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窍门论文_黄丽靛

浅谈培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窍门论文_黄丽靛

黄丽靛(广西贵港市覃塘区东龙镇阮寺小学 广西 贵港 537128)

【摘要】当今时代是核心素养的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事实上,在教育学中有一个基本的看法,就是教育越是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同时不断地总结反思,就越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越能加深教育的深度,让教学的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我们的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若能做到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能够通过小学数学的学习,增强各方面的素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让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之外,获得更加全面的成长。教师要加强教学改革工作,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为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兴趣主体意识直觉思维能力 核心素养 捷径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4-156-02

当今时代是核心素养的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事实上,在教育学中有一个基本的看法,就是教育越是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同时不断地总结反思,就越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越能加深教育的深度,让教学的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我们的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若能做到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能够通过小学数学的学习,增强各方面的素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让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之外,获得更加全面的成长。教师要加强教学改革工作,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为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扎实的基础。这样才能给学生更加科学有效的指导,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达到培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此目的,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窍门可以实施: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兴趣是一切万物之源”,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来自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也就是说只有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感觉到快乐,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兴趣和热情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是教师在激发学生兴趣时不能太具功利性,而是要顺其自然,积极引导,让学生能够发自内心地去参与,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其学习兴趣,从而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例如,开展数学知识竞赛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报名,让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提升自身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增强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小学阶段的学生最大的特征就是好强,开展一些有趣的知识竞赛,可以有效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总而言之,小学数学的研究性学习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师最为关注的,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入核心素养的探究式学习,不但改变了原有的教学观念,还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我们数学教师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开展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数学探究性活动。要注重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在整个研究学习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只有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够积极调动其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自身价值,产生成就感。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小学数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教师要将核心素养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来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要给学生更多的激励,让他们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教师教学演示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都可以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让学生能够真正地从学习的接受者变成一个知识的探索者和研究者,从而让他们的内在潜能更多地发挥出来。例如,教师在教学“平移与旋转”时,要让学生自己先复习“轴对称图形”的知识。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手段把图形平移的过程用动态的方式展现出来,帮助学生度过“直观形象思维阶段”,让学生通过动态演示了解移动的方向和距离,帮助学生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接着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纸上画一个简单的图形,例如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等,然后让学生把这样的简单图形沿一个水平方向进行移动,或沿竖直的方向进行移动。这样学生对于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就有了更多的认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让学生亲自参与发现平移和旋转现象的过程,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增强了他们的动手能力,锻炼了他们的数学逻辑思维,所以,这样的教学方式更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老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让学生在浓厚兴趣的基础上,在研究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身价值且兴趣倍增,从而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教学整体效果的良性循环,让我们的教学目的水到渠成。

三、积极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直觉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的教学是一种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综合学科特点的过程,能够让小学生在进行数学计算等问题的过程中,对于数量关系等问题有一种直观的判断力,能够提高他们估算的速度和能力,帮助学生更加简单、快捷、高效地完成学习的过程。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通过教学实践可以观察到很多小学生在估算能力方面比较强,他们的判断分析能力以及思维的敏捷性、创造性等方面也优于其他学生。所以,教师要想办法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指导和训练,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更加敏锐的数学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但是前提是要让学生学会精确计算的方法,然后再逐渐培养他们的估算能力。估算是一种经过训练可以达到的能力,所以,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发现一些巧算的方法,不能见到题目就采用简单的常规的方法来计算,而是要找到其中的一些窍门和规律,这样才能更加高效地完成这样一个计算的过程。经过长期的训练,小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就会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他们在进行计算以及解决其他问题的过程中,思维就能够变得更加灵活。所以这是一个逐渐积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四、提高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教学中的核心任务来抓

对于小学生来说,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常抓不懈的重要任务,而且深化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也要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明确数学这门学科对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具体要求,要将学科发展和小学生的素质能力发展,作为整个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参考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要转化传统思想,大胆创新,在备课的时候,就要明确核心素养的培养到底在哪些细节当中体现出来,在实现某些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更好地促进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在数学这门学科的讲授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文化因素的渗透,文化因素可以培养学生除基础数学功底之外其他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所以,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提升文化素养,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教师要不遗余力地进行学科的多元文化渗透,这样才能对他们核心素养的提升,起到更多的帮助作用。

五、注重引导学生善于总结经验和发现问题的捷径

归纳总结、发现问题的能力在数学学科中非常重要,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学会学习能力的必备素质。首先,鼓励学生大胆动脑,独立思考。其次,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思考进行数学学习。老师要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思考学习数学,这样他们才不会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才能因为思考而发现更多未知的领域,才能提高自己对于数学这门学科的知识网络的掌握程度。数学这门学科博大精深,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更多的引导,这样他们才能够在学习的时候有更多的主动学习行为,在主动探究的时候,有更多的创新发现。第三,要引导学生学会总结相似题目之间存在着哪些共同的规律。数学这门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魅力无穷的一门学科,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很多数学题目之间有很大的相似性,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总结相似题目之间存在着哪些共同的规律,让学生能够在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时候,强化知识的转化,学习灵活转化知识的运用,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所以,要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思考进行数学学习,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特别注意这一点。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以上五点窍门来促进且完成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数学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而合理的核心素养教学方式也将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因此培养小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是对常规教学方式的极大挑战,是对学习弊端的极大冲击,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优化学生数学学习的方式。所以,我们小学数学老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善于总结经验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更多的锻炼机会,让他们体会到学习中应该具备的状态,应该体现出来的价值,这更有助于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有助于他们自信心的提升,同时也让我们的教学任务顺利完成,更让我们高效率的课堂水到渠成。数学学科的教学需要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的结合,在严谨、缜密的文化基础上,要发展学生责任担当的意识和实践创新的能力,最终使学生健康生活,学会学习。核心素质教育以人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任重而道远,在教学研究的路上和学生共同学习,不断完善,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终身事业。

论文作者:黄丽靛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  ;  ;  ;  ;  ;  ;  ;  

浅谈培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窍门论文_黄丽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