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田森,史长冉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田森,史长冉

山东宁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宁市 272000

摘要:随着节能减排工作的不断推进,各行各业都在寻求更为高效的资源利用方式,建筑行业更是如此。由于传统的建筑行业存在资源浪费等现象,已经逐渐被日益发展的社会所淘汰,而装配式建筑由于其资源利用率高、污染更小等优点受到了现代建筑行业的一致追捧。目前,在我国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BIM技术应用的极为广泛,通过BIM的推广可以提升建筑设计及施工效率,更加符合现代生产的需要。本文笔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对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建筑施工;应用

前言: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装配式建筑以其独有的特点获得了迅猛的发展,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方式在实际设计时,需要各个专业进行高度的协调配合,在设计的每个阶段也要有合理的衔接,而BIM技术正好可以给装配式建筑提供一个协调的平台,提高设计师的工作效率,降低设计错误,从而推动装配式建筑的进一步发展。

1BIM技术基本概述

所谓BIM技术,是指通过采用的先进的数字化的技术方式,来对建筑物进行三维仿真模拟,从而能够使人直接了解建筑物的相关信息及功能特征。较传统的二位图纸相比,它更好的满足了多方之间专业协作的需要,因此BIM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地位也是与日俱增。目前在我国已经有不少成功使用BIM技术的相关案例,例如国家会展中心、珠海歌剧院、绍兴体育馆等等。上述工程很多为国家政府工程,由此可见建筑行业对BIM技术的重视程度。

2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BIM技术虽然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具有着不可多得的优势,但是它作为一项新兴的技术,公众对它的认知度和接受度还相对较差。为了更好突出BIM技术的相关作用,也是减少公众对它的怀疑,下文将从具体的应用实践出发,对BIM进行深度剖析,加深读者对它的了解程度,从而也将利于BIM技术的未来发展。

2.1对构件进行拆分

BIM技术可以实现对构件的拆分。在进行该工作环节之前,需要先在Revit形成的Revit结构模型模型中导入结构分析模型。为了拆分工作的顺利开展,导入的结构模型往往需要包括以下内容:构件的材质、构件的界面轮廓以及钢筋有关信息。当然在导入之前,需要工作人员先行完成局部修正的工作,再导入之后还是需要进行再修正的。只有经历过再修正的工作环节之后,才能进行后续的构件拆分工作。构件拆分往往要注意保证其合理性,特别是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做好结构的模型的全面剖析工作,在使用可视化编程的基础上,对结构模型的部分及零件进行慢慢拆分。当然,在拆分过程中会遇到由多个零件形成的组件,对这种组件也是需要进行拆分。工作人员在拆分环节要注意遵守相关注意事项才能更好的进行拆分工作。首先是计算步骤的问题,往往需要依据建筑的具体情况,按照相应的拆分步骤有层次的进行拆分。拆分工作是需要工作人员仔细对待的,不能本着敷衍了事的态度随意拆分,应该在牢牢把握柱、楼板、墙板的拆分原则的基础上对各类部件有序拆分。由于构件内零件种类众多,工作人员在对不同的零件进行拆分时往往需要选择不同的拆分方式,注意各自不同事项,因为构件的拆分工作主要是细节上的一些工作,若是细节上出现问题,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

2.2进行钢筋的创建工作人员

利用BIM技术进行钢筋的创建工作时,需要先行建立构件中钢筋布置的相关程序流程。该程序流程的制定需要以钢筋的构造要求作为基础并且符合相应的拆分原则。由于钢筋相关参数信息的形成在二次开发的程序调动之下往往具备一定的规律性,因此工作人员可以总结相关规律并巧妙将钢筋布置规则运用于预制构件上面。下面以预制梁为例,跟读者探讨下其钢筋布置的相关规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一,套筒安装的尺寸以纵筋在梁跨中后浇段中断开后浇段甩出长度为准;其二,为了对箍筋加密区进行确定,工作人员往往需要对梁端取最大值,确立好箍筋加密区范围之后,非加密区就是剩余梁段。

2.3合理布置埋件BIM技术

在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具有明确的拆分原则,同理,在对优质构件进行埋件布置时,也需要合理展开。特别指出的是进行预制柱的埋件工作时,要注意建立专门的预制柱族进行布置。首先要把预制柱上的柱子与墙的连接处设置成相应钢板高度,并且对相关参数进行具体的设置。在具体的模型搭建环节,工作人员需要依据实际的建筑结构进行不断调整,保证最终的相关参数满足建筑模型要求。此外为了能够从整体的角度对参数的合理性进行确定,注意要将参数关联为全局参数,这样在保证建筑结构科学性的同时,可以大大提升工作效率。

3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3.1提高设计水平及质量

由于在装配式建筑设计的过程对设计人员要求较高,往往需要其互相配合来提升设计效率。依靠BIM技术可以建立专业的设计平台,让设计人员随时对设计信息了如指掌。如果设计方案出现问题,可以在平台上及时进行修改。BIM技术的运用对设计人员而言是设计信息的互相碰撞,因为通过不同设计人员的提供不同的设计信息,可以发现信息中的矛盾冲突部分,确认是否存在问题,从而降低工程安全隐患。最重要的是,由于装配式建筑运用的预制构件种类繁多,往往需要提供数量较多的设计图纸来保证预制构件的顺利施工,通过BIM技术可以实现设计人员的协同设计,在提升设计效率、加速设计方案的成形的同时,还能保证设计方案的高质量。

3.2增强预制构件设计的专业化水平

上文中说到通过BIM技术可以实现设计信息的公开与共享,因此设计人员可以直接在服务器上对上传设计方案,对方案内预制构件的尺寸及样式等信息进行整合,然后参考不同设计方案,逐渐能够对预制构件的形状及尺寸形成一定的标准。通过借鉴不同的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方案,能够不断丰富装配式建筑的户型,从而利于设计人员把握当下流行的设计理念并且提升设计水平,最终打造出更多的让客户满意的设计户型。

3.3大大减少设计上的误差

一旦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合理的使用BIM技术,可以让设计人员针对建筑结构进行更为精细的设计,对预制结构的设计也更为上心,而通过更细致的设计环节会大大降低施工阶段出现偏差的概率。特别是BIM技术可以具有强大的三维视图功能,可以直接对预制构件的尺寸、间距、直径等具体参数有直观的了解,并且针对其装配中存在冲突的进行检测分析,保证构件装配的协调性。除此之外,预制构件连接点的质量将直接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质量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往往需要加强其可靠性的评估,而BIM技术能够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排除预制构件中存在的相关误差,保证施工的顺利发展的同时,还能减少材料浪费的现象。

4结束语

现阶段,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已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已经开始慢慢被众多施工单位接受并且使用。虽然BIM技术的发展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它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不断对其改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旭,李晨光,邓思华.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方法研究[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4,6(2):53-55.

[2]王雪青,张康照,谢银.基于BIM实时施工模型的4D模拟[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7(4):814-819.

[3]李天华,袁永博,张明媛,等.装配式建筑全寿命周期管理中BIM与RFID的应用[J].工程管理学报,2012(03):28-32.

[4]周文波,蒋剑,熊成,等.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住宅中的应用研究[J].施工技术,2012(22):72-74.

论文作者:田森,史长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5

标签:;  ;  ;  ;  ;  ;  ;  ;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田森,史长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