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联邦移民政策分析_移民论文

俄罗斯联邦移民政策分析_移民论文

俄罗斯联邦移民政策论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俄罗斯联邦论文,移民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俄罗斯联邦(以下简称“俄联邦”)吸纳了大量移民,①其移民制度趋向进步和开放,这在2006年以来俄联邦制定、实施的新移民政策中得到了反映。但俄联邦现行移民政策依然带有传统思维的痕迹和浓重的保守气息,反映了俄联邦在移民领域新与旧、积极与消极、现实与传统、发展与保守等观念和行为之间的既相互摩擦又相互妥协的两重性与矛盾性。一方面,俄联邦对自身安全利益的过分担心导致其有选择地接受外来移民,俄罗斯民族文化传统中依然残留着对异民族文化的“非亲和力”和排外因素。另一方面,实用主义理念又使俄联邦的移民政策具有不确定性,为了实现某一具体目标,俄联邦政府会采取一些特别手段和措施,并较少顾及由此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人口不断下降的严峻形势迫使俄联邦政府用更为现实的态度考虑解决方案和途径,包括采取一些与其一贯立场相左的方法和路径。

一、俄罗斯联邦移民政策的演变轨迹

上世纪90年代是俄联邦社会发生剧烈变动的时期,伴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制度的转型,其出入境制度也实行了调整,形成了俄联邦与独联体其他成员国人员往来相对自由、便捷的环境。这一时期,无数俄罗斯人走出国门寻找新的安身之地,又有成千上万的境外俄罗斯族人(包括俄侨,后同)由于各种原因而回到俄联邦。1992年6月,俄联邦成立联邦移民署,次年出台第一批移民法令,其内容、宗旨与当时出入俄联邦国境相对自由的状况相吻合。俄联邦政府愿意接纳境外俄罗斯族人和来自其他国家的移民,但因财政困难,一般不向归国人员提供资金和物质帮助。同时,俄联邦的优秀人才大量外流,包括部分已经回俄联邦定居的境外俄罗斯族人再度出国,使俄联邦难以保持国内人口的稳定(更不用说增长)。由此产生的消极后果还有:(1)从独联体其他成员国赴俄的劳动移民中有许多人非法滞留。独联体其他成员国的公民借助出、入境便利的条件,在俄联邦打工或从事商业活动,许多人滞留不归,在俄联邦境内形成了庞大的非法移民群体。(2)犯罪性经营活动获得赖以生存的土壤。独联体各成员国之间毒品交易和其他违禁物品交易泛滥,犯罪活动猖獗,走私盛行,“灰色经济”膨胀与国际犯罪网络扩大等,使俄联邦国内安全形势愈益严峻。(3)助长了行贿、受贿风气和官员腐败。移民管理成为内外勾结、官商勾结和警匪勾结的重要环节,导致百姓受害、财富流失和国家内忧外患加剧,使俄联邦境内恐怖主义、民族分离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势力急剧膨胀,国家一度处于再次解体的边缘。

2001年发生于美国的“9·11事件”给俄联邦敲响了警钟,促使俄联邦在加强国家安全的总体目标下重新思考其移民政策。2002年6月,俄联邦杜马(即议会下院)通过和颁布了《外国公民在俄联邦的法律地位法》,该法的内容包括:严格控制外国公民在俄联邦逗留的时间,将来自“互免签证”国家的劳动移民在俄联邦就业的领域压缩到最小范围,等等。移民事务亦由移民署移交内务部管理,并制定了限制外来移民的各种措施,对破坏规则者实施严厉制裁。

由于外来劳动移民在俄联邦获得就业许可的繁杂程序和有限的行业选择等,迫使来自独联体其他成员国的劳动移民寻找非正常的就业渠道。地下中介应运而生,为在俄联邦非法逗留者提供从临时居住、工作注册到办理医疗证等的“一条龙”服务,使俄联邦政府对外来劳动移民的管理失控、统计失实,非法移民数量不减反增。一方面是俄联邦有关部门运用强力手段推行有选择地接受外来移民的政策,合法移民数量增加有限;另一方面是俄联邦经济对外部劳动力资源的依赖程度愈趋严重,同时有关部门未能对外来劳动移民实施有效管理,非法移民数量呈扩大趋势。显然,在移民领域社会需求、社会排外倾向和低效管理三者共存的情况下,限制移民的政策只会给俄联邦社会、政治和经济安全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

不过,俄联邦移民署的统计数据表明,外来移民数量仍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03年为38万人,2004年为46万人,2005年为70.2万人,2006年则超过115万人。这些移民来自120个国家,来自独联体其他成员国的和非独联体国家的移民数量大致相等,其中,有近90%的人是男性,大部分人的年龄在18-39岁之间。②这大致反映了俄联邦在这些年间吸纳移民的一些基本特点:第一,俄联邦国内政治和经济状况好转,进一步增加了其对境外人员的吸引力;第二,俄联邦外来移民的来源广泛,但其中来自独联体其他11个国家的移民数量最多(占50%);第三,来自独联体其他成员国的移民数量呈持续扩大趋势,而来自非独联体国家的移民数量相对减少;第四,俄联邦大量吸纳独联体一些国家的劳动移民,使向俄联邦输出劳力成为这些国家平衡自身经济、保证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之一。

2005年3月17日,俄联邦总统普京在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上要求重新调整移民政策。他说:俄联邦政府时下最重要的任务是促进移民,这不仅是为了补充居民数量,而且是为了能够把可以为俄联邦发展做贡献的人吸收进来。③2006年6月22日,普京签发了《关于国外俄罗斯族人自愿移居俄联邦的促进措施令》。俄联邦杜马也连续两次对《外国公民在俄联邦的法律地位法》做了重要修订。总统令旨在用无偿提供或垫付迁移费和安置费等财物帮助,积极鼓励居住在原苏联其他加盟共和国的俄罗斯族人回俄联邦定居。为了配合总统令的实施,俄联邦政府职能部门制定了十多项促进吸收境外俄罗斯族人的具体措施。修订后的《外国公民在俄联邦的法律地位法》则取消了对来自独联体其他成员国(不含土库曼斯坦和格鲁吉亚)的劳动移民从事合法劳动的限制,改善了按无签证协议来俄联邦打工的劳动移民的法律地位,包括:第一,他们入境后可以随时调换被允许从事的其他工作;第二,雇主只要向地方有关部门递交吸收和利用外国劳动力的书面通知,而无须有关部门批准就可以安置这些劳动移民就业。此外,俄联邦还采取对来自独联体其他成员国的非法劳动移民实施付费赎取合法身份的赦免措施,并规划对独联体其他成员国实施劳动移民配额制度。新移民法令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境外俄罗斯族人回归俄联邦,改善来自独联体其他成员国的劳动移民在俄联邦的地位和保障其合法权益。但这些政策不惠及来自非独联体国家的劳动移民。

二、俄罗斯联邦新移民政策出台的背景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政治趋于稳定、经济趋向好转,而人口问题成为俄联邦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阻碍的情况下,新移民政策是俄联邦振兴国家和民族的一项重大的战略性举措。

其一,低密度的人口状况严重削弱了俄联邦经济的发展潜力。在生产力高度发达而人口较少的国家,先进技术和高素质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劳动力资源不足的缺陷,但这些国家仍然通过积极的移民政策每年吸收大量来自不同国家的移民,包括利用发放奖学金等措施吸收外国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学子,以填补本国人力资源的亏缺。相对而言,俄联邦的生产力水平尚未达到高度发达的程度,还不能完全依靠技术优势来弥补劳动力资源的短缺。因此,俄联邦虽然拥有1700万平方公里国土,但只有1.43亿公民,而且人口还呈下降趋势,这将严重制约其经济的发展。

其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导致俄联邦社会与经济发展出现新的地区差异。经济高度发展的首都莫斯科市的面积只有1720平方公里,却集中了全国约12%的人口;而面积达621万平方公里的远东地区只有700万人口,仅约占全国人口的5%。如果说面积不大而经济比较发达的莫斯科市尚需要大量人口来支撑其经济发展,那么,社会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远东和其他边远地区就更需要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作为当地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原本人口就十分稀少的边远地区,当地人口仍在持续外流。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像远东这样的地区若干年后其人口规模是否还能够保持目前的水平则是一个大问题。

其三,俄联邦人口下降趋势严峻。2000年俄联邦拥有1.48亿人口,现在的人口已经不足1.43亿人。早在2000年普京就已经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指出:“俄联邦公民一年比一年少,已经连续几年平均每年减少75万。如果预测准确的话,那么15年后俄联邦人口将减少2200万。我提请大家重视这个数字,这是我们国家人口的1/7。如果现在的趋势延续,民族生存实际上处于威胁之中。”④人口减少也意味着劳动力资源总体水平的下降。俄联邦著名移民学家瑞娜·朗切夫斯卡娅担心地说:俄联邦在最近20年里减少了1900万劳动力,2030年以后又会每年减少150万;而现在为了弥补1900万劳动力缺口就需要吸收移民2500万。⑤危机还在于,在俄联邦减少的人口中,死亡的有劳动能力者占很大比重(约占1/3),这也使俄联邦的社会老龄化程度趋于加重。这是一个奇特的社会现象,一方面俄联邦人均寿命维持在65岁左右的低水平,另一方面其人口过早地迈入了老龄化的门槛。

其四,俄联邦的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如果说地广人稀是俄联邦国家和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客观事实,那么,近半个世纪以来俄联邦人口持续下降的趋势则是其民族历史进程中的一个特例。据俄联邦专家估计,20世纪俄联邦(包括苏联时期)遭遇的战争和其他灾难性事件使其损失了约7600万人口,这个数量相当于20世纪初俄联邦的全部人口。⑥二战以后俄联邦的人口出生率开始上升,政府鼓励生育的政策曾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持续时间不长。20世纪60年代后期,俄联邦又出现了人口颓势,并一直延续到现在。军备竞赛、经济停滞和制度转型造成俄联邦国家政治动荡和持续的经济危机,导致俄联邦居民生活贫困化和人生观、价值观的颓变与缺失,人们开始很少关心自身的生命价值和意义。贫困、苦闷、颓废以及对自身健康、孩子和家庭的漠视倾向,导致持续的成年人高死亡率和人口低出生率。据统计,在现在的俄联邦,很少有三个或两个子女的家庭,无子女家庭却有数百万;俄联邦妇女平均一生只生育一次,却流产五次,远远超过了妇女一生流产三次的健康极限;尤其是总体上有着较高教育素养的俄联邦妇女采取避孕措施的还不到25%,而发达国家妇女的避孕率一般都达到或接近75%。⑦

此外,近些年毒品在俄罗斯呈泛滥之势,这也加速了其人口的衰退。据俄联邦毒品监督署的统计,2004年俄联邦记录在案的吸毒者近50万人,而实际吸毒人数为600万,其中24岁以下的年轻人占1/3。⑧尽管俄联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严厉的禁毒措施,但由于人力和资金的投入有限,难以遏制毒品蔓延,吸毒人群呈继续扩大的趋势。

由于劳动力资源日趋紧缺,使俄联邦的交通、建筑和公用事业建设等需要大量劳动力的经济部门的发展受到阻碍,许多有待开发的新的经济部门也不得不暂缓开发。

为了扭转人口危机形势,俄联邦政府近年开始实施鼓励生育的政策。在2005年4月的总统国情咨文中,俄联邦总统普京明确指出,低出生率是全民族的问题,因此必须提高父母们的信心和威信,建立有利于生育、培养孩子和提高出生率的条件。在2006年5月的总统国情咨文中,普京把促进生育的构想具体化。他建议制订相应政策,从行政、财政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着手支持年轻人家庭,支持妇女生育第二胎、第三胎,支持他们将孩子抚养成人。普京要求,对年龄在18个月内的婴幼儿大幅度增加补贴金额,制定学龄前儿童食品补贴政策,政府为孤儿和无家庭孩子的抚养提供物质保障,等等。他支持实施对生育第二胎以上的妇女每多生一胎就多提供一份25万卢布的“母亲资本”方案,并承诺这笔钱将每年根据通货膨胀指数进行调整。⑨2006年10月12日,俄联邦政府决定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母亲资本”方案。“母亲资本”将被指定用于购买住房、支付孩子教育经费或作为母亲养老金补充等方面。2007年初,俄联邦政府又制定了《俄罗斯的下一代》纲领,计划在2007--2010年的四年时间里由中央和地方财政拨款,帮助俄联邦5000名孤儿、67.5万名无家可归的孩子和残疾孩童家庭,预防孩子患病、伤残和意外死亡,资助有天赋的孩子及早成才,等等。⑩由于涉及俄罗斯民族生存的根本问题,俄联邦政府的人口发展纲领获得了国内大部分民众和社会政治力量的支持。

俄联邦现行人口政策对遏制其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状况将产生积极影响。不过,这是一项投入大、见效慢的长期社会工程,对俄联邦目前紧迫的劳动力资源短缺问题起不到缓解作用。俄联邦当代人口发展的历史表明,人口出生率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的制度因素紧密相联,积极的人口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改变低出生率状况,但若想靠自然生育条件的改善而使俄联邦劳动力资源恢复到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吻合的程度,则不是在一代人的时间内所能完成的。因此,无论现在还是将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俄联邦都需要吸纳大量外来移民,以改善人口的年龄结构和地区分布状况,以及弥补劳动力资源的不足。

三、俄罗斯联邦新移民政策的局限性

外来移民数量的逐年上升至少表明,俄联邦对于境外俄罗斯族人和外国公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只要有适当的政策,俄联邦吸纳劳动力移民和特殊人力资源的前景十分广阔。不过从内容、条款和最初的实践情况看,俄联邦新移民政策虽然含有积极开放的因素,但依然有很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移民政策带有某种歧视性特征

《关于国外俄罗斯族人自愿移居俄联邦的促进措施令》的附属文件《国外俄罗斯族人自愿移居俄联邦国家纲领》明确指出,此令促进吸纳境外俄罗斯族人和操俄语的人,旨在发挥境外俄罗斯族人的潜力,以满足俄联邦发展的需要(因为境外俄罗斯族人深受俄罗斯传统文化的影响或熏陶,掌握俄语,所以能够最快和最大限度地适应与融入俄联邦社会)。此令规定,要在2006-2012年的六年时间里建立完整的国家管理系统,研究俄联邦各地区对劳动力资源的需求状况,为外来移民提供教育、医疗和居住等条件,制定地方的有关外来移民定居的批准程序,建立相关信息支持系统(包括对境外俄罗斯族人回归潜力的信息跟踪、对实施结果的评估),保证必要的对外来移民的资金拨款,等等。此令还根据境外俄罗斯族人回归移居的目的地确定了三种资助标准:对移居到具有战略意义而人口趋于减少的边境地区的境外俄罗斯族人,国家和地方给予全额补贴(包括迁移、安置费和最长六个月的失业补贴);对移居到正在实施大投资项目建设而缺乏劳动力地区的境外俄罗斯族人,国家提供除失业补贴以外的迁移和安置费;对移居到社会与经济发展稳定且近三年内人口外流较多地区的境外俄罗斯族人,俄联邦政府先垫付迁移和安置费,两年后由移居者归还。(11)显然,这些措施反映了俄移民政策优惠范围的局限性。俄联邦对独联体其他成员国实施劳动移民配额,规定劳动移民只能在公用建筑和道路建设及农业等范围内就业,并以“一刀切”的形式取消劳动移民从事市场零售经营活动,这也体现了俄新移民政策“进两步退一步”的矛盾特征。(12)

(二)特定范围的移民资源潜力有限

居住在原苏联地区其他加盟共和国的俄罗斯族人大约有1600万人,这并不能满足俄联邦吸纳境外俄罗斯族人回归的需求。而且在这1600万境外俄罗斯族人中,只有波罗的海三国的俄罗斯族人因遭受歧视而更倾向于回俄联邦定居,但这三个国家的俄罗斯族人数量有限。定居在独联体其他11个国家的俄罗斯族人要数哈萨克斯坦最多(约500万人),不过由于近年来哈萨克斯坦经济连年高速增长,当地俄罗斯族人的生活条件得到改善,近期能够被吸纳回国的人不会很多。此外,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和白俄罗斯等国家也居住有相当大数量的俄罗斯族人,其中除了乌兹别克斯坦因经济相对落后,回归俄联邦对居住在那里的100多万俄罗斯族人会有较大吸引力外,其他两国的俄罗斯族人更多会以劳动移民的形式往返于所居国和俄联邦之间。总之,至少在将来的一定时间内,俄联邦促进境外俄罗斯族人回俄联邦定居的移民政策不会产生显著效果。如果俄联邦对其境内来自独联体其他成员国的非法移民实施大赦,会增加其境内合法移民的数量,但其境内外来移民的总量不会增加,因为大赦只是改变了其境内部分外来移民的身份。此外,俄联邦在对劳动移民就业工种和行业实施严格限制的同时。也限制了劳动移民技能和特长的发挥,限制了他们对俄联邦社会与经济发展发挥更大作用的潜力。而缺乏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环境,也使俄联邦接纳的大部分劳动移民在该国经济领域的作用大为减弱。

(三)存在引发国际移民争议的可能性

1.俄联邦新移民政策一厢情愿的做法引起有大量俄罗斯族人居住的独联体其他成员国的不安。例如,居住在哈萨克斯坦的俄罗斯族人不仅在数量上占哈萨克斯坦全部人口的1/3,而且在人才、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也占优势。从某种意义上讲,俄罗斯族人是哈萨克斯坦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哈萨克斯坦积极的改革和对外开放使自身经济进入持续高速发展阶段,但其本身也遭遇劳动力资源严重不足的困扰。哈萨克斯坦亦实施了积极的移民政策,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引进知识人才,每年还从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国引进大量劳动移民。尽管如此,哈萨克斯坦的人口也只是从2004年起才由之前13年“出超”285万人转为“入超”2800人。(13)哈萨克斯坦政府规划,到2024年时,其全国人口要由目前的1500多万人增加到1800万人。(14)而俄联邦的新移民政策无疑与哈萨克斯坦的人口发展战略相悖,即:如果未来几年里即使只有50万俄罗斯族人从哈萨克斯坦移居俄联邦,也会对哈萨克斯坦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一系列现实和潜在的消极影响。

2.从2007年开始对独联体其他成员国赴俄劳动移民实施配额政策将对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影响。这些国家将增加两类人口的负担:第一,从俄联邦被驱逐回国的非法移民需要安置;第二,新的劳动移民限额实际上取消了俄联邦与独联体其他一些成员国一直保持的互免签证制度,大大压缩了这些国家每年进入俄联邦的劳动移民的数量,从而增加了这些国家的人口就业压力;这些国家的情况与哈萨克斯坦的区别在于,它们有较充裕的劳动力资源,与俄联邦有着长期的劳动力资源供需默契。俄联邦新移民政策的出台引起乌克兰的不满和担心。乌克兰外交部曾于2007年1月照会俄联邦外交部,要求俄联邦对新移民政策做出书面解释,并承诺新移民政策不会影响俄、乌之间已有协议的有效性。(15)出于双边关系的重要性,俄联邦对乌克兰在移民配额问题上或许会网开一面,但不可能对独联体其他成员国都这样做。而如果限额政策仅针对来自非独联体国家的劳动移民,那就失去了劳动移民配额制度的意义。在移民配额问题上,俄联邦实际上将自己摆在了两难的位置。

四、俄罗斯联邦移民政策的演变及中、俄两国在移民领域合作的前景

新移民政策存在的各种缺陷使得俄联邦吸纳外来移民以促进人口增长的前景变得模糊,且少有绩效。(1)新政策无法改变国家人口分布极不平衡的状况,因为大部分境外俄罗斯族人一般倾向于移居到俄联邦社会环境较好、经济发展较为平稳的地区,愿意去远东和西伯利亚定居的毕竟是少数。实际上,在俄联邦有的地区也存在大量富余劳动力,问题在于大部分闲散劳动力宁可失业,也不愿意去边远地区发展。(2)新移民政策依然无法解决外来移民资源相对不足的问题,因为从长远看,俄联邦需要的是一个数量庞大的外来移民群体,而在目前政策规定范围内,这个目标很难达到。(3)不能解决非法移民的问题。俄联邦当局对劳动移民实行配额限制,使得那些已经在俄联邦的劳动移民中的一部分人会重蹈其前辈做法的覆辙而转为非法移民,这是因为虽然俄联邦对劳动移民实施限额管理,但其国内对于境外劳动力又有巨大需求。此外,入籍移民的定向选择和劳动移民的配额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移民管理部门官员的腐败风气——移民配额管理权和对非法移民的查处权是贪官捞钱的“资本”。

俄联邦的新移民政策体现了其对外吸收移民的内在矛盾性。一方面俄联邦对外来移民的需求愈益扩大,另一方面在有限范围内吸收外来移民不能满足俄联邦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长远需要;一方面俄联邦政府倾向于更多吸纳受过高等教育、具有高技能素养的移民,另一方面又对外来移民的行业选择加以严格限制;一方面俄联邦国内人力资源严重不足,另一方面俄当局对输入劳动移民实施定量控制;一方面俄当局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法令条文,另一方面移民偷渡和非法“入境交易”现象难以遏制,等等。不过,从长远趋势来看,俄联邦政府目前的移民政策和实践只是其移民领域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阶段,随着其国内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劳动力资源需求的进一步扩大,俄联邦政府必然需要再度调整其移民政策,考虑从更有人力资源潜力的地区和国家吸纳移民。对人力资源需求的持续性和迫切性,将使俄联邦自觉或不自觉地扩大对外来移民“解禁”的范围。

中国是俄联邦大量吸纳劳动移民最具潜力的国家,移民领域也是俄联邦和中国在资源互补与合作方面的重要领域之一。除了中国人力资源丰富与俄联邦对劳动力资源需求呈不断增长趋势外,双方在这一领域合作的突出优势和客观条件还在于,两国是拥有4300公里边界线的友好邻邦,有1亿多人口的中国东北地区与人烟稀少的俄联邦远东地区直接相连。但目前中、俄两国在移民领域进行合作的条件尚有欠缺。第一,中国的俄语教育不普及。现在,大多数中国人对俄语不熟悉、不掌握,与俄罗斯人的思想和文化交流存在明显障碍。第二,相互之间的文化了解不足。中、俄两国积极的文化交流只是在最近几年间才取得较大突破,互办“国家年”使两国在人文领域的交往得到极大提升。但总体上,目前两国公民对对方文化的了解依然存在很大局限性。第三,中方的业务技能准备不足。同过去相比,中国人的文化知识水平已经普遍提升,但目前中国赴俄联邦短期工作的人大多属于体力劳动型,而俄联邦更希望能够输入有高学历、高级专业知识或熟练技能的人才(虽然俄联邦并不希望外国移民进入该国的重要部门任职)。第四,俄方的心理准备不足。俄联邦社会显然尚未做好广泛接纳中国移民的心理准备,“中国威胁”、“中国人口扩张”等谬论在一些俄罗斯人的心目中仍有负面影响。第五,就近期前景而言,俄联邦从原苏联其他地区吸纳的移民尚能满足其现阶段对于劳动力资源的需求,暂时还没有从更大范围吸收外国移民的紧迫感。

显然,若要拓展中、俄两国在移民领域的合作,两国间的人文交流尚需进一步扩大,互信基础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目前,在俄联邦的中国移民不多,而且其中绝大部分是短期的劳动移民。在俄联邦也存在来自中国的非法移民,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中、俄经贸合作广泛开展而相关制度存有缺陷的结果。不过,同来自独联体其他成员国的非法移民比较,无论从数量上或比重上看,中国在俄联邦的非法移民都显得微不足道。目前,中、俄两国在移民领域的合作可以考虑以下几点因素:第一,中国赴俄移民应以短期的劳动移民为主,他们通过辛勤劳动而获得相应的报酬。第二,中国赴俄移民应通过正规渠道办理合法手续后进入俄联邦,在俄停留期间需要遵守俄联邦的法规,按俄方规定支付有关费用和交纳税款,到期后按时回国,不使自己沦为非法移民。第三,在两国各自建立相应的培训机构和服务机构,使中国赴俄移民能初步掌握交流手段和符合俄联邦需要的谋生技能,并能得到俄方的相关服务。第四,应尽快形成人文交流与移民领域合作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一方面,通过加强人文交流增进互信,促进移民领域合作的扩大;另一方面,通过移民领域的合作反作用于两国间的人文交流,从而进一步促进移民领域的合作,并在中国移民为俄联邦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将中国的优秀文化和精神文明带入俄联邦,使俄罗斯人更好地了解中国。

总之,俄联邦新移民政策的实施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它表明俄联邦政府已经意识到人口下降和劳动力资源短缺问题的严重性,尽管俄联邦在扩大吸纳移民方面仍实施一系列限制性措施,但在移民领域扩大开放的程度已成定势。而有着丰富劳动力资源的中国在移民领域与俄联邦发展积极的互补、合作关系方面具有很多有利的条件。

注释:

①包括长期(定居)移民和短期移民(短期赴俄联邦打工者,即劳动移民)。

②参见РяэанцевС.Родственники и соседи,

载http://www.ng.ru,27,02.2007。

③参见Путин В.Вступительное слово на заседании Совета Беэопасности по миграционной политике,载http://www.kremlin,ru,2005.3.17。

④Пуmuн В.Послание Федеральному Собранию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载http://www.kremlin.ru/appears/08/07/2000.

⑤参见Мuхаǔлов К.Преодоление провала,载http://www.ng.ru,27.02.2007。

⑥参见Баmенева Т.,Вищневский А. Демограф:в XX веке мы потеряли половину страны,载http://izvestia.ru,02.12.2005。

⑦参见Горбачева А. Пожалейте женщин,载http://www.ng .ru,10,02,2006。

⑧参见Трофuмов А. Сколько Стоит Наркомания,载http://www.ng.ru,22,07,2005。

⑨参见Пуmuн В. Послание Федеральному Собранию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载http://www.kremlin.ru/sdocs/appear,25.04.2005,10.05.2006。

⑩参见Филиппова Е. Деmu Россuu:цифры и проценты,载http://radiorus.ru/,08.02.2007。

(11)参见Укаэ преэидента: О мерах по окаэанию содействия добровольному переселению в Российскую Федерацию соотечественников,проживающих за рубежом,载http://www .kremlin .ru,22.06.2006。

(12)参见Выхованец О. Два шага вперед,шаг назад,载http://www.ng.ru,27.02.2007。

(13)参见Неволuн И. Путин оэаботил каэахстанское 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о:поедут ли русские иэ Каэахстана?,载http://www.centrasia.ru/news.php4,21.08.2006。

(14)参见В Каэахстане одобрена“Концепция перехода к устойчивому раэвитию на 2007-24гг.”//Kazakhstan Today.16.11.2006。

(15)参见украина просит Россию разъяснить новые правила миграции,载http://www.centrasia.ru,19.01.2007。

标签:;  ;  ;  ;  ;  ;  ;  ;  ;  ;  ;  

俄罗斯联邦移民政策分析_移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