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的特点和护理论文_何方玲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医院 湖南郴州 423000)

摘要:目的 总结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的疾病特点以及护理措施,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资料100例进行对比分析,所选患者根据护理方案的差异进行分组,平均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接受护理干预措施,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临床针对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在其护理工作中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护理方法;护理满意度

冠心病属于临床中非常多见的一类心血管疾病,其中心肌缺血属于冠心病疾病的重要临床表现,心肌缺血能够分为无痛性心肌缺血以及有通性心肌缺血,无痛性心肌缺血临床中也将其成为无症状心肌缺血或是隐性冠心病,在不同类型的冠心病患者中存在较为普遍,由于现在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关于无痛性心肌缺血疾病受到了临床医生和学者的广泛关注。因为无痛性心肌缺血疾病发作期间患者不会感受到疼痛,或是患者的痛阈比较高,轻微疼痛并不能感受,导致患者主观上不自知,受到了医生的忽视,但是心肌缺血疾病会对患者的心脏造成非常严重的损伤,导致严重的后果,和心绞痛一致,会引发患者猝死以及心肌梗死等心脏突发事件,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所以临床中需要对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的疾病特点加以总结,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避免意外事件的出现[1]。本文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资料100例进行对比分析,所选患者根据护理方案的差异进行分组,平均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接受护理干预措施,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所接诊的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资料100例进行对比分析,所选患者中男性60例,女性40例,患者中最小年龄65岁,最大年龄85岁,平均74.1±0.9岁,根据护理方案的差异将所选患者进行分组,每组分别50例;研究组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3.8±1.1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4.1±0.8岁;两组患者全部接受24小时监测,心肌缺血标准为:心电图ST段产生水平型或是下垂向下偏移高于1.0mm,持续1分钟以上,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接受护理干预措施:护理人员需要提高对患者的卫生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由于无痛性心肌缺血不存在显著疼痛症状,因此患者对于此病的重视程度不足,护理人员对此需要多提醒患者,指导患者每天保证适当的饮水量,给予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另外需要保证预防为主原则,降低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产生,依照无痛性心肌缺血疾病的特点,在患者休息和睡眠之前为其开展15分钟到20分钟的吸氧措施非常关键,能够降低由于供氧不足导致的无痛性心肌缺血发作;护理人员需要提高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产生无痛性心肌缺血的因素,从而提升临床病情的观察能力,由于患者年老体弱,因此护理工作的重点为观察其病情,做到早发现、早处理,避免出现意外事件[2]。

1.3统计学处理

选取SPSS15.0统计软件加以计算,其中计量数据采取 ±S表示,计数资料采取X2表示,计算得出的P值大于0.05表明不存在统计学差异,计算得出的P值小于0.05表明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详细数值见表1。

3讨论

关于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包括下述几点:患者的年龄比较大,出现无痛性心肌缺血疾病的风险会随之升高,分析原因为老年人群年老体弱,各类反应能力以及痛觉减弱;在平时生活中,患者的主要活动包括看电视、散步以及谈话等,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比睡眠休息时多,无痛性心肌缺血疾病在患者睡眠休息期间比一般活动时显著增多,表明无痛性心肌缺血疾病比较倾向于供氧不足导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心率水平平均升高幅度不明显或是比较慢,心率每分钟60次到70次,有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心率升高每分钟10次到18次,表明有痛性心肌缺血疾病主要是因为耗氧时增加,无痛性心肌缺血疾病主要是因为供氧不足导致,两者全部属于供氧和耗氧平衡失调引起,但是产生机理却存在差异[3-4]。对于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护理工作:有关无痛性心肌缺血疾病的出现机理目前还不是非常的明确,部分专家认为此病的出现和心肌缺血范围以及缺血持续时间相关,同时受到个体痛觉差异的影响,所以临床给予患者护理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护理人员需要采取礼貌的语言获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感受到来自于医院的温暖和关怀,缓解其心理障碍,降低不良因素对于治疗效果所产生的影响,另外,护理人员需要解除患者的紧张情绪,指导患者保持规律的睡眠,避免过劳,有针对性的克服患者日常生活不良习惯,为其介绍疾病的防治措施,督促患者每天保证按时按量服药[5-6]。根据本文的研究显示,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资料100例进行对比分析,所选患者根据护理方案的差异进行分组,平均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接受护理干预措施,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

综上所述,临床中对于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在其护理工作中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高莉梅.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护理园地,2011,9(25):89.

[2]褚春燕,张兰芳.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68.

[3]陈志术,翁伟进,奚可容,等.老年人无痛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J].现代医学,2013,35(1):48.

[4]李胜建,岳莉英,李永慧,王电烨. 病变支数不同的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心电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5):34.

[5]徐静,潘兰兰,陈旭. 探讨优质护理在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6(16):562.

[6]刘奕,付强,黄宜杰,蒋树中,李卫东,宗雪峰,朱可. 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临床心电图及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分析[J]. 上海医学,2011,25(12):3358.

论文作者:何方玲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4

标签:;  ;  ;  ;  ;  ;  ;  ;  

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的特点和护理论文_何方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