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大检修”体系下的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新模式论文_陆继志

探索“大检修”体系下的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新模式论文_陆继志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楚雄供电局 云南楚雄 675000)

摘要:电力资源需求量的增长,给电力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保障变电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成了当前电力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尤其是在“大检修”体系不断完善的趋势下,变电运行维护涉及的内容更加繁杂多样,建立一体化管理新模式,是保障运行维护工作有序开展的基础与前提。不仅有利于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高效交流与沟通,而且促进了信息资源的共享。本文将通过分析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新模式存在的问题,探索“大检修”体系下的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新模式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大检修”体系;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新模式

我国电网建设规模正在逐步扩大,为社会生产生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是在电网的运检过程中却依旧存在任务沉重而繁琐的弊端,限制了电网运行质量的提升。运检效率与电网建设水平逐步提升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电力企业密切关注的问题。在传统电网生产管理工作中,变电检修与运行维护分属不同部门。倒闸实操、巡检、设备维护和运行状态的记录等等,属于维护工作的主要内容,而端子箱、机构箱的护理、消缺和打扫等,则属于运检工作的主要内容。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推进,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成为促进电力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一体化管理新模式的构建,不仅能够解决过往运行维护与检修中职责不明、效率低下的问题,而且有助于提升电网运行质量,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电力服务。

1、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新模式存在的问题

1.1 人员思想波动

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新模式的构建,也对运行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掌握先进技术与设备的使用方法及技巧,还要在工作的过程中加强维护与检修,保障电力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尤其是在新模式构建初期阶段,很多新任务会给工作人员带来压力,导致其工作积极性下降。这种现象会导致工作的规范性下降,使得变电运行维护中存在较大风险。因此,在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认定时,不仅要重视其专业知识与技能,还要重视其思想状况与责任意识,薪酬标准以岗位职责为依据进行合理调整。

1.2 一岗双责的风险

一岗双责工作机制的建立,是当前“大检修”体系下的工作要求。但是,这种工作机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那就是工作的监督容易失效。在一岗双责机制运行下缺乏外界监督,导致内部工作出现混乱状况,岗位与人员职责不明确,导致变电运行维护效率降低。因此,在约束考核中应该完善相应的追责机制、监督机制和管控机制,采用抽查督导等方式,确保一岗双责工作机制运行的规范性,提升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水平[1]。与此同时,很多员工的技能全面性较差,不适应一岗双责的工作模式,导致运行维护的专业性缺失,这也是当前新模式构建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2、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的基本要求

2.1 运行安全性

安全是一切工作开展的基础与保障,尤其是在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新模式的构建当中,由于涉及的工作内容繁杂多样,只有统筹规划人员整合、现场操作等各个流程,才能够保障管理工作的有序性与规范性,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管理人员应该对过往工作经验进行总结,预判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在安全督导过程中,应该保障督导工作要求的严格落实,避免员工思想出现波动,规范工作人员行为,提升电力工作的安全性。

2.2 制度保障

制度是工作开展的指导与规范,能够在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新模式构建中起到约束与激励作用。各个岗位的责任与人员职责需要靠制度进行明确,促进管理、考核和督导工作的细致化与规范化。另一方面,对于安全知识与工作规范的宣传,也需要依靠制度保障得以落实。

2.3 人才培训

人才是当前电力企业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也是构建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新模式中的重要一环。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严格考核其资格认定,做到相关人员的持证上岗[2]。只有不断增强员工的专业素养与安全意识,才能够保障现场操作的顺利进行,防止操作不规范引发的安全事故。在人员培训中应该根据培训需求的不同,制定合理的阶梯培训计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装备配置

为了保障变电运行维护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改善当前装备配置,提升运行维护的工作效率,同时满足当前智能化电网建设的要求,确保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3]。

2.5 分层推进

由于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新模式构建工作项目较为庞大,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可以采取分层推进的方式,实现旧有管理模式到新模式的转变与过渡。分层推进的手段使得旧有工作体系具备良好的缓冲空间,防止新模式与旧模式冲突对运行维护造成的负面影响,使得两种模式的之间的协调性与融合性增强。比如可以进行电作业分类、低压高压分类和设施设备分类等。

3、“大检修”体系下的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新模式构建策略

3.1 专业融合

以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业务为基础,对于人力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提升新模式构建的效率,保障新机制的科学性。在变电运行维护班组进行业务与人员的调整,负责对设备设施的维护以及带点检测等工作[4]。专业协作融合的方式,能够切实发挥每一个工作人员的价值与潜能,避免新模式构建过程中造成的资源浪费,最大化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

3.2 一岗双责

在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应该由具备资格认定的人员进行负责,在工作实施过程中采用一岗双责的工作机制。对于变电运行维护值班模式进行不断优化和调整,明确带电测试、倒闸操作和维护消缺等工作的特点与职责,对于值班人员与值班时间进行科学安排,防止交叉作业现象的发生。一岗双责工作机制的建立,能够切实防止各项工作的责任重叠,比如质量验收和维护消缺等,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的状况[5]。

3.3 独立班组

以当前变电运行维护室工作实际需求为前提,建立独立班组,对带电测试、辅助设施与运行设备的维护、一般缺陷处理等工作负责。独立班组的建设,是促进检修与运行维护一体化的重要环节。为了保障工作实施的效率,需要对专业化巡检、变电运行维护大修和季节性工作等进行统筹规划。

3.4 激励考评

在流程调整和业务重组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较大的工作量,给工作人员带来一定的压力与负担。因此应该建立完善的激励考评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防止新模式的构建中出现思想懈怠等问题。以运维人员的需求为基础,制定合理的薪资激励措施,对晋升结构进行适当调整,从精神与物质双方面对工作人员进行激励。

4、结语

在“大检修”体系下,促进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新模式的构建,既是电力企业运营发展的基本需求,也是提升我国电网建设与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在新模式构建中,应该避免对旧有工作机制造成较大的冲击,采取缓和的方式实现旧模式到新模式的逐渐过渡,确保变电运行维护工作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赵德仁,宋翰彪.“大检修”体系下的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新模式[J].科技风,2018(34):195.

[2]肖行瑶,张小军.大检修体系下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新模式[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8(19):40-41.

[3]谭文滔.“大检修”体系下的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新模式[J/OL].中国战略新兴产业:1-3.

[4]陈杨.“大检修”体系下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新模式探究[J].科技与创新,2017(23):93-94.

[5]刘红云.基于“大检修”体系下的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新模式[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28):136-137.

论文作者:陆继志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0

标签:;  ;  ;  ;  ;  ;  ;  ;  

探索“大检修”体系下的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新模式论文_陆继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