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校德育实施目标与内容的比较与启示_道德教育论文

中美高校德育实施目标与内容的比较与启示_道德教育论文

中美高校德育实施目标、内容的比较及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美论文,德育论文,启示论文,目标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338(2009)06-0221-04

在全球文化相互激荡、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逐步加强、现代化程度逐渐深化的当今时代,一些青少年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公共道德缺失、职业道德下降、人际关系冷漠、人格沦丧等令人担忧的现象。从世界范围来看,当代青少年的道德滑坡具有普遍性特征。重视和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已经成为全球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特征,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青少年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迫切性及现实意义,纷纷调整其德育的发展思路与策略,形成了全球性德育的新景观。为了更深刻地理解世界德育的发展规律,掌握德育发展的内在联系,现对中美高校德育目标、内容等方面进行比较,希望对我国高校德育的改革和发展有所裨益。

一、中美高校德育目标比较

德育的目标定位,是由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自身发展的情况所决定的。德育目标必须依据社会发展需要、时代特征、国家的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等因素来确定。中美两国根据各国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高校德育目标,用以指导高校德育工作。由于社会基本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中美两国德育目标的性质也不尽相同,各有侧重。

(一)中国高校德育目标。我国高校德育目标是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理论基础建立起来的。1978年,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促使学校德育目标发生了历史性的重大转变,提出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的德育目标。1995年国家教委颁布试行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教育大纲》明确指出: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全国高校设置了统一规范的道德教育课程体系,并作为各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当前,我国高校德育目标就是引导全体学生把坚定的、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强调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目标的统一性、一致性,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四有”新人,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美国高校德育目标。美国高校德育目标比较开放,呈现出多元化、多样性的特点,至今没有一个统一表述的大学德育目标,而是将1949年美国国家教育委员会提出的“教育要面向民主、面向国际、面向解决社会问题”的新思想作为培养目标。旨在通过德育,使学生热爱美国,形成对美国政治制度的忠诚,遵纪守法,成为具有健全人格、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进取的“责任公民”。其实质是培养学生具有合乎美国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要求的遵纪守法的观念和行动,明确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使全体国民具“美国精神”。

二、中美高校德育内容比较

中美两国德育内容大致都包含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但由于文化传统、社会发展的要求不同,中美高校在德育内容选择上又各有不同的侧重点和特色。

(一)中国高校德育内容

1.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德育的基本内容与核心。其目的是使学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民族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坚定不移地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使学生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培养政治敏感性、洞察力、鉴别力,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共产党,政治取向务实积极;使学生懂得“祖国利益高于一切”、“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发扬对祖国和人民的奉献精神。

2.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的意识,树立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以“五爱”为基本要求,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价值观教育,教育学生正确处理个人、集体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树立奉献精神,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将个人的利益与祖国的利益和前途紧密联系起来,把个人价值与社会责任、社会贡献有机结合起来,在实现社会理想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法制教育和纪律教育。这是近年来高校德育强调的一个重点内容。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做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做到“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事实上,从1986年开始,全国高校开设了“法律基础课”,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讲授有关法律知识,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的民主观念、法制观念和纪律观念,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4.心理咨询。20世纪90年代以来,心理咨询在我国高校得到迅猛发展。我国高校心理咨询一般由心理学教师或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等兼任,多为义务性咨询,通过各种心理调适和思想启发、行为引导来帮助、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学生困惑,消除心理疾患,增强自我调节、适应社会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开发自身潜能,更好地适应环境,从而促进学生在思想上、心理上与人格上的不断成熟。

(二)美国高校德育内容

1.公民教育。美国公民教育目的是将青少年培养成具有“强烈的对国家的忠诚感”的美国人,即“当一名美国人比当任何其它国家的国民更好”的美国人,并由此造就一批敢作敢为、大胆进取的“世界公民”。[1]美国公民教育是以爱国主义和法制教育为核心的。爱国主义精神被美国人视为公民最基本的素质。美国法制教育是建立在合理、科学的法制教育体系基础之上的,大学侧重对法律的理性分析,其目的是培养遵守法制和忠于美国制度的合格公民。

2.品德教育。美国政府历来重视强调学生的品德教育。美国的一个教育组织认为,青少年道德品质应建立在“信赖、敬重、责任、公平、关怀和公德”六大支柱上,这六大支柱应超越各民族文化、社会地位和宗教信仰的局限,是每位青少年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因此,当代美国人认为,学校教育应当承担时代赋予的新使命,应毫不犹豫地传授这些道德品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同时,重视培养团结协作的群体意识,善于理解、尊重他人,与他人合作共事;培养社会责任感意识等。

3.法制教育。美国高校法制教育是建立在合理、科学的法制教育体系基础上的。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规定了具体的教育内容,且环环相扣。中小学讲法律条文,将美国的宪法、法律、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传授给学生;而大学侧重于理论分析与研讨美国的法律和政治制度,把法制教育同介绍美国社会特点有机结合起来,以此说明美国法律的重要性、合理性、权威性、神圣不可侵犯性,从而不断强化学生对美国社会政治制度的认同感与遵纪守法意识,成为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

4.心理咨询。美国高校的心理咨询工作可追溯到20世纪初美国出现的职业辅导。它发展至今,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心理咨询体系。美国高校的心理咨询工作对于排解学生心理困惑、消除心理疾患、提高学生自我意识和自助能力、加强学生人格教育和引导,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美国,几乎所有大学都设有心理咨询类机构,这类咨询机构集中了大批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咨询专家,他们通过上课、座谈、访谈、个别咨询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在美国,约有一半大学生在四年左右的大学生活中接受过心理咨询服务。

三、对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我国高校德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不少可贵的经验。但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变迁的巨大冲击下,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又表现出诸多问题,亟待改革创新和不断完善。通过对中美两国高校实施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的客观比较,可见中美高校德育有其共性,但颇具特色,美国高校德育工作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之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面对我国高校德育现状,借鉴美国高校德育经验,使我国高校德育体系既具有时代气息又具有文化底蕴,对加强和改进我国高校德育工作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拓展弘扬民族精神的立体式德育。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在历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最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和高尚品格,是人类群体间最富感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动力源。美国高校德育的实践表明,其爱国主义教育和美国精神的教育之所以成功,主要通过本国的一个个具体成就以及美国历史中的具体事件来达到教育目的,并在一定程度上与他们博采了英、德、法等欧洲发达国家的经验有关,也与美国一直坚持在学校德育中传递和宣扬美国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国家制度,使学生接受美国的传统价值观和美国精神与文化有关。在美国高校里,培养学生具有民族优越感和自豪感,成为具有民主精神的、勇于开拓的、以当美国人为自豪的美国人。因此,我国爱国主义教育与民族精神教育要克服过程形式化、形式单一化等弊端。在活动组织上,不能脱离实际,既要强调外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又不能忽视在日常道德生活中以道德情感为基础的、内化的教育。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应拓展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并纳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充分利用重要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重大活动、节假日以及学生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基地等多种形式,激发广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广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中华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教育活动。同时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应突出思想性、注重系统性、体现务实性、坚持长期性。因此,应当把学生道德教育植根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重新审视、阐释、理解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大力弘扬和培育学生伟大的民族精神,这对于凝聚中华民族的全部力量、培养真正富有中华民族精神的中国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体化的高校新德育具有重大意义。

(二)主张实施人格现代化的德性养成教育。现代德育的核心思想是促进学生的人格现代化,把学生作为道德主体培养,促进学生的德性养成和发展。有的学者把人格现代化归纳为“五心”:爱心献给社会、忠心献给国家、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也有学者提出“六心”:热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爱心献给社会、忠心献给祖国、关心献给环境、信心留给自己。[2]德性养成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展为主线”的德育体系,把学生作为道德主体培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作用,促进思想道德主体的自我形成、自我发展,努力实施学生人格现代化的德性养成教育。高校要废除道德教育居高临下单向灌输的模式,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向互动,并通过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实现人格现代化的活动。国际教育基金会总裁(IET)石峻昊博士曾指出:“在你们追求更高的学术与科技教育的同时,千万不要忽略青少年的人格教育。否则,你们将会重复西方的严重错误。由于这些错误,西方得到的是犯罪、道德败坏、家庭的崩溃与其它种种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并不是科技的失败,而是最基本的教育的失败。”这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熟虑的。因此,我国高校德育核心不在于传播知识,而在于提高人才质量,培养具有现代人格素质的人才;必须把教育的视角放在培塑和提高学生的德性养成上。

(三)改革“教条”式德育课程的德育影响。从德育课程教育方面来看,中美两国高校都以课堂教学灌输各自倡导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教育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政治性,最终目标都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美国高校德育经验表明,德育课程内容很少用抽象的、纯理论的概念对学生进行灌输,而是将教育内容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择业和交友等现代生活中,使德育内容面向学生的现代生活,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德育的实际效果。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有些高校德育体制过于陈旧落后,德育课程设置不尽科学合理,人才培养工作存在着道德教育比较薄弱、教学方法手段相对落后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德育课程的兴趣,抑制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要突破目前我国高校德育课程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多方面拓展德育教学的渠道,构建多元化的德育教学网络。高校德育课程要突破旧的“课程”和“学科”局限,加强“德育精品课程”建设,将德育理论与生活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德育内容要向时代和生活开放,不断从经济社会变革中吸纳新鲜的道德成分,关注人们生活所遇到的思想道德上的新矛盾、新问题和新热点,实现高校德育内容的深化变革与不断创新。

(四)完善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整合机制。高校德育教育从指导思想、具体目标、工作内容、工作性质都将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带来影响,要处理好高校德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的整合关系,需要明确两者的联系与区别,利用各自的优势和特点,达到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目的。高校德育教育是学生心理教育的基础,决定学生心理教育的方向,发挥德育教育的内化功能,解决心理教育的整体性问题;在心理教育过程中要利用好德育教育的基础,针对学生心理教育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方法做到相互交融、协同发展,使教育对象及教育环境达到心理教育的目的。因此,高校德育教育与学生心理教育的整合绝不是二者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心育德、以德育心、心育德育一体化的相互渗透、有机整合的教育过程。这种或许可以称之为“心理—道德教育”的教育,无疑既是我国高校德育改革的一种模式,又是我国大学生心理教育本土化的一个尝试。因此,学生心理教育与高校德育教育的有机整合,才是更完整的心灵教育,才更符合人的整体性、教育的整体性思想,才能更好地提升人的精神世界,更有效地形成和谐的健全的人格。

(五)整合教育资源,增强家庭、社区德育功能。美国高校非常重视教育资源的整合,进一步增强家庭、社区的德育功能。因此,我国学校、家庭、社区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环境,三者应紧密联系、相互配合,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新模式,真正把学校、家庭、社区等方面的力量融为一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般而言,在中小学阶段,家庭配合学校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大学阶段,家庭对学生的教育带有一定的自发性与随意性。因此,在大学阶段,学校应加大宣传力度,使学生家长认识到家庭与学校联系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增强其联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平时应通过书信、电话等形式,定期向学生家长反馈学生的平时情况;举办学生家长委员会,了解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共同研究学生成长教育规律以及有关问题。随着后勤社会化的进一步推进,我们应该正确认识社区教育的重要性,积极探索社区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借助学生会、学生社团、学生宿舍自律会等学生组织,不断探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机制;利用社区资源,增加学生社会实践机会,提高学生“长才干,作贡献”的适应能力。因此,要积极整合我国教育资源,进一步增强家庭、社区的德育功能,形成学校德育工作向心力,凝聚德育工作合力,营造良好的德育工作氛围,使学生提高思想道德新境界。

(六)培养高校德育工作专业化队伍。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依据,因而教育的力量只能从人的人格这个活的源泉流露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育者人格的作用。”作为高校德育工作者,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是价值理念和道德教育的传授者,对学生行为规范产生引领作用。高校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过硬,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素质的学生。因此必须建立一支素养高、能力强的德育工作专业队伍,切实解决当前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存在的一些专职人员不足、学历低等问题。当前,高校很有必要把德育工作专业化队伍建设提上重要议事日程,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科学指导和规范管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适当提高他们的生活待遇,保持队伍的相对稳定性;招聘专职人员时考虑专业背景,优先考虑德育相关专业背景的人才;在德育工作中,必要时采取适当的物质手段激励德育工作队伍,进一步调动工作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实际特点,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制度建设与加大奖惩考核力度;要提供教育与培训机会,使学校德育工作者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与专业技能,努力为学校打造一支道德素质过硬、理论性强、基础扎实的“积极、乐观、向上、稳定、高素质”的德育工作专业化队伍。

标签:;  ;  ;  ;  ;  

中美高校德育实施目标与内容的比较与启示_道德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