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陈春燕

(南京市浦口医院;江苏南京210031)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采用焦虑量表评分(SAS)和抑郁量表评分(SDS)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及SDS变化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有效调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负面情绪,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生活质量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作为治疗胆道疾病的首选方式,能有效地控制和改善患者的病情,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1]。然而,即使是微创手术,但仍属于一项带有创伤性治疗手段的治疗手段,大多数患者在术前仍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排斥等不良心理,影响了手术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恢复[3]。我院对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30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收到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18~62岁,平均48.9岁;观察组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21~68岁,平均47.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做好术前准备,注意病房清洁卫生,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严格执行无菌原则,避免交叉感染,术后待肛门排气后,进低脂流质饮食,逐步过渡至普食,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

1.2.2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①术前护理:针对紧张、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结合患者的自身情况,及时予心理疏导,帮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充分了解患者病情,制定完善的优质护理方案,由责任护士做好个性化健康宣教,详细讲述术前准备方法、腹腔镜手术方法以及可能的并发症,使患者充分了解和认识手术过程,提高疾病认知度,更好地配合治疗。②并发症护理[3]。一是疼痛,可播放舒缓音乐,并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等方式转移注意力,密切观察手术切口疼痛性质、程度、持续时间等以及有无伴发症状,注意切口周围有无红肿、皮肤温度有无升高以及有无渗血渗液等情况发生,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翻身、咳嗽时轻按切口,辅以红外线理疗,减轻患者疼痛感。二是胆漏、腹腔内出血,应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密切观察切口敷料渗液情况,做好详细记录,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处理。三是恶心呕吐,术前应遵医嘱禁饮食,术后低流量吸氧,告知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促进消化功能恢复。③功能锻炼[4]。术后6h抬高床头900,取半卧位,坐床沿、双腿下垂,术后1~2d,床边站立,术后2~3d沿着床边缓慢前行,告知患者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逐渐过渡至独立行走。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焦虑评价量表(SAS)和抑郁评价量表(SDS),评估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SAS,SDS量表均有20个项目,每个项目对应0~4分,临界值为50分,分值越高,表示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2结果

2.1护理前后SAS及SDS评分,见表1。

3讨论

本研究中,护理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优质护理完全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宗旨,借助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及临床经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特点及背景,制定优质的护理服务方案,给予患者科学、高效的护理服务,可满足患者身心需求,使其更多地参与到集体及社会活动中,更多地感受来自亲人及社会的温暖,促使其早日回归至家庭及社会中,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贾惠娟.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疗效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3,34(9):1789.

[2]王芳.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康复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4.9:326.

[3]白雪梅.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 4):137 -138.

[4]姜颖,王芳,蒋慧,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的中医护理进展[J].全科护理,2015,13(10):881-883.

论文作者:陈春燕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2

标签:;  ;  ;  ;  ;  ;  ;  ;  

优质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陈春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