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灰霉病菌和油菜菌核病菌对嘧霉胺的敏感性基线及番茄灰霉病菌抗药性研究

番茄灰霉病菌和油菜菌核病菌对嘧霉胺的敏感性基线及番茄灰霉病菌抗药性研究

贾晓华[1]2004年在《番茄灰霉病菌和油菜菌核病菌对嘧霉胺的敏感性基线及番茄灰霉病菌抗药性研究》文中提出嘧霉胺(pyrimethanil)为苯胺基嘧啶类杀菌剂,对由灰葡萄孢霉(Botrytis cinerea)引起的灰霉病有良好的防效。这类杀菌剂可抑制灰葡萄孢霉菌丝内甲硫氨酸的生物合成,并可抑制病菌胞外蛋白酶(包括水解酶)的分泌,减少病菌侵入位点寄主细胞的死亡。中国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推广使用嘧霉胺,由于其作用位点单一,加之灰葡萄孢霉具有繁殖速度快,遗传变异大和适合度高的特点,所以对嘧霉胺的抗药性风险较高,因此研究嘧霉胺对中国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物活性以及抗药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室内离体条件下采用菌落生长抑制法,选用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PDA)、麦芽浸膏培养基(MEA)和L-天冬酰氨合成培养基(L-asp)叁种培养基测定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A2和A5菌株对嘧霉胺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合成培养基L-asp测定嘧霉胺活性灵敏度高,10μg·mL~(-1)对A2和A5的抑制率分别为78.43%和87.50%;而相同药剂浓度下在PDA上测定的对A2和A5的抑制率分别为和56.54%和61.00%,在MEA培养基上测定的对A2和A5的抑制率则仅为38.25%和47.67%。 嘧霉胺对不同种真菌的毒力差异显着,具有专化性。在L-asp培养基上测试的12种真菌中,嘧霉胺对灰葡萄孢霉、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和苹果轮斑病菌(A.solani)菌丝生长有强烈的抑制作用,EC_(50)值分别0.177、0.274和0.278μg·mL~(-1)。对芦笋茎枯病菌(Phoma asparagi)、辣椒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和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的菌丝生长也有较高活性,EC_(50)值分别为1.444、1.623、2.017和4.106μg·mL~(-1)。对梨腐烂病菌(Cytospora carphosperma)、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白绢病菌(Sclerotium rolfsii)、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和小麦赤霉病菌(Gibberella zeae)活性较差。 嘧霉胺处理灰霉分生孢子,在12h内表现对孢子萌发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处理12h时对灰葡萄孢霉h18菌株的EC_(50)为0.248μg·mL~(-1)),但随着培养时间延长,对孢子萌芽抑制率下降,而表现为抑制芽管的发育。因此,嘧霉胺的作用方式是抑制灰葡萄孢霉菌丝生长,而不是抑制孢子萌发。 2000年从未用过喀霉胺等苯胺基嚓吮类杀菌剂的江苏盐城地区番茄上采集、单袍分离得到灰葡萄袍霉菌22个;2001年从未用过啥霉胺等苯胺基啥吮类杀苗剂的江苏南通市郊区、通州市等地区采集、分离得到油菜菌核病菌50个。采用菌落生长抑制法在L一asp培养基上测定这两种病原菌对峪霉胺的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22个灰葡萄袍霉菌株的ECSO值变化范围在0.038一0.418拼g·mL一,之间,平均ECS。值为0.174。g’ mL一,,95%置信区间为0.125一0.222JJg·mL一‘。50个油菜菌核病菌ECS。值变化范围在0.303一5986 09·mL一,之间,平均ECS。值为1 .779 09·mL一‘,95%置信区间为l,738一2296似g·mL一l。 2002年从已使用过嚓霉胺药剂的江苏淮阴地区日光温室或塑料大棚中采集、分离获得55个番茄灰葡萄袍霉病菌,在L一asp培养基上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各菌株对喀霉胺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该地区灰葡萄袍霉菌对喀霉胺的敏感性ECs。值变化范围在0.108一22.94。g·mL一’,平均ECS。值为3.217。g·mL一‘;淮阴地区的灰葡萄袍霉对嚓霉胺已产生杭药性,抗药比例为4364%。抗性群体中83.33%的菌株表现中杭水平,1667%表现高杭水平。 室内紫外诱导获得高杭喀霉胺的菌株Huv16,ECS。值为24.95 09·mL一,,比亲本菌株高162倍。对田间敏感菌株、中杭菌株及紫外诱导的高抗菌株离体条件下的测定结果表明,叁种类型的菌株在生长速率、产袍量和袍子萌芽率方面,菌株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不同生物学性状与对嚓霉胺的抗性水平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田间中杭菌株和室内诱导的高杭菌株Huvl6均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在番茄叶片上测定的敏感性与在L一asp培养基上测得的敏感性之间存在相关性。交互杭性结果表明,苯胺基嚓咤类杀菌剂间存在正交互杭性,而与其他药剂如多菌灵(苯并咪吐类)、乙霉威(N-苯胺基甲酸醋类)和速克灵(二甲酞亚胺类)等不存在交互抗性。 将喀霉胺与多菌灵、异菌脉和福美双分别按1:l,3:1,6:1比例复配,离体条件下采用菌落生长抑制法测定各复配剂对灰葡萄袍霉菌株YS和Hyl6的毒力,结果表明,各复配剂对灰葡萄抱霉均表现相加作用。其中,啥霉胺和多菌灵3个比例的复配剂对Hyl6菌株(对多菌灵高杭,EC50习oo仁g·mL一,)具有优异的抑制作用。嚓霉胺与异菌豚3:1,6:1的复配剂比例对苹果轮斑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也表现相加作用。

王智[2]2016年在《辽宁省不同地区番茄灰霉病菌抗药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番茄灰霉病由半知菌亚门葡萄孢属的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侵染所致,是一种世界性重要病害。番茄灰霉病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我国出现,现今己成为番茄生产中的限制性障碍。目前生产上对该病的防治以化学防治为主,常用的杀菌剂有苯并咪唑类、二甲酰亚胺类、苯胺基嘧啶类等。然而番茄灰霉病菌对常用化学杀菌剂的抗性问题已十分突出。目前,在辽宁省各地区还未发现对新型杀菌剂咯菌腈具有抗药性的番茄灰霉病菌菌株。’而新型杀菌剂咯菌腈敏感性的测定及抗药性凤险评估,是抗药性治理的理论依据,对阻止或延缓辽宁省番茄灰霉病菌对咯菌腈抗药性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试验主要从番茄灰霉病菌对不同药剂的敏感性、辽宁省不同地区之间番茄灰霉病菌对常用杀菌剂以及新型杀菌剂咯菌腈的敏感性进行比较分析、新型杀菌剂咯菌腈与其他杀菌剂的交互抗性研究、室内诱导抗咯菌腈突变体和抗药性突变体的生物学性状等方面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辽宁省番茄灰霉病菌对咯菌腈、腐霉利、多菌灵和嘧霉胺的敏感性。对咯菌腈的EC50值分布在0.0007~0.0244 μg/mL,平均值为0.0073μg/mL,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34.86倍;对腐霉利的ECso值分布在0.0900-11.4996μg/mL之间,平均值为1.5275μ.g/mL,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127.7733倍;对嘧霉胺的EC50值分步在0.1542~73.19321μg/mL之间,平均EC50值为3.6395μg/mL,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474.6641倍。对多菌灵的EC50值在3.3490~1062.7638μg/mL之间,平均EC50值为169.8858μg/mL,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317.3377倍。番茄灰霉病菌除对咯菌腈全部表现敏感以外,对其他的杀菌剂均有抗性菌株的出现,并得出番茄灰霉病菌对咯菌腈、腐霉利、多菌灵、嘧霉胺抗药性频率分别为0、35.04%、100%、96.58%。采用SPSS软件对不同地区的EC50均值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Tukey's Multiple对比试验分析方差,得P=0.384>0.05,不同地区间番茄灰霉病菌对咯菌腈的ECso差异不显着。利用SPSS软件进行K-S法非参数性检验,得P=0.089>0.05,供试的117株番茄灰霉病菌对咯菌腈的敏感性频率符合正态分布。各地区间可建立番茄灰霉病菌对咯菌腈的敏感基线(0.0073±0.0045)μg/mL。供测的117株番茄灰霉病菌中,EC50在0.0030~0.0060的菌株出现频率最高,为29.91%,其他区间频率依次降低。辽宁省除了辽中县以外,各地区之间番茄灰霉病菌菌株对腐霉利的EC50值无显着性差异,辽中地区的番茄灰霉病菌菌株对腐霉利的敏感性与其他各地区具有一定的差异。辽中地区番茄灰霉病菌菌株对腐霉利的平均EC50值最大,普兰店地区番茄灰霉病菌菌株对腐霉利的平均EC50值最小,其他地区番茄灰霉病菌菌株对腐霉利的EC50值分布在两地区EC50值之间。辽宁省各个地区番茄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敏感性具有一定差异,与其他的地区相比较,海城地区的灰霉病菌菌株对嘧霉胺的EC50值范围是最小的,平均EC5o值也是最小的。采于北票地区的番茄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平均EC50值最大,其他地区的番茄灰霉病菌菌株的EC50值分布在海城市和北票市之间。海城市番茄灰霉病菌菌株对多菌灵的敏感性与其他地区不同,海城市番茄灰霉病菌菌株对多菌灵的平均EC50值最大,普兰店市番茄灰霉病菌菌株对多菌灵的平均EC5o值最小,供试菌株对多菌灵最小EC5o值出现地区是沈阳市,最大EC5o值出现地区是在北票市,最高EC5o值可达到1062.7638μg/mL。咯菌腈对不同菌株EC50对数值与腐霉利、多菌灵、嘧霉胺对相应菌株的EC50对数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06(P=0.658)、-0.183(P=0.439)、0.364(P=0.115),在P=0.05时均未达到显着水平,咯菌腈与腐霉利、多菌灵、嘧霉胺之间均不存在交互抗药性。本试验通过药剂驯化和室内紫外线诱导一共获得了7株抗药性突变体,其中有4株抗药性突变体是由室内紫外线诱导获得的,3株抗药性突变体是由药剂驯化获得的。抗性突变体与其亲本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产菌核能力、致病力有显着性差异,抗性突变体的菌丝生长速率、产菌核能力、致病力均低于亲本菌株,抗药性突变体的产孢时间、产孢量与其亲本菌株无明显差异。且经室内紫外诱导和药剂驯化所获得的抗药性突变体的抗药性随着培养代数的不断增加不能稳定的遗传。

宋莹莹[3]2016年在《山东省灰霉病菌对常用杀菌剂的抗性监测及对吡唑萘菌胺和四霉素的敏感性》文中认为灰霉病是我国保护地作物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化学药剂仍是防治灰霉病的主要方式。但随着药剂的广泛使用,化学防治与病菌抗药性的矛盾日益突出,需要定期监测灰霉病菌对常用防治药剂的敏感度变化。另外,据文献报道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吡唑萘菌胺和抗生素类杀菌剂四霉素对灰霉病具有良好的防效,但在国内尚未广泛应用,其使用前景尚需评估。为此,本文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监测了山东地区82个灰霉菌株对多菌灵、嘧霉胺等常用杀菌剂的敏感性,研究了吡唑萘菌胺和四霉素对灰霉病菌的毒力作用特性、不同抗性水平灰霉病菌对吡唑萘菌胺和四霉素的敏感性及两种药剂的田间防治效果等,结果可为指导灰霉病田间农药使用提供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山东地区灰霉病菌对多菌灵的高抗频率达86.42%,敏感菌株仅占总菌株的1.23%。对嘧霉胺的抗性频率为83.93%,其中高抗频率达60.71%。对腐霉利的抗性频率达85.29%,低抗频率达67.65%。所有对异菌脲有抗性的菌株占总菌株的81.16%,低抗频率达50.72%。对乙霉威的抗性频率也比较高,抗性频率为95.52%,低抗频率达74.63%。对啶酰菌胺的敏感频率为62.35%。对氟吡菌酰胺的抗性频率大于50%,低抗频率为41.30%,敏感频率为38.04%。对咯菌腈的敏感频率为92%,高抗菌株所占频率仅为2%。对啶菌恶唑的抗性频率为81.25%,低抗菌株所占频率达76.56%。2.吡唑萘菌胺能高效抑制灰霉病菌的芽管伸长、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采用孢子萌发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吡唑萘菌胺对159个灰霉菌株的EC50值,其对灰霉病菌孢子EC50值分布范围为0.01-0.18μg m L-1,平均为(0.07±0.04)μg m L-1,对菌丝生长的EC50值分布范围为0.08-1.62μg m L-1,平均为(0.68±0.36)μg m L-1,均可作为山东地区灰霉病原菌菌丝对吡唑萘菌胺的敏感基线。通过吡唑萘菌胺与其它常用杀菌剂的EC50值进行线性相关分析,发现吡唑萘菌胺与其它杀菌剂间多重抗性不明显。吡唑萘菌胺对灰霉病保护和治疗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吡唑萘菌胺150μg m L-1和200μg m L-1对灰霉病均具较好防治效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吡唑萘菌胺150和200 g a.i.ha-1时对黄瓜灰霉病叶片和果实的防效分别为76.7%-87.8%和81.5%-90.7%,能有效防治灰霉病。3.采用孢子萌发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得四霉素对165个灰霉病菌孢子EC50值分布范围为0.005-0.041μg m L-1,平均为(0.020±0.009)μg m L-1,其对菌丝生长EC50值分布范围为0.04-1.09μg m L-1,平均为(0.35±0.20)μg m L-1,分别可作为山东地区灰霉病原菌分生孢子和菌丝对四霉素的敏感基线。通过四霉素与其它药剂EC50值进行线性相关分析,发现四霉素与其它常用杀菌剂间多重抗性不明显。四霉素对灰霉病保护、治疗作用和测定田间蘸花试验结果显示表明,四霉素60 g a.i.ha-1对黄瓜灰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侯军[4]2011年在《番茄灰霉病菌对丙烷脒的抗药性风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由于杀菌剂抗药性问题日趋严重,许多杀菌剂对植物病害防治效果逐渐下降,某些原已被很好控制的植物病害也有加重发生的趋势,随着传统内吸性杀菌剂的持续应用,抗药性问题势必更加突出。研究新型杀菌剂抗药性风险对延长药剂使用寿命,指导田间科学用药,避免和延缓抗药性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是一种寄主范围广、繁殖速度快、遗传变异大、危害极其严重的病原菌,目前抗药性问题已成为该病菌防治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丙烷脒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研制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芳香二脒类内吸性杀菌剂,主要用于防治由番茄灰霉病菌引起的灰霉病。目前其抗药性方面的研究还未见报道。基于此,本研究以番茄灰霉病菌为靶标菌,主要从敏感基线的建立、抗药性风险评价、抗药突变体产生抗药性的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测试和探讨,取得如下结果:1.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采自西安、咸阳、杨凌、渭南、宝鸡等5个地区的41株番茄灰霉病菌对丙烷脒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丙烷脒对所有供试番茄灰霉病菌菌株均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不同菌株间EC50值差异较小,其中最大为1.460μg/mL,最小为0.182μg/mL,相差8.0倍,平均EC50值为0.791±0.269μg/mL。不同番茄灰霉病菌菌株对丙烷脒的敏感性频率分布呈连续单峰曲线,接近正态分布。因此,可以采用这些菌株的平均EC50值作为田间抗药性检测的敏感基线。2.通过紫外诱变和药剂选择共获得10株抗药突变体,其中紫外诱导获得1株,突变频率为1.98×10-9,药剂选择获得9株,突变频率为0.025。根据FAO对抗性的划分标准,结合敏感基线及抗药突变体的抗性水平,本研究将抗性表型划分为4类:EC50值小于5.0μg/mL时,为敏感菌株(S);EC50值在5.0~15.0μg/mL时,为低抗菌株(LR);EC50值在15.1~75.0μg/mL时,为中抗菌株(MR);EC50值大于75.0μg/mL时,为高抗菌株(HR)。据此,本试验共获得了8株低抗菌株和2株中抗菌株,未获得高抗菌株。获得抗性菌株的突变频率和抗性菌株的抗性水平均很低,表明番茄灰霉病菌对丙烷脒的抗药性发展非常缓慢。适合度研究结果显示,抗性菌株的生长量、产孢量、孢子萌发率、致病力等适合度指标均明显低于敏感菌株。交互抗药性测定结果表明,丙烷脒与嘧霉胺、多菌灵、速克灵、扑海因等常用杀灰霉剂无交互抗药性。综合分析以上研究结果可见,番茄灰霉病菌对丙烷脒具有低等抗药性风险。3.线粒体复合酶Ⅲ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离体条件下丙烷脒对敏感菌株和抗性菌株线粒体复合酶Ⅲ的活性均没有影响,活体条件下丙烷脒对敏感菌株线粒体复合酶Ⅲ的活性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而抗性菌株的活性基本没有变化。结合前人研究结果可见丙烷脒对病菌线粒体复合酶Ⅲ相关基因表达的抑制是其抑菌的主因;番茄灰霉病菌对丙烷脒的抗药性与线粒体复合酶Ⅲ活性的变化密切相关。4.渗透压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敏感菌株对低渗透压和高渗透压均表现敏感,低抗菌株仅对低渗透压敏感,中抗菌株对低渗透压和高渗透压均不敏感,说明抗性菌株的渗透调节能力要大于敏感菌株。细胞膜透性测定结果表明,用各供试浓度丙烷脒处理番茄灰霉病菌敏感菌株和低抗菌株,以及用高浓度丙烷脒(25μg/mL和50μg/mL)处理中抗菌株后,所有菌株细胞膜的透性均有所增大;敏感菌株和低抗菌株最终(240min)的相对渗率虽然比较接近,但丙烷脒对敏感菌株细胞膜的损伤速度明显快于低抗菌株,说明两者的细胞膜透性及对丙烷脒的适应能力存在一定差异;此外,中抗菌株最终(240min)的相对渗率明显低于敏感菌株和低抗菌株,说明中抗菌株适应丙烷脒的能力明显强于敏感菌株和低抗菌株,其细胞膜受损伤的程度相对较小,使其细胞膜的透性相对低于敏感菌株和低抗菌株,且这种适应能力随着丙烷脒处理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对渗透压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可见,渗透压敏感性下降和细胞膜透性的改变可能是番茄灰霉病菌对丙烷脒产生抗药性的生理机制之一。5.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比较了抗性菌株和敏感菌株酯酶同工酶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差异,发现抗性菌株和敏感菌株之间无论在谱带数上还是含量上都存在明显的差异,说明番茄灰霉病菌对丙烷脒的抗药性与酯酶同工酶和可溶性蛋白的组成及含量变化有关。6.利用cDNA-AFLP技术,对敏感菌株(091)和中抗菌株(F091-16)的基因表达进行了分析,共分离得到38个差异表达的TDFs片段,并对其中6个典型的TDFs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在6个差异片段中,有4个找到了同源序列,其中TDF2、TDF4、TDF5是同一基因片段,其与细胞色素P450烷烃羟化酶基因序列有很高的同源性,另一片段TDF1与C-1-四氢叶酸复合酶有较高的同源性,其余两个基因片段TDF3、TDF6未找到与之同源的序列。C-1-四氢叶酸复合酶基因的上调表达,必将促进核酸生物合成速率的加快,进而补偿因药物分子作用导致的靶基因表达水平的下降,使线粒体复合酶Ⅲ的活性恢复正常。结合丙烷脒抑菌机理研究结果,推测C-1-四氢叶酸复合酶基因的上调表达可能是番茄灰霉病菌对丙烷脒产生抗药性的主要因素。另外,细胞色素P450烷烃羟化酶基因的上调表达也与抗药性的产生有关。综上所述,番茄灰霉病菌对丙烷脒具有低等抗药性风险。番茄灰霉病菌对丙烷脒的抗药性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C-1-四氢叶酸复合酶基因的上调表达可能是主要因素,具体的抗性机制可能为:渗透压敏感性和细胞膜透性下降,使药物分子难以穿过细胞膜进入菌丝体内,进入菌丝体内的部分药物又在酯酶同工酶、细胞色素P450烷烃羟化酶等解毒代谢酶的作用下被代谢分解;C-1-四氢叶酸复合酶基因的上调表达,使核酸生物合成速率加快,补偿了因药物分子作用导致的靶基因表达水平的下降,使线粒体复合酶Ⅲ的活性恢复正常,从而使抗性菌株表现出一定的抗药性。此外,结合前人研究结果可以进一步确认丙烷脒对病菌线粒体复合酶Ⅲ相关基因表达的抑制是其抑菌的主因。

陈治芳[5]2011年在《杀菌剂混合物对番茄灰霉病菌毒力增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灰葡萄孢引起的灰霉病是世界性重要病害,主要依靠化学防治。目前,生产中灰葡萄孢对广泛使用的苯并咪唑类、二甲酰亚胺类、苯胺基嘧啶类、N-苯基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普遍产生抗药性,引进利用与已产生抗药性问题的药剂之间无交互抗性关系的新药剂,或研发利用毒力增效或毒力相加的杀菌剂混剂是解决作物灰霉病菌抗药性问题的有效途径。咯菌腈、氟啶胺、啶菌恶唑是防治灰霉病的新型高效杀菌剂,它们的混合物对灰葡萄孢联合毒力表现型制约着能否混用或制成混剂。为此,开展灰葡萄孢对现用内吸杀菌剂的抗性检测;研究了新杀菌剂与现用药剂之间的交互抗性关系;针对田间灰葡萄孢菌群中优势菌株—多抗菌株筛选高效杀菌剂,测定杀菌剂混合物联合毒力,选定有增效作用的药剂组合配比;此外,通过田间药效试验,筛选防治番茄灰霉病无拮抗作用的药剂组合配比,确定药剂之间的可混性;初步研究新药剂混合增效机理。主要结果如下:1.检测了河北省和山东省番茄主产区灰葡萄孢对主要防治药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灰葡萄孢对多菌灵、异菌脲、乙霉威和嘧霉胺等常用内吸杀菌剂普遍产生抗性,群体中对多菌灵、异菌脲、乙霉威和嘧霉胺的四抗菌株占68.63%。氟啶胺与嘧霉胺、多菌灵、异菌脲、乙霉威及啶酰菌胺等防治灰霉病常用药剂之间均不存在交互抗性关系。2.研发了一种适合检测各种杀菌剂对灰葡萄孢毒力的生测方法—黄瓜子叶喷雾法,利用该法筛选到啶菌恶唑、啶酰菌胺、咯菌腈、氟啶胺等新型防治灰霉病杀菌剂对灰葡萄孢毒力较高。3.选用对灰葡萄孢毒力较高的新型杀菌剂进行联合毒力测定,筛选到具有明显增效作用的杀菌剂组合及配比:啶菌恶唑+咯菌腈(1:7)、啶菌恶唑+氟啶胺(1:7)、咯菌腈+氟啶胺(1:3)。利用Wadley公式计算其增效系数分别为8.56、9.31和2.32。4.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啶酰菌胺与咯菌腈、苯醚甲环唑、百菌清、唑胺菌酯、啶菌恶唑混用后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效均高于喷施其相应单剂的防效。其中啶酰菌胺250 g a.i./hm~2+啶菌恶唑50 g a.i./hm~2表现出增效作用(Abbott公式计算增效系数为1.1)。5亿芽孢/mL枯草芽孢杆菌AS与50%咯菌腈WP桶混液(18000+90、18000+60、18000+45、12000+60 g a.i./hm~2)对番茄灰霉病有优异防治效果(91.52%~93.71%),表现出相加作用。5.增效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啶菌恶唑与咯菌腈(1:7)混用及啶菌恶唑与氟啶胺(1:7)混配增效与其增强灰葡萄孢菌丝细胞膜通透性和菌丝膜质过氧化有关,而与混用后对灰葡萄孢分生孢子的呼吸作用及菌丝中麦角甾醇合成的抑制作用无关。咯菌腈和氟啶胺混配(1:3)增效与其对灰葡萄孢菌丝细胞膜通透性和分生孢子呼吸抑制的增强有关,而与菌丝膜质过氧化和菌丝中麦角甾醇合成无关。

马建英[6]2009年在《灰霉病菌对啶菌恶唑的敏感性及抗药性风险评估》文中研究指明灰霉病是蔬菜作物的重要病害之一,由其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生产上以化学防治为主,但化学防治与病原菌群体产生抗药性的矛盾日益突出。由沈阳化工研究院研制的啶菌恶唑是一种新型杀菌剂,作用方式独特,对灰霉病有特效。在河北省地区还未大面积应用。鉴于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已对大多数内吸性药剂产生抗药性,有必要研究灰霉病菌对新型药剂啶菌恶唑的抗药性。本研究在啶菌恶唑与其他药剂之间的交互抗性关系、灰霉病菌对啶菌恶唑敏感性基线、室内抗药性风险评估和抗感啶菌恶唑菌株生理生化性状比较以及啶菌恶唑与嘧霉胺复配的联合毒力等方面取得了如下结果:1.分别测定了灰霉病菌对啶菌恶唑的11个敏感菌系和3个抗性菌系对嘧霉胺、速克灵、多菌灵和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通过对不同药剂EC50值之间的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啶菌恶唑与这4种药剂的EC50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0069、0.0006、0.0007和0.0018,相关性很差,表明啶菌恶唑与这4种药剂之间不存在交互抗药性关系。2.建立了灰霉病菌对啶菌恶唑的敏感性基线。将河北省保定、廊坊、承德、衡水4地从未使用过啶菌恶唑的保护地中黄瓜和番茄病果或病叶菌样进行单孢分离。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102株灰霉病菌单孢菌株进行敏感性测定,其EC50值分布在0.0460~0.1991μg/mL,平均EC50值为(0.1182±0.0363)μg/mL,不同敏感性的菌株频率呈连续的单峰曲线分布,没有出现敏感性下降的亚群体,可把102株灰霉菌株的EC50平均值(0.1182±0.0363)μg/mL作为灰霉病菌对啶菌恶唑的敏感性基线。3.经紫外光诱导,获得7个抗啶菌恶唑突变菌株。研究发现,抗药突变体的菌落直径、菌丝产量、产孢量、菌核数及致病力均显着低于其亲本菌株。抗药突变体的抗药水平随着在无药PDA培养基上培养代数的增加抗药水平降低。因此推测,灰霉病菌对啶菌恶唑存在着较低或中等抗性风险。4.测定灰霉病菌抗啶菌恶唑突变体及其亲本菌株的菌丝块的电导率,发现抗啶菌恶唑突变体的渗透性显着高于其亲本菌株。此外还发现抗啶菌恶唑突变体在高浓度的葡萄糖和高浓度的NaCl培养基上表现极为敏感。为灰霉病菌对啶菌恶唑的抗药机制提供参考。5.以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啶菌恶唑与嘧霉胺52个配比的混合物的联合毒力,发现以1:9混配时增效系数(SR值)最大。

张莹[7]2016年在《小麦全蚀病菌对天名精内酯酮的抗药性菌株选育》文中认为天名精内酯酮是从菊科植物大花金挖耳(Carpesium macrocephalum Franeh.et Sav.)中提取的倍半萜内酯化合物,是有潜质开发成新型杀菌剂品种的高效广谱杀菌活性物质。为进一步研究天名精内酯酮的作用机理,本研究以小麦全蚀病菌(Gaeumannomyces graminis)为靶标菌进行室内抗药突变体诱导,采用药剂筛选和紫外加药剂筛选方法获得遗传稳定的抗药突变体,为天名精内酯酮及其类似物的进一步研发和合理使用提供依据,同时为天名精内酯酮作用机理的研究提供材料。主要得到以下结果:1.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来自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陕西、河南和河北的4株小麦全蚀病菌(分别记为JK、SX、HN和HB)对天名精内酯酮的敏感性,EC50值分别为53.06μg/mL、49.90μg/mL、45.36μg/mL和108.11μg/mL,不同来源菌株间EC50值差异显着,最大最小相差2.4倍。天名精内酯酮对4株小麦全蚀病菌均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2.通过药剂筛选和紫外加药剂筛选两种方法共获得5株低等抗药性菌株。其中药剂选择突变频率为0.01,获得4株抗药性菌株,分别为SX31-5、HN32-6、HN32-7和HN32-9,EC50值分布在239.98~335.92μg/mL之间,抗性水平为4.85~6.79倍;紫外加药剂筛选突变频率为1.04×10~(-4),获得1株,为SX-ZWYJ,EC50值为199.62μg/mL,抗性水平为4.04倍;得到的5株抗药突变菌株形态学均发生明显变化。3.抗药突变菌株的遗传稳定性测定表明:在不带药的PDA平板上继代培养9代后,抗药性菌株SX31-5的EC50值显着下降,遗传稳定性较差;SX-ZWYJ、HN32-6、HN32-7和HN32-9等4个抗药性菌株的EC50值均无明显下降,表明这4株抗性菌株的遗传稳定性较好。4.抗药突变菌株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所有低抗菌株的菌落生长速率与初始菌株相比均显着降低,且随着抗性水平的升高,菌落直径变小;抗性菌株的致病力均显着低于初始菌株,且随着抗性水平的升高,致病力明显降低;抗药性的产生并未导致最适生长温度这一生物学特性发生变化,所有抗药性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与初始菌株相同,均为26℃;抗药性的产生可致菌株最适生长pH值升高,除抗药性菌株HN32-7和HN32-9的最适生长pH值为7外,其余3株抗药突变菌株的最适生长pH值均为6,与敏感菌株相同。

李俨[8]2016年在《壳聚糖与叁种农药偶合物的制备及协同效果研究》文中认为在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高毒农药长期大量使用,使得农药残留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严重。新型的绿色无毒、高效低残留的生物农药的研发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课题。我国是海洋生物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以虾蟹壳为原料制备的壳聚糖作为一类无毒无害可降解和生物相容性好的海洋生物多糖,具有抑制植物病原真菌、诱导农作物抗病和促生长等多种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利用壳聚糖对现代农药进行修饰,可以得到一类具有协同作用的新型壳聚糖农药偶合物,提高药效,降低毒副作用,为农药创制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就是在以上思路的指导下,在壳聚糖的分子结构基础上,通过接枝共聚等化学手段,将阿维菌素、恶霉灵和嘧霉胺叁种农药接枝到壳聚糖的分子上,制备得到一系列壳聚糖与农药的偶合物。通过红外光谱、核磁氢谱、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和高效液相色谱对壳聚糖偶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了壳聚糖与它们的协同增效作用及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N,N-环己基二亚胺/4-甲氨基吡啶(DCC/DMAP)脱水体系反应制备了一系列壳聚糖与阿维菌素的偶合物。实验结果表明,偶合物对粘虫、苜蓿蚜、褐飞虱和朱砂叶螨均显示了较好的杀虫活性,同时偶合物的光稳定性相比阿维菌素原药有明显提升,证明壳聚糖与阿维菌素表现出了协同作用。通过分析影响协同作用因素发现,双位点羧甲基化的壳聚糖、高分子量的壳聚糖对于阿维菌素的协同效果更加明显;琥珀酰化壳聚糖对阿维菌素的协同效果高于马来酰化壳聚糖。2.通过以氯乙酰氯、3-氯丙酰氯和4-(氯甲基)氯甲酰氯叁种酰氯为连接物,将恶霉灵分子整体连接到壳聚糖骨架中,制备了一系列壳聚糖与恶霉灵的偶合物。偶合物对立枯丝核菌、玉蜀黍赤霉、苹果炭疽病菌、水稻纹枯病菌等4株植物病原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壳聚糖和恶霉灵表现出了较好的协同作用,并且偶合物的接枝率越高、空间位阻越小,壳聚糖与恶霉灵两者的协同效果越好。3.将嘧霉胺通过定位接枝到了壳聚糖骨架中,制备了一系列壳聚糖与嘧霉胺的偶合物。抑菌试验显示偶合物对立枯丝核菌、玉蜀黍赤霉、苹果炭疽病菌3株真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说明壳聚糖与嘧霉胺表现出了协同效果,而且接枝率和空间位阻是影响壳聚糖与嘧霉胺偶合物的协同增效作用的主要因素。本论文首次制备了壳聚糖与阿维菌素、恶霉灵和嘧霉胺叁种农药的偶合物,并对壳聚糖与叁种农药偶合物的协同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壳聚糖可以与阿维菌素、恶霉灵和嘧霉胺叁类农药产生协同作用,从而通过提高农药的活性和改善理化性质来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和提高农药的稳定性,因而使解决目前化学农药带来的环境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可能。这类具有协同效果的壳聚糖与农药偶合物为新型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绿色农药的开发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胡梦琼[9]2016年在《蓝莓叶枯病的鉴定及灰霉病菌ISSR指纹图谱差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蓝莓是在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价值的新兴果树,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以来,从小面积种植到大规模商业化栽培,从小范围局部区域已扩大到全国10多个省份。随着蓝莓种植面积、市场的扩大、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各种病虫害的植保问题随之而来,受至植保工作者的关注。本研究室主要致力于蓝莓等小浆果新病害的鉴定及其主要病害的研究。在2014年病害调查中,发现一种新的蓝莓叶枯病,发病症状易与灰霉病混淆,课题组将其列为了重点鉴定对象。同时由于灰霉病在生产中引起较大为害,是蓝莓栽培中的主要病害之一,课题组于2012-2015年持续采集分离灰霉病菌,开展蓝莓与常见果蔬灰霉病菌的比对研究,主要在种群鉴定、ISSR指纹图谱、图谱类型与致病力及抗药性关联程度等几个方面开展研究。工作进展如下:1.在江西蓝莓产区发现一种新的叶枯病,易与灰霉病混淆,初期从叶缘或叶尖开始侵染,病斑不规则,后期干枯呈卷曲状。严重影响植株长势,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经过致病性检测确认致病菌后,进而对其开展了形态学及ITS与TEF-1a序列分析,鉴定为亚细亚镰孢菌(Fusarium aisiaticum,简称FA),是为害蓝莓的新纪录种。2.分别从蓝莓、番茄、黄瓜、茄子等寄主上分离获得灰霉病菌共273株。通过PDA培养性状及形态差异共筛选出35株代表菌株用于后续研究。在形态学初步鉴定基础上采用ITS和BC729序列进行首次种群验证;进而采用G3PDH、HSP60和RPB2等叁基因联合系统发育分析进行再次种群鉴定。结果表明35株代表菌均属于灰葡萄孢种群Botrytis cinerea。3.虽然筛选出的35株代表菌均同一种群,但其PDA菌落在孢子产生、菌核特性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继而对其进行了遗传图谱差异研究。灰葡萄孢作为代表菌株B.cinerea进行ISSR指纹图谱的构建。依据稳定重复、主带明显、带间距宽的筛选标准,共获得3条可用于ISSR遗传图谱构建的引物,分别为807、864和886。35株代表菌经引物807扩增后出现3种(a、b、c)不同类型指纹图谱,经引物864扩增后出现4种(Ⅰ、Ⅱ、Ⅲ、Ⅳ)不同类型图谱,经引物886扩增后出现5种(A、B、C、D、E)不同类型图谱。将以上3个引物的扩增图谱综合分析,35株代表菌共获得9个类型图谱(N1、N2、N3、C1、C2、C3、C4、C5、S1)。随机从代表菌株之外的其他菌株中选取32株菌进行图谱验证。结果表明32株验证菌分别隶属于N1、C2、C3、C4、C5、S1等图谱类型,未出现新类型图谱。4.灰霉菌ISSR图谱类群与致病性及抗药性关联试验分析表明它们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关联性。将做完ISSR图谱分析的67株菌的致病力进行测定,研究结果为C1图谱类型中强、弱致病菌各占50%;C2图谱类型中强致病力、弱致病力、无致病力菌株分别占23.3%,中致病力菌株占30.1%;C4类型中2级、1级、0级致病力菌株各占15%,3级致病力菌株占65%;同样地,其他图谱类型也出现类似情况,即各图谱类型下不同致病力等级的菌株均有分布,存在致病力分化现象。经过比较,筛选出4种杀菌剂对灰霉菌株进行抗药性测定:多菌灵、腐霉利,嘧霉胺,咯菌腈。采用MIC法(最低抑制浓度法)作为抗药性初步鉴定的方法,对35株不同类型代表菌株进行了初步的抗药性鉴定,结果是35株灰葡萄孢菌中共得到了腐霉利抗性菌株21株,多菌灵抗性菌株34株,嘧霉胺抗性菌株26株,咯菌腈抗性菌株只有1株。其中在腐霉利的抗性初筛试验结果中,类型C2、类型N3全部菌株均为抗性菌株,N1、N2与S1菌群各只有一株代表菌株,均表现敏感;35株菌中只有一株属于C2群的菌株出现抗药性,其余34株均表现为敏感;对多菌灵的抗性试验中,除C1菌群中出现一株抗性菌株外,其他菌群代表菌株全部表现为抗性

石妞妞, 杜宜新, 阮宏椿, 甘林, 杨秀娟[10]2016年在《福建省番茄灰霉病菌对氟啶胺敏感基线建立及与不同杀菌剂的交互抗性》文中研究说明为明确中国福建省番茄灰霉病菌对氟啶胺的敏感性及其与不同杀菌剂的交互抗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06株采自福建省主要番茄产区的番茄灰霉病菌对氟啶胺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氟啶胺对福建省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EC50值在0.003 7~0.045 2μg/m L之间,平均值为(0.022 1±0.009 8)μg/m L,其敏感性频率分布呈连续单峰曲线,符合正态分布,因此可将该EC50平均值(0.022 1±0.009 8)μg/m L作为福建省番茄灰霉病菌对氟啶胺的敏感基线,用于其田间抗药性监测。从106株菌株中选择15株对氟啶胺敏感性不同的菌株,测定了其对嘧霉胺、异菌脲、腐霉利和啶氧菌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供试5种杀菌剂对15株番茄灰霉病菌菌丝生长的平均抑制活性依次为氟啶胺>异菌脲>腐霉利>啶氧菌酯>嘧霉胺,氟啶胺与异菌脲、腐霉利、啶氧菌酯和嘧霉胺之间均不存在交互抗性。

参考文献:

[1]. 番茄灰霉病菌和油菜菌核病菌对嘧霉胺的敏感性基线及番茄灰霉病菌抗药性研究[D]. 贾晓华. 南京农业大学. 2004

[2]. 辽宁省不同地区番茄灰霉病菌抗药性研究[D]. 王智. 沈阳农业大学. 2016

[3]. 山东省灰霉病菌对常用杀菌剂的抗性监测及对吡唑萘菌胺和四霉素的敏感性[D]. 宋莹莹. 山东农业大学. 2016

[4]. 番茄灰霉病菌对丙烷脒的抗药性风险研究[D]. 侯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5]. 杀菌剂混合物对番茄灰霉病菌毒力增效研究[D]. 陈治芳. 河北农业大学. 2011

[6]. 灰霉病菌对啶菌恶唑的敏感性及抗药性风险评估[D]. 马建英. 河北农业大学. 2009

[7]. 小麦全蚀病菌对天名精内酯酮的抗药性菌株选育[D]. 张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8]. 壳聚糖与叁种农药偶合物的制备及协同效果研究[D]. 李俨.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6

[9]. 蓝莓叶枯病的鉴定及灰霉病菌ISSR指纹图谱差异研究[D]. 胡梦琼. 沈阳农业大学. 2016

[10]. 福建省番茄灰霉病菌对氟啶胺敏感基线建立及与不同杀菌剂的交互抗性[J]. 石妞妞, 杜宜新, 阮宏椿, 甘林, 杨秀娟. 农药学学报. 2016

标签:;  ;  ;  ;  ;  ;  ;  ;  

番茄灰霉病菌和油菜菌核病菌对嘧霉胺的敏感性基线及番茄灰霉病菌抗药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