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教育行业持续改革进步,新课改标准下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和侧重点都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变;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情感教育运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可以促进学生情怀意识、强化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以及调节语文课堂氛围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情感教育;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10-107-01
初中阶段是学生的青春期,是他们性格、爱好等特点成型的关键期;初中语文是一科较为综合的课程,其内容具有深厚繁多的感情变化。将情感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接轨可以增进师生间的感情,提高语文教学的多样性,可以抓住学生的眼球,提高教学质量,结合当前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中的应用还没有达到预期目标,需要进一步加强。
一、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和重要作用
按照新课标标准要求,学校培养全方位多层次发展的综合性人才越来越受社会各界的欢迎,初中语文教学就是一个重要载体,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已经逐渐采用更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培养学生,对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水平的要求更高了。但是我国教育尚处于应试教育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许多初中语文老师短期内不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语文课堂上过于讲究解题技巧,学生死记硬背文章的方式还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并没有将情感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中,这样不利于学生理解语文知识的核心要素,也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的情绪。
情感教育与传统语文教学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更注重学生的情感需求,还能够满足辅助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精神内涵,同时还能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而后者则过分看重成绩对学生的影响,应试教育的理念还没能得到解决,成绩决定了一切,并不符合社会所要求的的全方位发展的人才。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入情感教育是对学生的负责、对社会的负责。
二、开展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有效措施
1、创设情境教学模式,以情激情
情境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用如同一些重要数学思想在数学中的作用,不仅起着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效果。情境教学其本身就是情感教育的一部分,语文老师要善于将语文知识与情境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理念如多媒体技术、合作学习小组形式等进行,将语文中的要点和本质与生活相结合,创设出当代初中生所熟悉的情境。
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这一课时,是进行情境教学和情感教育的重要素材;语文老师可以用一首流传广泛且具有深厚感情和感染力的歌曲《父亲》来引入文章,定能让学生有所思考,结合汶川地震中为女儿撑起天花板的伟大父亲的故事,然后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父亲为自己所做的事;这样可以让学生带着一定的情感进入课堂的学习,不仅有助于提高语文课堂的质量,还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父亲的爱有所思考,以达到情感教育和文章结合的目的,增进学生的真实感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老师在教学时要注重情感导入
教材仍然是当前阶段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资源,教材仍然是将情感教育融入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主要载体;初中语文老师在教学时要及时注意情感引入,根据教材结构的层层深入与情感导入向结合,不能让情感导入显得太空洞,否则会让学生产生抵触的情绪;老师要对语文文章结构进行层层划分,对不同的部分所注入的情感进行逐渐引入,再结合文章的背景和作者当时所处的情境来引导探索文章的情感要求,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情感,达到了情感教育的目标。
例如在教学鲁迅老师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结合七年级学生所处的年龄正是文章当中主人公对童年回忆的阶段;同时初中也正是学生开始住校的阶段,对于刚离家在外的学生来说正是注入思乡情感教学的时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带着情感进入文章,可以更好的理解鲁迅老师思乡情结。因此,初中老师在利用教材进行情感导入时一定要结合生活实际,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情感教育效果。
3、利用多媒体教学,更好地进行情感教育
利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进行情感教育时容易讲大道理,没有响应的材料支撑,不能达到理想的情感教育的效果;而适当将多媒体的优势结合在情感教学中,对每篇文章制作导学案,引导学生进行情感探究,有的还可以结合一些视频、音像资料进行辅助教学,从视觉冲击上来影响学生的情感;例如在讲解爱国篇时,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南京,南京》、《建国伟业》等电影,让学生了解新中国建设的艰辛历程,一定要学会珍惜并投身建设,只有学生在情感上真正接受了这些内容时他们才会产生思考并付诸行动。
4、将情感教育与实践相结合
最好的情感教育就是让学生投身生活实际当中,否则“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艰辛不会被大家所真正理解。新课改标准要求初中老师要注重将理论知识和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将情感融入到实践当中;例如在朱自清老师的《春》一课中,老师应该了解学生小学阶段就写过很多关于春的作文,可以先让学生讲述身边的春的故事,再行安排学生在校园内或者校外进行探索,并安排相应任务,让学生带着情感要求去感受自然的力量,结合《春》中作者要表达的情感进行探讨,从而激发学生自身的情感,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标准下初中语文情感教育是培养优秀综合素质学生的必要途径,初中语文老师要善于结合时代的变化,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探索更好的教学手段将情感教育更高效的体现在语文教学当中。
参考文献:
[1]王阿丽.基于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工作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06):45.
[2]徐勤科.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应用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4(06):52.
[3]曹红娟.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知识观与语文知识教学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8.
[4]赖秀霞.浅析新课改标准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重要性[J].吉林教育,2015(05):124.
论文作者:杨雪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0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9
标签:情感论文; 学生论文; 初中语文论文; 语文论文; 教学中论文; 初中论文; 情境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10月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