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安县中医院 贵州 正安563400)
【摘要】目的:对复方盐酸阿替卡因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应用方式和麻醉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牙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多卡因进行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复方盐酸阿替卡因进行麻醉。对两组患者麻醉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在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麻醉药物后,观察组患者麻醉总有效率为100.0%(30/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25/30);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3/3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7%(8/30)。结论:在对牙髓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可采用复方盐酸阿替卡因作为麻醉药,其麻醉效果显著,并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
【关键词】牙髓病;复方盐酸阿替卡因;麻醉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1-0148-02
在口腔疾病中,牙体牙髓病比较常见,具体包括牙齿过敏症、牙髓退变、根尖周病、牙髓坏死、龋病等等。牙体牙髓病患者牙髓部位剧烈疼痛,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就会对患者日常学习和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在对牙体牙髓病患者进行治疗时,一般可采用开髓和拔髓治疗方案,但是,在治疗过程中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对此,需要选用适宜的麻醉药物。在本次研究中,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牙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复方盐酸阿替卡因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应用方式和麻醉效果进行详细探究。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牙髓病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20岁~67岁,平均(37.5±5.3)岁。观察组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19岁~64岁,平均(39.1±5.8)岁。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多卡因进行麻醉。利多卡因(广东白云山药业有限公司),对患者应用颊黏膜下局部浸润麻醉。对患者颊黏膜进行多个点位注射。其中,前牙麻醉剂量控制在1.5ml~2.5ml,后牙麻醉剂量控制在2.5mL~3.5ml[1]。在麻醉生效后,即可对患者进行治疗。
1.2.2观察组 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复方盐酸阿替卡因进行麻醉。复方盐酸阿替卡因(江苏三和制药有限公司),对患者应用颊黏膜下局部浸润麻醉,对患者颊黏膜进行多个点位注射。其中,前牙麻醉剂量控制在0.7mL左右,后牙麻醉剂量控制在1.6ml~1.8ml[2]。另外,还需要对患者采用肾上腺素14μg。在麻醉生效后,即可对患者进行治疗。
1.3 观察指标
在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麻醉药物后,对两组患者麻醉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和比较。如果患者患牙处的冷热感、知觉以及疼痛感均完全消失,手术可顺利进行,则疗效为完全麻醉;如果患者患牙处的冷热感、知觉以及疼痛感迟钝,在手术过程中可感知轻微疼痛感,则疗效为麻醉良好;如果患者患牙处疼痛感依然存在,甚至更加严重,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则疗效为麻醉失败。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麻醉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麻醉总有效率为100.0%(30/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25/30)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麻醉有效率比较[n(%)]
3.讨论
牙髓是由丰富的纤维以及神经所组成的,存在于牙齿内部,牙体牙髓病的发病率比较高,患者在发生牙髓疾病后,会产生明显的疼痛感,如果不能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疼痛感就会不断加剧,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牙髓病是由多种疾病类型所组成的,包括慢性牙髓炎、牙髓退变等,而牙体病是牙齿硬组织发生的一种疾病,其中,龋齿最为常见。在对牙髓病患者进行治疗时,一般采用手术治疗,在手术操作过程中会对患者牙髓造成损害,如果牙髓发炎,则会产生剧烈的疼痛感,此时需要进行开髓、拔髓治疗。在开髓、拔髓过程中,需要应用适宜的麻醉药物,减轻手术过程中的疼痛感。
选取60例牙髓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进行麻醉,观察组,采用复方盐酸阿替卡因进行麻醉。对两组患者麻醉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和比较。利多卡因以及复方盐酸阿替卡都是牙髓病患者治疗中的常用麻醉药物,利多卡因与阿替卡因均具有良好的镇定效果以及消痛效果,在复发盐酸阿替卡因中,含有阿替卡因以及肾上腺素等等,对于牙髓神经元组织的知觉传导能够起到抑制作用,减少感染反射。与利多卡因相比,复方盐酸阿替卡因注射液的麻醉起效时间比较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低,镇痛效果更好[3]。
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麻醉药物后,观察组麻醉总有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7%。采用复方盐酸阿替卡因作为麻醉药,麻醉效果显著,并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凯,唐小山,杨启祥,等.碧兰麻与利多卡因在牙体牙髓病麻醉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7):130.
[2]王海芸,龚宗敏,田薇.复方阿替卡因与利多卡因在前牙不可复性牙髓炎治疗中麻醉效果比较及对血压的影响[J].浙江医学,2016,38(11):55-57.
[3]王素,李进红,毕成,等.不同剂量阿替卡因对不可复性牙髓炎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比较[J].口腔医学研究,2016,32(8):874-876.
论文作者:向文安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2
标签:牙髓论文; 患者论文; 卡因论文; 利多论文; 复方论文; 盐酸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