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沙必利联合雷贝拉唑钠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临床症状及复发的影响论文_李鑫,刘九如,汤志洪

宜春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江西宜春 336000

摘要:目的 探讨给予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雷贝拉唑钠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对临床症状及复发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钠治疗,观察组给予莫沙必利联合雷贝拉唑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症状、一氧化氮(NO)水平及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胸骨后灼痛、反酸、烧心感症状比例均比治疗前减少,但观察组减少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4周、8周后NO水平均比治疗前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雷贝拉唑钠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效果较好,可明显减轻临床症状,降低NO水平,减少疾病复发。

关键词:莫沙必利;雷贝拉唑钠;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症状;复发

反流性食管炎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习惯改变,此疾病的患病数量逐年递增[1]。本病主要表现是胃/十二指肠中的内容物发生反流引起食管黏膜发生病变。目前临床上主要治疗原则为抑制胃食管反流、促进返流液酸度下降、加强食管的防御能力等[2]。以往临床上常应用单一抑酸剂治疗,可充分抑酸,但无法达到理想效果。因此,本研究探讨了给予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雷贝拉唑钠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对临床症状及复发的影响。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为20-67岁,平均年龄为(44.5±9.5)岁。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为21-65岁,平均年龄为(43.6±9.6)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136)治疗,1次/d,1片/次,20mg/片。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口服莫沙必利胶囊(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0158)治疗,3次/d,1粒/次,5mg/粒。两组均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

临床症状有胸骨后灼痛、反酸、烧心感。治疗前后分别抽取患者4ml空腹静脉血待测,应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水平。复发:停药后患者的返流症状重现或加重超过1周。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 ±s”表示,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

治疗前两组胸骨后灼痛、反酸、烧心感症状比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胸骨后灼痛、反酸、烧心感症状比例均比治疗前减少,但观察组减少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症状对比n(%)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P<0.05

2.2 NO水平

两组治疗4周、8周后NO水平均比治疗前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复发率

停药后观察组复发2例,复发率为4.0%(2/50);对照组复发9例,复发率为18.0%(9/5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5,P<0.05)

3 讨论

反流性食管炎是指食管抗返流的防御机制出现减弱,致使返流物攻击与破坏食管黏膜,可引起胸骨后灼痛、反酸、烧心感症状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3]。目前治疗此疾病的主要原则为抑酸和改善胃动力水平。

雷贝拉唑钠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药物进入机体后,可将胃壁细胞的相关H+–K+–ATP酶系统充分抑制,且抑制时间较久,达到充分抑酸效果[4]。莫沙必利可加速释放乙酰胆碱,对胃肠道产生一定刺激,进而达到促胃动力效果,明显改善胃肠道动力水平和协调性,将食管相应的下段括约肌张力有效增加,极大程度上减少了食管内膜与胃中相关物质接触,可避免食物反流,进而改善胃肠道症状,且对胃酸分泌不产生影响[5-6]。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胸骨后灼痛、反酸、烧心感症状比例均比治疗前减少。说明给予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莫沙必利联合雷贝拉唑钠治疗的效果好,可明显改善症状,促进康复。

近年来,随着对反流性食管炎发病机制深入研究,发现食管组织中NO水平越高,食管炎的炎症越严重,提示NO与此疾病的发生与进展紧密相关[7-8]。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4周、8周后NO水平均比治疗前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明显。提示莫沙必利联合雷贝拉唑钠治疗此疾病,可明显减少胃酸对患者食管黏膜影响,促进NO水平下降,改善食管下括约肌作用,充分抑制胃酸反流,减轻食管炎症,缩短康复时间。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停药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高于观察组,说明雷贝拉唑钠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效果好,且对此疾病复发的预防具有较好作用。

综上所述,给予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雷贝拉唑钠联合莫沙必利治疗效果较好,可明显减轻临床症状,降低NO水平,减少疾病复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并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宏.叶柏教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经验辑要[J].中国中医急症,2016,25(5):831-833.

[2]周祥荣.埃索美拉唑与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比较[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6,13(4):93-95.

[3]张国玲.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16,32(11):1009-1012.

[4]朱中桃,刘东升,许峰,等.雷贝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观察[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5,18(4):415-416.

[5]赵叶芳,沈哲,厉挺.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15,17(6):992-993.

[6]潘小明,韦涌初.莫沙必利治疗食管癌术后反流性食管炎40例[J].中国药业,2015,24(17):76-77.

[7]冯子南,尹广利,徐湘江,等.雷贝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5,17(3):278-279.

[8]赵艳,霍永利,李博林.化浊解毒方对反流性食管炎大鼠一氧化氮、血管活性肠肽及P物质的影响[J].中医杂志,2015,56(7):607-610.

论文作者:李鑫,刘九如,汤志洪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4

标签:;  ;  ;  ;  ;  ;  ;  ;  

莫沙必利联合雷贝拉唑钠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临床症状及复发的影响论文_李鑫,刘九如,汤志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