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进入“假命题”怪圈--2001年和2002年高考作文综述_高考论文

高考作文进入“假命题”怪圈--2001年和2002年高考作文综述_高考论文

高考作文正步入“伪命题”的怪圈——2001年、2002年高考作文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怪圈论文,命题论文,高考作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2年全国高考作文题“心灵的选择”,基本上延续了2001年高考作文题“诚信”的模式,从形式到内容,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体现了高考作文的连续性。但是,我们在认真审视时也应当看到,今年的这道作文题缺乏新意,仍然徘徊于“伪命题”的无形怪圈中,并未能彻底改变去年高考作文题所暴露出来的一些弊端,相反还使这些弊端得到了延续。因此,说得偏激一些,今年的作文题堪称是去年败笔的延续!而这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怪圈之一:道德拷问

作文题?道德题?这一疑问始于2001年高考作文题“诚信”出现之后。的确,高考作文从来就没有回避过社会现实,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尤其是道德方面的问题还是近两年的事,而这又恰恰都是在社会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如道德滑坡、人情冷漠、处世圆滑等)之后。命题人想通过高考作文题来表现我们对未成年的中学生的一种道德期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这本来是无可非议的。但问题是,这些都应该是学校教育分内的事,它应该贯穿于各科教学之中,似乎没有必要动用堪称“语文半壁江山”的60分的作文来进行专门的检测。这样的考查方式,就使人们有理由怀疑,高考作文究竟是考写作能力还是检查道德水准?高考语文的那60分究竟是属于作文题还是道德题?

错在社会,打在学生,这样的作文立意的导向早已受到了人们的批评,而这两年的高考作文居然又来了一个“道德测试”的“回归”,这不能不让人感到遗憾和失望。难道真的如人们所预料的,这两年的高考作文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实施有密切关联?因为事实上,如果考生熟悉《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及相关的资料,完全可以信手拈来加以发挥。

回过头来看看今年的高考作文,我们不妨作如下设想:假如有的考生选择保全自我,并且在文章中说得头头是道,能够自圆其说,比如说趋利避害,让自己的生命得以延续是人的一种本能,在自己能力不及的情况下盲目去救助别人,是不切实际的逞能等等,这样立意的作文能否得到高分呢?对这一点,恐怕不仅我很怀疑,而且绝大多数人都会怀疑。因为这样的立意,很可能会被阅卷教师以“思想不好”“格调不高”的理由打入“冷宫”。也许有人会说,作文题并没有要考生一定选择“救人”,表面上看的确如此,但题目的导向是显而易见的。为了拿到理想的分数,“救人”当然是最明智的选择。然而,又将有几个人是发自内心的呢?

我们都明白,命题者之所以要在道德上做文章,是出于时势的考虑。但我们又都不明白,命题人为什么要生编硬造出一个如此严峻的伪命题、一种模棱两可的选择,对十七八岁的高中学生进行心灵测试和道德拷问。其实,即使要配合时势,也没有必要杜撰如此不合情理的虚假故事,因为生活中就有许多真实而且鲜活的事例可供学生加以评论。

如此说来,在这两年高考中,很多考生放弃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实在是出于无奈;我们在考生的作文中看不到他们真正的思维和见解,而充斥文章的几乎都是满口的伦理道德。尽管这其中也有优劣之分,但其“道德立意”是不可能有任何改变的,千人一面在所难免。

高考是中学教学的指挥棒和晴雨表,道德测试式作文如果不加以改变,今后中学作文教学极有可能陷入“道德训练”的怪圈,其负面影响不言而喻。

怪圈之二:立意捆绑

开放性是话题作文的一个重要特点,遵循的是“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的“三自”原则。但2001年和2002年这两年的高考话题作文似乎走进了一条死胡同,其开放性已丧失殆尽,使得本来路子很宽的话题变成了“华出一条道”,考生几乎没有了选择的余地,而这又主要表现在话题作文的立意上。

我们先来看看2001年的“诚信”话题。尽管只要求所写内容在“诚信”的范围之内就可以了,可以记叙经历,也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虽然命题人没有限定只能从正面来写,似乎还有自行选择的余地,似乎也可以写诚信的对立面,但事实远非如此。谁都知道,选择“抛弃诚信”的后果是相当危险的,“一着不慎”也许会“满盘毕输”。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高考过后,很多考生都庆幸自己“肯定诚信”的选择;而从对立面行文的则大呼上当。难道这样的限制也能称得上“立意自定”?“三自原则”其实只剩下了“二自原则”,“立意自定”在这两年的高考作文中已成为了一句空话,说得难听些,恐怕还是一句带有欺骗性的假话!

与2001年的“诚信”如出一辙的是今年的高考作文“心灵的选择”。虽然命题人在提示材料和写作要求之中没有明确纵容或暗示考生非选择“舍己救人”不可,而是让考生“自行”抉择。但聪明的考生都知道,即使舍己救人在目前的现实生活中是自己所不能承受的或是不愿选择的,也必须隐藏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板起面孔去大谈应该要舍己救人的空话和假话,否则就会陷入“立意不高”“思想不好”等一票否决的泥潭。选择对立面,试图标新立异,那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立意无选,是近两年高考话题作文的一个显著特点,它无形之中束缚了考生的个体思维,因此也是一大败笔。2001年高考作文千篇一律地赞同“诚信”不就说明了这一点?而这一现象今年又得以延续,这不能不令人悲哀。我们也期待高考话题作文能尽早走出立意捆绑的误区,还“立意自定”的本来面目。

怪圈之三:鼓励矫情

“真情实感”作为作文的一项重要要求写进《考试说明》,那是2001年的事,但恰恰也是2001年的高考话题作文“诚信”,却于无形之中鼓励学生去矫情,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大的讽刺!而2002年的高考作文非但没有及时改变这一自相矛盾的面貌,反而使之得以延续,岂非咄咄怪事?

2001年的高考作文,本来是很具开放性的,但由于在设置话题时进行了人为的限制,将话题局限于“诚信”这一点上,使得话题作文的开放性荡然无存。如果不加限制,而是要求考生自行选择丢弃七个背囊中的一个,那是多么富有创意、多么真实的话题啊!也许只有这样的话题,考生才能真正表露出他们内心的真实的想法,也才能谈得上所谓“真情实感”。如果真的让考生自主选择“七丢一”的话,我敢肯定,将有为数众多的考生会选择抛弃“诚信”。当然,他们最终还会肯定“诚信”的重要。那么,我们就不难推测,这些考生在作文中所表露出来的内容还有“真情实感”可言吗?除了矫情,违心地说假话、空话以外,我们还能要求他们做什么呢?因此,2001年高考作文客观上引导考生矫情,不是话题作文的错,而是话题设置惹的祸。

2001年的“诚信”浮出水面之后,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批评之声也时常可闻,原来以为今年的高考作文会吸取去年出题不妥,客观上导致学生说假话、空话的教训,但事与愿违,鼓励矫情之风还有延续之势。今年高考作文“心灵的选择”的矫情延续,已不仅仅表现在话题设置上,而且还表现在提示材料中,是双管齐下的捆绑和束缚。这对于那些原本会选择放弃或不想承受生命之重的抉择的考生而言,除了矫情,似乎是别无选择。也许命题人主观上不想引导考生说假话、空话,但客观使然,这恐怕是他们始料不及的。

综上所述,近两年的高考作文都可以称之为“伪命题”,如果上述现象在今后的命题中得不到有效的改观,那么我们要说:这样的话题作文可以休矣!

标签:;  ;  

高考作文进入“假命题”怪圈--2001年和2002年高考作文综述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