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建筑改造国民经济评价探讨论文_李晓婷1,李东2

既有建筑改造国民经济评价探讨论文_李晓婷1,李东2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13;2石榴置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100079

摘要:根据既有建筑相关政策及改造现状,分析既有建筑改造项目进行国民经济评价的必要性,从而提出评价的计算周期模型、效益组成、评价主体等三方面内容,为既有建筑改造实现市场化运作提供切入点。

关键词:既有建筑;增值寿命周期;效益;市场;咨询机构;经济评价

1.既有建筑改造现状

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提出“以消除房屋安全隐患、提高居住品质为目标,做好老旧房屋抗震加固和节能改造,完善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改善居民住房质量和居住环境”推出各项政策及规划按照统一政策、分级实施,统一管理、集中支付,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实施过程中,政府提出了“既有建筑综合整治”的概念,要求因地制宜、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尚应充分考虑便于居民适用和日常维护管理。改造内容主要包括抗震加固、节能保温、加装电梯、公共管线、地下空间整治等,做到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符合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的要求。以北京市为例,“十二五”期间共计完成既有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3000万㎡的任务目标,大大超过“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的既有居住建筑围护结构技能改造1386.54万㎡;完成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600万㎡,大型公共建筑低成本改造1950万㎡。“十二五”期间北京市总计完成既有建筑围护结构改造6257万㎡,使得标准煤的年节约量达到63.2万吨,2004年~2014年北京市既有建筑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降低率约为33%,建筑节能改造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目前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投资主体仍为政府部门,社会资本和节能服务机构参与建筑节能改造尤其是老旧小区节能改造的案例非常少。政府投资改造项目以设计概算控制建设投资,施工图阶段进行限额设计,通过严格履行建设程序,实行项目全过程控制,有效控制投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由此可见项目的经济性分析及控制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节能改造不彻底,如由于种种原因,供热计量收费制度始终未落地实施;政府保障资金有限,使得项目实施多“雪中送炭”,少“锦上添花”,仅考虑基本保障性改造内容,无法有效地提升生活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是改造项目依靠政府投资的一个原因,更多的是既有建筑改造的效益无法准确分析评价,导致从微观经济视角下研究建筑节能在市场上的实现方式,也就是合同能源管理市场无法建立,社会资本无法介入运行。

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参与了北京市此类综合整治项目共计29个,除整体翻建平房项目外,受项目所处区域、改造标准及内容的影响,多层及高层住宅建筑改造成本约1300~2700元/㎡不等,呈现略为规则的正态分布,改造成本2000元/㎡左右的项目居多,由此可以看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成本约为新建项目的40%~50%,改造成本相对较高。但根据项目后期居民随访,除加装电梯多数居民反映较好,综合环境、公共空间管线整治效果明显外,对于改造的节能措施,居民并未给出良好的反馈,更有甚者,对于温控装置不甚了解,采暖季室温过高导致对节能效益做出了负面评价。综上所述中国的建筑节能尚处于实验性阶段,未能广泛推广应用。

2.既有建筑改造国民经济评价

根据国家“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中指出“强化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实施改造面积5亿平方米以上,2020年前基本完成北方采暖地区有改造价值城镇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推动建筑节能宜居综合改造试点城市建设,鼓励老旧住宅节能改造与抗震加固改造、加装电梯等适老化改造同步实施”,实施全方位的既有建筑改造是我国经济发展从外延式的GDP高速增长模式向内涵式的可持续的、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转型过程中必然面临的挑战,也是建设低碳经济、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

由于技术改造的费用过高造成的,在短期内,改造的成本还不能与节能降耗的收益达到均衡状态。既有建筑改造经济性分析,需要一个相对较长且合理的收益计算周期。目前国内研究选择指标时仅考虑了既有建筑的寿命期内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没有考虑因节能改造使建筑物寿命延长的相关影响因素。既考虑建筑物原剩余寿命周期内的改造效益,又考虑建筑因改造所延长的寿命周期内的改造效益,分析综合效益中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构成及其影响关系,建立的“增值寿命周期经济评价模型”,能够公平地衡量各方主体的投资收益和利益分配,引导市场各方主体积极参与投入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的建立健全及可持续发展。因此在进行既有建筑改造国民经济评价时从增值寿命周期角度出发,全面考虑整个计算期内的各类相关影响关系。

既有建筑改造取得的绩效主要表现为:(1)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改善;(2)实现能源节约;(3)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了对环境的保护;(4)通过节能改造示范计划,使得建筑节能改造的社会经济效益能够得以扩散,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管理中,从节能改造成本、运行与维护成本和新增收益三方面探析其经济效益;从社会成本、节能服务行业的发展、改造主体节能意识的增强和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四方面衡量其社会效益,从环境成本和室内外环境改善两方面来度量环境效益,以基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来综合评价既有建筑改造增值寿命的综合收益作为国民经济评价的效益或效果,结合改造费用使得既有建筑国民经济评价具备可行性、可靠性。

既有建筑改造国民经济评价的效益或效果分析需要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现有技术条件下以定性分析为主,因此在效益效果信息收集的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而导致道德风险出现市场失灵,为了约束道德设立咨询机构是解决建筑节能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捷径,保证既有建筑改造国民经济评价准确性的有效措施。政府制定的节能减排目标政策措施,如果没有服务平台,无法在企业和社会顺利实施,节能咨询机构提供了这一平台。同时咨询机构作为独立于政府、改造企业的第三方机构,其独立性、客观性更好地促进公平的建筑节能改造市场建立健全。

“十三五”期间北京市需要进行节能改造的既有居住建筑面积估计为8700万㎡,涉及改造的费用数以千亿计,依靠政府投资将面临严峻的资金挑战,必须引入市场机制和社会资本。建筑节能改造的每一发展阶段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但政府可以以税收优惠、财政补贴、贷款贴息、建筑节能基金等经济激励政策推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市场运作。适时的调整政府与市场的地位,提倡“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居民参与”是既有建筑改造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而市场的建立、社会资本的介入都需要合理的激励机制和评估服务机制,在费用和效益之间寻找平衡点,既有建筑改造的国民经济评价便是最有效、最直接的工具。

3.结论

既有建筑改造国民经济评价以“增值寿命周期经济评价模型”,通过评估服务咨询机构收集、整理数据,评估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绩效,从而得出费用效益(效果)结论,是既有建筑改造工程发展从经济角度的一个切入点。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还应在完善建筑节能法律法规,制定中长期建筑节能目标,破除企业融资壁垒,建立风控体系,发挥市场调节作用,改造技术革新,创新能耗计量机制等方面进一步突破革新。

参考文献

[1]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现状、挑战与对策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工程经济,郭霞,刘玉明,叶苏东

[2]综合效益评价视角下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运行激励架构与发展策略;[A]城市发展战略,郭汉丁,张印贤,崔斯文

[3]德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研究——经济学视角的分析;[Z]张海文

论文作者:李晓婷1,李东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2

标签:;  ;  ;  ;  ;  ;  ;  ;  

既有建筑改造国民经济评价探讨论文_李晓婷1,李东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