尊重和关心他人,这样才能缩小思想政治工作主体与对象的情感距离,才能进行交流对话。对较高层次学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一些党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以受教育者的身份对学员进行思想教育,这种以退为进的方法往往会收到出于意料的良好效果。党校年轻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尤其要注意克服两种观念。一种是“权位观念”,认为做思想政治工作就是管教人、就是教训人,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变成“主从”关系,以致工作方法过于生硬;另一种是“弱化观念”,认为领导干部水平超过自己,无需再做思想政治工作,这种错误观点必然导致实践中的无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