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探讨论文_ 杨兴芳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探讨论文_ 杨兴芳

杨兴芳(四川省宜宾市红坝实验学校 四川 宜宾 644000)

摘要: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小学语文教师有责任而且必须要把这个环节抓好!而要抓好,就要注重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种种方法。针对学生天真活泼、少知的特点,充分利用我们手里的教科书、课外书和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让学生摆脱作文难的困境,让他们钟情于练笔,融情于文字,抒情于纸上。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策略 探讨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4-0046-02

作文是小学生已有认知水平、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客观呈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客观分析主客观因素,采用多样化措施优化语文作文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上,提高作文教学效率与质量。

一、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过:“儿童学习任何事情,最好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趣高,心里想做的时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爱写乐写,就能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我觉得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1.多鼓励表扬。

新课标指出:“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大人得到表扬鼓励都还能起作用,何况是孩子。平时我们在学生的习作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及时给予肯定、夸奖、激励,这样可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2.“宜宽不宜严”。

如果学生开始习作,就要求很严,学生会怕去写。只要学生肯去观察,乐于书面表达,我们就要“宽容”对待。先要让学生自由地写,在积累一定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作文,鼓励学生大胆地写,自主地选择表达的内容和形式,真实地反映自己的真情实感,而不是过多地给予这样那样的条条框框,束缚学生的思路。待到他们有了一定的写作基础,做到“言之有物”了,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感受能力了,再引导他们把观察、思维、表达结合起来,学会审题、立意、选材、组材、练写“小心文”。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3.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

写日记很自由,学生也比较感兴趣。经常写日记,肯定是可以提高习作水平的。学生的课外时间是很有限的,若频繁的要求写整篇文章,无疑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我便让学生多记日记,虽然少了很多作文上字数、文体的限制,但可以让学生在日记中充分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所以,我鼓励学生多写日记,并指导写,还进行评。学生经常写日记和做读书笔记,笔头熟了,素材也丰富了,有些内容还运用到作文中去,从而减轻了习作的难度。

4.多示范读优秀习作。

班上学生多,总会有的学生对写作很感兴趣,有的优秀生也很有文采。展示优秀习作,也是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好途径。有兴趣写作的教师,也可以展示合适学生读的作品,也是激发学生乐写的途径。

二、作文要与生活紧密结合

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一些学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样,写不出新意来,就是因为没有养成观察的习惯。

比如,五年级上册有个单元的习作要求写爸爸妈妈的爱,大部分学生除了写自己生病时爸爸妈妈怎样照顾自己,便再无话可写,其实爸爸妈妈的爱不只藏在孩子生病期间无微不至地照顾里,还藏在每天早起精心烹饪的早餐里,藏在雨中迎面递来的那把雨伞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鉴于此,我们语文老师平时就应多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春天来了,带学生出去走走,闻闻花香,听听鸟语。结合课文对人物的细节描写,鼓励学生在身边的父母、朋友、老师身上也找找这样的“细节”。抓住教材与生活的联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留心观察,或说、或写,久而久之,学生便能逐步形成在生活中观察的好习惯了。作文与生活相结合,才能妙笔生花。

三、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

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重要。如《给孩子们的一封信》是一篇激励学生积极上进的文章,我在教完这篇课文后,习作中要求围绕《父母之爱》对“父母说说心里话”。为了这次习作的成功,我没有急着让同学们去读习作要求,审题、立意、组材等常规指导,而是一改昔日套路,根据以往学生的表现,我先写了一篇“对孩子们的心里话”的下水文带到了课堂上,对同学们说“老师最近有许多心里话想对你们说,愿意听吗?”同学们的兴趣一下子上来了,异常洪亮的齐答“愿意!”于是,我满怀深情的读起来:

“亲爱的孩子们,请允许我叫人你们一声孩子……祝你们生活开心又快乐!爱你们的老师.......”

“……老师,我从小就没有妈妈,也没见过我妈妈,自从您给我们当了班主任,我便感到了温暖,我想叫您一声“妈妈”......

看着一篇篇工整流畅的习作,我为能走进孩子们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倾听他们童贞的心声而兴奋。接着,我乘机导入正文“在学校里老师是你们最亲近的大朋友,在家里父母是你们最知心的长辈,你们的心里话也想倾诉吧,写完后读给他们听听,相信你们会写得更精彩”。这样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习作最感人,学生情到深处,才思泉涌。

四、拓展阅读空间,提升知识储备

拓展阅读空间,提高对语文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从而积累更加丰富的生活素材,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就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所选择的内容能够更好的迎合实际教学需要,贴合学生年龄阶段和心理特点,适合学生开展阅读活动。故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让学生更多的感受文章中优美的文字,丰富知识储备,作为后续写作的素材,有助于更有效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五、作文批改应采用多种形式,有重点突出训练能力

作文难改是所有的语文教师的心声。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教师认真仔细的批改每一篇作文,那他花的时间一定不比所有学生写作文所花的时间少。正因为作文难批改,很多教师为了应付学校检查和敷衍学生企盼的目光,纷纷用“阅”和“分数”来代替点评。这一点我认为这样批改的教师心理一定也明白--这样批改对作文教学毫无益处。学生一学年下来作文的收获可能也只有几个分数罢了。

再者大多数教师在批改方式上单一全批全改。没有采取一些适应实际的批改方式。全批全改是作文批改的一种重要方法。但这种方法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只是教师一言堂,不能多方面再现学生作文的优点。所以,作文批改应针对学生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批改方式,如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让他们自己学会修改作文。这一方面提供了学生对自己的作文重新认识的机会,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学会修改作文。如此,学生下次作文时就会注意这些方面。再如抽组批改,将更快更有效的反映学生的作文水平,因为一个小组基本可以反映全班的学生在作文时出现的普遍问题。当然,作文批改方式有很多,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作文教学的每个环节,让他们真正成为作文教学的主体,让他们自发的产生写作的欲望。

作文批改要有评语,而且要求评语要有重点,因为一篇作文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去批改,这就要求评语与本次作文训练目标相符合,再者,应特别强调表扬学生作文的优点,提高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文教学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任务,我才刚刚走上教育这条路,在以后我会点燃学生想象的火花,诱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学生定能写出富有创意的佳作。

俗话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老师们在自己作文教学中都有自己独特的经验和方法,我只是谈谈自己的浅见和做法,把自己的心得感悟写下来,和同行们一起共享。

论文作者: 杨兴芳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4月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探讨论文_ 杨兴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