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安全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论文_刘志军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安全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论文_刘志军

天津轨道交通运营集团工务维修分公司 天津市宝坻区 301800

摘要:伴随当前体制进一步改革,城市轨道交通正在逐步向市场化迈进,需要进一步提高运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因此城市轨道交通企业一定要审时度势,与新形势的发展情况相结合,将行车安全防控体系构建起来,并且让行车安全风险管理能力加强。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安全;影响因素;应对策略

对于城市内部轨道交通而言,安全是重中之重。保证行车安全也就是保证了整个城市交通的核心。行车安全与乘客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日常行车时,人员驾驶、车辆设备、交通管理、自然环境等都能 够对整个轨道交通产生影响。因此本文将具体分析影响交通安全的各种因素,同时提出相关建议进行预防,内容仅供参考。

1影响轨道交通的几种因素

1.1驾驶人员的个人原因

第一点,行驶过程中出现失误。由于调度不当、司机个人因素、站务管理等人员的工作失误就会造成行车安全事故。司机在调转车头行驶过程中,如果精神出现失误,就会错看提示信号机,一旦出现行驶错误车道时就会造成B类安全事件。第二点,检修工作人员操作不当。 行驶车辆空闲时都会进行日常检查工作,如果由于工作人员操作不当导致行车设备出现故障时也会发生行驶安全事故。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行驶人员还是检修人员出现工作失误,都会引发严重的事故。

1.2设备设施因素

设备原因也是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城市化的建设使人们改变出行方式,我国是人口大国,人们出行的客流量庞大。 庞大的客流量,对于设备设施的设计和建设、制造方面都提出了更多 的要求,使得设备必须具备较高的质量保障,技术设备的日常管理和 维护也直接影响运营安全和可靠性。在轨道交通行车工作中列车间隔变小导致站台上安全门在短时间内多次开关,这样长年累月的使用会加剧设备老化,车辆不断的往返也对轨道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管理因素

近年来,国内轨道交通处于快速发展时期,部分城市(如广州、武汉、成都、南京等)已经或即将一年开通一条线路,甚至一年开通几条线路。运营线路的快速增加,必然导致行车安全的现场管理力量被摊薄,行车安全的风险增大。同时,国内部分轨道交通企业(如郑州、 无锡、青岛、杭州等)正处于单线(双线)向多线(线网)运营的转型期,组织机构、管理幅度的深刻调整,也会导致行车安全管理网络、行车安全管理权责的调整,这些都会影响到一线的行车安全环境。此外, 国内大部分城市轨道交通出现的时间均不长(10 年以内),且行车安全相关的岗位大多以青年员工为主,包括部分管理者在内,都存在行车安全意识淡薄、应急处置能力不足、行车安全责任不落实的问题, 行车安全的各个环节,均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

1.4自然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对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安全的影响比较大,且该因素很难得到有效的控制。在行车过程中,如果遇到暴雨、冰雹、大雪、大雾以及雷电大风等恶劣天气,那么将会对对高架区段的列车运行产生很大的影响。笔者所在的浙东沿海地区,每年的4—10 月份属于汛期, 每年都会受到台风带来的强风、暴雨、雷电天气的影响,今年汛期以来,共启动各类特殊天气响应 22 次,其中雷电响应 8 次、台(大)风

响应 8 次,暴雨响应 6 次。虽然一些强对流天气例如雷电、暴雨等可以利用气息预警进行提前预防,但在面对一些突发情况,比如雷击导 致接触网停电、暴雨导致雨水倒灌等,如果处置不当,其对行车安全 产生的影响往往是难以估量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提升交通安全的有效策略

2.1提高车辆相关人员的心理素质水平

担任交通运行的相关人员一定要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坚守岗位时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树立严格的责任意识,一旦工作中出现各 种问题都应该立即进行有效解决,这样能够大大降低车辆运行中的安全隐患现象,减少车辆出现违章的情况,从根本上杜绝不当事故的发 生。还可以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心理素质培训工作。定期组织相关工

作人员,将典型的交通案例作为授课内容,采用现场提问的方式鼓励 人员积极作答,定期开展知识类的文化竞赛,这样才能够提升整体工 作人员的相关业务能力,同时还能够保证整体工作人员的心理素质水 平。企业内部也需要有积极的引导作用,打造一个高凝聚力的团队, 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证车辆轨道交通运行安全。开展企业文化能够引 领工作人员不断向前,同时协调整体的凝聚力,这样能够大大增加企 业的生产基础。还可以不断完善管理措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 奖惩措施,如果人员出现失误时要及时给予惩罚,让其立即改正过来, 这样才能够保证员工们均有较高的安全意识。

2.2精检细修,提高设备安全可靠度

精驱动设备是行车安全的硬件基础。通过调整设备的维修技术和 方法,可以提高设备的安全可靠性。目前,我国成熟的地铁设备的维 修已由计划维修逐步调整为状态检修,将先进的故障诊断技术与设备 故障恢复相结合,消除了设备萌芽状态下的隐患。此外,通过对驱动 设备全寿命周期的故障分析,通过预防性维修或对易发生或严重故障 节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造,可以显著地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2.3落实行车安全责任,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落实行车安全责任,首先要充分认识到行车安全对于轨道交通企业的重要性。轨道交通企业的服务对象是广大市民,而行车安全是市民出行安全的最重要的保证,也是轨道交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其次,企业快速发展时期,更应该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为行车安全创造良好的环境。通过行车安全指标、奖惩制度来倒逼行车安全责任制的落实,为企业的管理者、生产操作人员提供动力和约束, 强制建立覆盖全员的行车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最后,针对青年员工安全意识淡薄、应急处置能力不足,行车安全责任不落实处的问题,要充分借鉴铁路行业的发展成果,发挥轨道交通企业安全生产统一指挥、逐级负责、快速响应的优势,建立一整套行车安全相关的应急响应机制, 实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真正将行车安全落实到每一个岗位。

2.4密切关注气象预警,提前预防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对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安全的影响虽然大,但是在一定程 度上可以提前预防。在实际的工作中,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可以通 过购买服务的形式,与所在地气象部门合作,将气象预警信息发送至 各部门负责人、值班主任等,提前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有针对性的 调整相关岗位的人员配备、作业内容、重点注意事项等,确保轨道交 通的行车安全。对于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的高架区段,可以通过安装 小型气象站,实时收集风速、风向、雨量等信息,供调度人员决策。

结语

以上仅从人员、设备、管理和自然环境等方面对城市轨道交通行 车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在实际的运营安全管理中,上述 四个方面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其实是交叉的。在实际的行车安全管理过 程中,只有科学地处理“人、机、管、环”之间的相互影响,合理分 配企业的人员及管理资源,并结合各因素特点,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关 措施,才能从整体上把控企业的行车安全。

参考文献

[1]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8 年第 8 号)[S].

[2]王希萌 , 孙玉杰 . 轨道交通行车安全管理综述 [J]. 中国水运 ( 下半月),2015,15(01):25-27.

[3]李慧玲, 田哲涛.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人员安全行为分析与对策[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14,36(04):87-92.

[4]李聪 . 浅谈轨道交通行车安全风险与防范措施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2018(16):141-142.

论文作者:刘志军

论文发表刊物:《建设者》2019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1

标签:;  ;  ;  ;  ;  ;  ;  ;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安全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论文_刘志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