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改变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让学生乐于学习论文_彭金兰

浅说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改变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让学生乐于学习论文_彭金兰

彭金兰(广西岑溪市第十小学 广西 岑溪 543200)

摘要: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实施小学数学教学,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一种趋势。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7)12-0026-01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实施小学数学教学,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一种趋势。在新的《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究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结合自己的研究与实践作以下的初步探究。

1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于是新课程标准教材中也编排了许多生活情境图,给学生创造一个个亲近的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应用于所学知识的情境。这些情境图,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它可以把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视频图像等信息集于一体。就会给学生带来视觉、听觉等的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将一些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的知识内容形象、生动的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的学习处于自觉、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能激发、保持并促进学生学习兴趣,是高效率完成学习活动的前提条件。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这节课时,本来这节课的内容是相当抽象和枯燥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可以在教学课件中设计这样一个环节:一只卡通熊带领大家参观新建成的小区,整个小区的环境是由学生已学过的各种图形组成的,有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等等。然后问大家:“这个小区漂亮不漂亮,你发现它们都是由那些图形组成的了吗?”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调动起来了,争先恐后的抢着回答问题。这样把抽象的知识和生动的情景有机的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和欲望。

2利用直观演示,探究新知

根据小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比较强,抽象思维比较弱的特点;再是小学生容易被一些直观的、具体的材料所吸引。在学习过程中会由于教学的直观性,由于在课堂上听到或看到的东西所引起的情绪激动,都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因此,教师要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的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这也正显示了现代教育信息多媒体课件具有比传统教具无可比拟的优点。

例如,我在教学《圆的面积》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面积计算的方法这一重点,可以先在电脑上画好一个圆,接着把这个圆分割成相等的两部分共8份、16份、32份、64份等然后通过动画把这两部分交错拼好,这样就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反复演示几遍,让学生自己感觉并最后体会到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的圆的面积是完全相等的。再问学生还发现了什么?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长、宽与圆的什么有关?从而导出求圆的面积公式。使这课的重难点轻易地突破了,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运用教育信息技术可以营造恰到好处的教学情境,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3化静为动,突破重点、难点

运用信息技术的动画、渐变、叠加等效果和声像功能可以将知识难点和某些过程直观化,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增强他们的直观印象。以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软件集声、光、动画为一体,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眼、耳、脑等多种同时刺激学生的感官、深化认识程度,并且通过“动”的形式模拟思维过程,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

如:“相遇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一定难度的一类应用题,在教材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学中课件展示:课件出现一条笔直的公路表示“全程”,点一下鼠标,又在公路的两端出现两辆汽车,再点鼠标时,这两辆汽车在匀速地向前行驶表示“相向而行”,在两辆汽车重合时停止表示“相遇”,两辆汽车经过的路线用不同颜色的线条来表示;同时在课件出现一个钟表,它随着汽车的运行而走动,随着汽车的停止而停止,它告诉同学们的结论是:两车相遇时所用的时间相等。这样的变静为动,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向而行” “相遇”等概念的理解;这样的变静为动,可以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正是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整合,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使教学情境变得生动活泼,从而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注意和兴趣;正是信息技术能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复杂为简单,它不但形象生动、信息量大,而且易于操作,可以全方位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起到创设动画情境,突破教学重难点的作用。

4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应成为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由通过教师讲解来教授给学生变为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而获得新知。

例如:在教学《认识方向——东南西北》一课时,学生在认识了地图东、南、西、北的方向后,教师让学生动物园的平面图上地图上找一找自己要走的路线,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小组交流,进一步认识了地图上方向。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这样,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自主探究出了比多少的两种方法,同时又感受到了美的熏陶。”

总之,充分发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对于更新数学教学方法和手段,转变教育思想,改变数学课堂教学,促进教育观念与数学教学机制的整体深刻变革,让学生更能爱数学乐于学数学。

参考文献

[1]闫少勇.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J].当代教育科学,2011(18):54-55.

[2]刘金华,付佳.信息技术与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有效整合——小学数学“植树问题”教学课例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22):160-161.

[3]刘海燕.信息技术辅助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杂文月刊:教育世界,2015(10):54-55.

论文作者:彭金兰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4

标签:;  ;  ;  ;  ;  ;  ;  ;  

浅说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改变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让学生乐于学习论文_彭金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