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清湖小学 510000
摘 要:在教学中教师要着意把教材中的内容转化成为一个个需研究的问题,指导学生展开研究,让学生在研究中获取新知识,在研究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新课程理念下的问题解决教学策略有:更新理念,培养学生敢说“不”;创新教法,培养学生主动“想”;大胆拓展,培养学生乐“用”。
关键词:更新 创新 拓展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可见,知识的意义存在于对知识的运用之中。学生学习的目的不仅是在头脑中储备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能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而知识的运用无法通过抽象而学会,必须通过对一个一个现实问题或例子的解决及反思活动逐渐掌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着意把教材中的内容转化成为一个个需研究的问题,指导学生展开研究,让学生在研究中获取新知识,在研究活动中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么,数学新课程理念下的问题解决教学策略有哪些呢?
一、更新理念,培养学生敢说“不”
老师首先要转变观念,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自身就是最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充分挖掘他们内在的潜能。新时期的学生受社会发展趋势和各种媒体的影响,容易接收新事物,不但见识、接触面广,而且个性较突出,可塑性强。我们应该清楚教师在教学中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而不应该是什么都在学生之上的传统师者形象。新颖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等都能将教师从传统的一包到底的角色中解脱出来,融入学生中间,摆正师生关系,用一种民主性指导取代权威性指导来组织学习。新教材的使用要求要准确地给自己的角色定位,确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不再是教师说一不二,学生言听计从,毫无异议甚至是反驳的机会了。在实际的教学中,一开始,我们可以问一些有提示性的话语,如:“你们同意老师的做法吗?你们同意这个同学的说法吗?有不同的意见吗?”还可以用具有鼓励性的语句:“谁有更好的方法?谁有更简便的算法?谁有比老师更巧妙的方法?”在做法上,有时候我们可以故意说错或板书错误,让学生有意无意发现这个错误并及时纠正。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连加》“78+29+68”时,我故意说:“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1’呢?”很多学生马上叫起来:“不对,老师,是向前一位进‘几’,不是进‘1’。”我问:“为什么?”他们喊道:“因为满20就进‘2’,满30就进‘3’……”我立刻表扬他们肯动脑筋,能及时发现老师的错误,还能纠正错误。这样,不仅知识得到了巩固,而且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求知欲。
二、创新教法,培养学生主动“想”
1.数学问题生活化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强调:“数学教学应从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生活出发,从具体的问题到抽象的概念,得到抽象化的知识后再把它们应用到新的现实情境中,通过数学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我们在教学时,要把有限的教学内容与无限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实现数学问题生活化的转变。
例如教学《求平均数》时,我在课的一开始从学生喜爱的游戏入手,把全班同学分成男女两组进行拍球比赛,看哪一组能赢。我说:“全体学生都参加是不行的,只派一个代表又少了,怎么办呢?”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学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通过讨论,决定每组派四个同学参加。当两组拍球的总个数算出来后,我加入了输的那一组,拍完后就宣布我参加的那一组赢。这时,孩子们都认为因为两组的人数不等,比总数不公平。在这矛盾激化之中,有的孩子说:“应该用他们的平均数进行比较。”这就使学生感悟到平均数的产生是实际生活的需要。平均数算出来后,又引导学生将平均数与原始数据做比较,使大家明确这个平均数既不是哪一个人拍球的个数,它代表了这一组5个人拍球的总体水平,恰到好处地明确了平均数在统计中的意义,并使孩子们感悟到平均数的可比较性。
2.生活问题数学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丰富多彩的生活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在教学设计时可以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提取材料,把社会中的现象和遇到的问题提炼、抽象成数学问题,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分析、解决问题。
如教学一年级《两步计算应用题》时,我是这样呈现例题的:“星期天,李伟的妈妈给他20元钱,让他去公园玩。李伟坐小火车用了5元,玩碰碰车用了7元,李伟还剩多少钱?”同学们一听到熟悉的人和事,就非常感兴趣,有的说李伟坐小火车后还有20-5=15(元),再玩碰碰车就剩15-7=8(元);有的说李伟坐小火车和碰碰车共花了5+7=12(元),那么他应该还有20-12=8(元)。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这个生活素材是学生非常熟悉或曾经经历过的,学生解决的正是与我们联系密切的生活问题,所以学生思维活跃,思路开阔,教学也显得更为轻松愉快。
3.书本问题学习化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教师应把有限的教学内容设计成学生自主探究的素材,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1)变换教师角色,架设讨论桥梁。
新课标要求我们教师要转换角色。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始终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支持者的身份出现,虚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并努力做到:学生能想到、能提出的问题,我不点破;学生能解决的问题,我不替代;学生能自己理解的问题,我不指导;学生自己能思考的问题,我不暗示……多给学生机会,让他们在自主的活动中、在讨论交流中暴露认知过程。如教学《4的乘法口诀》后,我出示图片后就放手让学生讨论交流,引导他们用不同的解题方法计算。①4+4+4+3;②3×4+3;③4×4-1;④5×3。
(2)合理使用教材,提供讨论素材。
讨论的价值在于通过讨论实现学生的优势互补,使学生有机会对事实作清晰、准确的表达。教师要合理使用教材,选择富有价值的内容,为学生提供讨论的有效素材,促使他们重新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培养主动搜集、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
如教学300-76=( )时,教材是把减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再计算,但学生更渴望用一种开放的、接近于自身思维的方法来解决遇到的数学问题。因此,我就围绕这道题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展开了以下讨论:
①300-76=300-70-6=230-6=224
②300-76=299-76+1=223+1=224
③300-76=100-76+200=24+200=224
④300-76=300-80+4=220+4=224
⑤300-76=299-76+1=223+1=224
最后,我还让学生用竖式来计算并比较各种计算方法,看看哪种方法更简便。结果表明,经过学生的积极参与,他们获得了远比书本更丰富的计算方法。
三、大胆拓展,培养学生乐“用”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因此,每一次学完新课后,我就编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完《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后,我让学生回到家里帮爸爸和妈妈量一下身高,并算出谁比谁高多少厘米。
教学二年级《加减混合运算》后,让学生回家了解自己家里每月的收支情况,并算一算家里每月大概可以攒下多少钱。如果家里要买一台单价为3000元的电脑,需要攒几个月的钱?使他们知道课本例题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做到学以致用。
总之,数学教学要与生活紧密联系,我们要善于应用生活中的素材,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境来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善于去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养成运用数学的思想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并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再应用到生活中去”。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
[2]《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论文作者:陈金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3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平均数论文; 教师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解决问题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