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秋梅
广西南溪山医院产科 541002
【摘要】综述了孕妇学校的发展及孕妇学校教学的内容与模式,通过对孕妇学校实施合理安排课程、采取多元化授课的方式进行授课,提高孕产妇健康教育及受教育的普及率,使孕产妇围产期能够做到自我管理,实现了母婴安全,提高了围产期保健质量。
【关键词】孕妇学校;教学内容;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R759.1+5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1-283-02
孕妇学校是孕妇接受孕期健康教育的基地,为了母婴的安全增强孕期自我保健意识,提高产科质量,降低产科母婴发病率及死亡率,保证围产期孕妇、胎儿、新生儿的健康和安全等,孕妇学校发挥着重要作用[1]。卫红[2]调查显示,健康教育前后孕妇对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理念的知晓率以及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的正确率均显著提高,提示通过孕期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孕妇的自我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随着围产保健医学的发展,围产期健康教育覆盖率、产前保健覆盖率等已成为衡量妊娠安全的过程指标,对产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障就诊孕妇的妊娠过程安全和结局良好,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加强孕妇学校的健康教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3]。本文就孕妇学校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孕妇学校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率先开办孕妇学校,随后我国其他省市医院也陆续开办,孕妇学校从无到有,由小到大[4]。我国2015年10月二胎政策的出台,相关部门对全国生育高峰的预测,2016年至2020年全国将面临第4次生育高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医学科学的进步、人们生活方式的进一步提高,家庭对优生优育的重视,孕妇及其家属对孕产期保健知识的需求意识亦日益提高[5]。初期的孕妇学校是以促进母乳喂养为中心,随着创建的深入,进一步强调母婴安全是母婴保健的核心内容之一,并成为衡量母婴保健质量的重点。因此,教育内容也从单纯的母乳喂养知识发展为优生优育开始到产褥期护理的整个围产期保健,并随着整体护理服务的开展与扩大,孕妇学校的健康教育又延伸了服务的内容与内涵,不仅仅进行产前健康教育,更重视从学校深入病房,扩展到社区,使围产期保健达到一体化整体护理。
2孕妇学校的教学内容
孕妇学校课程的设置应围绕围产期健康保健的重点思路,根据时代特点与政策导向把握孕妇学校教育的重点、方向与意义,不断将符合医学模式的创新课程融入到健康教育当中。宋晓[6]等调查研究现,93%的孕妇希望获得孕期保健知识,对知识要求最高的内容为孕期营养分娩前征兆和母乳喂养知识与技巧。目前孕妇学校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几个方面。①孕期健康教育内容:孕期常见不适及缓解方法、不同孕期产检的内容及目的、孕期胎教与优生、孕期生活方式及运动、孕期营养与自我监护等。②分娩知识:分娩前的准备工作、产程配合要点、分娩镇痛、导乐陪产、产时膳食、产时保健。③产后和新生儿知识:产后心理调适、如何科学坐月子、产褥期保健、母乳喂养、新生儿预防接种、新生儿护理、婴幼儿早期教育和智力开发等。针对孕产妇状况进行按需教育能满足产妇的个体健康需求,促进孕产妇母婴保健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能力[7]。顾艳红等[8]研究通过将孕妇学校的授课内容进行优化后教学,有效提高了孕妇围产期保健及母乳喂养等方面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了孕产妇掌握基本保健技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妊娠结局。
3孕妇学校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授课模式已不能满足孕产妇的需求,孕妇学校必须改革单一的授课模式,让授课模式形式多样化,随着时代及医学发展观念的不同,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孕妇学校已成为医学与孕妇之间沟通的桥梁,越来越多的孕妇自觉走进孕妇学校[9]。针对孕产妇状况进行按需教育能满足产妇的个体健康需求,促进孕产妇母婴保健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能力[10]。随着孕妇学校开展时间渐长,学者逐渐研究出多种新的教学方式:(1)书面教育:把有关孕期保健与营养、分娩期保健、导乐陪伴分娩、呼吸减痛法、自然分娩的好处、剖宫产利弊等内容编制成书,发放给每一位孕妇,可上课学或回家自学。(2)电视教育:根据孕妇流动性大的特点,利用光盘播放孕产期保健VCD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3)模拟式教育:采用模型、多媒体视频、角色扮演等教学方式,设计孕期、分娩期、产褥期的各种模拟场景,把课堂上知识传授方式由静态变为动态,由平面变为立体,调动了孕妇的好奇心,激发孕妇主动学习的兴趣[11]。有研究表明模拟教学模式产妇在分娩时主动配合率、自然分娩率、母乳喂养率、育儿新技术应用率均高于常规教学模式[12]。(4)互动参与式教育模式:产后30分钟内帮助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鼓励产妇按需哺乳,讲解新生儿抚触、新生儿游泳等相关知识,产后24小时内开始进行自我训练及操作,在产后平均五天住院日由责任护士进行面对面的具体指导,直至掌握,提高了母乳喂养的技巧和护理婴儿的能力[13]。内容包括:产妇饮食指导、伤口护理、母乳喂养技巧、换尿片、脐部护理、新生儿沐浴、新生儿预防接种后注意事项等。孕妇学校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率和母乳喂养技巧的掌握[14]。互动参与式教学后产妇的产褥期母婴保健知识知晓率高于传统的教育方式[15]。在实践教学中,孕妇参与互动教学,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授课老师与孕妇在教与学中成为朋友,提高了孕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实验组满意度97.15%,高于对照组85.39%[16]。实现护理的根本转变,发挥病人主观能动性,激发病人参与愿望,满足病人需求,提高病人参与能力,这是护理工作者的责任,也是护理工作提高内在质量的关键[17]。(5)参观学习:培训结束后带领孕妇参观产科病房,介绍产房和母婴同室的环境、工作人员及服务情况等,使孕妇了解、熟悉住院和分娩环境,满足其心理舒适需要,缓解其紧张、恐惧心理,增强分娩信心。(6)产后随访:分娩及角色转变所带来的巨大身心变化,产妇依然会面临许多问题,碰到具体问题时渴望能及时得到医护人员的帮助。出院以后,对出院的产妇定期电话回访,同时孕妇学校扩展向社区,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出临床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到产妇家中进行访视指导,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巩固住院期间所学各项自护及护理婴儿的知识,及时纠正影响母乳喂养中的不良因素,促进母乳喂养的实施,并协助解决新生儿成长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帮助她们重建信心,保证围产期母婴安康及母乳喂养成功,减少母婴患病率,使围产期保健做到深处,拓展了产科专业的护理延伸服务。
4结束语
孕妇学校是爱婴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医疗服务的重要领域,健康教育的具体形式,孕妇学校的设立是当前医学模式发展的必然,也是医学健康事业日益进步发展的标志和体现。孕妇学校的教学目的是教会孕妇学习围产期保健知识和技巧,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的应对方法和措施因此在教学内容设置和教学方式选择上应因人而异、按需施教,遵循个体化、多样化、实用性和实践性的原则,使孕妇从被动接受健康教育、治疗和护理转变为主动参与,才能在学习中获得真正实用的知识,才能处理围产期中自身的突发状况,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亦更能理解医护处理问题的方案,增加医护患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提高医患满意度[5]。我们应借鉴国内外护理专家的研究成果,不断总结以往孕妇学校的经验,以改进自身工作,使孕妇学校的发展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孙友光.孕妇学校教学模式探讨[J].航空航天医杂志,2010,6(12):2255-2256.
[2]卫红.孕产妇母婴健康素养现状调查[J].临床医药实践,2012,2(4):297-299.
[3]彭文斌,张小庄.浅谈孕妇学校健康教育的创新[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3(6):766-768.
[4]莫洁玲,黄颖红.孕妇学校教育模式及教育效果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4(29):9.
[5]植敏,毛滢瑛,黄江玲孕妇学校教学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4,4:(12)976-977.
[6]宋晓,许娟.孕妇学校在孕期保健中作用现状的调查[J].河南医学研究,2010,19(1):96 97.
[7]赵海浪.按需健康教育在产后访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6):555 557.
[8]顾艳红,朱昊平,李丹.优化孕妇学校课程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79 81.
[9]陈富贵,陶波.孕妇学校健康教育与自然分娩的关系[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2(2):266-267.
[10]徐永琴,谢明月,梅雪.孕妇学校健康教育效果评价与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1,2(4):135-136.
[11]赖荣娣.模拟教学模式在产前教育中的应用与评价.中国护理管理,2012,12(8):73—75.
[12]雪丽霜,覃桂荣,刘素娥.模拟训练教学法在孕妇学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中国妇幼保健,2010,25(4):452.454.
[13]林会碧.130例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合理指导[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1(2):3-3.
[14]赵艳秋,孙美农.孕妇对母乳喂养认知情况的调查[J].中国病案,2012,4(7):72-74.
[15]蒙萍,黄朝梅,谭红彤.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对产褥期保健知识影响的效果观察.中国妇幼保健,2010,25(4):457.459.
[16]雪丽霜,覃桂荣,刘素娥.孕妇学校培训模式改进的效果评价.护理管理杂志,2011,11(5):361—363.
[17]赵吉英.孕妇学校培训对孕妇围产期影响情况的调查[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3(04).
论文作者:于秋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4
标签:孕妇论文; 学校论文; 产期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孕期论文; 母婴论文; 产妇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