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滨州高新区中学 256600
摘 要: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也要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引导他们塑造健康的心理素质和承受各种压力的能力,实现他们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本文论述了初中体育教学融入心理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加强心理素质锻炼的意义,供参考交流指导。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 心理素质锻炼 必要性
一、引言
英国哲学家洛克曾说过:“教育的事业并非使年轻人能完美地从事科学研究,而是要开阔年轻人的心胸,使其能尽力运用自己之所长。”初中体育教学中心理素质教育不可缺少,它不仅能对学生进行体育技能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健康乐观的心理,克服叛逆心理,成为承受各种社会压力的基石。初中体育教师可以借助身体运动锻炼的形式,让学生们在参与和合作过程中,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信心,逐渐磨炼出坚强的意志,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意义
1.加强沟通交流,排解心理障碍。
体育教学多是在户外开展,是一门具有很强开放性的学科,师生之间有了很多的接触机会,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也会更为密切。通过与同龄人的相互深入了解和结识,能消除各自的隔阂,改善班级人际关系,同时有助于排解一些学生的心理障碍,避免形成自闭的人格,以更加积极阳光的情绪进行学习和生活。
2.循序渐进,提升学生自信心。
当前一些初中生觉得自己学习成绩落后,就会产生严重的自卑感,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这时体育教师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活动的形式,帮助学生找回自信,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自豪感。另外还有很多学生不爱参加体育锻炼,嫌累怕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时教师应该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程序,先通过那些简单的、有趣的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然后逐渐引向深入,渗透进竞争对抗元素,使其找到快乐感,从而逐渐让他们爱上体育锻炼、适应校园生活。
3.劳逸结合,促进学生智力发育。
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逐渐加大,初中体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户外,从那些枯燥乏味的文化课学习中脱离出来,在大自然中开阔自己的心境,缓解疲劳,放松身心,劳逸结合,更新思路。这样更加有助于青少年学生的大脑发育,促进智力的进一步发育,对提高文化课教学效率有着很大的帮助。
三、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途径
1.因材施教,个性化发展。
由于初中生的文化课学习压力比较大,体育运动就有助于学生对自己的心理进行调整,以更加饱满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都各不相同,因而初中体育教师一定要因材施教,运用多样化的活动,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做一些简单的放松式体育运动,例如将双手举过头顶,用力伸懒腰,之后做深呼吸,反复进行几次,对放松心情的效果明显。
2.开展体育竞赛,增强竞争意识。
现代社会,到处都存在着竞争,初中体育教师可以借助体育活动的竞技性,不断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励他们不断前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组织开展的竞赛要有趣味性,这样才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在积极的竞技或练习中培养竞争意识及进取精神。
3.开展团队游戏,培养合作精神。
很多体育项目都有着很强的集体性特征,需要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合作才能完成任务,因而体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团队游戏,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力量,感受合作的重要性,从而走出消极、狭隘、偏激等心理误区,积极融入到集体中,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4.创设情境,磨炼坚强意志。
一些初中生平时能够表现出很稳定的情绪,但一到关键时刻就非常紧张,频频出错,发挥失常,出现“掉链子”的问题。初中体育教师可以创设相应的比赛情境,这样有助于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磨炼出坚强的意志。
5.激励教育,培养自信心。
初中体育教师还应该对学生经常地开展激励教育,让他们即使是面对困难也要保持强大的自信心,并最终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结语
总之,在素质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的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师要注重促进学生身心双方面的共同发展,采取多种课堂教学形式,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在促进自身心理不断健全的同时,也能促进其他文化课教学更高效地开展。
参考文献
[1]方立春 浅析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J].时代教育,2015,(16):241-242。
[2]万丛灵 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4,(13):253-254。
[3]李崇珍 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途径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34),110。
[4]潘廷跃 浅析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J].中外交流,2016,(13),245。
论文作者:王小翠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2月总第29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9
标签:学生论文; 初中论文; 心理素质论文; 体育教师论文; 心理论文; 体育论文; 教学中论文; 《素质教育》2019年2月总第29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