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分析与探讨论文_冯兴佳

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分析与探讨论文_冯兴佳

筑博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72

摘要:随着地下空间的不断开发,地下工程在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对于一些高层建筑来讲,地下工程的成本造价甚至要高于地面之上的工程成本造价,其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整个见着工程的性能。一旦出现了问题,很容易给建筑工程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建筑工程地下室会受到很多影响,所以必须对其结构设计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本文主要论述了地下室基础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而阐述了几个关键结构,希望能够提高其结构的安全性和科学性,保证其建设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方法

就目前的大部分高层建筑来看,其都拥有地下室,加上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地下室的空间也在不断扩大,可以这么说,建筑工程地下室的结构设计在整个建筑工程设计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高,难度也越来越大[1]。因此分析和讨论其设计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一方面可以提升建筑设计师的设计能力,一方面还能提升建筑整体质量,还有助于提升我国建筑工程在地下室结构方面的整体设计能力。为此,做出如下分析。

一、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进行具体的设计之前,设计人员应该仔细的勘查地下室周围的环境情况和地下室建筑所处的位置,同时做好其地质勘查工作,掌握具体地质情况,对勘查所得的数据应该认真充分的研究和分析,以此给其设计方案提供有力的依据。

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可以按照地下室实际的地质情况为依据以预应力管桩作为地下室基础,因为建筑工程地下室对沉降有很高的标准和要求,所以进行沉降处理是,一定要强化处理其岩层的承载能力,选择中风化岩层和强风岩层。

二、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

(一)平面结构设计

作为建筑工程地下室设计中的一个关键点,其平面结构设计需要保证空间布置的合理和足够的承重能力。地下室的平面结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建筑功能、承重能力和开发商意图,在此基础上根据它根据建筑户型分配和建筑占地面积设计,这样才能保证其合理性和科学性。对于居民楼来说,地下室的平面结构设计应该尽量合理压缩每个房间的空间,让地下室具有更多的房间,提供给更多的住户;对于酒店来说,其地下室平面结构设计要在保证承重的前提下设计出足够大的停车场空间。

(二)建筑工程地下室的侧壁设计

地下室的侧壁设计会瘦很多因素影响,包括地下水压力、侧向土压力、地下室结构的只在能力等等。基于这种特殊性,不同方向、不同形式的荷载因素都会对侧壁产生作用,其手里情况也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和复杂性,所以,在设计这部分内容时,应该简单、科学的处理其手里情况,以此来方便设计地下室侧壁设计,进而提高其设计质量,还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地下室竖向的钢筋应该配置在侧壁内侧,水平面的钢筋应该配置在其外侧;地下室土壤和侧壁接触处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要超过40毫米[2]。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还应该充分考虑设计成本,在确保其拥有足够的荷载能力基础上合理控制混凝土强度,节约成本。此外还要在设计过程中设置相应的后浇带,避免因为混凝土收缩导致其开裂状况发生。

(三)抗浮、抗渗性能设计

在建筑物使用过程中,除了可能发生地震状况之外,也可能早已水分下渗和大雨状况,所以,建筑工程地下室的抗浮、抗渗设计是十分必要的,它也是保证建筑物安全和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建设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将建筑坑底的设计高度提高;尽量使用宽扁梁、无梁楼盖进行施工,这样可以有效的将地下室部分高度和抗浮水位降低,从而增加建筑物的抗渗、抗浮性能;设计抗拔桩,这种方法是最常见的应用,其效果也很好,在坚硬的岩石层中嵌入抗拔桩,并进行灌浆处理,能够让其更加稳固;还可以将地下室部分重量增加,通过顶板加载、边墙加载、基板加载,不仅施工过程中应用十分方便简单,还容易实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抗震性能设计

建筑工程在设计过程中越来越考虑抗震性能,尤其在地震多发区,设计地下室结构时需要重点考虑其抗震性能。设计人员应该保证地下室拥有足够的深度,当建筑物越高时,其地下室的埋藏就应该越深。地下室的抗震性能也与其墙壁材料和结构有关,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该按照建筑的实际设计图纸,科学的加固地下室墙壁,是其抗震性能达到预期标准。另外,上层建筑和地下室的顶板应该是牢固贴合的,其抗震等级也应该相同。例如,当建筑物的地上部分抗震等级为三级,那么此建筑物地下室的抗震等级也应该达到三级,确保在发生地震时不会因为地下室抗震性能过低导致建筑物坍塌。

(五)顶板结构设计

地下室的顶板是连接和贴合建筑上层的地方,其性能和质量高低直接关系着建筑物上层建筑和地下室整体功能的协同性[3],所以必须给予重视。设计人员应该总分考虑土层保护和设备管线高度,其承载能力也应该经过仔细认真的计算,将建筑物可能面对的恶劣环境、建筑物的功能以及建筑物的高度充分考虑在内。

(六)外墙结构设计

设计人员在建筑工程地下室的结构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双向板法计算其外墙的钢筋配比,以地下室结构的整体电算为依据分析扶壁柱的配筋情况。与此同时还应该关注底板标高的改变,按照梁宽和梁内侧箍筋传递板设计支座的弯矩[4],在地面层的开洞位置处设计外墙顶部的楼板支撑梁柱,以地下室外墙的具体情况和车道底板境况研究和设计地下室外墙。设计人员还应该将土压力和水压力相结合,提高外墙整体的抗裂习俗,设计过程中提高对荷载压力系数和静止土压力习俗的关注程度,精确核算地下室外墙的配筋和底板标高。

(七)结构超长情况处理

很多时候地下室的结构设计都会出现超长情况,这对于提高地下室质量是十分不利的,必须采取合理的方法加以解决。这种情况下虽然建筑工程地下室受湿度和温度的影响很小,但是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带来的约束和压缩力,导致裂缝的产生。通常情况下可以采用增加后浇带的办法,一般其宽度在80~100厘米之间,在后浇带的保护下钢筋不容易发生断裂。当超长情况出现时,应该适当改变后浇带的宽度,按照搭接需要的操作空间和最低尺寸来确定。此外还可以提升钢筋混凝土抗拉力、在混凝土中设置膨胀加强带、掺入微膨胀剂等方法来防止地下室结构超长时的裂缝产生,提高地下室质量[5]。

结束语

地下室的设置不仅有效解决了目前停车难的问题,也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所以其发展前景良好[6]。设计人员在地下室结构设计过程中,应该重点考虑地下室结构在整个建筑工程中的作用,地下室的实际质量应该与建筑工程的整体要求相符合,紧密联系各个学科知识,让地下室结构更加合理、科学。还应该严格遵循相关规定,使用科学先进的技术,让地下室的结构设计最优化,以此来提升地下室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叶一蕾,何俏俊.对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质量与防治措施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16(06):21-22.

[2]王月剑.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分析与探讨[J].建筑知识,2017,37(06):114.

[3]孙迪.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分析与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23(02):98-99.

[4]申松柏.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5,24(51):1-2.

[5]樊宝柱.试论建筑工程地下室施工技术相关问题[J].中国建材科技,2014,19(S1):184.

[6]杨勇文,丁晓敏.某高层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J].建设科技,2013,33(Z1):202-203.

论文作者:冯兴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7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地下室结构设计分析与探讨论文_冯兴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