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度市店子镇昌里中学 266700
几年来,我校在工作中遵循“创新求发展,实践增实效”的总体思路,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努力构建德育工作的“立交桥”,开创了德育工作的崭新局面。
一、全员参与,形成德育工作合力
我校大力构建“学校——社会——家庭”全方位育人体制,要求全校教职员工必须树立“生活即德育”的大德育观念,灌输“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思想,做到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大力宣传“学校无小事,教师无小节”的观念。对广大教职员工提出了系列要求,学校把德育工作的优劣作为对每一名教职员工考核的首要条件来看,实行一票否决制。家庭教育在配合学校教育、塑造学生健康的精神世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校很注重家校联合,每个年级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学校设立了家长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定期开展活动,定期召开家长会议,定期举办家长教育讲座,定期举行家长论坛,交流家教经验。学校与家长签订了《联手教育协议书》,制订了《家庭联系卡》,定期向家长通报学校近阶段内教育的主要内容、重点工作,互相反馈孩子在家、在校的表现,设立了校长接待日、热线电话,请家长到校听课,参加评教议教,共同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
二、优化管理,确保德育工作的实施
《中小学德育纲要》明确提出了中小学德育的总目标。我校紧紧围绕这一总目标,制定出了一个方向一致、层次清楚、上下衔接、明确具体的《量化评价方案》,进一步细化了省教育厅颁发的《中学生思想品德评价方案》,注重基础性和可操作性,对不同年级、不同年龄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分出层次,列出序列,循序渐进,涵盖了对学校德育、德育工作者、政教处、团委、各科教师、班级、学生等多个层面的评估体系,让每一个人行有规范,让班主任、学生、学生之间、家长能评有章法,增强了师生的德育实效。
在管理中,我校从广度、深度、层次三个维度着手,努力形成了一套科学、系统、有序的德育管理措施,以人为本,强化制度建设,把学校德育融进改革开放的社会变革大背景中,在努力弘扬中华民族道德精华基础上,吸取西方现代文明的有益成分。我们采取考核奖惩、年度强化的办法,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观察、分析经济和社会生活现象,组织学生参与德育全过程,自觉主动地接受教育。
三、拓宽途径,促进学生德育因素的内化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具有巨大的德育渗透力,优良的育人环境、高质量的文化活动能使人们生发愉悦向上的精神力量,对人们的不文明行为起到明显的制约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环境造就人才”就是这个道理。其一,抓育人环境,增强德育渗透力。我们在校园建设方面作了精心设计和安排,整座校园已成为一座有形、有色、有声、有情的德育课堂。“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我校校园环境建设的德育渗透力已突出院墙、扩向社会,具有巨大的辐射力,赢得了社会的赞誉。其二,抓文化活动,增强德育熏染力。我们每年都举行科技节、德育节、艺术节等综合活动,落实“寓教于活动之中”的德育原则。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各个阶段学校工作重点及时代特征,把德育活动分为全校性整体活动和年级系列活动。这些活动紧紧把握热点、疑点,科学有序地将《德育大纲》具体化,突出实在的情境与内容,呈现出针对性、层次性和新颖性。
2.重视德育基地建设。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不能局限于学校范围内,必须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引导学生投身社会、服务社会,在实践活动中检验自己学到的道理,促进德育因素的内化。十多年来,我们建立了多处德育基地,如学工基地、学农基地、学商基地、学法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等。凡此种种,通过这些基地有目的地开展活动,产生了积极意义,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
四、突出重点,夯实德育工作基础
1.强化民族精神教育。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承担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我校为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让“中国了不起、中国人了不起、做个了不起的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在青年学生的心灵中积淀发芽:(1)突出抓好爱国主义教育。以重大政治事件为契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突出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代史的教育,进一步发扬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抵御外侵的光荣传统,焕发出强烈的爱国热情。(3)突出抓好形势任务教育。(4)突出文化传统教育,通过各学科有机渗透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①开设《古诗文诵读》校本课程。②成立新芽文学社,组成以爱好文学写作的同学为主体的文学活动小组。③在艺术课中增加与调整民族艺术的欣赏内容。
2.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我们从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高度,充分认识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长期性,把理想信念教育坚持不懈地深入开展下去。(1)组织学生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学习,牢固树立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理想。(2)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积极推进青少年新世纪读书计划,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3.强化行为养成教育。在人的诸多素质中,文明的行为习惯是最根本的素质。这种素质对学生的做人至关重要,它的形成不是单纯地局限于“明理”,而且要“习行”,进而在社会生活中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促进受教育者个体品德的社会化。基于这种认识,我校在德育工作中重点抓的就是学生文明行为规范的养成性训练,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为标准,加强仪容仪表、礼貌用语、卫生习惯、遵纪守法等规范教育。
论文作者:黄涛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10月总第27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5
标签:德育论文; 学校论文; 我校论文; 德育工作论文; 家长论文; 学生论文; 社会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8年10月总第27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