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的逐步增多,与之相关的预应力技术也备受关注。论文明确路桥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分析此项技术的应用效果,探讨其对于路桥工程的施工质量影响。
关键词:路桥项目;预应力技术;应用效果
路桥项目数量的逐步增多,使得预应力技术的应用量也呈现出增大的趋势,施工单位面临着极大的竞争压力。在此背景之下,各个施工单位需要从施工质量的角度上加以分析,明确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方案。在路桥项目施工阶段,会对施工质量产生直接影响的就是预应力技术,因此,需要重点分析预应力技术的合理运用。
1.预应力技术的基本概述
预应力技术的应用起点可以追溯至 20 世纪 50 年代,最初只被运用至建筑工程项目中,直到 80 年代路桥工程才将此项技术运用起来。路桥项目中运用的预应力重点是指在混凝土工程中所使用到的预应力技术,保证混凝土在相应的构造中可以产生预应力,降低或是排除外荷载导致的拉应力。一般来说,使用混凝土所产生的高强度抗压能力补救抗压强度缺漏,能有效地延缓混凝土所承受的拉裂应力。通过将预应力技术合理地运用至桥梁施工中,能够保证施工质量的稳步提升。
2.预应力技术的相关特点分析
2.1拥有良好的使用功能
在科学运用预应力技术时,为确保达到最理想的效果,所使用到的建筑材料应该具备高质量,从而减少材料使用量,保证适当地减小结构截面,桥梁建设的高度可以有所降低。在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预应力技术的科学运用可以有效地降低立交桥的高度,同时又能合理地减小引道长度,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节约。由上述可知,此项技术的合理应用还能适当地减小桥梁本身的重量,降低混凝土裂缝出现的可能性,桥梁高度的逐步降低也使得建筑结构呈现出良性改变,桥梁外观质量也呈现出逐步提升的趋势。
2.2预应力施工前分析桥梁本身的受力情况
一般情况下,公路桥梁在实际设计时,需要在充分分析桥梁本身使用功能的同时,还应该重点规划城市问题,同时明确地下管道的敷设情况。桥梁建设结构的设计应从诸多方面着手,特别是在现阶段桥梁建设难度有所增加的局势下,关于桥梁结构受力结构的设计,应该在充分满足占用空间的同时,提升桥梁本身的受力能力,在具体设计时还应该落实相对科学且合理的布局,预应力技术的运用给桥梁结构塑造了较为复杂的受力体系,这使桥梁本身的受力能力得到稳定的提升。
2.3桥梁的耐久性
桥梁的耐久性属于相对重要的方面,这主要是指其使用寿命,因为预应力技术的合理应用,保证了桥梁材料都是选取高质量钢材及混凝土,此类施工材料可以稳步提升建筑问题的抗裂性,同时强化其抗渗性能,使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有效提高,降低裂缝出现的概率,保证桥梁不会受到水、碱的腐蚀,对延长其基本的使用寿命有着极大的帮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路桥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合理应用
3.1科学运用施工材料及工具
在运用预应力技术的时候,应该重点关注施工材料及相应的工具,明确钢绞线及锚具等使用方式。科学地选择钢绞线,首先就是依照路桥工程本身对预应力效果要求的差异,分析出所选取的钢绞线类型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别,低松弛性的预应力钢绞线是一种较为新型的预应力钢材,其体现出极强的实用性能,价格低廉且施工过程简便,钢材的实际应用率较高,特别是在路桥施工阶段,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在路桥项目施工中,科学地应用新型的钢材材料,可以降低钢材使用量,同时又能稳步提升施工效益。
3.2逐步强化作业中的预应力
预应力技术在桥梁加固中有着较广泛的应用,加固的实现要求多种构件补强,并在施工的过程中逐步改善构件的基本结构,由此才可保证修建的路桥迎合市场的多种需求。常用承载力提升的方式多种多样,如适当的改变路桥受力体系,针对桥面补强层逐步的加固等,在具体施工中,可借助于预应力技术开展基本的加固作业,通过对路桥构件上施加相应的预应力,保证在受拉区能够及时产生拉应力,桥梁构件承载力可以逐步的提升,充分显现出加固作用。
3.3受弯构件中存有的预应力
路桥项目施工阶段,碳纤维的应用范围较广,特别是施工较为简便的碳纤维,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以让其更好地发挥出应用价值。当混凝土的初始应力在大于碳纤维应力时,桥梁构件便会受到严重的损坏,碳纤维本身的应用特点也难以彰显。在路桥施工中,科学地运用预应力技术时,需要对碳纤维加载预应力,使其发挥出整体效用,以此来及时减少破损问题的出现。
3.4箱梁钢绞线施工预应力
在箱梁钢绞线施工中,科学地运用预应力技术,需要注意多个方面的问题,若是任意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影响到施工质量。其中预应力张拉中钢绞线的张拉顺序也是一个重要问题。若是横向的钢绞线,需要进行的是自上而下的张拉,若是腹板则需要从下到上进行张拉。后张法预应力张拉锚固后,孔道应尽早压浆,且应在48小时内完成,否则应采取避免预应力钢筋锈蚀的措施。
3.5混凝土施工阶段预应力
在路桥项目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工程属于较难的部分,应该及时地制定出科学的应急预案,如设备运输、供电设备等,确保混凝土施工可以有序进行。浇筑混凝土时,应根据结构或构件的不同形式选用插入式、附着式或平板振动器进行振捣。对箱梁腹板与底板及顶板连接处的承托、预应力筋锚固区及其他预应力钢束与钢筋密集的部位,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振捣。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宜为20~30s,以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浮浆为度。
结束语
随着国家市场经济的繁荣,路桥项目的数量只增不减,与之相关的预应力技术备受关注,通过科学的分析其应用,明确基本的应用效果。在全面阐述其特点的基础上,了解到应用预应力技术时需要采取的方式方法,从而为路桥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T F50-2011).
[2]郑意忠.预应力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河南建材,2018.
[3]马晓莉.市政路桥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探讨[J].四川水泥,2017.
论文作者:李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预应力论文; 桥梁论文; 技术论文; 混凝土论文; 构件论文; 科学论文; 碳纤维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