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中医医院检验科 150100
【摘 要】目的 探究生化检验与超声波诊治急性脑梗死的实际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1日至2016年10月21日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8例,知情同意后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39例,参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探究组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辅助超声波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D-二聚体及血脂含量均明显下降,对比P<0.05。与参照组治疗后相比,研究组患者D-二聚体及血脂含量均下降更明显,对比P<0.05。结论 超声波辅助常规内科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明显降低患者D-二聚体及血脂含量,改善脑神经功能。值得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超声波;生化检验;D-二聚体
脑梗死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由多种因素导致局部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继而脑组织缺血缺氧所致的一系列临床症状[1]。目前对于脑梗死的常规治疗就是常规内科药物等,但收效甚微。研究发现超声波可改善血液循环,有利于相关生化指标的恢复和脑细胞修复[1]。现对我院收治的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探究生化检验与超声波诊治急性脑梗死的实际临床效果。现将详细研究资料总结如下。
1研究资料与方法
1.1一般研究资料:选取2015年3月21日至2016年10月21日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符合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入组前均剔除和研究无关的干扰,征得患者同意后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39例,在研究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9例,年龄在44-78岁,年龄均值为(52.27±5.34)岁;病程在12d-4个月,病程均值为(64.42±6.18)d。脑梗死原因为:脑血栓形成15例,脑栓塞12例,腔隙性脑梗死9例,其他原因3例。在参照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8例,年龄在46-74岁,年龄均值为(51.31±5.84)岁;病程在15d-4个月,病程均值为(63.12±6.38)d。脑梗死原因为:脑血栓形成14例,脑栓塞15例,腔隙性脑梗死8例,其他原因2例。两组患者除治疗方法不同外,患者年龄、性别、病程、脑梗死原因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对比P>0.05,存在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参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即根据患者病情做相应治疗,如抗血小板、预防上消化道出血,抗感染、降压、降糖、降血脂等治疗,常规药物为:注射用辅酶A(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50单位;国药准字H13020961),用法为:静脉滴注,50-200单位/次,1次/d,用5%葡萄糖溶液500ml溶解后滴注。肌注,50-200单位/次,1次/d,用2ml氯化钠溶液溶解后注射。普恩复(珠海博康药业有限公司;20万U/12s;国药准字H20020095),用法为:口服,2粒/次,3次/d,饭前半小时服用,3-4周一个疗程。研究组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辅助超声波治疗,具体操作为:采用多功能超声扫描脑血管治疗仪(北京天行健医疗保健科技开发公司),将超声探头置于患者病灶侧内动脉、颈后以及病变位置处,仪器频率为800kHz,输出功率为0.8-1.3W/cm2,20min/次,1-2次/d。两组均使用生化检验(免疫比浊双抗体夹心法和生化分析仪)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的D-二聚体以及血脂含量的变化。D-二聚体测定:仪器为全自动凝血仪。抽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1.8ml,将3.8%的枸橼酸钠溶液0.2ml与之充分混合,9:1抗凝,离心10min,分离血浆,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得D-二聚体。血脂测定: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3ml置入分离胶黄管送检,仪器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3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患者D-二聚体(D-D)、血脂(TG、TC、LDL-C、HDL-C)
含量的变化。
1.4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22.0软件,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分析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D-二聚体及血脂含量均明显下降,对比P<0.05。与参照组治疗后相比,研究组患者D-二聚体及血脂含量均下降更明显,对比P<0.05。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参照组治疗后相比,*P<0.05。
3讨论
随着社会高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脑梗死的发病率也是居高不下,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脑梗死后由于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一些相关生化指标增高加重脑组织的损害,目前常用常规内科治疗急性脑梗死,但收效欠佳。超声波可以加快血液循环,加快脑组织细胞的修复,同时对血脂指标如胆固醇、甘油三酯等的恢复也有一定作用[2]。现对我院收治的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探究生化检验与超声波诊治急性脑梗死的实际临床效果,研究表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D-二聚体及血脂含量均明显下降,对比P<0.05。与参照组治疗后相比,研究组患者D-二聚体及血脂含量均下降更明显,对比P<0.05。
综上所述,生化检验与超声波诊治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参考文献:
[1]押世凯,王化仙.生化检验指标的表达与超声波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预后的相关性[J].临床医学,2012,32(09):77-79.
[2]胜瑞刚.生化检验临床疗效与超声波诊治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5,5(23):120-121.
论文作者:李兆岩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3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5
标签:患者论文; 脑梗死论文; 超声波论文; 血脂论文; 生化论文; 含量论文; 常规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3月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