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次研究过程中主要从建筑施工造价预结算的主要内容出发,对造价预结算工作的作用进行分析。并在该基础上结合成本管理现状,对建筑施工成本管理中开展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必要性进行研究,深入挖掘了新时期造价预结算审核的方法及路径,望为建筑施工成本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建筑项目;成本管理;造价预结算审核;方法
成本管理作为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效果直接影响着建筑施工效益。我国建筑施工成本管理过程中主要从成本投入方面进行控制,缺乏相应的造价预结算审核,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成本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准确性。如何对建筑施工成本管理工作进行改革,做好造价预结算审核与成本管理的融合,已经成为新时期人们关注的焦点。
1 建筑施工造价预结算审核概述
建筑施工造价预结算审核是依照建筑施工项目形成的审核内容及计量方法,以确定工程范围、物料价格等,在该基础上实现控制,从而降低工程项目总价。一般建筑施工造价预结算审核主要包括工程范围、工程量、定额套用及费用计取审核四部分内容,其具体状况见表1。
表1 建筑施工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基本内容
2 建筑施工成本管理与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关系
2.1 成本管理现状
我国建筑施工成本管理过程中主要从工程项目内容出发实施成本控制,缺乏周期性管理设计,人员综合能力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施工成本管理效果,导致其成本管理工作流于形式。
从整体角度而言,当前我国建筑施工成本管理仍处于简单的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阶段。该时期建筑企业及单位对成本管理重视力度不足,无法依照实际成本管理要求形成与之相对应的成本管理制度和成本管理体系,导致成本管理效益大打折扣。部分建筑企业及单位虽然形成了相应的制度内容,但在成本管理工作中缺乏科学的方法和高效的核算工具,造成成本管理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是在成本管理误差上,与实际成本数据存在较大的偏差,成本管理收效甚微。
2.2 开展造价预结算审核的作用
造价预结算审核是在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指标设计、成本内容核算等基础上形成的新型审核体系,能够对各个工程量及工程造价进行全面把控,有效提升了成本项目核算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全面性,改善了建筑施工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开展造价预结算审核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建筑施工成本管理工作,依照实际市场状况及建筑施工项目状况进行准确定价,分析材料、设备等是否符合实际成本管理要求,对其进行精准控制,以保证成本管理工作能够合理有序开展。尤其是在现场追加成本投入的过程中,造价预结算审核能够对各项成本投入量进行分别记录和计算,形成系统化成本投入台账,在上述成本投入基础上与投标预算进行对比,及时调控,以减少过度追加对建筑施工项目效益造成的影响。
开展造价预结算审核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建筑施工成本管理工作中资金的合理性。从具体情况来看,我国建筑施工成本项目管理过程中资金存在严重问题。增强造价预结算审核能够对应用造价和预结算造价等进行全面分析,依照实际市场环境、项目需求等对成本投入、成本分配等进行合理设计,以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浪费。与此同时,还可以及时进行成本调控,合理地规避市场风险及项目风险,从而实现成本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3 建筑施工成本管理中开展造价预结算审核的路径
3.1 优化方法,增强成本管理的适用性
建筑施工成本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对造价预结算审核进行强调,依照造价预结算审核的主要方法形成相应的审核路径,以全面提升成本管理的适用性。常见的造价预结算审核方法包括全面审核法、重点审核法和对比审核法,其具体状况见表2。
表2 造价预结算审核方法对比
依照上述内容可以发现:一般建筑施工成本管理工作中需要选择全面审核法对造价预结算审核中的各项内容进行分析。该方法适用性最广,但工作量较大,审核效益较低。受资料及技术等的限制,我国建筑施工成本管理中造价预结算审核仍主要以全面审核法为主,审核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值得进行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拓展。
3.2 提升技术,增强成本管理的有效性
造价预结算审核是在信息技术支撑下形成的高效审核体系。该审核运用过程中需要结合智能化设备及装置不断优化和拓展,以保证造价预结算审核高效、可靠实现。为此,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人员可以对信息采集技术、数据处理技术、数据云分析对比技术等进行全面运用,在上述基础上不断提升计算机设备性能水平,使其能够全面满足建筑施工成本管理中的各项造价预结算审核需求,高质量、高效益地实现造价预结算审核数据采集和计算,避免数据信息的失真。与此同时,还要做好数据的整合与存储,依照互联网数据及部门之间的业务需求做好数据的交互和共享,确保部门之间的造价预结算审核数据能够符合工程实际。并借助存储单元或硬盘等将上述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数据整合存储,为后续工作提供完整的数据参考和依据,从而全面提升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的有效性。
3.3 做好针对,提升成本管理的合理性
不同的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存在不同的造价预结算审核问题。在实际造价预结算审核开展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处理,实现专事专办,从而保证成本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与落实。
针对建筑项目施工中存在的计量材料取得不及时问题,人员可以对项目情况进行采集,依照实际项目数据及调查的项目标准等确定该项目的实际材料价格,对其进行检查定价,并分析该价格与造价预结算审核中的价格偏差。如偏差在成本预算范围内,则直接采用该材料进行施工即可。若超过偏差应及时在市场上寻找可替代材料,与现场协商进行更替,避免出现由计量材料取得不及时引起的以次充好或超预算现象。而针对工程造价虚高问题,造价预结算审核人员需要及时与相关人员沟通,就隐蔽工程项目进行重点审核,避免出现虚设项目现象。与此同时,还要做好项目调整,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投入,提升项目成本的合理性。
3.4 强化队伍,提升成本管理的规范性
在人员管理方面,施工项目成本管理造价预结算审核开展时需要对人员进行严格考察,确定人员符合要求后方可上岗。对符合要求的人员要定期进行培训和教育,以保证其能够及时掌握最新造价预结算审核资讯,依照造价预结算审核技术要求高质量、高效益地完成各项审查任务,提升其能力水平和专业素养。要定期对人员进行考核,确保人员能够紧跟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进程,提升其自我学习意识和成长意识,为成本管理打造一支强有力的审核队伍,保证建筑施工成本管理规范有序进行。
4 总结
建筑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对造价预结算审核进行强调,在造价预结算审核基础上形成合理的方法和内容,做好成本管理细节的审查。要借助全面审核、重点审核和对比审核法,对成本管理进行规范,依照信息化、智能化建设需求,不断提升审核水平和技术,做好人员培训,从而全面提升造价预结算审核效益,实现成本管理的优化。
参考文献:
[1] 杨存勇.浅析如何做好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查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J].居舍,2017(35):126+181.
[2] 邢彦民.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的关系研究[J].财会学习,2018(19):111+113.
[3] 汤汉明.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的关系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1):261.
[4] 周晓春.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简述[J].建材与装饰,2016(45):183-184.
论文作者:曾国威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3
标签:造价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成本论文; 建筑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