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华
甘肃省甘谷县第二中学
摘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自然地渗透人文教育内容,从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来探索学生的内在学习潜能,给予学生更多的高中数学自由探索机会,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完善高中数学知识框架体系建设,促进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取得更高的效率。
关键词:高中数学;人文教育;数学教学
高中数学教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对于学生的理性思维要求很高。然而这样的学科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融入更多的人文教育元素。因为高中数学的教学毕竟是教师面向学生,这样的活生生的人来开展的,如果只是纯粹理性的教育,对于学生来说,可能就会产生一些由于非智力因素所导致的学习问题,让学生丧失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数学的学习非常的僵化枯燥。因此,融入更多的人文教育元素,给予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是高中数学教师突破现有教学水平,实现更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基于此,要想将人文教育的内容自然地渗透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之中,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着力开展。
一、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长期以来,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高中数学教学中有忽视人文教育的倾向,这也导致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很多问题都是与人文教育缺乏有关。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之下,教师只关注数学知识的传授和训练,忽视对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教师只关注学生的成绩,围绕着成绩来进行理性的分析,无视学生的心理因素在其中发挥的中介作用。这种一味灌输强化训练的方式,让很多学生从心理上感到巨大的压力,从而在学习成绩上面也徘徊不前。所以,从这一角度来说,高中数学教师要重视对于学生的人文关怀,并且从解决学生的非智力阻碍因素入手,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另外,从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角度来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比重也是势在必行的。过于重视学生知识能力的增长,容易让学生轻视对于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教师对于学生平时的操性表现要从学生德智体美劳的角度进行评估,不仅要关注到学生的成绩,也要关注到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德行表现。近些年来,教育界也已经重视起来对学生的德育工作。从我们高中数学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也要将这项工作重视起来,有效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责任意识。
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渗透的途径分析
(一)从高中数学的学科特点入手,灵活开展数学教学工作
人文精神的元素渗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不必面面俱到,可以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来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开展。数学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广大数学爱好者以及数学家的孜孜不倦的追求,所以从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的角度,我们可以给学生进行渗透式的人文教育。从灵活变换多种教学方式入手,让学生在思维方式方面得到有效的训练,并且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让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数学的应用思维得到训练。数学这门学科虽然抽象,然而在生活中的用处却是非常大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习数学的人心中要装着社会,要装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数学的学习实际上也充满了很多的人文元素,它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系到人们生活中的质量提升。
例如:"数列"一章中,教材在三个地方提到了引言里的国王奖赏国际象棋发明者的故事,恰当地利用这条线索,能把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求和公式等有机地串联起来。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教师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开发教材内在的功能,挖掘数学自身的魅力,给学生以"数学美"的感受,展现数学的广泛应用,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力量,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与疑问,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的欲望,进而产生钻研数学的兴趣。
从更高层次上说,激发学生求知的原动力,也就是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强烈追求。对"真善美"的追求能丰富人的生活内涵,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与品位,而发展与升华对"真善美"的追求,使之系统化和理性化正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
(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向学生渗透科学精神
高中数学这门学科的发展,也是数学这门学科不断探索和进取过程的体现。带着严谨求实的科学探索精神,学生可以从高中数学的学习中有更多的收获和发现。在平时的授课和与学生的互动中教师的科学严谨都在自然地向学生传递着这种精神,让学生内心得到了感染。数学家奋斗的历程,是一个个严谨治学、上下求索、百折不挠、勇于进取的典范,是一座座献身科学造福人类的丰碑,实践证明:学生崇拜数学家,对数学史有着浓厚的兴趣。灿若星河的数学家和魅力四射的数学史,曾经吸引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热爱数学、钻研数学、献身数学。今天,我们更应把这些珍贵的人文教育史料奉献给学生,给他们以遐想、榜样和力量,鼓励他们去探索、发现、迎接新的挑战。
(三)挖掘高中数学的独特之美,渗透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的开展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那么,在我们的数学学科中有审美教育的契机和元素吗?其实在数学的学习中也有很多美的存在,这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善于总结和发现能够带着自己心中对于数学的热爱,让学生也发现美、感受美。数学公式的推导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理性抽象之美,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发现,并感受其中的美妙之处。这样,高中数学这门学科也会变得更加生动优雅,更有人文内涵。
三、结语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人文教育渗透的要素表现出对学生人性的关注和尊重,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高中数学教育的质量需要不断提高。从尊重学生人性的角度出发,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主动选择和自由,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因此,高中数学教学离不开人文教育的渗透,与学生的人文关怀密不可分,教师可以将具体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有机地渗透人文教育要素。
参考文献:
[1]秋关根,张成喜,涂萌萌.浅析人文教育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5).
[2]宋建辉.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
[3]单墫,李善良.数学:人的发展中不可缺的内容.
[4]张奠宙,梁绍君.中学教材中的"数学文化"内容举例.
论文作者:王国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学生论文; 高中数学论文; 人文论文; 数学论文; 教师论文; 学科论文; 教学中论文; 《中国教工》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