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检测工作技术问题分析论文_苟军,彭光辉,周维清

防雷检测工作技术问题分析论文_苟军,彭光辉,周维清

攀枝花市气象局 四川 攀枝花 617000

摘要:防雷检测是一项复杂性较强、综合技术较高的工作,将防雷检测工作做好,并向用户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测数据信息是检测单位的主要职责。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探讨了防雷工程设计的注意事项,接着分析了防雷检测中的操作问题,最后建议检测报告书中应使用规范用语。

关键词:防雷工程 防雷检测 注意事项 技术问题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现已进入了以电子电气为主的现代化时代,对微电子器件和信息技术的应用逐渐得到了普及,雷电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影响也越来越大,雷电被国家电工委员会称之为“电子时代的一大危害”。在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中,与防雷工作相关的技术规范不断得到完善。由于我国的地域范围较广、气象条件以及地质情况十分特殊,如果单纯按照一两个行业标准或者是国家标准是很难解决不同状况下的技术问题。所以,一个防雷技术问题很容易牵连到不同种类的技术规范,不同的防雷技术人员对同一个技术规范的理解不尽相同,很容易引发雷电灾害。为了降低了雷电灾害造成的危害,相关的工作人员应对防雷技术规范的相关技术规定进行灵活运用,将防雷减灾技术服务、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设计、防雷检测等工作做好。只有这样才能提升防雷设计的质量、防雷设施的可靠性以及防雷安全性水平。

1、防雷工程设计的注意事项

1.1地质勘察

雷击具有选择性的特点,主要体现在雷击大地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规律受到地面设施、地质构造以及地形等方面的影响较大,所以在防雷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应首先做好地质、地形的勘探。应选择在春季对参数进行测定,选择不低于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地点,同时还要确保测出的三个数据之间的误差不超过10%,在检测的过程中应确保选址的合理性、检测工具和检测方法具有可靠性的特点。如果检测出的三个数据之间的误差不高于10%,参数测定值可以用三个检测数据的平均值进行替代;若检测选择在其它季节,应注意检测季节的系数,在设计参数的过程中,还要将设施相对于地面的绝对高度、地面设施相对于周围设施的高度考虑进去。避免片面的认为雷击会先击中地面上较高的设施,从地形方面上看来,在对于雷雨云的形成较为有利的地方都很容易遭受到雷击。在检测的过程中,将地下水参数的检测工作做好也十分重要,所以在设计接地装置之前,首要考虑地下水参数,这几个参数信息是计算雷电环境和雷击参数的重要依据。

1.2被保护对象的信息勘察

应结合构造绘制和三维数据信息将被保护对象的剖面图、平面图以及立体图绘制出来,之后结合数据信息和图纸设计出科学合理的防雷装置。若建筑物是被保护对象,则应对建筑物的整体布局、供电方式、电压的幅值、电流频率进行认真分析,之后合理安排浪涌保护器的参数和位置;若被保护对象是天线卫星系统和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借助于滚球法计算出接闪器高度的同时,还要将接闪器街善后对雷电流经过接闪器后磁场分布对卫星信号和计算机系统造成的干扰有哪些,结合流通直导线周围的强度和磁场强度将安全距离计算出来。除此之外,还要对通信信号的频率和衰弱程度有一定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提升防雷效果。

2、防雷检测中的操作问题

2.1选取测试点

在对建筑物进行防雷检测的过程中,要对建筑物防雷装置的接地体、引下线、接闪器、引下线间距等进行检测。在实际的检测工作中,一部分建筑物单位为了应付防雷检测只是单纯做一圈可以看得见的避雷带,实际上该避雷带根本没有同引下线进行连接,也没有与大地进行连通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在检测的过程中,在对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进行检测的同时,还要对检测到的数据信息进行比对,确保建筑物防雷装置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水平。

2.2选取打桩点

在施工现场进行防雷检测时,选择的接地桩位置不同,其测出的接地电阻值也有很大的差异。为了将被检测物的接地电阻值正确测量出来,应严格根据《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中的相关要求,选择合适的接地桩打点位置。在选择打桩点的位置时,在选择合适的电压极点和电流极点的位置后,还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绕开地下金属管道;二是避免地下电磁干扰;三是要尽量选取平整、无障碍和平整的地形。

2.3氧化层的处理

在实际的防雷检测工作中,由于检测点、接地极和夹子都是金属物,其长时间在空气中裸漏,其表面很容易覆盖一层氧化物,该氧化层表明具绝缘性的特征,如若没有及时清除掉这层氧化物,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检测数据的真实性,甚至会造成检测到的数据无穷大。所以,在检测工作还没有开始之前,应先清除接地装置和引下线的检测点表面的氧化层。另外,为了避免在检测点位置处出现氧化层,可以使用不锈钢材料作为接地装置的接地桩。在现场防雷检测时,为了提升检测数据的真实性水平,除了需要打磨处理检测点外,还要确保导线夹子与检测点处金属表面光亮凸起的部分进行连接,避免让导线鳄鱼嘴夹在检测点金属表面打磨的凹陷位置处,因为在打磨的凹陷位置处还存在有部分没有完全清除的氧化层。

2.4连接导线的正确使用

在防雷检测工作中经常会使用到接地电阻测试仪,不管接地电子测试仪是电子式的还是指针式的,其工作原理基本相似,都是电流在经过设备电路和导线产生的电压,之后将其与基准电压进行比较的原理,来计算出接地电阻值。如果在对导线的电压进行检测的过程中,没有将导线拉直或者是形成弯曲状,可以将此时的导线看做是电感元件,在电流通过该导线时会有磁场产生,进而对检测数据产生影响。除此之外,在现场检测的过程中,若由于建筑物楼层过高造成导线长度不够的情况,需要对导线进行加接处理。为了降低检测数据误差,必须确保每根导线之间连接紧密,同时还要使用绝缘材料包扎好每根导线的连接处。在确定检测数据时,还要减去所加导线自身的电阻值,之后就能求出正确的接地电阻值。

3、检测报告书中的规范用语

检测报告书中的用语是否规范直接对检测工作的原则性产生影响。例如,在检测结论中如果写有“经检测基本合格”的用语,就显得检测工作不严谨,如果写的是“基本合格”,则就说明防雷系统还有安全隐患存在,有隐患存在就说明防雷不合格,这就自相矛盾。如:整改通知书在新建施工工序中,则就相当于停工令,如果将“整改建议”一词应用在整改通知书中,经过仔细分析之后,会发现有不妥之处:隐患整改属于强制性的要求,不能存在安全隐患则是检测单位应尽的责任,是不能建议改正的,应将“整改建议”一词改为“整改要求”。这样就能充分反引出防雷检测工作不仅要提供技服务,还要讲究原则性,更要求用语的严谨性水平。

4结论

防雷检测工作技术服务是构成防雷减灾事业软实力的核心,为了确保防雷检测工作可以顺利进行,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强学习,不断完善工作细节,提升检测工作技术服务。在防雷检测工作中经常会有一些技术问题出现,只有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解决,才能提升防雷检测的可靠性水平,避免雷电灾害出现。

参考文献

[1]张建军,岳建强,余兵.浅谈防雷检测工作中的几个技术问题[J].贵州气象,2010,34(1):35-35.

[2]仲跻斌.雷电防护工作中若干技术问题初探[J]硅谷,2011(20):192-193.

论文作者:苟军,彭光辉,周维清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4

标签:;  ;  ;  ;  ;  ;  ;  ;  

防雷检测工作技术问题分析论文_苟军,彭光辉,周维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