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桑与言情的体裁概念研究

霍桑与言情的体裁概念研究

一、霍桑与罗曼司体裁观念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在钊,靳松,赵艳斌[1](2020)在《从《红字》的“中间地带”策略管窥罗曼司体裁的美国本土化》文中指出美国文艺复兴时期作家纳撒尼尔·霍桑重新定义了罗曼司这一传统文学体裁,开创性地提出了想象与现实之间的"中间地带"的罗曼司叙事策略,并在其代表作《红字》中通过虚实结合的故事背景、反常的叙事结构、象征和隐喻手法、模糊化的叙事手法、意象的明暗对立等文学手法,充分实践了其提出的"中间地带"策略,全方位地呈现了一个亦真亦幻的文学意境,彰显了作品迷人的审美意蕴。霍桑的罗曼司创作理念,对后世诸多美国作家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罗曼司体裁的美国本土化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尚晓进[2](2019)在《《七个尖角阁的宅子》与塞勒姆巫术审判——兼谈作为文类的“罗曼司”》文中提出《七个尖角阁的宅子》以塞勒姆巫术审判为历史素材。至霍桑的时代,塞勒姆巫术审判已定型为一套叙事话语,作家在再现这段历史时,有意挪用19世纪的阐释机制,其历史叙事折射出这一时代的观念世界。作家的塞勒姆小叙事内嵌于罗曼司的整体结构之中。作为一个文类,罗曼司结构较为松散,表现出多元、异质、杂语的文本特质,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和消解力量。霍桑充分运用罗曼司的文类特质,挑战塞勒姆小叙事隐含的19世纪关于科学/迷信、启蒙/蒙昧和理性/癫狂的一系列预设,同时也以罗曼司对前现代他者的召唤,质疑改革时代的乌托邦主义,这些都体现了作家对时代问题的保守主义思辨。

贾婷[3](2019)在《行走于现实与虚幻中的真实——比较纳撒内尔·霍桑与弗·奥康纳小说中之“神秘性”》文中提出美国作家霍桑与奥康纳在小说创作实践上具有某些"亲缘性"。他们都采用罗曼司体裁,使得小说呈现出现实与虚幻交汇的神秘性。本文旨在探讨两位作家小说中的"神秘性"及其他们借助神秘元素的本质,即预示和表现超越性的隐秘真实。

范小娟[4](2019)在《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西方文论界,美国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具有重要地位,其理论在中国“旅行”的30年间,国内的译介呈现了由隐到显的动态过程。从最初被“遮蔽”到经典地位的确立,多个维度的考评都映证了其在中国产生的巨大影响。同时,国内对布鲁姆的身份归属问题存在多重阐释。本文并不试图将其划入某一特定学派,而主张将其理论界定为修正主义批评理论。本文从布鲁姆理论在中国文论界影响最大的三个观点,即他的大文学观、误读理论和经典观入手,考察布鲁姆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布鲁姆文学观是一种大文学观,其在国内遭遇困境,但仍有少数学者予以关注;作为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石,误读理论在国内得到广泛接受与认同,产生了变异的诸种形式,形成“中国化”的误读理论;以审美和精英主义为立场的经典观在国内形成了顺向阐释与逆向思考的双向并行,实现了中国文论的扩充,并对外国文学研究产生了延伸性影响。以上理论在中国的不同境遇源于深层次的文化动因。一方面,这是接受者根据中国本土语境的需要进行选择的结果。完全不同的文化宗教环境使学界回避或排斥布鲁姆以宗教、理论、文学的同质互渗为基础的大文学观,而误读理论与80年代后文学“主体性”思潮的契合、经典观背后的英美文化研究与中国当代文化研究的相通则是促成两者经久不衰的深层动因。另外,接受主体的“前理解”与“期待视野”也主导着接受的程度。误读理论、经典观与国内学者“前理解”中传统文论与批评的积淀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沟通,理论的相通或趋同促成了视域的融合。而大文学观的跨学科性与其中渗透的宗教背景远远超越了学界的“期待视野”,大文学观的“受阻”势所必然。统观布鲁姆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可以检视整个西方文论接受中的“得”与“失”。从根本上说,对布鲁姆的接受是以建设中国文论为宗旨的,这与中国现当代文论的发展阶段和诉求相关。在这一语境下,国内接受布鲁姆的全过程都显现了本土意识的在场:接受中的多元化阐释是对文本“召唤结构”的填补,也是对布鲁姆“本土化”的建构,体现了接受者与文本积极的交互作用。因此,现有的大部分接受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布鲁姆在中国的接受仍然存在着某种错位。表现为研究趋于定型化简单化、普遍主义倾向、现实针对性的缺乏等。针对诸种错位,应当通过强化批判意识、西方文论的“还原与语境化”等现实策略实现理论的修正与重构,引导接受者以理性平等的姿态、以对话沟通为目的进行接受和研究,形成良性并有益于中国文论的接受活动。

吕美嘉[5](2019)在《美国浪漫主义时期小说中心理哥特传统的研究》文中认为美国浪漫主义时期是美国文学史上的繁荣时期,它始于十八世纪末,到内战爆发为止。独立战争之后,没有历史沉重包袱的美国在政治、经济和生活等方面迅速发展,同时也亟需独立的文学想象来表达这个国家和人民独特的社会现实和心理特征。哥特传统正是十八世末从欧洲传入美国,在极具创作才华的美国作家的笔下,哥特传统经历了本土化过程,民主制度的确立、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和家庭生活和结构的变迁为哥特传统提供了新的、更具美国特色的养料,令哥特传统成为了作家们剖析美国社会问题和心理恐惧的一把利器。论文从美国浪漫主义时期的民主制度、城市化进程和家庭生活三方面入手,分别阐述了布朗、爱伦·坡和霍桑三位代表作家笔下心理哥特传统的恐惧来源及其艺术特色,结合经典文本细读,展示了作家如何通过复杂文本剖析美国社会问题和人们心理危机,达到针砭时弊、扞卫正义的目的。第一章系统梳理了哥特小说以及哥特传统的发展历程。十八世纪后半叶英国作家霍勒斯·沃波尔(Horace Walpole)创作的《奥特兰托城堡》出版,作者在第二版的序言中为小说加了一个副标题——《一个哥特故事》,哥特小说由此得名。此后哥特小说便在欧洲盛行起来,并于十八世纪末传入美国。哥特小说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虽然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哥特小说已经开始消亡,但是小说中的哥特传统流传至今。美国作家们将本土特色融入其中,着重刻画人类内心世界,心理哥特传统便作为一种独特的创作方式和探索人性、批判社会的强有力手段在美国小说发展历史的各个阶段延续下去,显现出了其无限的生机与活力。第二章论述了查尔斯·布鲁克登·布朗及其哥特传统的创作。他的哥特传统带有美国特有的社会背景和主题,为美国哥特传统的创作定下了基调。布朗关注年轻共和国的民主政治制度,敏锐地洞察了美国建国后由于政治制度不完善而导致的民族身份、法律公正和女性权利等方面的不足以及由此引发的心理恐慌。布朗在继承欧洲哥特传统的基础上,首次通过哥特传统描写人们在各种幻想下的心理活动,他的创作更具人类灵魂的深度、心理的复杂和理性的思考,奠定了美国心理哥特传统的创作模式。第三章对埃德加·爱伦·坡的哥特创作进行分析。坡在布朗的创作基础上,将哥特小说中世纪的古堡迁移到了美国城市生活中,揭示出美国十九世纪上半叶城市化进程中人类所遭遇的精神危机。工业革命也使美国传统的经济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美国传统的小农场生产方式被大机械化生产取代,东部的大城市也变得拥挤不堪,由此引发了生存空间拥挤、阶级矛盾激化等社会问题。面对这城市化的发展给人们固有的生存方式带来的强烈冲击,爱伦·坡通过刻画黑暗、颓废和死亡等哥特主题,书写了现代人的精神实质,向世人展示了扭曲异化的心理空间,试图以此抵制生存危机,实现对人类心灵的救赎。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又一位大师级作家。第四章从霍桑的“哥特心理罗曼司”入手,阐释了他以新英格兰为创作背景的哥特书写。霍桑对家族历史尤为关注,认为祖辈所犯下的罪恶行径会令后代子孙时刻背负着愧疚之情,成为他们终生的心理负担,这正是哥特传统最擅长表达的文学想象。霍桑通过细腻神秘的哥特描写,捕捉家庭成员内心不为人知的隐私和微妙的家庭关系,在家庭舞台上上演一个个带有明显美国历史阴暗和罪恶哥特故事。通过对三位代表作家的哥特传统创作的各自梳理,可以得出浪漫主义时期哥特传统的共同特征:从表现内容上看,美国浪漫主义时期的哥特传统在小说中承载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是美国这一特殊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和生活现实在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哥特传统将外在现实和内在心理联系起来,成为作家们揭露社会弊端、释放心理恐惧、警醒麻木世人的强有力的武器。从叙事方式上看,作家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物理哥特空间外化心理哥特空间的叙事方式,散发着荒凉颓败气息的物理空间正是人类内心极度恐惧的外化。三位作家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建构了美国浪漫主义时期心理哥特传统以及创作模式,对美国民族文学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后作家心理哥特传统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胡杰[6](2020)在《罗曼司里的真实 ——霍桑新英格兰三部曲的新历史主义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霍桑是美国文学史上毋庸置疑的经典作家,也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得到世界普遍承认的经典作家,其作品总是能在不同的文学潮流下引发评论家共同的研究兴趣和积极的文学争论。尤其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蔡司等人提出的美国小说罗曼司传统中,霍桑被置于承上启下的重要位置。但与此同时,他们的研究由于过于注重霍桑作品普世意义的抽象考察,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霍桑作品与时代现实语境的深度互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新历史主义研究,是对旧历史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双重反拨,它提倡回到历史,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下,以“文化诗学”的广阔视野,探索文学文本与其他各种社会政治文本和文化文本之间相互映照、对话以及交流、协商的关系。正是在新历史主义研究的启发下,本论文决定跳出以前罗曼司研究要么遵循人性善恶、宗教道德、心理冲突的主题模式;要么关注作品象征、讽喻、原型等形式特征的研究窠臼,以时代意识为切入点,通过对霍桑新英格兰三部曲进行历史语境的文化诗学综合研究,表明霍桑的罗曼司作品不仅在对话主流修辞话语,互文重要的历史事件过程中试图构建时代的历史真实、社会真实以及改革真实,而且参与了时代意识的塑造,是构成社会历史的能动力量。本论文除了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四章。绪论包括一百五十多年年间霍桑国内外研究综述,新历史主义基本观点、本论文研究方法的特定界定以及论文的基本框架结构和观点。第一章主要从新历史主义的视角对美国文学罗曼司传统进行谱系研究。通过对19世纪文学文本和文化文本的综合考察,本章认为霍桑罗曼司观念提出的真实并不是如蔡司等人所认为的那样是为了表现抽象的精神或超验的真理,它其实隐含了19世纪罗曼司作家企图颠覆理性文化的桎梏,建立想象权威的真实诉求。霍桑发出罗曼司题材匮乏的喟叹也不是说罗曼司作家们真的想继承中世纪浪漫传奇的传统,而是借中世纪浪漫传奇的美学庇护,尝试新的文学实践,开始独立而自觉的文学虚构和文学创作。而在这种新的文学实践中,他们虽然摆脱对现实亦步亦趋的模仿,和事实保持了一定的美学距离,但仍然指向历史和社会的真实。第二章主要分析霍桑在《红字》中对公民意识的塑造以及其竭力构建出的历史真实。面对同时代有关清教起源的国家神话,霍桑塑造了清教主义时代不屈服的公民个体以及建构了一个讲秩序、有温情、重伦理的公民社会,从而从公民精神的角度连接起从17世纪清教社会到19世纪民主社会超越两百年的历史真实。第三章主要分析霍桑在《七个尖角阁的老宅》中对历史意识的塑造以及其竭力构建出的社会真实。霍桑通过分别批判受制于过去形式规范,习俗观念的历史意识和完全抛弃历史,激进革命的历史意识,塑造了缓慢变革、把握当下的历史意识,从而回应了人们在动荡、喧嚣的历史变迁中不知所措的社会真实。第四章主要分析霍桑对《福谷传奇》中乌托邦意识幻灭过程的追朔以及试图构建出的改革的真实。通过对《福谷传奇》中女权主义乌托邦意识,超验主义乌托邦意识,以及爱欲主义乌托邦意识和田园乌托邦意识幻灭过程的分析,霍桑一方面对话了时代主要的社会改革思想,揭示了不同乌托邦理想的矛盾和缺陷,另一方再现了一个激情改革的时代从浪漫主义到社会实践的幻灭过程,构建了19世纪改革的真实。结语总结全文。通过对霍桑新英格兰三部曲新历史主义的研究,本论文认为霍桑一方面以意识、观念为出发点,探索了历史的真实,揭示了时代的变迁,回应了社会各项改革运动;另一方面他又以历史和现实为参照,在作品中塑造了时代的公民意识、历史意识和追溯了乌托邦意识的幻灭,是构成社会历史的能动力量。因此,本论文认为霍桑的罗曼司从来没有离开社会历史的真实语境,而是以一种高超的艺术表现方式重构了美国过去与现在、理想与现实、个人与国家、传统与变革之间的关系。

苏加宁[7](2017)在《社会转型与空间叙事 ——美国早期哥特式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美国浪漫主义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组成部分,美国哥特小说研究理应引起高度重视。虽然美国哥特文学的诞生晚于英国数十年,但自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以华盛顿·欧文,埃德加·爱伦·坡,纳萨内尔·霍桑和赫尔曼·梅尔维尔等为代表的经典美国作家创作出大量哥特式(或具有一定哥特文学元素)的叙事作品,构成了美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一章。他们不仅被视为讲述神秘、恐怖及荒诞故事的怪才,同时也是美国文学、文化传统的源流之一,亦被认为是塑造了“美国性”(Americanness)的重要基础。对于哥特小说这一文类来说,城堡、密室、荒原、森林等空间不仅是故事发生的背景,同时也是叙事与构成意义的核心所在。根据列斐伏尔的观点,空间并非是抽象的客观存在,而是一种社会生产的产物或复杂的社会建构,最终又会对社会实践及社会认知产生影响。因此,文学中的空间叙事,便不仅仅起到背景交代及铺陈叙述的作用,而是能够从中发掘出文学活动与社会生产机制间的复杂联系。就美国历史而言,特别是其19世纪上半叶至内战前,这一段被史学家称为“大转变”的特殊社会时期在经济发展、社会关系、文化模式、信仰体系、国家形态等各方面均产生了一系列变化、矛盾与问题,而这些亦深刻影响了美国哥特式小说的主题与叙事模式。需要指出的是,本文区分了“哥特小说”与“哥特式小说”的概念,前者指文学史严格意义上的英国哥特小说,作为一个历史概念已经消亡;后者则泛指受到欧洲哥特小说传统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哥特元素或哥特主题的小说,并能够结合其他类型小说的特点,达到更为丰富的表现范围与更强烈的叙事效果。荒原与古堡这一对哥特小说最典型的空间叙事为欧文、霍桑和坡等作家所沿袭,但在此基础上,他们结合美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写和发挥。对于美国哥特式小说而言,“荒野”的地位相比于英国哥特小说大大提升,扮演了更加复杂的叙事功能;既是对殖民地时期拓荒探险经验的真实再现,也将荒野作为与城市及城市所代表的文明、法律与虚伪的对立面予以书写。对于欧文来说,荒野和古堡是美国建国历史的遗忘机制的空间表征;对爱伦·坡与霍桑而言,荒野和古堡则被视作心理空间的外化,投射出这一时期人们普遍的焦虑心态。城市和乡村虽然在传统哥特小说中并不占主要地位,但在美国作家笔下,近代资本主义所规划和组织起来的城市以其远超中世纪城市的复杂性与对传统伦理及社会规范的冲击性,某种程度上替代了古堡在哥特小说中的叙事功能,成为这一时期最具表现力的空间叙事,甚至催生了侦探小说这一新的文类;另一方面,乡村作为城市的对立面,在日益加大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地位差距下日渐沦为城市的附庸,这引发了相当一部分美国人的身份认同障碍与主体危机。爱伦·坡的侦探小说、霍桑的《我的亲戚,莫利纳少校》等作品,均反映出这一时期的社会问题。美国文学中一直存在着反工业化、崇尚田园牧歌的浪漫化怀旧倾向,试图建设所谓“中间景观社会”,而这种怀旧的传统与美国19世纪的激进主义思潮和宗教狂热裹挟在一起,从而诞生了《七个尖角阁的老宅》和《福谷传奇》等杰作,既完成了对工业化与商业社会的批判,亦构成了美国社会重要的乌托邦想象。霍桑试图通过一种封闭式的自给自足抵御资本主义对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的冲击,进而改造人性。但是,它既想通过隔绝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抵御现代生活对人性的侵蚀,又试图以封闭和低效的中世纪生产模式来维持现代人的需要,其结果必然失败。海洋在传统上并非典型的哥特式空间叙事,但在爱伦·坡的《亚瑟·高登·皮姆》和梅尔维尔的《白鲸记》中,海洋的辽阔、神秘与危险,航船的复杂、机械化与国家隐喻,都带有哥特式的雄浑与神秘之美,并且与作家本人的死亡冲动、种族意识与帝国想象之间产生了互动关系。相比于荒野,海洋的非理性与极致性导致它成为无文明甚至无语言的绝对空间,而主人公向着海洋深处的逃遁,则意味着对文明彻底弃绝的态度——由此,海洋作为哥特空间展现出美国19世纪发展的黑暗面向,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寓言。

金莉[8](2016)在《霍桑、胡写乱画的女人们与19世纪文学市场》文中指出美国文学在19世纪中叶进入后人称之为"美国文艺复兴"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出版业的蓬勃兴起,有力促进了美国民族文学的发展,也造就了文学作家与文学市场的新型关系。本文通过探讨纳撒尼尔·霍桑以及曾经被他贬损为"胡写乱画的女人们"的女性作家的写作策略,力图揭示他们与文学市场的关系,并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社会与个人原因。

胡杰[9](2016)在《序言里的真实——重读霍桑有关罗曼司的序言》文中研究指明霍桑有关罗曼司的经典段落虽然经常被历代评论家拿出来当作罗曼司定义的证据,但本文借助新历史主义研究的理论成果,结合美国理性文化传统对文学想象和人类感情遏制的深厚描述,认为在这些段落里,霍桑为了与降低主流文化对抗的危险,反而隐藏了霍桑要求建立独立、自由的文学想象的艺术诉求。相反,在另外一些不常被提及的段落里,霍桑确定了罗曼司的本质,恢复了文学想象的权威,确定了文学创作的原则与尊严。

韩德星[10](2015)在《罗曼司、清教文化与《红字》的经典化生成》文中认为相对于19世纪美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其他经典,《红字》从出版伊始即获得了广泛的认可,经典化之路较为平顺。这与霍桑承前启后的心理罗曼司书写有关,《红字》的问世业已成为美国式罗曼司走向成熟的标志,但无论是选材,还是观察与思考问题的方式、写作的技巧与风格,霍桑都深受清教文化的浸淫和影响。《红字》表明正是清教文化赋予了美国式罗曼司的本土化内涵。

二、霍桑与罗曼司体裁观念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霍桑与罗曼司体裁观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从《红字》的“中间地带”策略管窥罗曼司体裁的美国本土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霍桑的罗曼司叙事策略:现实与想象的“中间地带”
三、《红字》中“中间地带”策略的实现方式
    (一)虚实结合的故事背景
    (二)反常的叙事结构
    (三)象征和隐喻手法
    (四)模糊化叙事手法
    (五)意象的明暗对比
四、霍桑的“中间地带”策略与罗曼司体裁的美国本土化嬗变

(2)《七个尖角阁的宅子》与塞勒姆巫术审判——兼谈作为文类的“罗曼司”(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内嵌于罗曼司之中的塞勒姆历史小叙事
2.罗曼司与19世纪的观念世界
3.罗曼司与激进主义政治的思辨
4.结语

(3)行走于现实与虚幻中的真实——比较纳撒内尔·霍桑与弗·奥康纳小说中之“神秘性”(论文提纲范文)

1 超越性的现实:“人类心灵的真实”与“奥秘现实”
2“中间地带”叙事与暴力叙事
3 象征手法与化身艺术
4 小说神秘性的本质
结语

(4)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意义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选题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 研究思路、方法与难点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2.3 拟突破的难点
    1.3 本研究采用的主要理论
        1.3.1 接受反应文论概述
        1.3.2 “旅行中的理论”
2 布鲁姆在中国的译介与文化定位
    2.1 布鲁姆在中国的译介
        2.1.1 译介的动态过程
        2.1.2 译者的评论
    2.2 布鲁姆在中国的文化地位
        2.2.1 布鲁姆在中国的影响
        2.2.2 经典地位的确立
    2.3 布鲁姆在中国的多重身份阐释
        2.3.1 主流:耶鲁学派的一员大将
        2.3.2 自我定义:美国式犹太知识分子
        2.3.3 其他多元身份的界定与争论
        2.3.4 “影响的焦虑”症患者——修正主义文学批评
3 布鲁姆大文学观在中国的接受困境
    3.1 布鲁姆的文学观念
        3.1.1 大文学观——宗教、理论与文学同质
        3.1.2 犹太宗教观对文学的渗透——卡巴拉主义和诺斯替精神
    3.2 布鲁姆大文学观在中国遭遇困境
        3.2.1 布鲁姆大文学观在中国“受阻”
        3.2.2 少数学者对布鲁姆大文学观的关注与认同
    3.3 布鲁姆大文学观在中国“遇冷”的原因解析
4 布鲁姆误读理论的中国化及其反思
    4.1 布鲁姆的误读理论
        4.1.1 影响—误读理论的主旨
        4.1.2 创造性误读:六个修正比
        4.1.3 布鲁姆对误读理论的修正
    4.2 误读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4.2.1 中国学界对误读理论的认同及“误读”
        4.2.2 误读理论在中国发生的变异
    4.3 中国接受误读理论的文化语境
        4.3.1 理论相通导致的视域融合
        4.3.2 与80年代后文学“主体性”思潮相契合
5 布鲁姆经典观与中国当代文论的交汇
    5.1 布鲁姆的经典观
        5.1.1 审美立场:对审美性文学的坚守和扞卫
        5.1.2 精英主义立场——关于“强者”的理论
        5.1.3 经典的中心:莎士比亚
    5.2 布鲁姆经典观在中国的境遇
        5.2.1 中国学界对经典观的顺向阐释
        5.2.2 中国学界对经典观的逆向思考
        5.2.3 布鲁姆经典观影响之下中国文论的扩充
        5.2.4 布鲁姆经典观对外国文学研究的延伸性影响
    5.3 中国接受经典观的文化动因
        5.3.1 英美文化研究与中国当代文化研究的承袭性与相通性
        5.3.2 理论趋同
6 中国当代文论在布鲁姆理论接受中的在场与错位
    6.1 本土意识的在场
        6.1.1 中国文论界的期待视野:建设中国文论
        6.1.2 本土意识贯穿接受的全过程
    6.2 接受中的错位及现实策略
        6.2.1 接受中的错位
        6.2.2 应对的现实策略
7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5)美国浪漫主义时期小说中心理哥特传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美国浪漫主义时期小说的哥特传统研究综述
    二、选题的研究价值与研究视角
    三、基本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哥特传统的发展
    第一节 哥特传统在欧洲文学领域的发展
    第二节 美国心理哥特传统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 查尔斯·布鲁克登·布朗:哥特传统与民主制度
    第一节 布朗哥特传统的萌芽
        一、布朗短暂充实的一生
        二、布朗对欧洲哥特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第二节 民主制度下的哥特传统
        一、建国初期民族身份的哥特想象
        二、法制缺陷引发的心理焦虑
        三、共和国女性权利的诉求
    第三节 “离题”叙事下哥特传统的凸显
        一、“离题”叙事
        二、哥特叙事空间的建构
第三章 埃德加·爱伦·坡:哥特传统与城市化
    第一节 心理哥特大师的诞生
        一、命运多舛的爱伦·坡
        二、爱伦·坡与心理哥特传统
    第二节 爱伦·坡的城市化哥特书写
        一、市场影响下的种族哥特创作
        二、工业迅猛发展下的道德恐慌
        三、城市生活中的生存困境
    第三节 现代性叙事技巧与哥特心理空间
        一、第一人称不可靠叙述与异化的心理空间
        二、封闭空间探索与心理空间外化
        三、坡叙述风格的深层动因
第四章 纳撒尼尔·霍桑:哥特传统与家庭生活
    第一节 霍桑心理哥特传统的创作动机
        一、霍桑漂泊的一生与“心理罗曼司”的创作
        二、“心理罗曼司”的哥特传统:继承与发展
    第二节 历史阴霾笼罩下的哥特传统
        一、哥特式的家族罪恶
        二、错置与缺失的哥特式家庭关系
        三、哥特式乱伦对家庭的反叛和解体
    第三节 哥特空间叙事下的历史意识与家族罪恶
        一、并置的哥特空间与“原罪”思想
        二、霍桑哥特空间叙事对后世创作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6)罗曼司里的真实 ——霍桑新英格兰三部曲的新历史主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美国小说罗曼司传统的谱系研究
    第一节 美国小说罗曼司传统的神话原型研究
    第二节 美国罗曼司理论的新历史主义修正
    第三节 美国罗曼司的历史性
        一、美国罗曼司与美国清教意识
        二、美国罗曼司与19世纪理性文化
        三、历史与现实—罗曼司主题的真实性
第二章 《红字》—公民意识的塑造与历史的真实
    第一节 清教起源的国家神话与历史的文本性
    第二节 《海关》里两种公民“典范”
    第三节 从臣民到公民——专制与反抗
        一、清教权威的专制统治
        二、海斯特的反抗
    第四节 从公民到公民社会的形成——海丝特的回归
        一、何为公民社会
        二、公民秩序的回归——解构海丝特的另一面
        三、公民社会人类情感交流的恢复
        四、公民社会的伦理张力——隐私与真实
第三章 《七个尖角阁的老宅》—历史意识的塑造与社会的真实
    第一节 社会真实的罗曼司表现
    第二节 社会变迁中历史身份的困境
        一、沉溺于过去的品钦家族
        二、弃绝历史的霍尔格雷夫
    第三节 在社会变迁中重塑历史意识
        一、摆脱历史的成规定式——质疑自然修辞
        二、警惕超越历史的改革幻景——对话超验主义运动
    第四节 大团圆结尾?——塑造读者历史意识的关键时刻
第四章 《福谷传奇》——乌托邦意识的幻灭和改革的真实
    第一节 社会改革与乌托邦意识
    第二节 奇诺比娅女权主义乌托邦的幻灭
    第三节 霍林华斯超验主义乌托邦的幻灭
    第四节 卡佛台儿爱欲乌托邦的幻灭
    第五节 福谷社会田园主义乌托邦的幻灭
结语
Bibliography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社会转型与空间叙事 ——美国早期哥特式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界定及研究意义
    二、空间叙事学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结构安排与创新点
第一章 荒野与古堡
    第一节 分层叙事与民族意识
        一、叙事结构的嵌套
        二、鬼屋与遗产
    第二节 时间缺席与建国神话
    第三节 城堡与密林:心理空间的外化
        一、密闭空间:被围困的现代人
        二、美女之死与男性气质问题
        三、欲与罚:传统伦理的困境与突围
第二章 美国哥特式小说中的城乡空间
    第一节 魔鬼与宝藏
    第二节 侦探小说与都市哥特
        一、侦探小说与城市经验
        二、媒介与三重空间
        三、陌生人与“异托邦”
    第三节 空间与主体
        一、寓言,还是写实?
        二、主体的崩溃与新主体的生成
第三章 花园与机器:哥特式与田园理想
    第一节 中间景观社会
    第二节 老宅新人:历史的重负与重生
        一、老宅:历史的空间表征
        二、人物与空间的对称并置
    第三节 《福谷传奇》与美式乌托邦
        一、从乌托邦到反乌托邦
        二、《福谷传奇》中的城乡视域
第四章 黑暗之心:航海哥特式小说
    第一节 哥特式的海洋
    第二节 戛然而止的旅程与逃离的渴望
    第三节 《白鲸记》:国家隐喻与新美国的期望
        一、诗与史:《白鲸记》的哥特式风格
        二、国家象征与帝国视野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后记

(8)霍桑、胡写乱画的女人们与19世纪文学市场(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霍桑、罗曼司与文学市场
3. 女性作家、畅销小说与文学市场
4. 结语

(10)罗曼司、清教文化与《红字》的经典化生成(论文提纲范文)

一、《 红字》 的经典化
二、《红字》 的经典生成与美国式罗曼司
三、《红字》 的经典性与美国清教文化

四、霍桑与罗曼司体裁观念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从《红字》的“中间地带”策略管窥罗曼司体裁的美国本土化[J]. 张在钊,靳松,赵艳斌.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2]《七个尖角阁的宅子》与塞勒姆巫术审判——兼谈作为文类的“罗曼司”[J]. 尚晓进.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9(06)
  • [3]行走于现实与虚幻中的真实——比较纳撒内尔·霍桑与弗·奥康纳小说中之“神秘性”[J]. 贾婷. 福建茶叶, 2019(06)
  • [4]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D]. 范小娟. 浙江大学, 2019(07)
  • [5]美国浪漫主义时期小说中心理哥特传统的研究[D]. 吕美嘉.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6]罗曼司里的真实 ——霍桑新英格兰三部曲的新历史主义研究[D]. 胡杰.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社会转型与空间叙事 ——美国早期哥特式小说研究[D]. 苏加宁. 吉林大学, 2017(09)
  • [8]霍桑、胡写乱画的女人们与19世纪文学市场[J]. 金莉. 外语教学, 2016(04)
  • [9]序言里的真实——重读霍桑有关罗曼司的序言[J]. 胡杰. 名作欣赏, 2016(18)
  • [10]罗曼司、清教文化与《红字》的经典化生成[J]. 韩德星.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5(01)

标签:;  ;  ;  ;  ;  

霍桑与言情的体裁概念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