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银幕数的变化考量中国电影市场化进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银幕论文,中国电影论文,进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五年前,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收入在全球电影市场的大盘子里还排不上号。现在,按2008年末的统计数据,中国电影市场不仅成为美国六大电影公司25大海外票房收入来源之一,而且年度票房总量跻身于国际排名第12位。若要论发展潜力和上行空间,中国电影市场当之无愧名列全球之首。眼下中国电影市场已经连续六年位居全球电影票房增幅之首,每年以两位数增幅呈现在世人面前。
从理论上讲,就电影娱乐消费而言,中国拥有13亿人口的潜在观众,是个名副其实的市场“消费大国”。早在十多年前,美国大电影公司的老板曾这样看待中国的电影市场:“它不只是座金矿,简直就是一座尚未开发的钻石矿。”最新一次对中国电影市场未来十年的预测,来自中国电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未来十年,中国电影市场可能达到300亿~350亿元收入。”
回顾近三十年,中国电影市场经历了上世纪末堕入低谷的艰难徘徊,经历了进入新世纪的产业化转型与运行体制改革。今天,中国电影产业终于迎来了自己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历经六年产业化发展的中国电影市场,在不断改革,不断建设,不断成长中显出勃勃生机。
一、中国电影放映业的历史沿革
我们看到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中国,曾经拥有着全世界最大的观影群。
应该说明一点,上述表中数据包括了当时全国多级发行系统,涵盖城乡数万个电影放映点(单位)。其中,县级以下的农村集镇放映,以及露天放映的观影人次占很大比例。其次,数据采集相对粗放,因此仅可作为历史上的一个参照,不能与今天国内电影市场统计的数据作简单类比。
但不可否认,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中国电影经历了“传统电影的最后辉煌”。因为粉碎“四人帮”后,曾经被禁锢十年的建国以来拍摄的367部电影得以开禁,1978年~1979年,这些电影集中放映,全国观影人群呈“井喷”式爆发,1979年达到最高点,为293.1亿人次。在中国电影按计划经济模式运行时,基本模式是统购包销,从制作、发行到放映就是一个文化教育传播工作。全国各城市、各地区的影院等放映单位,全部由政府规划与建设。粉碎“四人帮”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面临大量关乎国计民生的建设,难以顾及城市影院等娱乐设施的布局。为了解决开禁的大量电影缺乏放映场地的难题,电影放映业在80年代初期,开放了大量的工矿企事业单位的俱乐部,让其可以直接面向普通观众售票。在农村的乡、集镇积极兴修简易放映场所,增加放映网点。这些措施弥补了当时已显匮乏的放映银幕,增加的放映网络客观上缓解了当时全国观众看电影的需求。这就是当时创造年观影人次超过百亿的原因。回顾中国电影市场放映业发展路径,大致可画出如下轮廓。
1990年~2008年全国影院/银幕数图
同一时期美国放映业的影院与票房对应增长的情况(如表3)。可以看出上世纪90年代正是美国多厅影院兴起的时候,银幕增加,传统影院经营模式改变,培育了更多有电影消费习惯的观众。十年间美国影院有减少,银幕却增加50%,市场票房增长84%,逐渐形成了当今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同期的中国电影市场正好经历了一个“V”字形图徘徊。上世纪末电影院依然是以传统单厅为主,随着经济环境变化影院数量逐年递减,到2002年,加入“院线制”可以有效放映的商业银幕不足2000张,全年电影票房也因放映规模锐减,观众大量流失而滑至低谷。我们知道,决定电影市场产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诸如电影的产量与质量、社会对电影的关注度、经济消费水平与民众的消费习惯,等等。但此时中国电影放映市场的“出口”狭小、缺乏有效的电影放映空间和银幕亦是导致电影产出、市场规模较小的主要因素之一。2002年,中国电影的票房触到谷底,“院线制”改革给了中国电影触底反弹的机遇,随着电影产业化改革的深入,中国放映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二、“院线制”改革撬动了城市电影院的建设
上世纪90年代前后,电影行业改革已经逐年推进了发行、制片等多项改革。此时,全国电影观影人次每况愈下,电影票房逐年下降。城市部分电影院虽然进行过一些有限度改造,总体上电影行业对放映业的基础——电影院没有什么投入。农村乡镇放映场所陆续关闭,全国电影银幕数量骤减,电影的吸引力、影响力越来越小。处在低谷的电影业制片、发行、放映各方之间矛盾不断,相互埋怨。1994年底以分账发行放映引进国外大片给市场带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冲击,让电影人看到了中国电影创作、生产到市场各环节与发达国家的差距。1998年《泰坦尼克号》在中国的总票房为3.6亿元人民币,十一年后,该纪录才被打破,还是进口大片——《变形金刚2》(4.4亿)。据不完全统计,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全国每年进口大片10部,每部电影放映时,约有800~1000家影院(亦为银幕数)。放映周期在70天左右,观众人次平均可达600万左右。由此可推算,在以单银幕影院为主的放映市场,出于经济效益因素,有效放映资源(银幕)自然流向投资更大,科技含量更高、影响力更广泛的进口大片。严重萎缩的放映市场留给本土电影的空间逐渐减少,恶性循环使整体电影市场越发不景气。
继制片和发行改革之后,2002年6月电影行业改革终于触动到最终端——放映市场。截止2002年12月底,通过这次“院线制”改革,全国成立了35条院线,有1023家影院、1843张银幕。这是当时中国电影放映业中最好的影院与银幕资源了。“院线制”改革抓住了当时中国电影市场的“软肋”——终端市场。终端市场,是以渠道网络建设为基础。国内较长时期对电影终端市场没有规划,没有足够投入,放映基础设施陈旧、落后,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行和透支经营。“院线制”初期,业内也没有完全理解“院线”的含义,为壮大各自院线,“跑马圈院”,争夺影院加盟,竞争异常激烈。当时院线绝大多数是签约加盟,有资产联结的影院甚少。“院线制”在中国电影产业发展中,对市场起到牵一发动全身的引擎作用,强化了电影院作为经营主体的市场地位,逐渐改变了电影院是事业单位,依赖国家规划和投资的理念。“院线制”改革抓住电影市场的牛鼻子,无论是院线还是市场,都要依靠影院放映实力说话。院线要靠旗下影院的品质增强话语权,市场要靠更多的卖场产生票房,吸引观众。说“院线制”改革引发了中国电影终端市场建设影院的热潮,可以说一点也不过分。七年前各院线以签约加盟影院为主,时下全国运营业绩位列前十的院线,其经营主体结构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资产联结的影院比例逐年增加,高的到98%,低的也超过35%。
2002年全国仅有17家影院年度票房超过了千万,在这17家影院中,多厅新型影院有15家,占88.2%,传统单厅影院仅2家。这17家影院在当年加入院线影院总数中,仅为1.66%,合计票房占全国总额的27.8%。
中国推行“院线制”改革,以电影院为市场经营主体的运营模式,让院线经营者首次有了鲜明的市场化理念,放映渠道和放映网点成为院线争夺的主要资源,放映终端影院与银幕数量的极端匮乏,2002年院线制后更为突出,各院线经营者切身感觉:建设新型多厅影院十分迫切,甚至关系到院线的生存与发展。2002年首次发布的全国17家年度票房过千万的电影院数据,给投资者和经营者传递出一个强烈信号,投资建设中国电影院是一个不可错过的绝好商机。
一时间中国城市电影院的投资与建设吸引了国内外、业内外资本的目光,各类资本趋之若鹜。由2002年至今,由“院线制”引发中国城市电影院投资热持续高涨。七年时间,全国累积新建设和改造城市影院488座,新增银幕2581张。2008年全国年度票房超过千万的电影院有119家,其中年度票房超过3000万以上的影院18家,超过2000万以上的影院24家。这些都是近几年投资建设的新型多厅影院。新型多厅电影院已成为中国大城市和新兴城市电影放映的中坚力量,这种升级换代的硬件投资,配合经营模式、经营理念更新,大大优化了中国电影放映市场的基础,推进了中国电影市场化进程。
2002年~2008年全国新影院和银幕增长
我们的结论:“院线制”改革是电影放映市场快速发展的引擎,终端市场的杠杆撬动了投资,当资本大量流入城市影院建设,逐年扩大中国电影市场的放映能量与成长空间,必将给予资本产出丰厚回报。如果按每投资一座新影院平均为2000万元人民币计算,七年间已累计有上百亿资金投入到中国电影院建设上,由此表明,中国电影市场连续七年呈两位数增长的票房,主要是依靠投资推动的增量增长。
2002年~2008年全国电影票房趋势图
在不断扩大放映窗口和放映规模过程中,不断增长的票房推助中国电影的市场地位得到确立。城市电影院基础建设与市场发展相辅相成。有人会说,2002年成立院线时,全国不完全统计数据不是有7200张银幕、6340家影院吗?如果用这两组数据与2008年院线与银幕数对比,结论不是相悖吗?不错,2002年加入院线的影院1034家,仅为当时统计的放映单位(影院数)16.3%,银幕数1843张,仅为25.5%。2002年有关全国放映单位的统计数据,涵盖了从城市到乡镇的全部放映网点。成立院线时只有设施设备相对完善、全年可正常放映的影院可加入其中,这些影院基本集中在全国各大中城市。随着市场发展,院线的运营模式变化,商业放映自负盈亏,寻求生存与发展的电影院是市场经营主体,它们按市场化运营,参与市场的竞争,缺乏这种环境和条件的中小城市二级影院就陆续退出放映市场了。农村集镇放映点,也因外出打工人员逐年增多,计划经济时期的乡村和集镇电影放映点的功能丧失而退市了。城市新型影院和银幕作为优质放映资源加入到市场中,逐渐成为市场经营主体。主流院线的电影票房在全国市场的份额超过95%以上。所以,“院线制”不仅确定了中国电影市场化经营的地位,也吸引和刺激了资本对这一市场的投资建设,放映市场容量成倍增长,从而促进中国电影市场票房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三、电影院与银幕数的增长,推进了电影市场的确立与成长
当中国电影跌入最低谷的新世纪初年,可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年观影人次只有5000多万人次,按人口总数计算,人年平均观看电影仅为0.18次。这与电影工业发达的美国人均年观看电影5次,韩国人均年看电影2.7次,可谓相去甚远。
中国内地城市最早出现新型多厅电影院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先后有马来西亚的鑫乐娱乐、香港环艺影业等在沿长江上中下游的重庆、武汉、上海分别投资了数家新型多厅影院。这些新型多厅电影院崭露头角,即显出强劲的竞争实力。以1998年开业的武汉环艺影城为例,有6个电影厅1200座,开业当年,实现电影票房800多万,当时在武汉市经营了近50年的最大传统影院——武汉新华电影院票房才500多万。
中国新型电影院初期投资主体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香港及海外的影院投资公司。资本投入是要寻求产出回报,对影院投资项目完全是按市场化运作。全新的经营理念在中国电影放映业开始了市场对接,早期国内市场的新型电影院有:上海嘉华海兴影城、上海环艺影城、武汉鑫乐影城、武汉环艺影城、重庆环艺影城,本土国有电影企业,最早顺应市场潮流建设的多厅新影城有:成都太平洋影城和常州亚细亚影城。早期中国内地新型多厅影城可谓凤毛麟角,在2002年加入院线的1000余家影院中,不足10%。但是就是这不足10%的新型电影院占了当年全国电影票房近三分之一,显示出强大的市场生命力。如表5中数据可见:
数据显示新型电影院的出现使中国电影得以建立以城市为中心的市场。一个城市电影市场化程度及新型影院数量与吸引资本投资的热度成正比。为了推进中国电影市场机制建立,国家电影主管部门先后出台各类政策,吸引各类资金投资建设电影院。积极推动城市电影院建设速度。尤其是2002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电影业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吸引业内外、海内外资本参与中国电影院的投资与建设。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后,中国的电影必将在全球背景下实现凤凰涅槃的蜕变。“院线制”引发的新型影院建设,确定电影市场化、产业化运作正是新世纪中国城市电影市场蜕变新生的过程。
我们以北京为例:2002年北京总票房1.1亿,2008年票房5.25亿,七年累计增长了377%。北京电影主管部门在2004年出台的《支持新建改造多厅影院资金补助办法(试行)》对2004年~2008年间在京新建、改造的多厅影院,根据其影厅建设的星级标准提供每个影厅30万到50万的经费支持,每座影院最高可获得额度为250万元的支持资金。此政策对各类投资主体一视同仁,积极推动了北京电影院的建设,进而推进北京电影市场的发展。截至2008年底北京市政府财政累计投入了5450万元资金为34家新建、改造影院提供支持,增加银幕数量181张。通过北京市政府的这项影院建设资金吸引了约10亿元投资金,推动北京电影票房每年以超过25%的幅度实现跨越式增长,到2008年北京市以年度票房5.25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城市电影市场。(见表6)
资本嗅角与眼光总是敏锐的,热钱总是要流向回报率最好最高的地方。从2006年~2008年全国投资新型影院和银幕数分布,我们大致可以看出中国电影市场这几年发展的路径。2006年~2008年全国累积新增影院302家,银幕1429张。据不完全数据显示,最近三年影院建设主要分布在全国七大区域和城市。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到,发达的东部地区,北京、广州、深圳、上海等特大城市,是资本首选投资影院的地方。其次,是新兴城市,这些城市具有极强的成长性,如:成都、武汉、重庆、西安等。由于资本与投资者追逐的市场基本与国家经济发展同步,所以近三年来国内市场新增的电影院与银幕几乎集中于大城市和正在快速成长的新兴城市。
2006年初在大连万达集团的年会上,董事长王建林感慨地说:“原来是资本说话,现在是终端说话。”这里的“终端”指的是身处电影市场最前沿的电影院。
作为民营企业万达集团,是2004年涉足电影市场,参与投资电影院。2005年成立电影院线正式独立运营。从最初的2005年的5家影院、40张银幕,为当年电影市场带来了8500万票房增量。做惯了大手笔投资的房地产商万达,院线运营初年就获得成绩斐然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在自建的商业地产项目中,因为增加了新影院项目,带动的旺盛人气对地产项目作了很好的互补。的确,新型电影院在中国电影市场的表现令人吃惊,它们不仅创造了年度票房最新纪录,还让电影人看到了放映市场蕴藏的巨大潜力,以及中国观众对新型影院的观影、消费模式表现出的极大兴趣。尤其在新型影院还很稀缺的2005年~2006年,每一座新开业的多厅新型影院,在很短时间即可成为当地城市市场的引领者,创造当地城市影院票房新纪录,如:2002年全国影院排名第一的上海环艺电影城,年度票房2800万;2003年全国影院排名第一的上海永华国际电影城,年度票房2746万;2004年排名第一的上海永华国际电影城,年度票房3243万;2005年排名第一的广州飞扬电影城,年度票房3351万;2006年排名第一的广州飞扬电影城,年度票房升至4772万;2007年广州飞扬影城票房达5622万。到2008年全国影院年度票房超过4000万的有7家。(见表8)
新型电影院之所以能够推进城市电影市场快速确立和成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随着新影院增加,电影院重新成为吸引最大人流量的娱乐场所,特别是有大片上映的档期,人流如云,蜂拥而至,引起了各广告商家与客户关注。近年来,以电影院和银幕为载体,专门经营电影广告的公司大量出现,从另一面印证了电影市场化发展的影响。全国观影人次连续位居第一的武汉万达电影城,2006年~2008年累计观影人群达304.2万人次,仅以2008年计算全国票房上千万的119家影城合计观影人次7412多万,平均每座影院达到62.29万。有了最大的人流量,又有零售业最快的现金流,影院业在市场经济“终端为王”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万达集团通过万达院线进入电影业经营放映市场后,伴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成长,不仅从电影文化产业中获得了丰富的文化娱乐资源,同时立足市场终端,快速建设影院,发展院线实力,成为时下中国电影市场上发展最快、竞争力最强的电影院线。2008年,万达院线年度票房超过5亿元,影院附加值按票房的100%~20%计算,其院线影院经营的附加值约近1亿元。院线年总收入6亿元左右,这在万达集团的总体收入中仅占5%左右的份额。但是,万达集团
通过万达院线在全国电影市场的经营和发展,通过在全国大中城市的布局,建设“万达电影院”,提升了“万达”品牌,使其知名度与美誉度得到最好的放大。2008年底至2009年初,当全球经济遭遇金融危机,房地产行业面临资金流动性困境时,万达集团有万达院线持续良好的经营业态,皆因整个电影业呈“逆势上扬”态势,间接支持了集团,使之未受到更多的危机冲击。院线则在2009年继续按战略规划加快投资建设电影院。
从近三年来中国城市电影院和银幕投资布局,构成了当今中国电影放映业的10大市场: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四川、江苏、湖北、辽宁、重庆、天津。
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如果按区域划分市场,有的省可相当于欧洲的几个国家,从市场角度审视,中国电影市场虽然较七年前有了长足进步,但是与整个国家经济发展与增长,与有着悠久文化的人口大国的地位相比,电影市场依然是蕴藏巨大潜力,尚未很好开发。
观察近几年国内电影市场的增长态势,中国的大城市和新兴大城市电影市场已显雏形。中国电影市场由原始尚未开发的状态,开始向市场化转型,吸引了大批资本“淘金者”,加入到投资城市新型多厅电影院建设,电影放映环节因投资增长的增容扩量,转过来刺激中国电影票房每年以30%的幅度增长。从项目论证,一般投资一座新电影院,长线回报在6年~8年。近年来,由于中国电影产业从制作到放映的两翼齐飞,市场进步速度加快,一些经营好的新影院,投资回报周期已缩短到3年至5年。更有优良电影院开始向连锁店发展,管理与经营皆处在更上一个层面的状态。如果中国电影院连锁店发展,很好解决了远程管理的规范、标准和程序,可以减少经营成本,那么对投资影院资本亦有更大吸引。目前,在中国大城市和新兴城市,投资影院和银幕早已是资本看好的炙手可热项目。
电影院和银幕是电影产品最终产出回报的基础,是电影产业链条中最为重要的终端市场环节。从国外情况看:
英国政府从1998年就提出针对城市中心地带影院,凡是2张~6张银幕的影院都要改造。自此英国开始了影院和银幕数的快速增加。1998年增加银幕300张,1999年增加350张。英国最大的三大院线公司UCI拥有全国3100多张银幕的70%。2004年在风投进入英国放映业后,英国新增银幕从每年400张提高到500张,且有持续发展势头。
德国在1992年统一后,兴建了第一座多厅大银幕影院,此后加快影院换代。1998年新增413张银幕,同时倒闭了262家单厅影院。
从世界各国电影市场发展的趋势看,多厅新型电影院在电影市场发展中的确起了重要的推手作用,同时,新型多厅影院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取代传统单厅电影院的过程。新型影院代表了一种新的生产力,融进市场化因素的院线制运作模式,代表了一种新的生产关系,二者结合产生了新的生产能力,赋予市场更大活力。七年来,在中国电影院和银幕数量逐年增长中,也逐年强化了中国电影市场化运作以及电影市场地位,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确立和成长,同步增长的是中国电影的票房。
2002年~2008年全国电影院与银幕数变化
四、中国电影院、银幕数和电影市场下一步提升
据中国社科院《城市蓝皮书》2008年底最新的统计数据:2008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45.7%;城镇人口6.7亿。如果我们按2008年中国电影市场可统计票房和观影人次数量参考:2008年中国城市人口人年均观看电影0.28次,平均14.8万人拥有一张银幕。
这两组数据中,城市人口年均观看电影的次数,比几年前全国电影观众仅几千万时增长了许多。但是,观众总量与我们的城市人口相比,依然相差巨大。尤其是近年来,公众对城市影院票价居高不下一直颇有微词。从国民收入与电影消费性价比看,经济能力与票价因素对普通观众消费电影有一定制约。电影消费尚未成为老百姓休闲娱乐生活常态,人均看电影的比率不说与发达国家相比,就是与亚洲的韩国年人均看电影2.7次相比也差距甚大。
另一方面,从城市人口拥有的银幕数量看,中国电影院业与放映市场覆盖率相对窄小,近年来,因新影院与银幕的建设主要集中在大城市,这方面更是存在较大缺口。放映银幕资源不足,从某种程度上也制约了观众的观影习惯养成。根据中国社科院《城市蓝皮书》统计,中国现有成建制城市655座。百万人口以上特大城市118座,超大城市39座。此外超过20万以上人口的县级城市2860个,这几年,新兴城市是中国电影市场快速成长的热点。中国电影年度票房持续增长,主要集中在特大城市,其次就是新兴城市。
新兴城市中,已进入大城市序列的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城市随着国家经济改革与发展,经济上升快,文化娱乐需求旺盛,成为资本追逐的热门目标。随着新电影院的投资增长,这类二线城市表现出很强的市场活力,电影市场化运行渐趋成熟。在二线城市里成都、武汉成长最快,电影市场氛围最浓,因而电影消费的习惯也高于同类型城市。近两年来,杭州、南京、重庆也是新影院投资热点,市场亦升温极快。大连、西安、天津等城市电影票房将在一两年内达到或超过亿元。
随着新型影院与银幕增加,放映市场的扩容直接缓解了新型影院在市场上的供需矛盾,新世纪以来居高不下的电影票价开始松动。电影票价受市场调控的因素主要是电影节目的数量与质量,销售产品的门店网点是否满足需要。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正好落点在产业链条的两头,制片业迅速增长,中国成为全球电影生产的第三大国。城市影院和银幕的投资高涨,使放映市场供需关系趋于良性变化,全国电影票价从2006年起基本遏制了逐年增长的势头,转向每年略有下降。可以肯定,随着中国新型电影院和银幕增加,电影票价下降成自然趋势,看电影必将成为中国老百姓一种普通的休闲娱乐方式,一种生活的常态。
在二级新兴城市序列里的广东地级城市东莞和佛山很有典型意义。自2007年先后有万达院线、中影星美、南方新干线等在这两个城市投资建设影院。广东大地电影院线从组建之初,就立足珠江三角洲在二级城市拓展影院。截至2008年12月31日,有常住人口650多万的东莞市,近年新建影院10家,银幕39张,2008年度电影票房5600万元。有常住人口580多万的佛山市,近年新建影院8家,银幕28张,2008年度电影票房6000万元。这两个城市虽然是广东省的地级市,因毗邻香港,受益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迅速,也进入新兴城市行列。
2005年~2008年二级城市电影票房表
但是,全国更多的二、三线城市没有东莞、佛山这样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二、三线城市电影院逐渐消失,尚存少数影院,放映设施陈旧、落后,观影条件极差,难以正常运营。2002年推行“院线制”后,由于影院投入不够,票房逐年递减,有的甚至成为“零票房”区。由于各种原因,院线制初期经营者们无暇顾及二级城市以及县级城市电影院。大量的二线影院基本是在一种自生自灭的状态艰难徘徊。少数影院通过硬件改造,经营转换机制而侥幸存活下来。
受投资与产出的规律影响,中小城市的电影院建设严重滞后也在情理之中。2009年5月14日人民网上,署名何勇的一篇文章提出“中小城市的居民,该去哪里看电影”。文章报道:抚顺市民王文是个电影迷。每当有大片、新片上映时,他便开车到沈阳观看。“没办法,上百万人口的城市,没一座影院,只好折腾到沈阳。”文章指出:不只抚顺,除了沈阳、大连、鞍山几个大城市,辽宁其他11个城市,都存在着严重的看电影难的问题。目前,包括鞍山在内的辽宁12个较大城市中,电影放映单位已经由2006年的23家急剧下滑到5家,有8个城市没有专业影院。
类似情形在中国中小城市早已不是新闻。2006年,业内有识之士就明确提出“二级电影市场”的概念。从全国电影市场统计数据看,电影票房越来越集中在大城市、大影院、大影片。其中大城市90%以上又集中在特大城市和部分新兴城市,这也是北京、上海、广东成为当今中国电影三大“票仓”的主要原因。
经济学上著名的“二八定律”,20%的经营获得80%收益。大城市经济发达,文化与消费能力强,容易建立市场运营模式,电影产出回报效率高。在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中,放映市场的三大“票仓”形成,很大程度源于资本对这些市场潜力的青睐。
从全国宏观市场考量,中国新影院和银幕投资与建设布局的思路和途径,仍然存在“出口”过于狭窄和持续资金投入匮乏的“瓶颈”。以统计部门公布的全国城镇人口6.07亿人口看,潜在观众源大多数分布在国内中、小城市。目前,全国特大城市和新兴城市的电影票房占到总票房的90%以上的份额,过于集中的产出很难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已进入到健康的、成熟的运行轨道。无论是从电影市场的成长性,还是电影院的投资建设分布格局,这种极端不平衡的现象,折射出我们国家经济存在的东西部差距。逐渐消失的中国二线影院,大量潜在电影观众流失,使人口资源的优势并没有随着中国电影产业化与市场化运作得以展现,可支持电影产业持续增长清晰模式尚待梳理建设。
二、三线城市与大中城市电影市场之间鲜明的强弱两极“极差”,正好印证了经济学理论著名的“木桶效应”说,只要有“短板”,就可从那里流失。中国电影产业化、市场化后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这只是电影产业在基础薄弱中的一个起步,距离我们产业要达到的健康、成熟的电影市场还有相当差距。中国电影的影响力逐年增强、扩大,尤其是今年,电影在社会中对老百姓的生活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但是,电影的这些影响力目前大多局限在大中城市,中国更多人口超过百万的二、三线城市,有的甚至连一座像样的电影院都没有。据国家统计部门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文化产业同比增长17%。全国电影票房上半年达25.53亿,同比增长40%。电影票房的增长率跑赢了文化产业的增长速度,足见电影产业的潜力与影响力。1月~5月全国新增影院42家,银幕225张。投资影院的热潮依然,资本仍然看好中国电影。同样,要指出的是今年上半年中国电影的各项增长数据,主要来自大城市和新兴城市的电影市场。
今天,我们从电影市场化角度讨论放映市场,可以肯定地说:中国电影的问题,最主要的就是如何拓宽“出口”。没有足够多的电影院和银幕,尤其是二级城市以及县级城市严重缺少影院和银幕,难以覆盖更广大区域和更多中、小城市,因而难以突破观影群体的量、放映的覆盖面是眼下中国电影市场没有取得突破性成长的“瓶颈”。这也是中国电影产业的“那块最短的木板”。在未来的三五年间,如果电影终端市场依然不能在国内的二、三线城市和县级城市有所突破的话,我们将会错失一个大力发展中国电影产业的极好机遇。正如新增电影院和银幕90%集中在国内大城市和新兴城市,中国电影票房近90%也集中于此。从这点观察,我们只有深入到二、三线城市,建立更多有效的放映终端卖场,打通更多的放映网络与渠道,培养和吸引更多观众群体,才能消化国产制片连年递增的巨大产能,才能应对国家全力支持的文化创意产业大发展即将出现的“井喷”局面。
中国有350座人口在百万以上的中等城市,这些城市基本上还没有进入电影产业发展的市场轨道。更不要说还有人口在几十万左右的800多个县级城市。简单规划一下,我们在未来三年内,如果能将银幕数量提高到10000张,也仅仅是1990年中国电影没有进入市场之前的放映规模。从过去七年院线制发展推动电影市场的成长路径,我们比以往更加关注实现电影产品基本价值的终端环节。影院数量和银幕数量显示的是一个市场的空白与潜力以及市场开发的程度。国家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最近指出:“发展二级院线已成为非常紧迫的任务。要积极创造环境和条件,吸引更多资本到中小城市发展影院。”事实上,在中国二、三级城市投资发展影院,有两个空间:首先,由于这类城市基本没有进入产业化运行的市场轨道,新型多厅影院一旦建立,可以很快发挥作用。在100万以上人口的350座城市,投资新建影院,按每个城市增加12张~15张银幕,全国可以增加4000多张银幕。县级城市初期规划到三分之一的城市投资建新影院,每个城市增加4张~6张银幕,全国可增加银幕3000多张。虽然这个电影银幕仅与1990年11000张时相当,但却是经过优化后的资源重新配置,所能产生的市场回报不可同日而语。当全国电影市场的放映规模达到一万多张银幕时,按2008年全国每张银幕产出票房106万元,市场的产业规模将超过百亿元。放映市场有了大规模消化国产制片的产能时,一方面可以逐渐减少放映市场同质化,一方面促进放映多元化,从而持续刺激电影制作的发展,形成电影产业上中下游间真正的良性推动,相互促进。
“二级电影市场”概念自2006年提出后,为什么三年来市场结构并没有明显改变,二级城市影院投资亦不见明显增长?究其原因,对在二、三级城市及在县级城市投资电影院,大多数资本仍持观望。这就涉及到在二、三线城市投资建设影院的第二个空间,即渠道建设成本。从理论上讲,在二、三线城市投资建设影院,建设开发成本将大大低于大城市和新兴城市。同时影院的盈利率也将低于大城市。而且,由于中国这类城市因长期缺失电影商业放映,观众的消费欲望与习惯都需一个培育和引导,这个过程有多长,取决于整体电影业的进步,电影产品的充足,质量提高,影院经营的水准,电影营销宣传的影响力,等等。如果市场仅靠资本自发的选择,那么热钱肯定流向回报最快的地方。短期仍难以改变中小城市对资本吸引力不够的现状。所以,建议政府部门在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建设中,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适时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增加吸收资本、把热钱流向二、三线城市建设影院的吸引力。只有当中国更多的中小城市有了新兴多厅影院,更多的民众把进影院看电影当成生活娱乐的常态方式,中国电影市场的布局才真正开始了。当建设了足够的影院和银幕,有了遍及各类城市不同规模的新型影院,中国人口众多的优势才能在电影产业中得到最大化释放,这时,中国电影才能建立真正的一个电影大市场。
美国《好莱坞报道》在最新一次报道中说中国电影市场“看电影正在成为中国人的习惯,好莱坞正在密切关注这种变化”。2008年初,英美两个权威市场研究机构对中国影市做了联合调查报告。报告指出:中国影市将持续“牛市”三到五年,且2010年票房总数达到7.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7亿元)。其实如果我们能够主动快速地将投资城市电影院的热点延伸到二级城市及县级城市,那么,这个对中国市场票房的预测就会提前实现,毕竟今年上半年已经有了25.53亿。
注:文中数据未注明来源的,均源自《2005中国电影市场资讯报告》、《2006中国电影市场资讯报告》、《2007中国电影市场报告》、《2008中国电影市场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