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自行注射胰岛素存在问题及对策论文_陈雅英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新塍医院 浙江嘉兴 314015)

【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自行注射胰岛素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复诊12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患者胰岛素注射过程中主要存在注射针头重复使用、注射部位轮换不规范、消毒不严格等现象。结论:糖尿病患者自行注射胰岛素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应当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引导患者掌握正确的胰岛素注射方法。

【关键词】糖尿病;自行注射胰岛素;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8-0133-02

胰岛素注射是糖尿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胰岛素笔的问世,给患者带来了福音。笔式胰岛素具有操作技术简单,方便,病人痛苦少等特点,但由于医疗体系的不完善和经济、文化等方面原因,自行注射胰岛素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阻碍血糖的控制[1]。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门诊复诊糖尿病患者120例。其中男72例,女48例;年龄30~88岁,平均年龄66岁;1型糖尿病1例,2型糖尿病119例;小学及以下54例,初、高中41例,高中以上25例;自行注射胰岛素101例,家属协助19例。

1.2 方法

对该12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及查看胰岛素笔、皮肤情况,将调查结果统计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

2.结果

调查中发现注射针头重复使用98例(81.7%);注射部位轮换不规范90例(75.0%);消毒不严格68例(56.7%)。详情见表。

3.对策

3.1 注射针头重复使用在调查中占81.7%,其中15.0%每天更换1次,48.3%每3天更换1次,16.7%每周更换1次,1.7%从不更换。胰岛素笔针头为一次性用品,在二次使用时如使用酒精擦拭消毒,会不同程度破坏针头及其表面的硅涂层,注射时与皮肤摩擦增加,局部刺激性增强,疼痛增强,还会造成针眼发红、堵塞[2]。价格贵是患者不更换针头的主要原因,但近几年,胰岛素注射针头进入医保范围,大大缓解了患者的经济压力。反复强调一针一换的目的和必要性,加上图片教育的引导,给患者提高正确认识,真正做到规范使用注射针头。

3.2 注射部位轮换不规范也是影响血糖控制的重要因素。调查发现,16.7%的患者注射部位轮换完全无规则,58.3%的患者注射在腹部左右两个固定位置。因为胰岛素注射是一项长期的治疗方式,每日需要多次注射,为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在操作指导时强调规律注射部位轮换方式,将注射导致脂肪萎缩或硬结的图片资料进行展示起到教育目的。

3.3 消毒不严格在此次调查中占56.7%。其中33.3%操作前不洗手,16.7%注射时不消毒皮肤,30.0%消毒方法不正确。医务人员应向患者说明消毒方法正确的重要性,并向病人演示正确的洗手和消毒方法及顺序,根据个人情况进行个性化指导。

3.4 在胰岛素注射过程中,还存在捏皮方法、进针角度、注射药液后停留时间过短等问题,主要原因是患者没有掌握规范的注射方法,不仅注射时增加疼痛感,而却影响胰岛素的吸收速度,导致血糖波动,增加低血糖风险。对于护理人员来说,胰岛素笔注射方法简单易懂,但是对于病人而言,感觉复杂学不会,跟文化层次与接受能力有关。护士在健康宣教时,可通过操作演示、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进行教育,操作演示过程中讲解注意事项,然后让患者操作,护士指出存在的不足。如患者住院期间,应在护士指导以后,每次注射由患者自行注射,护士在旁把关,经过几次实际操作以后达到真正掌握。

3.5 其它,注射中还存在胰岛素注射时间与进餐时间不匹配、随意调整剂量或中断治疗、不定期监测血糖、胰岛素存放不规范或超过有效期等现象。医务人员要将科学的糖尿病知识、自我保健技能深入浅出地教会给病人和家属,让患者改变错误观念,以达到有效控制血糖的目的。

综上所述,患者胰岛素注射过程中主要存在注射针头重复使用、注射部位轮换不规范、消毒不严格等问题。护士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引导患者掌握正确的胰岛素注射方法,以有效控制血糖。

【参考文献】

[1]邹树芳.居家注射胰岛素与肠镜的问题及健康教育[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1,6(4):29.

[2]宋丽桃.社区糖尿病患者家庭注射胰岛素的指导[J].北方药学,2011,8(11):84.

论文作者:陈雅英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8

标签:;  ;  ;  ;  ;  ;  ;  ;  

糖尿病患者自行注射胰岛素存在问题及对策论文_陈雅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