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 安徽蚌埠 233000)
【摘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有几百万的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IBD)患者,IBD主要包括两种临床类型:(1)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病变主要局限于结肠黏膜;(2)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其主要影响末端回肠和邻近结肠,是一种胃肠道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IBD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表明IBD存在多个潜在的危险因素,包括特定的环境诱导、肠道的免疫机制、肠道菌群、遗传因素、饮食习惯、药物、妊娠、应激等。研究表明IBD患者肠道菌群的平衡被打破,启动基因易感个体的免疫炎症反应从而导致IBD发生,最主要的观测证据如下:(1)IBD的肠损害主要发生在细菌计数最高的部位;(2)大便分流与CD患者的远期预后密切相关,未进行大便分流的患者复发率远高于大便分流患者;(3)基因易感性的UC患者在行回肠袋-肛管吻合术后肠道细菌在回肠袋大量定植引起肠黏膜炎症反应。本文就肠道菌群与IBD的关系做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肠道菌群;炎症性肠病;益生菌
【中图分类号】R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5-0006-02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类病因未明的炎症性质肠道疾病的总称,包括两个大类疾病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近年来在中国IBD患者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由于IBD病情容易反复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给无数患者及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目前IB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已知的IBD的潜在危险因素包括特定的环境诱导、肠道的免疫机制、遗传因素、肠道菌群、饮食习惯、药物、妊娠、应激、以及生活方式等。临床研究以及动物实验模型证实肠道菌群在IB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基因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不同菌属、菌种细菌的分类鉴定不断完善,人们对肠道菌群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肠道中菌群结构紊乱是导致免疫紊乱的关键因素,因此恢复和维持宿主与肠道菌群之间的动态平衡对于治疗IBD至关重要。
1.肠道微生物
肠道微生物被称为“被遗忘的器官”,正常人体肠道微生物数量大约为10×1013个,种类有数千种之多,主要有细菌、古生菌和真菌组成,而其中以细菌最为重要,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肠道内细菌大约有500多种,而结肠和末端小肠的菌群类型则多达1000余种,人体肠道内的细菌按功能分为:生理性细菌、条件致病菌和病原菌,按代谢类型分为:厌氧菌、兼性厌氧菌、需氧菌,其中以厌氧菌最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人体肠道不同部位细菌的分布不同,小肠上段的菌群以需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回盲部及结肠厌氧菌占优势[1],不同菌群的分布情况与肠道的PH环境密切相关。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人体肠道内的细菌无论在菌种还是在数量上均保持着动态的平衡,称为肠道微生态平衡,肠道微生态平衡的维持对于机体肠道正常的功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肠道菌群自宿主出生后便开始定植,环境因素、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均可以影响肠道菌群与宿主之间的动态平衡。肠道菌群的构成有一定的时间与空间的特异性,顺产的婴儿其肠道菌群的组成与母体阴道的内的菌群组成相似,而行剖腹产的婴儿其肠道菌群的组成差异性较大[2],研究表明,1岁左右的婴儿其肠道组成已达正常成人水平。
2.总结
综上所述,IBD的发生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肠道菌群的改变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几年随着肠道菌群研究的不断深入也为IBD的病因、机制、诊断及治疗也提供了新的思路,大多数临床研究表明肠道微生态制剂对于治疗IBD以及预防IBD的复发有效果。目前微生态制剂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素。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能够产生确切健康功效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的有益微生物的总称,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益生菌主要有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嗜酸乳酸杆菌等。Hegazy等对UC患者予以益生菌治疗后发现IL-6、NF-κB、p65等促炎因子表达明显下降。益生元是食物中一种不被消化的成分,选择性地刺激肠道内有益细菌的生长繁殖,主要包括各种寡聚糖或低聚糖等。有学者对双歧杆菌组成的益生元治疗CD患者进行了一项随机双盲研究,结果表明在使用后益生元治疗后CD活动性及组织评分降低且患者临床症状较前改善。另有临床实验显示IBD患者每天摄入24g的菊粉肠道内的拟杆菌数量显著降低。合生素是指益生菌与益生元的混合生物制剂 ,同时发挥两者的作用。Steed等35例活动期的UC患者进行一项随机双盲研究发现,治疗组的患者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得到明显改善。除了以上三种肠道微生态制剂外,目前粪菌移植(FMT)在IBD治疗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FMT最早是在1958年被报道,Eiseman等对4例抗生素使用无效的伪膜性结肠炎患者使用FMT治疗发现具有很好的疗效,随后在短短几十年里FMT陆续被用于治疗其他疾病,包括IBD、ITP、MS等,目前FMT已经被美国胃肠病学会推荐用于治疗复发性CDI。虽然FMT在重建肠道生理性菌群方面有突出的功能,但在治疗IBD患者的疗效方面却尚不明确,肠道菌群的失衡与IB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大量的动物实验及临床试验已经验证这一观点但目前仍然有很多困惑之处,肠道菌群失衡导致IBD的发生还是IBD的发生引起了肠道菌群失衡(即菌群失衡是原发性改变还是继发性改变),IBD的发生是否存在特异性的致病菌,这一系列的问题均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相信随着对IBD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些不解之谜被一一解答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有效的治疗手段将会被发现并应用与IBD的治疗,为更多的IBD患者带来福音。
【参考文献】
[1] Intestinal luminal pH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possible determinants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rapy with aminosalicylates and other drugs. 2001. 48(4):571-7.
[2] Mandar R, Mikelsaar M. Transmission of mother's microflora to the newborn at birth. Biol Neonate. 1996. 69(1):30-5.
论文作者:胡建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7
标签:肠道论文; 患者论文; 细菌论文; 宿主论文; 厌氧菌论文; 杆菌论文; 结肠论文; 《心理医生》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