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 济南 250300
摘要:十九大报告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首先,我们应该明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只有理解了其内涵,开展大众化的工作才能坚持正确的方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是“闭门造车”,要与时代化、中国化共同推进。在当下时代背景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异质文化思潮的侵袭等现状要求我们必须正视目前大众化话语的弊端。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话语权;意识形态
十九大报告指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1]。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任务之一就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具有当代特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然而,随着全球化影响不断深入、我国国情变化以及时代转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要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必须掌握意识形态的话语权,使马克思主义掌握话语主导权。因此,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面临的话语挑战,并提出话语建构的措施是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必然要求。
在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所面临的一系列挑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涵。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涵
十七大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命题和目标,十八大再次重申和强调了以大众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武装人民,十九大进一步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我党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重要作用。只有根据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不断地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人民群众能够掌握、尊重、信仰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我们才能逐步实现建成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自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命题开始,国内诸多学者就对其科学内涵进行了阐发和探讨。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个周而复始的认识和实践的过程,包括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认知、认同、实践等阶段”[2]。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单是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的通俗化、普及化与民族化,还应涵盖马克思主义内容与形式的创新[3]。也有学者认为,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该以“大众”为逻辑起点,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
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贬低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的思想,并指出“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就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5]。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根据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将马克思主义发展、阐释为人民群众真正需要的理论,并且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等传媒传播,为人民群众所掌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它不单是指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为人民所需要的理论,而且也要求人民能够掌握理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要“当代化”、“中国化”,还要“人民群众化”、“生活化”、“实践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认知、发展、实践都不能脱离具体的语境,任何话语都必须在特定的语境下才有意义。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头脑并在人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6]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对的话语环境变了,所以话语的内容形式等也要随之改变。在新的语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面临着新的挑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对的话语挑战
“话语”在当代是一个热词,无论是国内学者还是普通百姓都较高地使用“话语”这个词。研究方向不同的诸多学者在各自的研究领域提出了对于“话语”的不同理解,有的研究女权主义话语,有的研究金融组织的话语,有的研究文学的话语,有的研究群众的话语等等。语言学研究领域的学者对“话语”的概念的阐释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是指口头说出的话,广义上是指“言语交际行为体现出来由词句构成的言语表达形式,它既可以是口语体,也可以是书面体。”[7]然而,这里讨论的话语问题不单单是语言学问题,话语中所蕴含的信息包含着超语言因素。“西方话语蕴含有文本现象而不单指纯文本,含有概念性因素而不等同于概念,它包括人的活动、语言的活动及姿势性动作,有着社会斗争和意识形态的意义指向。”[8]以此可见,话语不但具有载体的作用,而且话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使话语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且有教育大众的功用。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旨在运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运用人民群众易于理解的话语,把符合实践要求和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人民群众中,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人民群众理解、掌握、认可、秉承,使马克思主义起到引领思潮、教化人民、指导实践的作用。但我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没有取得如上所述的效果,人民群众还不能积极主动又自觉地接受、学习和承继马克思主义理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西方多元文化思潮与马克思主义交织碰撞,自由主义等各种文化思想传入我国,迅速而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我国人民大众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原有的话语格局已经被打破,各种异质话语企图抢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主导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多元异质的社会思潮削弱了马克思主义话语的认可度
随着中国的经济实力迅猛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国梦”、“中国道路”、“一带一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中国声音在国际上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中国越来越频繁地参与国际热点问题讨论,逐渐地在世界话语体系中占有了一席之地。有些西方国家看到中国迅猛发展的势头自感受到威胁,想要通过资本主义价值观同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手段压制中国的发展,在政治上宣传“普世价值观”、“淡化意识形态论”。西方“普世价值观”的实质就是推销西方的国家政体,同化社会主义国家,使社会主义国家变成资本主义政体;“淡化意识形态论”实际上是西方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实际上就是宣扬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以弱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教化整合功能,以削弱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和实践领域的指导作用,从而达到混乱人心、动摇共产党的执政基础的作用。多元异质的社会思潮威胁着马克思主义话语主导权,西方自由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冲击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腐蚀着人们的精神生活,误导了人们的实践活动,导致了一些国人在完全不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前提下批评、排斥马克思主义理论,拒绝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错误地认为西方的制度是真正自由、民主的而中国的政治制度是专制的,一味地追捧西方价值观,认为西方的都是好的,对中国缺乏客观的认识,丧失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甚至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工作者公开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否定马克思主义的进步性和科学性。多元异质的社会思潮日渐冲击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主导地位,导致了马克思主义话语的影响力、认可度的降低。
(二)不恰当的话语形式消解了马克思主义话语的凝聚力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9]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是进行劳动生产实践的“现实的人”,这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具有实践意义的、富有生活气息的理论。而当今,马克思主义话语出现了脱离人民群众、远离生活实践的倾向。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体系完善,理论性较强,而且很多学者习惯于解读马克思恩格斯专著、文本资料,从理论到理论,不联系现实生活,缺乏对现实问题的思考,采用晦涩刻板的话语形式传播马克思主义;并且人民群众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参差不齐,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者、研究者没有考虑到这一实际情况,运用理论性较强的语言进行阐释、传播马克思主义必然会导致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厌恶和误解与日俱增。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人民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的彻底,就是说服人。”[10]毛泽东也提出“要有目的去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11]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书斋里的学问,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具有实践意义的理论。如果一直采用不接地气的语言在人民群众中传播马克思主义,就会使人民群众产生极大的反抗情绪,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人民、与人民的现实生活愈来愈远,这势必会动摇马克思主义话语的主导地位,消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凝聚力。
(三)理论内容与现实情况之间的矛盾弱化了马克思主义话语的可信度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社会主义“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的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社会生活,而且还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12] 按照理论文字的描述和人民对社会主义的设想,我们当前应该是生活在公平正义、安定有序、文明和谐、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社会中。但是目前,我国处在改革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很多的社会问题,比如贫富差距拉大、贪污腐败问题严重、社会分配不公平、就业难、看病贵等。这些问题暂时还没有得到完美地解决,因此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基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产生的各种需要。文本描述和现实情况无法完美匹配,二者的矛盾导致人民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中所描述的社会主义社会美好性的怀疑,使得马克思主义话语在人民心中的可信度大打折扣,由此渐渐削弱了马克思主义话语的可信度。
综上,笔者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面临着异质思潮的冲击、话语形式不适宜、话语内容与社会现实情况矛盾等挑战。为了使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为民所信、为民所用、由民秉承下去,我们需要正视并深刻地分析当前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面临的话语挑战,从而为探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的有效的新出路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
[2]陈德祥:《话语理论视域下的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教学与研究》,2017年第2期.
[3]孙熙国,路克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探索》,2008年第6期.
[4]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课题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内涵、历史经验及其当代实践路径》,《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7]骆峰:《论权势话语与语言规范》,《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8]金德万,黄南珊:《西方当代话语原论》,《西北师大学报》,2006年9月第43卷第5期.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1]《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3页.
作者简介:贺东游,女,(1995年-),山东烟台人,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国外马克思主义。
论文作者:贺东游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8
标签:马克思主义论文; 话语论文; 意识形态论文; 恩格斯论文; 马克思论文; 人民群众论文; 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 《文化研究》2018年第8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