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产业 高校科技产业评估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校论文,科技产业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评估的目的
高校科技产业评估的目的,是利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客观的、科学的测评科技产业目标的实现程度,以帮助政府有关部门、学校领导及教职工全面的了解科技产业情况,从而对学校之间、产业之间在空间轴上进行横向比较,对某一个产业实体的过去和现在,在时间轴上进行纵向比较,找出差异和问题,为产业发展的决策提供民主、科学的基础,指导和推进科技产业工作,加强对高校产业的宏观管理。
二、评估的原则
评估要依据一定的标准,包括一系列的定性和定量的指标,这些标准、指标的建立应遵循几个基本原则。首先是合理性,评估指标不能过多,要选择一些比较重要、比较适当的指标,进行分析比较,使每一个评估指标有严格的科学依据,能科学地反映产业的全貌。第二是可行性,既要与现代企业制度靠拢,又要考虑人、财、物和时空的条件,尽可能采用现有的信息数据,以及采集的可能性,评估计算尽量简便,易于操作。第三是完备性,要从整体出发,多角度的反映目标,不遗漏一些主要方面的内容。第四是通用性,评估指标的建立要考虑到不同情况的共同特点,对共同可比的内容进行评估。第五是层次性,评估指标是多层次的,由定性到定量,由局部到整体,由复杂到简明,在科学分析和定量计算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一个直观的结论。
三、建立评估指标体系
评估指标体系是由若干个单项评估指标分层次、分大类组成的整体,将总目标逐层分解,形成“目标树”,本文根据高校科技产业的总目标、内涵、特点、运行方式,分3个层次、4个大类、18个指标举例分析。
第一层次:总目标,以符号Z代替
第二层次:大类层,以符号Y代替
Y[,1] 产学研结合, Y[,2] 经济效益,
Y[,3] 经营效果,Y[,4] 管理水平。
第三层次:指标层,以符号X代替
X101 承担教学任务
=教学任务学时/全企业总工时
X102 科技开发经营占有率
=承接科技开发任务经费/全企业总销售额
X103 科技产品占有率
=科技产品销售额/全企业总销售额
X104 科技人员比例
=科技人员数/全企业职工总数
X105 学科建设贡献
X206 人均劳动生产率
=全企业总销售额 全企业职工总数
X207 人均利税
=全企业总利税/全企业职工数
X208 人均上交数
=全企业上交学校总费/全企业职工总数
X209 人均年收入
=全企业职工工资奖金总数/全企业职工总数
X310 人均固定资产增值率
=年末固定资产总值一年初固定资产总值/全企业职工总数
X311 人均产业基金增长率
=年末基金总额一年初基金总额/全企业职工总数
X312 产品销售率
=实现销售额/产品总产值
X313 产品质量达标率
=达标产品总值/全部产品总值
X414 民主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
X415 财务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
X416 质量标准制度主执行情况
X417 劳动用工制度及执行情况
X418 安全生产制度及执行情况
四、确定权重系数和修正系数
权重系数是根据各层指标对企业目标的重要程度而设立的系数,这是进行产业评估时必须确定的。
修正系数是当各类企业作横向比较评估时,由于企业宗旨、类型不同所造成的不可比性而设立的系数。例如承担有教学科研任务的企业,对产学研结合的评估要占有相当的份量,而对于主要、甚至完全从事经营生产的企业,则必须把经济效益、经营效果的评估指标摆在绝对主要的地位。为此,应设立必要的修正系数。
权重系数的确定,一般是通过专家咨询,先对各指标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各指标的暂定系数,在受询专家根据评估目的、对象、指标含义、测评内容,对暂定系数进行判断、修改,然后用算术平均法得出权重系数。方法如下:
在去掉最大值和最小值后,第j条指标最终确定的权重系数为:
本文根据上述方法,确定了4个大类层、18个指标层的权重系数。
修正系数也可采用上述方法,根据评估对象、评估目的等因素确定。
五、评估计算
由于指标层的指标值,有些是无量纲,有些是有量纲,有些是定性的分级判断的指标,所以,在进行评估计算前,必须对指标值作规范化处理,即将指标值换算成一个得分值,这就要确定指标值与得分值之间的关系。这种规范化处理一般采用跳越线段法,将指标值按段划定得分值。本文也根据高校产业的一般情况,对上述确定的18个评估指标,作了规范化处理。
在评估计算方法中,加权算术平均法是最简单、最易掌握、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即将指标体系中每个单项指标得到的评估值经规范化处理后,按该指标的权重系数和修正系数,从低层向高层逐层求出算术平均值。其表达式为:
式中,Mx表示综合评估值;Mxj表示第j条指标的指标值经规范化处理后的得分值;Wj表示第j条指标的权重系数;Kj表示第j条指标的修正系数。应满足:
标签:科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