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语文教育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模糊的科学与科学的模糊
语文教育有明确的目标、功能、要求和原则,语文内部各要素之间呈网状结构,具有显性或隐性的联系。在国家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指导下,课文依据各学校各年级学生的需要严格筛选,有序编排。教材需要有合理的度和量,各种文体应有恰当的比例,一切设计都应考虑适合学生的“学”与教师的“导”。语文与其外部的方方面面浑然天成,有难以分割的联系,语文教育无疑是科学的。只要打开教科书,便会知道它是一个内涵丰富、科学组合的整体。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既要作必要的、科学的基础训练,更要整体把握、整体感知,追求语文教学的整体效应,而没有必要把内涵上已经有机地“化”入教材的各要素,再肢解成“点点块块”的碎片,因为字词句都是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这就是语文教育的“模糊性”。但这种“模糊”,并不是提倡教学“杂乱无章”,而是要求把握语文内在的科学联系,遵循语文教学自身的规律。这里的科学指的是“模糊的科学”,不要求丝丝入扣,更不必刻意追求所谓严密的系统性。使模糊的科学与科学的模糊真正统一起来,正是语文教育的追求,也是语文教育走进艺术殿堂的必由之路。
正因为语文教学具有科学性与模糊性统一的特点,它追求的就是整体综合效应。语文教学作为一个复杂的多维结构体,作为一项系统,它的内部存在着密切联系、相互制约的许多因素,且与其外部也有多方面的联系。从教学目标来说,它是多元的,既有传授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和培养习惯的目标,也有思想教育、文化传承和精神陶冶的目标。从教学活动的过程来说,它是动态的、双边的,既有纵向的时间延伸,又有横向的空间拓展;既有教的方面的活动,又有学的方面的活动。从教学活动的内容来说,它包容诸多方面:语言形式方面,有字、词、句、篇;语言运用规律方面,有语、修、逻、文;语言行为方面,有听、说、读、写。而语文的边缘工具性质,又决定了它与毗邻学科以及社会生活有着广泛的联系。因为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造就人、培养人,所以语文教学应当与人格培养的价值取向相一致,必须注重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从整体上着眼并服务于未来一代的发展。对于语文教学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多面体,我们要运用系统思想,进行不同层面、不同维度的整体研究,用心寻找语文教学诸种结构元素之间的联系及其最佳结合点,不断探求其规律性,并由此构建其学科体系。要使语文教学的各种因素、各个方面结合成一个和谐协调的有机整体,不能一味追求系统而把语文肢解,否则便忽视了语文教学模糊性的另一面。
二、教学是创造的艺术
教学是一种修炼,是一种创造的艺术。教师教学,历来有两种状况:一种是照本宣科,死守教条;另一种是合理删减与增补,用足用活教科书。一个班级几十名学生,思维能力参差,个性特点各异,心理状态不一。然而,他们的内心深处都蕴藏着充足的思维能。教师既要是学生心理奥秘的探索者和发现者,又要是学生思维能的辛勤开发者。在教学中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是深层次的智力开发。它的价值不亚于开发一座座金矿。每一位成熟的具有创造艺术的语文教师,都会考虑充分融会课本内容,把握学习目标,运用自己的教学艺术,在读写听说训练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把学生引进“积极思考的王国”。
乐思方有思泉涌。乐思,犹如童话中的魔杖,触及之处,智慧之花灿然开放。一般来说,在课堂上,只会有不善于启发引导的教师,不会有不愿思考或不能思考的学生。具有较高教育机智的教师总是善于启动学生的思维机器,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巧妙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从而使学生始终有新鲜感、新奇感、追求感。比如,可设悬置疑,层层激思;可故拟相反答案,预设思维岔道;可投石激水,引起争论;可把学生带入特定情境,触景生思;也可别出心裁,策划智力游戏,引逗思维的乐趣。总而言之,要使学生感到,积极思维的确是一种需要,一种趣味,一种享受。
课堂上,那几十双眼睛就是一个个教学信息窗口。学生的眼神意态,就是无声的教学反馈:有的透出自信,有的含着怯懦;有的表露强烈的表达欲,不吐不快;有的显得胸有成竹,不屑一谈;有的锁眉沉思,有的茫然淡漠;有的心领神会,有的则百思不解……教师“引”的艺术是否到达最佳点,能不能使思维反应慢的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这是一块试金石。每个班级总有少数学生的思维能呈潜藏状态,教师的启发往往会在他们身上“卡壳”。但是,在他们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片有待开垦的“处女地”。因此,要善于用睿智的目光去发现他们一丝一毫的表达欲望,爱护他们一闪一烁的思考,点亮他们一星一点的思维火花,即使一时“启而不发”、“调而不动”,也要耐心地等待。“等待六十秒”,是艺术,是对学生思维积极性、自尊心的保护。在六十次“嘀嗒”中,学生思维的火花最终会燃烧成绚丽的彩霞。
思维的浅表性和直线性,是一些学生的明显弱点。教师宜设法引导他们主动探求:或生疑兴波,从无疑处生疑;或由此及彼,启迪联想;或藏答于问,曲问通幽,向深处开掘。画留空白,课留“思地”。高明的画家会在画面上留下耐人寻味的空白,出色的乐师常把听众引入“无声胜有声”的境界,有经验的教师往往给学生留下充分思考的余地。满堂灌、满堂议、满堂问,追求的只是课堂上的表面热闹。教师要深谙动静相宜的妙处。既要有等的耐心、留的决心,还要有修炼艺术化的教学语言之恒心。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可以成为萌发学生思维的春风,也可以成为凋零学生思维的秋霜。机智的一语点拨,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如久壅顿开的泉水汩汩流淌;一句轻声的责备,也可以熄灭学生思维的火苗。教师课堂上每讲一句话,乃至每用一个词,都要“出言谨慎”,反复推敲,不仅要加大含金量,准确、深刻,富有哲理情趣,而且要语含温馨,亲切、自然,如话家常。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天天都在训练学生的语言和思维,也天天在修炼自我。教师把学生引进了“积极思考的王国”,也使自身进入美不胜收的“教学艺术的王国”。只有这样,教科书的使用才可能“活”起来。五十平方米的教室,空间是有限的;四十五分钟的一堂课,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应当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运用自己活用教科书的教学艺术,去发展学生无限的思考力。一套好的教材,只有采用适合的教法,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法要得当,关键是个“活”字,要修炼活教、教活课本的艺术。
三、用心点燃学生创造思维之火
具有创造艺术的教师往往是智慧型教师。他们总把教学看成是一种创造,而且能用自己的教育机智去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用自己的创造之火去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在十多年对中外母语教育和母语教材的比较研究中,我清晰地看到一个重要轨迹:创造力的培养是各国母语教育发展的总趋势,创造性教育是各国母语教育的主旋律。我们要走出“赢在起点,输在终点”的困境,必须重视运用教科书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心理学实验证明,除了智力上有先天性缺陷的孩子,每个学生内心深处都蕴藏着创造思维的潜能。一个成熟的教师,一名优秀的教材编者,往往会运用自己的教学艺术和创新设计,积极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会发挥自己的教育机智,用自己的心去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创造思维并非深不可测的大海,亦非高不可攀的峰巅。它是在已知的基础上求未知,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创新,在变革的过程中求突破。其基本特征是求新、求异、求变、求活。创造思维的基础是丰富的知识积累,而知识的运用是关键。多读书,读名著名篇,这是积累的重要途径,但在读中更须多体悟、多思考、多应用。要使学生懂得不能只满足于“继承性”地读书,而要在阅读实践中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有创意的看法,不满足于只有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同一问题,站在不同侧面,处于不同心理,选取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思路,都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只有摆脱预设“唯一”答案的这种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的禁锢,才能爆发出灿烂的创造思维的火花。
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多彩的世界。语文教学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具有广阔的空间和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教师必须也必然要在教室的有限空间里,在课堂的有限时间内,运用教科书启迪学生积极地想、合理地想、全面地想、辩证地想,从而打开他们创造思维的门扉。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的创造思维、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极其细小的一闪念、极为普通的一瞬间。教师要特别留意这“一闪念”和“一瞬间”。在引导学生读写听说的过程中,要善于察言观色,透过学生的一言一行、一姿一容,把握学生的情绪和心理变化,相准“稍纵即逝的瞬间”,发现学生创造思维的嫩芽,排除堵塞思路的障碍。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就必须使学生始终有新鲜感、新奇感和追求感,让他们把积极思维、突发奇想、标新立异、锐意创新作为一种需要、一种追求、一种乐趣、一种享受。创造思维绝非贝多芬、莎士比亚、瓦特、爱迪生这些伟人的专利,任何人哪怕是最平凡的人都具备创造思维的潜质,处在创造思维萌发时期的青少年尤其如此。只要教师能够引导学生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新知识,不满足于固有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善于抓住灵感并将它发展下去,大多数学生都可以成为富有创造思维的人。
原标题:只有一个目的:塑人——我的语文教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