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痛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循证研究论文_吴建英

中药治疗痛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循证研究论文_吴建英

四川省人民医院药学部中药房 610072

【摘要】: 痛风是我国高发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其生化基础为高尿酸血症,主要由嘌呤代谢异常引发。当前,痛风临床治疗以西药为主,但是西药促排酸药物及抑制尿酸生成药物对副反应较多,故在临床用药中限制较多。中药材为天然药物,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长期用药安全性高等优点,成为痛风治疗的新选择。本文查阅了近年来中药治疗的痛风方剂等相关文献,对于中药单方、复方治疗痛风的临床研究进行了综述研究,并对中药治疗痛风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了阐述,旨在为中药治疗痛风的临床应用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 痛风; 中药; 高尿酸血症;肾损害

嘌呤是人体合成尿酸的原料,当人体内血液内嘌呤升高时,将导致尿酸生成量增加,进而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形成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体内处于高尿酸饱和状态,较容易析出尿酸盐类物质,沉积在软组织、关节、肾脏内等造成实质性损害,患者较为痛苦,需及时行排酸、抑制尿酸合成药物治疗。当前,痛风常用药物有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别嘌呤醇等,但是这类药物不良反应较多,且会进一步加重肾损害,故使用范围存在较大限制。近年来,中医药在痛风治疗方面的优势逐渐凸显,其疗效可靠性较高,且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故成为痛风治疗的重要方法。

1 单方中药治疗

当前,单方中药在痛风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增多,主要选择抗炎镇痛药物,针对痛风临床症状行“清热”、“排浊”、“逐瘀”治疗,单方中药治疗效果较好。根据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可将痛风治疗的单方中药分为降低血尿酸(促进尿酸排出)、抗炎镇痛、抑制免疫反应三类,具体如下[1]。

1.1降低尿酸类单方

中药单方降血尿酸作用主要通过增加尿量、促进尿酸排出而实现,主要药材包括土茯苓、薏苡仁、晚蚕沙、伸筋草等中药。这类中药均具有改善肾功能及利尿作用,通过尿量增加冲刷、排泄出尿酸盐结晶,直接降低血尿酸发挥抗高尿酸血症作用,对患者蛋白尿、肾功能损害具有较好的作用。

1.2抗炎镇痛类单方

这类药物中使用较多为金刚藤,多用于痛风急性期,抗炎镇痛效果较快且高效,现代药理学研究以证实其对痛风性关节炎的缓解作用。金刚藤治疗痛风作用机制为:金刚藤醇类物质可以炎性细胞受体结合,抑制白细胞介素、5-羟色胺等炎性物质分泌,控制炎性反应,减少炎性物质刺激性疼痛;同时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渗出液吸收排出,改善关节局部水肿、胀痛等症状。

2 中药复方制剂

中医药对于痛风研究历史长达两千多年,而“痛风”一词也多见于各类中医文献中,各类经方较多。清热利湿、活血散结类方剂以四妙散、桂枝芍药知母汤为主;滋肝补肾、清热散瘀方以六味地黄汤加减为主;清热散瘀、通络止痛类方剂以枝藤汤加减为主;涤痰化浊、散瘀泄热类方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各类经方对于痛风急性发作期治疗效果较好,临床文献研究显示,四妙散、桂枝芍药知母汤、枝藤汤在痛风治疗中药研究中出现频率较高,药理学研究发现,这三类方剂水煎汤剂中提取物可以抑制5-羟色胺等炎性物质分泌,并抑制其与受体结果,阻碍炎性反应发生,抗炎镇痛活性较高;四妙散、枝藤汤等治疗痛风有效率可达到79%以上,且联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可提升有效率至92%以上,可有效降低血尿酸水平[2]。

中药药理学研究受限于分子生物学研究水平,而随着我国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对于中药抗炎免疫研究也逐渐深入。中医治疗痛风要求辩证施治,多数患者为痰瘀痹阻型,文献报道显示该类患者采用虎杖、穿山龙、红花、蜈蚣、地鳖虫、乌梢蛇、牛膝、萆薢、半夏、等组成经验方,对痛风性关节炎治疗效果较好。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RT-PCR荧光定量分析法)发现,虎杖、穿山龙、红花等药物提取物在具有较好的抑制免疫反应效果,虎杖和穿山龙提取物均可以抑制ICAM-1 和 NF-kB p65等免疫复合物异常表达,同时对痛风产生的免疫复合物——神经纤毛蛋白具有抑制合成、分泌作用,因而可以通过抑制免疫反应发挥抗痛风性关节炎作用[3]。

3不良反应分析

痛风治疗方剂及中药制剂药材多为植物药,对人体的刺激性较小,毒副反应相对较少,主要分为高热反应、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及肝肾功能异常四类,具体如下:

3.1高热反应

高热反应是痛风中药治疗中相对常见的不良反应,患者多无药物不良反应史,且以60岁以上老年人为主,提示老年人为高热反应高发人群。临床表现为寒战、发热、烦躁,部分患儿伴有紫绀,停药后经镇静、降温等对症治疗好转。

3.2胃肠道反应

胃肠道不良反应在痛风中药治疗不良反应中占比较高,多为轻微腹胀、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多发生于用药初期,多数患者随用药时间延长,胃肠道症状可自行消失,无需对症治疗。胃肠道反应严重者可暂时停药或更改药方治疗,多不影响疗程。

3.3过敏反应

痛风中药治疗引发的过敏反应以皮疹、光疹、皮肤瘙痒为主,部分患者可自行消失,或使用抗组胺药物改善过敏情况。此外,有文献报道痛风中药治疗可引发喉头水肿较少,多在停药后对症治疗缓解,建议出现不良反应者应停药,并更换药物治疗,老年人用药要加强护理巡视和不良反应监测。

3.4肝肾功能异常

痛风患者受高血尿酸影响,多伴有一定程度肾损害,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痛风方剂如四妙散、祛湿除痹汤等不能直接造成肾损害,不会增加肾脏、肝脏负荷;痛风中药方剂引发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较低,多为可逆性改变。此外,近年来有报道显示,祛湿除痹类中药可能引发骨髓抑制,应注意长期用药患者相关生化指标监测。

4小结

中医药对于痛风治疗的优势较为明显,可弥补当前西药治疗治疗痛风不良反应多的不足。同时,中药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肾功能,减少肾损害,延缓或抑制肾衰竭进程,从而提高痛风患者生活质量。虽然痛风中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在用药准确性、用药方法等方面还存在者较多不足,仍需要借助于动物模型和大量临床试验来提高研究成果的准确性,未来应进一步开发中药治疗痛风的过多复方及单方制剂,以满足不同患者的临床治疗需求。

参考文献:

[1]吴莹. 中药治疗痛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循证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23.

[2]吴素云. 痛风方对高尿酸血症小鼠SLC2A9、SLC22A12的影响及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25.

[3]尹崇波. 探讨中药治疗痛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32例临床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1(66):82.

吴建英,1979年7月25,女,四川省成都市,名族:汉,职称:主管药师,学历:中医学院本科,专业:中药学

论文作者:吴建英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前沿》2016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4

标签:;  ;  ;  ;  ;  ;  ;  ;  

中药治疗痛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循证研究论文_吴建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